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去探訪了一所魔都「傳說中」的幼兒園。在開始介紹之前,先給你幾個關鍵詞:
「前灘」、「英式」、「雙語」
假如你是消息靈敏的魔都家長,可能早猜出答案了。這就是上海國際化教育的新高地——前灘地區最熱門的民辦幼兒園——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惠立幼兒園。
在去這所幼兒園之前,我早已聽說了各種小道消息:
只可惜老大早生了幾年,老二肯定要送過去!
教育理念很『高級』,孩子們超開心
……
而編輯部的同事都對我說:「回來給我們講講,到底惠立幼兒園為什麼那麼『紅』?」
自2016年開園以來,從最初的69個到現在的300個孩子;從剛落戶時周圍都是荒草,到現在成為前灘國際商務區地標性教育園地,惠立幼兒園的「火」,是靠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集英式全人教育和中式傳統教育之大成,形成了上海惠立幼兒園獨特的特質。別的不說,光是風格鮮明的園服就讓很多媽媽們路轉粉了。
有趣的是,這個吸粉無數的幼兒園,卻很少做廣告,我翻遍全網,除了它的官方公眾號之外,竟然只有一兩篇文章。這不禁讓我們這次獨家受邀探園顯得更加珍貴。
接下來就請跟隨我們,在上海惠立幼兒園的Vanessa園長和Yuki副園長的帶領下,對惠立幼兒園做一次全方位的探訪吧。
01。
一個孩子充分「作主」的幼兒園什麼樣?
為什麼孩子在這裡感到「幸福」,因為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能得到了認可。
——園長 Vanessa Szucs-Hussain
來到惠立幼兒園,正是孩子們午休的時間,整個園舍顯得寧靜又溫馨。我們也得以更從容地去觀察幼兒園的每一處細節。
園區不小,但不複雜,寬闊的大走廊成為了整個幼兒園的「中軸線」,簡單又大氣。可以想像,堆滿了玩具和教具的走廊,在孩子們醒來後就會變成遊樂場。
走廊的一邊是教室,每個班級都會用動物來命名,飲水機上就放著這個班級的「吉祥物」,教室裡有各種和吉祥物相關的手工裝飾,頗有我的班級我做主的意味。
△企鵝班的門口,孩子們用玩偶和樹葉來凸顯自己的班級象徵
當然,有些裝飾是帶有功能性的,比如這一連串的笑臉就別有用意。
隨行的老師告訴我:「每天早上孩子們來園的時候,老師們都會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的心情,門口的小表情便是可以讓孩子的心情直觀的展現給老師。」
孩子們的心情,便是老師們每天關注的重點。
沿途中,我發現有不少玩具顯得很另類,最吸引我的,毫無疑問是一個奇怪的「裝置」。園長Vanessa告訴我,這原本是一艘「太空飛船」。
「一次,有三個孩子在用樂高搭飛船,光用樂高不過癮,他們便問老師能不能搭一個真的飛船,老師說當然可以。於是三個人便開始分工,其中一個是「設計師」,另兩個人做助手,別的孩子看到有意思,也紛紛加入進來,最後隊伍越來越龐大,12個孩子用紙箱、箱子、泡沫塑料等打造出了一個『巨大』的飛船。」
製作的過程中,老師提出了更多啟發性的問題,比如去太空旅行你們帶什麼食物?於是孩子們加上了食物倉,裡面放滿了『糖果』。光有糖果營養夠嗎?於是孩子們開始思考哪些是健康的食物......就這樣,通過自己製作飛船,孩子們不知不覺拓展了很多經驗。
這就是上海惠立幼兒園每天的課程內容之一,與常規由老師按照計劃進行教學不同,上海惠立幼兒園的課程、主題是基於孩子的興趣而定的。
幼兒園採用高效學習的特徵,簡稱COEL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Learning)來指導教學,那麼這裡孩子能達到什麼水平呢?
△圖片引用:http://www.edwardshallprimary.co.uk/about/characteristics-of-effective-learning/
其實在上海惠立幼兒園,有些3、4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嘗試用iPad去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了。當然這過程中還需要老師提供支持。通過自主學習,孩子所獲得的自信不是單方面教授知識所能比的。
Yuki園長還向我特別強調,為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幼兒園並不會採用那種功能繁多的「高級」玩具。越簡單、生活化的東西越能啟發孩子的創造力。
這就解釋了我剛才的疑惑,為什麼幼兒園裡到處可見「變廢為寶」,因為在孩子的想像世界裡,根本就沒有「廢物」之說。
△孩子們用紙杯搭建的「管道系統」
就在我們和兩位園長交流時,一陣叮叮噹噹聲傳來,原來是大班的孩子在陽臺活動,他們正在用鍋碗瓢盆,演奏屬於自己的音樂。
02 。
孩子「作主」的背後,是環境的支撐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教師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師
環境是孩子的第三任老師
——副園長Yuki
隨著採訪的進行,孩子們也陸陸續續從午睡模式切換到了活動模式,整個樓道裡也瞬間變得熱鬧起來。一群孩子在大大小小的箱子、盒子間開展起了自己的想像之旅。
當我們走過時,他們會熱情的向我們打招呼,完全沒有「認生」的感覺。
而另一處,兩個孩子可能因為發生了矛盾,正在和外教老師交流著什麼,老師嚴肅而溫柔,孩子們用英語對答,讓我暗生羨慕。
自信、活潑、表達能力強,這是惠立的孩子給我的最直觀感受。
浸潤式的語言環境
「如果我現在帶你去任何一個班級,那裡的孩子會熱情的用中文跟你們打招呼,和你交談,然後馬上用英語告訴我他們在幹嘛。」園長Vanessa自信地說道。
在惠立幼兒園,隨處可見孩子的作品展示。老師寫在旁邊的中英文注釋,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中英融合」的精髓。
走進圖書館,老師正帶著孩子們進行中英文閱讀,順便說一句,上海惠立幼兒園的圖書館,是我看過的幼兒園圖書館中最大的。
每個班級都會配有一名中教和一名外教,而且和很多雙語幼兒園不同,這裡的課程並不是外教授課、中教翻譯。Yuki園長告訴我:「在上海惠立幼兒園,中外教的關係是平等的,中外老師會一起備課,一起合作完成教學。」
可以說,這裡的雙語環境,不僅僅是語言上的融合,更是中西文化上的融合。
一個不「比較」的環境
在惠立幼兒園的課程介紹中,我沒看到任何「時髦」的課程,比如當下流行的「項目式課程」、「STEAM課程」等。但從孩子們正在做的事兒來看,又異曲同工。
「我們不刻意去和別的幼兒園做比較,只做孩子真正需要的教學。」
那麼,什麼才是孩子們需要的教學,兩位園長分年齡段向我做了介紹:
小小班:在生活技能與行為模式中啟發學習
這個年齡的孩子,可能會做一些不斷重複的行為,這其實就是在鍛鍊他的精細動作和思維。比如這個年齡的孩子愛壘高,或給玩具排隊,又或是不斷把容器填滿和清空,這都是一種行為模式的探索。
小班:拓展故事啟發學習
這個年齡的孩子愛聽故事,因此他們可以通過故事引入,延伸到數學、生活等各個領域,在結合孩子的興趣後再做更多的拓展,我們稱之為「故事探討」課程。
△將孩子們喜愛的元素畫在石頭上,小石頭就能變成激發孩子閱讀討論的神器
中大班:「學習探險」。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去自主探索。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力已經比較強了。因此,我們更鼓勵他們去自主探索,我們稱之為「學習探險」。比如剛才提到了「宇宙飛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然,既然是探險,肯定有冒險,有的孩子天生謹慎甚至膽小怎麼辦?
首先,尊重孩子的個性是前提。不愛冒險本身也是個性的一部分,就像有人愛吃素食一樣,應該尊重個人的選擇。在這個基礎上,需要和孩子建立一種信任關係,讓他知道他這樣做是安全的,鼓勵他們去試錯,享受探索的過程而非結果。
其次,有的孩子害怕冒險,也可能是因為怕被比較。因此,鼓勵每個孩子認可自己並欣賞同伴與自己的差異之處,這樣孩子就會更自信。
Yuki園長自信的說:「很多孩子從小班就加入了惠立幼兒園,現在他們都能自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用積極的心態解決遇到的困難。」
相比知識本身,尊重、勇氣、正直、善良、責任,這些品質才是幼兒教育中最核心的內容,也是上海惠立幼兒園的5大核心價值觀。
03 。
一個家庭與幼兒園共創的環境
有人會說,幼兒園裡是一套教育理念,可一回家,家長再用自己的一套教孩子,一切都白搭。
而上海惠立幼兒園之所以能在家長圈中取得良好的口碑,很大原因也是從根源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園長Vanessa回憶道:「2016年建園時,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孩子的爺爺,他直接對我說,他的價值觀和我不同。我就跟他說,雖然我們兩人教育觀念不同,但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發展。
無論父母還是祖輩,其實大家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愛的方式不同。在這個共識之下,所有的問題更容易解決。很慶幸,幾年來,我們的家長和我們的理念越來越一致,孩子的出色就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郵件溝通、家長信息交流會、成長記錄分享,每天家長接領時的反饋、與老師預約一次深度的交流等等,多重的溝通方式在惠立幼兒園和家長之間建立起了一個牢固的信任關係。
「 寫在後面的話 」
採訪結束,正是離園的時間,看到孩子和家長洋溢的笑臉,在園舍裡,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牆上貼的「幸福」二字。
「以幼兒的幸福為第一宗旨,也是我們團隊的目標。很幸運我們有這樣一支熱愛幼兒教育的團隊」。園長Vanessa此言非虛,我甚至注意到她和Yuki園長是如同朋友般手拉手走進採訪室的。
我想,上海惠立幼兒園的成功不僅是一個課程、一種教學法的成功,更是一種環境塑造上的成功,在這個環境裡,讓孩子、管理者、老師、家長都感到信任與放鬆。
的確,童年很短,還有什麼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呢?
2021-22學年小班中班登記註冊
現已開放!
小班、中班的「咖啡晨會」
登記註冊已開通啦!
* 出席「咖啡晨會」是申請惠立幼兒園的一個環節。
如您有意參加「咖啡晨會」,建議您儘早登記註冊信息。
如您成功受邀參加「咖啡晨會」,您將收到電子邀請函。
是否受邀出席「咖啡晨會」含以下因素:
1.您孩子申請的年級及該年級的空餘名額
2.您孩子符合惠立幼兒園的入園條件
3.您對惠立幼兒園理念的認知及理解
4.名額有限的年級將優先於持浦東戶籍的家庭
▽註冊方式▽
通過openapply連結:
https://hns.openapply.cn/ 或者
因註冊過程中需要您上傳相關文件的掃描件,我們建議您用電腦完成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