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候選創新藥物Etrasimod 3期臨床試驗開始患者招募

2020-12-14 美通社

上海2020年8月31日 /美通社/ -- 雲頂新耀(Everest Medicines),一家專注於創新藥研發和商業化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滿足大中華區及其他亞洲市場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公司宣布近期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及醫院倫理機構批准,由其與Arena Pharmaceuticals, Inc. (Nasdaq: ARNA)合作研發的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候選創新藥物Etrasimod (APD334)的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正在中國招募患者。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特發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發病多在青壯年,發病機制至今未明。近年來,我國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迅速增長,預估到2025年,患者將達到150萬人[1],已成為影響我國人民群眾健康的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黃金盛年難言之苦 致癌風險高

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症性腸病的主要類型之一,是一種主要累及消化系統的慢性炎症性腸道疾病[1],臨床表現為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腹瀉、黏液膿血便伴腹痛、裡急後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目前,中國潰瘍性結腸炎患病率已超過11.6/10萬[2],發病高峰年齡為20~49歲[3],存在著知曉率低、就診率低、診斷和治療水平差異較大、治療不規範、患者治療依從性差等諸多問題。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率高、臨床表現變異性大,患者的10年累積復發率高達70%~80%,近50%患者需要住院治療,5年再住院率為50%[4],確診後5年和10年的結腸切除率為10%-15%。此外,隨著潰瘍性結腸炎病變的持續進展、病程遷延不愈,患者的不良預後風險也在不斷增加,如結直腸癌風險明顯增高[5]、[6]、結構性腸損傷[7]、[8]、更易抑鬱焦慮等。

病程長、症狀重、病情複雜反覆,潰瘍性結腸炎使得患者需要頻繁就醫和長期治療,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對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聚焦新型口服精準治療藥物,Etrasimod或帶來有效新選擇

目前,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主要在於抑制腸道炎症,然而,現有的治療手段氨基水楊酸、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等,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隨著免疫系統基礎研究的不斷深入,炎症發生機制相關治療靶點被不斷發現,多種新型靶向藥物已經陸續開始應用於治療,為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其中,鞘氨醇1-磷酸(S1P) 受體調節劑是當下研發熱點,在8月22日舉辦的「2020西安IBD高峰論壇」中,也得到了專家的廣泛討論和認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消化病醫院副院長吳開春教授表示:「S1P 受體調節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優勢正逐步被認知,其起效快、持續維持緩解、安全性良好、口服使用方便等特點,將為患者的治療提供新選擇。」

雲頂新耀合作開發的Etrasimod (APD334), 是第一個在中國開展潰瘍性結腸炎3期臨床研究的S1P受體調節劑。根據已公布的2期臨床研究(OASIS)數據顯示,Etrasimod針對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Etrasimod用藥後快速起效用藥1周即觀察到大便頻率和便血症狀的改善10,治療12周後除了臨床症狀的顯著改善外,還觀察到組織學的明顯改善,這對於減少疾病的復發極為重要。後續的長期開放標籤研究中,Etrasimod治療持續提高臨床緩解率,在整個研究中感染風險低。

雲頂新耀首席醫學官朱正纓博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在中國乃至全球都還有醫療需求未被滿足。Etrasimod在機制上,是新一代高選擇地S1P受體調節劑。在全球2期OASIS臨床試驗中,Etrasimod顯示出了令人矚目的臨床療效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我們期待與中國研究者們共同努力,早日為患者帶來這一新型口服療法。」

目前,Etrasimod在中國正處於3期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的患者招募階段。

關於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影響大腸的慢性疾病。大腸黏膜的慢性炎症和表面潰瘍造成排便頻繁、腹瀉和大便帶血等症狀。炎症通常發生在直腸,或可累及全部或部分結腸。現有治療方案在副作用、耐受性、療效和給藥途徑方面具有局限性。

關於Etrasimod

Etrasimod是一種新一代、口服、高選擇性鞘氨醇1-磷酸(S1P)受體調節劑,具有同類更具優勢的潛力。基於現有的研究數據及其選擇性地與S1P受體1、4和5結合的特點,與現有同類藥物相比,Etrasimod可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在合作夥伴Arena Pharmaceuticals公司針對中度至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簡稱UC)患者開展的隨機、雙盲2期OASIS臨床試驗中,Etrasimod達到預定的療效終點,並且耐受性良好。雲頂新耀目前正在開展針對UC的3期臨床試驗,以期該藥物能夠在其業務領域內獲得治療中度至重度UC患者的上市批准。Etrasimod也具有治療其他自身免疫性適應症的潛力,包括克羅恩病(CD) 與特應性皮膚炎等。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 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8年·北京)[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18(9).
[2].  羅瑞麗,霍麗娟,張婕,張倩楠。潰瘍性結腸炎病因的Meta分析.中華流行病學雜誌,2015,36(12):1419-1423.
[3].  WangY,OuyangQ, APDW 2004 Chinese IBD working group. Ulcerative colitis in Chin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 100 hospitalized patients[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22(9): 1450-1455. DOI: 10.1111/j.1440-1746.2007.04873.x.
[4].  population⁃based cohorts:a systematic review[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5].  Yashiro M.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Nov 28;20(44):16389-97.
[6].  Rutter M, Saunders B, Wilkinson K,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4 Feb;126(2):451-9.
[7].  Torres J, Billioud V, Sachar DB, et al. Inflamm Bowel Dis. 2012 Jul;18(7):1356-63.
[8].  Berg DR, Colombel JF, Ungaro R. Inflamm Bowel Dis. 2019 Apr 1. pii: izz059. doi: 10.1093/ibd/izz059.
[9].  Peyrin-Biroulet et al.新一代口服、選擇性鞘氨醇-1-磷酸受體調節劑Etrasimod(APD334)在健康志願者中的安全性和免疫調節特性。第13屆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大會;2018年2月14-17日;奧地利維也納
[10].  APD334-003 臨床研究報告

相關焦點

  • 艾伯維JAK抑制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3期臨床達到主要終點
    編譯丨newborn 12月9日,艾伯維公布抗炎藥Rinvoq(upadacitinib)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III期誘導研究(U-ACHIEVE)的陽性結果。該研究在中度至重度UC成人患者中開展。
  • 產業大事:Seres好事不斷,又傳1b臨床試驗新喜訊
    候選藥物 SER-287 在治療急性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 1b 期臨床試驗中取得陽性結果。此次開展的 1b 期臨床試驗為一項隨機、雙盲和安慰劑對照的四臂臨床研究,共招募了 58 名志願者。分別是日服候選藥物 SER-287 組和其對照組,周服候選藥物 SER-287 組和其對照組。研究結果表明:日服候選藥物 SER-287 組的患者展現出了最好的治療效果,臨床緩解率達到 40%,而其對照組結果為 0。
  • 潰瘍性結腸炎(UC)新藥!百時美施貴寶口服S1P受體調節劑Zeposia III...
    2020年06月03日訊 /生物谷BIOON/ --百時美施貴寶(BMS)近日公布了評估Zeposia(ozanimod)作為一種誘導和維持療法治療中度至重度潰瘍性結腸炎(UC)成人患者關鍵III期TRUE NORTH研究(NCT02435992)的陽性結果。
  • 額外補充薑黃素可改善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疾病活動性
    額外補充薑黃素可改善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疾病活動性 2020-12-11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SH):RS1805片獲臨床試驗批准 擬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
    智通財經APP訊,恆瑞醫藥(600276,股吧)(600276.SH)發布公告,該公司子公司瑞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公告顯示,該藥品名稱為RS1805片,劑型:片劑。規格:50mg、200mg。註冊分類:化學藥品1類。
  • 恆瑞醫藥:RS1805片獲臨床試驗批准 擬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
    恆瑞醫藥(600276)(600276.SH)發布公告,該公司子公司瑞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  公告顯示,該藥品名稱為RS1805片,劑型:片劑。規格:50mg、200mg。註冊分類:化學藥品1類。
  • 日本首相因病辭職,被潰瘍性結腸炎折磨了 50 年!好醫友案例解讀
    UC 的主要治療手段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糞菌移植、幹細胞治療等新療法也顯示出良好的前景。據說安倍也曾進行過糞便移植治療。儘管目前還沒有 UC 特效藥,但近年來,已有多種新藥問世,還有眾多相關臨床試驗正在開展,能幫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狀,延緩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 甘萊NASH候選藥物ASC41完成Ib期臨床試驗超重和肥胖受試者給藥
    上海2020年12月22日 -- 歌禮製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旗下全資子公司甘萊製藥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領域創新藥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日宣布,完成口服片劑ASC41 Ib期臨床試驗超重和肥胖受試者給藥。
  • 克羅恩病——和迫使安倍晉三辭職的潰瘍性結腸炎一起被稱為「綠色...
    前幾日,我們科普了終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首相生涯的疾病——潰瘍性結腸炎。(點擊了解: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辭職的潰瘍性結腸炎,到底是一種什麼病?)
  • Entyvio皮下製劑為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帶來多處獲益
    武田10月12日宣布了VISIBLE開放標籤擴展(OLE)研究的中期結果,該研究評估了腸選擇性生物Entyvio(安吉優,通用名:vedolizumab,維得利珠單抗)皮下製劑(SC)作為維持治療,在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中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 赴美就醫:特異性皮炎、結腸炎「陰魂不散」?新藥有望「一藥多治」
    在治療中重度特異性皮炎成年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中,接受Upadacitinib(30 mg)治療16周後,有71%的患者的溼疹面積嚴重指數改善至少75%(EASI 75),顯著優於對照組Dupilumab(EASI 75數據為61%)。
  • 安倍晉三辭去首相職務,潰瘍性結腸炎真的是不治之症嗎?
    目前,潰瘍性結腸炎沒有徹底治癒的辦法,只能不斷升級的藥物控制症狀,或者接受手術,但如果因此將潰瘍性結腸炎說成是不治之症,就有點聳人聽聞。該病的大部分患者均為輕症,經過規範治療後完全能夠享受與正常人相似的預期壽命和生活質量,但潰瘍性結腸炎的確是一種非常頑固的疾病,復發概率較大,安倍總理本人就曾經更換過多種主治藥物來控制病情。除了藥物療法,白血球除去療法和糞便移植等新型療法也是目前的兩種新型治療手段,安倍總理也曾用過。
  • ...男主角因結腸癌去世、安倍因潰瘍性結腸炎辭去首相結腸問題有多...
    腸黏膜反覆發炎,臨床表現為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腹瀉、黏液膿血便伴腹痛。因長期腹瀉,患者通常伴有營養不良和貧血。據統計,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的患病率估計約為11.60/10萬,且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根據《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8年北京)》,潰瘍性結腸炎常發生於青壯年期,我國相關資料統計,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49歲。
  • 全球最大新冠臨床試驗迎失望結局!4款候選療法均失敗
    早在今年3月20日,世衛組織就宣布開展了一項名為「SOLIDARITY(團結)」的全球性大型臨床試驗,旨在檢測多項候選療法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 大約在公告一周後,第一名受試者在挪威加入了這項大型試驗。截至10月2日,全球一共有43個國家批准了受試者招募,並且有30個國家已經正在進行試驗。 現在,WHO已經給出了最終結果,包括瑞德西韋在內4種候選藥物,基本對新冠肺炎無效或療效甚微。
  • 國內免疫細胞領域27項藥物臨床試驗全解讀
    也就是說,申請人應按照相關要求提交新藥首次臨床試驗申請和申報資料,如此一來,國內的細胞治療藥物註冊申報監管開始與國際接軌。此後,免疫細胞治療藥物IND申報出現井噴。一般而言,臨床試驗的研究內容原則上應包括臨床安全性評價、藥代動力學研究、藥效學研究、劑量探索研究和確證性臨床試驗等。
  • 治療新冠肺炎的靈丹妙藥,或許就在這些臨床試驗藥物中!
    2020年4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全世界都在急切地尋找方法來減緩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並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截至4月6日,COVID-19療法或疫苗的200多項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或正在招募患者。隨著美國(乃至全球)病例數量的激增,新的病例每天都在增加。
  • 恆瑞醫藥三款1類新藥獲批9項臨床 針對B肝、白癜風!
    HRS9950片和HRS5091片是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公開信息渠道未查詢到這兩種藥物的作用機制。SHR0302:中國已進入3期臨床SHR0302是恆瑞醫藥研發的一款JAK1激酶選擇性抑制劑,擬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斑禿、特應性皮炎等適應症。
  • ...B公示抗腫瘤藥物APG-2575片臨床試驗 國內競品最高進度是II期臨床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亞盛醫藥-B(06855.HK)間接控股子公司蘇州亞盛藥業有限公司在研藥物APG-2575片於12月18日公示APG-2575單藥或聯合來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Ⅰb/II期臨床研究,適應症為多發性骨髓瘤。
  • 兩款進口新藥獲批國際多中心臨床 來自輝瑞、禮來
    輝瑞官網信息顯示,該產品目前全球已進展至臨床2期,擬開發適應症為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研究表明,UC的發病與包括TNFSF15在內的多個基因密切相關,該基因的蛋白產物TL1A具有活化T細胞、促進炎症因子分泌等生理活性,在免疫調節及炎症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
  • 2020年5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2018年12月20日,瑞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向波蘭藥品、醫療器械和生物產品註冊局遞交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針對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2018年12月,SHR-0302的克羅恩病 II 期臨床研究申請獲美國FDA批准。2018年9月3日,瑞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