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人真的敢一億「玉碎」嗎?

2020-12-01 溫陵閒客

日本人揚言說要一億玉碎,不過是說說而已,因為在物質條件上根本不存在這個環境。當時的日本最主要的問題是啥?物質極度缺乏,大和號在準備最後旅途的時候,都沒有返程的油;國中無可戰之兵,正如《亮劍》中,經過平安格勒戰役之後,楚雲飛曾經輕蔑地說,日本人現在隊中都是一堆半大的孩子。在這樣的情況,都不需要別人的進攻,自己就垮了。

(1)上層人精不想死

日本軍頭們之所以不肯輕易言降,主要是沒有藉口。日本軍頭個個信武士道?別想太多,日本軍頭都是人精,嘴巴上的都是主義,心裡都是生意,日本投降的時候就老實人阿南惟幾玩了一出剖腹,其他人就算知道難逃一死,連開槍自盡的勇氣都沒有,對,我說的就是東條上等兵。

東條上等兵身居高位,知道美軍一來,自己肯定好不了,但是想到自己曾經作為日本的權力中樞,肯定會被清算,於是想開槍自殺,但是沒有勇氣對自己腦門來一槍,扭扭捏捏地打了自己一槍,結果還被搶救回來,最後被判死刑。

(2)中層軍官明哲保身

再說說中層,中層的軍官們想法還是很複雜,當然有人想要玩什麼七生報國,殺身成仁,但是更多的人是想明哲保身,比如說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他在當時也是一個日本軍官,但是他根本沒想到怎麼要為國盡忠,只想著搞實驗,做生意,給家裡弄點吃的,甚至以用軍官和商人雙重身份能弄到點東西而頗為自豪。

當然了日本人也是有特點的,那就是讓文科生上前線賣命,理科生留在後方搞武器和實驗。因為日本人知道,嘴巴上的武士道是殺不死人,只有工廠弄出來的槍能打死了。

(3)下層軍人想造反

早在77事變之前,日本就搞出過一場「二二六事變」,差點衝進日本皇居,直播清君側了。當時的日本軍人把一眾大臣都宰了,比如大藏相高橋是清,一進門就是「無需贅言,天誅!」,直接開槍了事。當然後面被清算了,不過也可看出底層軍人怨氣很大。

軍人們怨氣哪裡來的呢?主要是當時底層軍人都是農民出身,家裡一直被日本財閥盤剝,家裡的稻米和女眷,很多都被軍頭拿走充公,換誰誰不火。所以真的到了絕境,估計下層的日本軍人先給你下克上一波。

當然很多日本軍人留給人印象就是頑固抵抗,絕不投降,動不動就神風自殺,很多其實都是被逼無奈,甚至有人用機槍掃射日軍的指揮部。

(4)結語

在日本軍隊還沒崩潰之前,日軍互相逼迫各個階層發動戰爭,但是到了運行不下去的時候,各個階層估計就開始自顧自跑路了,至於玉碎,說說而已。日本真投降的時候,高級將領還不是一個個扭扭捏捏不想死。

相關焦點

  • 二戰末期日本號稱的「一億玉碎」,如果真的實施了,那會有什麼結果
    二戰時期,隨著軸心國的節節敗退,尤其是最後納粹德國投降之後,德國的盟軍日本就已經明白了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但是為了保全日本自己,日本政府的高層卻在這個關頭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準備在整個本土地區進行動員,讓所有的士兵還有平民抵抗到底。
  • 二戰末期,日本的「一億玉碎」計劃有多瘋狂?原子彈下無冤魂
    日本是我們的鄰國,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歡去的國家,也是和中國淵源最深的國家,更是歷史上最對中國傷害最深的國家,沒有之一。從甲午中日開始,到二戰結束日本投降,這個國家從沒一天放棄侵略中國,中國的百年屈辱史一半都是日本帶來的,死在日本軍隊手上的中國同胞更是數不勝數!
  • 一億玉碎能量有多大?如果真的實施,會有什麼後果?
    在1945年初,正在走向戰敗之路的日本,提出了「一億玉碎」的戰略,妄圖用人海戰術淹沒登陸日本本土的美軍。於是又歷史學家試圖論證,在二戰末期,日本的一億玉碎計劃如果真的實施,會有什麼後果? 這個不好衡量,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不需要付出特別大的代價!
  • 二戰末期,日本的一億玉碎計劃如果真的實施,會有什麼後果?
    一億玉碎計劃並不能阻擋日本帝國的崩潰之勢,如果真的付諸實施,美國大軍將在一年內攻佔日本全境,還會給蘇聯踏入日本本土的機會,參照蘇軍在德國的暴行,這將給日本帶來滅頂之災,會有大量歐洲基因混入日本社會,充分滿足他們喜歡混血兒的癖好!為了直觀,我們用衝繩戰役做個對比。
  • 二戰時期的日本如果實施玉碎計劃結果又會如何
    日本就算執行「一億玉碎計劃」也阻擋不了失敗的結局,反而很可能給日本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二戰日本的結局,在他對珍珠港宣戰的時候就已經確定。由於日軍盲目的錯估了美國的作戰實力,當美國這家戰爭機器開始旋轉的時候,日本的失敗就已經無法阻擋,所以就算實施了「一億玉碎計劃」也不可能阻止日本失敗的結局。
  • 假如美國沒造出原子彈,日本執行一億玉碎計劃,後果會如何
    如果沒有原子彈,日本軍國主義者將「一億玉碎」計劃貫徹到底,其後果必然是慘烈的,大概率日本會分成四至五個人口凋零、瓦礫遍地的小國;而美軍也將多死一些人。一、所謂的一億玉碎一九四四年,東條英機內閣以「展事日非」為理由總辭了,日本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這個時候如果日本選擇投降,可能條件要好很多。但這個時候的日本被軍國主義思想挾持多年,全國上下如同打了雞血似的,容不下一點理性存在的空間,歷史發展巨大的慣性讓戰爭根本停不下來,他們選擇了小磯國昭大將任首相。
  • 日本人崇尚玉碎精神,這與日本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有何關係?
    「寧可玉碎,不為瓦全」這是中國東魏皇族的慷慨就義之言,被日本知曉後,便發展出了著名的玉碎精神。這種由西鄉隆盛首先提出的,在二戰末期被日本軍部大力提倡的精神,是不顧物質條件的巨大差距,強調鬥志昂揚和個人自殺式犧牲的精神。
  • 「一億玉碎」計劃啟動後,日本都準備了啥?這3個殺招讓美軍後怕
    「一億玉碎」計劃相信軍迷們都熟悉,這是二戰後期為了抵抗美軍登島所提出的自殺式攻擊措施,政府慫恿所有的日本人民為自己的祖國而戰,堅決守住每一寸領土。可以說日本做出如此激進的舉動是非常極端的,但依照軍國主義的核心思想,這完全不稀奇,日本不這麼做就不是日本了。
  • 二戰時如果沒有原子彈,那麼日本的結局將更為悲慘
    別看日本人老哭著說自己是原子彈的受害者,實際上二戰末期如果沒原子彈,日本只會更難看和更悲慘。早在1944年的時候,日本政府其實已經明白沒有任何勝算了。不過畢竟在戰爭期間作惡太多,裕仁和日本政府高層都擔心遭到懲罰,所以不敢投降,反而決定負隅頑抗,鼓吹本土決戰,希望以日本平民的「一億玉碎」換取美軍的巨大傷亡,從而迫使美國和日本和談。但是隨著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扔下了兩顆原子彈和蘇聯對日宣戰,日本政府終於明白他們的希望已經完全破滅,不得不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向盟國投降。
  • 二戰時期,俗稱「大阪師團」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窩囊廢?
    網上經常有人調侃二戰時期的日軍第四師團(俗稱「大阪師團」),說是「只要價格合適,大阪師團連日本天皇也照買不誤!」顯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了,但大阪師團戰鬥力「弱」確是不爭的事實。整個二戰時間,日軍的各個師團幾乎都有「玉碎」(頑抗到底、全軍覆沒)的大股或小股部隊。
  • 二戰時,日本女人對日本的狂熱起到了哪些方面作用
    從明治維新時期開始,日本政府就積極宣揚軍國主義,對國民進行洗腦。加上幾次侵略戰爭帶來的收益,所以日本絕大多數的國民都深受影響,連女人也不例外。在二戰時期,日本女人就通過各種辦法,狂熱支持當時日本的對外侵略戰爭。
  • 二戰後期,德軍投降時還有300多萬兵力,那日軍有多少呢?
    導語:二戰後期,德軍投降時還有300多萬兵力,那日軍有多少呢?第二次世界戰爭這場殘酷的戰爭,造成的影響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超過60個國家參加,死亡人數將近一億人,大部分國家都因為戰爭,變得滿目蒼夷,從一個穩定發展的國家,變成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付出代價比較小的,估計也就只有美國了,畢竟本土沒有受到大規模的攻擊,也沒有出現很大的動亂事件。
  • 二戰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難道不是兩顆原子彈?
    可是美軍卻忘了他們所面對的國家是日本,這個國家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敢抬槓,而且不怕死,只要沒到最後一刻那就絕對不可能投降,儘管日本在那個時候已經掏空了所有的資源去投入戰爭,但是他們依舊不想投降,而且還在全國範圍內徵兵準備實行「本土決戰、一億玉碎」這讓美軍也感到十分有壓力,在經過了一番商議之後決定,使用最新武器原子彈轟炸日本,避免造成盟軍死傷更多的戰士。
  • 二戰時期讓日本感到最恥辱的一幕,千名所謂的精銳未放一槍躺著被抓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是比較特殊的,他們在軍國思想的侵蝕下,做俘虜的非常少。在戰爭中,他們的表現也是非常極端的,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一般都是選擇自殺式進攻。二戰末期的時候,他們政府表現的也是非常極端的,美國要進攻日本本土,他們的政府立即實行了所謂的一億玉碎,但最後還是慘敗了。
  • 日本計劃玉碎大上海,30萬日軍準備巷戰,300萬人大都市差點毀滅
    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程度比之納粹,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眼看反法西斯盟軍馬上要向日本本土發起進攻,日本高層不是想著如何投降,而是準備一億總玉碎。一億總玉碎的意思是讓一億日本國民一起上戰場,寧可全部犧牲,也要與美軍拼到底。
  • 叫囂一億玉碎計劃,號稱有700餘萬軍隊的日軍,為何「乖乖」投降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而關於日本的投降,可以說是正義使然,也是歷史的必然。但也有人提出疑問:當時的日本還有700餘萬軍隊,為什麼會選擇「乖乖」投降?原因一:連14歲小孩都拉上了戰場,再打下去,他們就沒人了!
  • 看著讓人不寒而慄!二戰末期,日本學生有多瘋狂?
    二戰結束,日軍全線崩潰,無論是在亞洲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而且美軍施加了很大壓力,如果不反抗,很有可能本土都會淪陷。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做了最壞的打算,他不希望美軍登島,固守本土,甚至制定了一個極端的玉碎計劃,犧牲1億人為代價與敵人同歸於盡,美國聽到這個消息猶豫了。
  • 日本抗日劇拍得比中國還好?看到裡面八路軍形象,網友:是不錯
    這部名字叫做《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還是日本為了紀念反法西斯70周年拍攝的,故事的背景是二戰時期,但是距今為止,日本都是拒絕承認入侵中國的事實的,所以很多網友就好奇了,日本要如何表演,將自己給塑造成什麼樣,是否會變成正義的一方?
  • 日本二戰後最忌憚四個國家:中國不在其中,第一讓你意想不到
    二戰之後的日本限於投降的條件,因此一直沒有大規模的發展自身的海陸空三軍,不過日本的野心卻是怎麼樣也藏不住的,為了能夠發展本身的軍事實力,日本成立了自衛隊,並且每年都往自衛隊中投入很多的資金,以此研發和發展高科技的軍事裝備。
  • 二戰末期,美國為什麼要在日本投降原子彈,但是卻並沒有投在東京
    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當時納粹德國已經投降,只剩下日本還在那裡負隅頑抗。對於當時的盟軍來說,日本的海軍精銳早已經在太平洋戰場上被消滅殆盡,陸軍雖然還有一定的實力,但是這些軍隊所擁有的落後的裝備,也令盟軍感到打起他們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