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武廟神奇操作:供奉18位名將,卻有12位是中國人

2020-12-12 貓視野史

中國古代有文廟和武廟,顧名思義,就是用來供奉文學名家和武學良將的廟宇。文廟又被稱為夫子廟,所供奉的主神都是孔子。武廟就比較複雜了,一直在隨著時間而變化,有些名將會被加進去,有些則會被送走。

開元間比照文廟祭祀體系,封姜太公為武成王,作為主神。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朝廷接受顏真卿的建議,增加武廟祭祀名將至六十四人。宋初時,宋太祖認為白起濫殺降卒,不合武道,便下令將白起移出武廟

後來,武廟文化從中國傳播到了亞洲各個國家。朝鮮和韓國的武廟比較正常,供奉的都是韓國和朝鮮的歷代將領、本地人物,而越南順化的武廟供奉的將領就比較特殊。

l越南順化武廟

越南順化的武廟是建立於1835年,正中供奉姜太公為主神,東序管仲、孫武、韓信、李靖、李晟、徐達六位;西序田穰苴、張良、諸葛亮、郭子儀、嶽飛五位。左廡從祀陳國峻、阮有進、尊室會;右廡從祀黎魁、阮有鎰、阮文張。這座越南武廟中,一共供奉了18個人,尊中國姜子牙為主神,其餘11人也均是中國名將,只有從祀6人是越南名將,更像是陪襯。不僅如此,這座武廟建立之初,供奉的皆為中國名將,那6位越南將領還是後期才加入的。

當然,關羽曾風行中日韓越琉五地和全球所有的華人地區,但關羽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神化了,越南武廟中供奉的中國將領並不是全部達到了這樣的地位的,這就讓人捉摸不透了。

現在來看,一個國家修建的廟宇主要供奉的卻是另一個國家的將領,僅僅供奉了寥寥幾位本國人士作為附屬,必定會引起國民的憤怒與聲討。而越南順化武廟,為什麼要光明正大如此供奉呢?

l歷史根源

越南順化武廟的這些操作,主要原因還是歷史因素。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曾在嶺南地區設象郡,即今天的越南中部和北部區域。公元前207年,一位中國人曾佔領過象郡及周邊區域,成立南越國,自封「南嶽武王」。在長達1000年的歷史中,越南一直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而存在的。直到公元968年,丁朝統一越南,脫離中國,成立了第一個越南王朝——大瞿越國。但據史料記載,自大瞿越國建立,到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這中間900多年,越南每年都會來中上貢,保持友好往來。由此來算,越南的文化習俗受到了中國長達2000年的影響,因此有深刻的「中華認同」。

即使已從中國分離數百年,但越南人依舊認為自己是漢人,甚至以越南為「中華」構造出了一套「中華體系」,即越南為尊,周邊的高棉、寮國、佔婆、馬來等為藩屬。他們認為,越南與中國,只是同源分流,南北獨立。當然,分離日久,越南自然也漸漸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民族認同。

但在丁朝正式從中國分離前,越南認為自身和中國都屬於「中華」的一部分,中國是「北朝」,越南史書也都稱中國「北朝」、「北國」或直接使用年號。因此,越南人推崇、祭祀北朝將領,武廟中以中國將領為主流並不奇怪。

l結語

不過,隨著分離時間越來越久,文化影響逐漸減弱,不知中國將領是否會從越南順化的武廟中移出,不過這也無可厚非。當下,我們更應該關注兩國的友好關係,互幫互助,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相關焦點

  • 越南有座廟供奉了12個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供奉他們?
    越南有座廟供奉了12個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供奉他們? 前言: 世界上的國家之間都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各個地區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就好比越南,就受到中國的影響。
  • 武廟七十二名將:蜀漢三位,東吳四位,良將千員的曹魏為何僅兩位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評歷史名將,例如我身邊很多人都會討論白起與李靖誰厲害,韓信和樂毅誰厲害等等。這種討論歷史名將的話題不止在現在有,在古代也有類似的。唐宋兩朝就對古今名將做出了一個大概的排名,設立了武廟。唐朝武廟唐朝的武廟以兵家鼻祖姜尚居中,武廟十哲分列左右,六十四名將在其下侍立。唐朝的武廟除了姜尚之外,祭祀總共七十四位名將。
  • 「武廟」最早是用來供奉誰的,最初的「武廟十哲」又是哪些人呢?
    於是,唐玄宗先是追封孔子為文宣王,改此前供奉孔子的宣聖廟為文宣王廟,這才有了後世文廟之稱。隨後,又將唐太宗時期設立的太公廟推廣至全國,要求各州至少修建一座太公廟,以此供奉呂尚,這是唐朝歷史上第一次「武廟熱」。
  • 武廟72將:蜀漢入選2位,東吳3位,曹操麾下良將千員卻只有2位?
    自古文臣武將眾多,當時在位皇帝為了緬懷先烈,專門為他們修建了文廟和武廟,供後人祭祀上香祈福祭拜。文廟與武廟的祭祀體系大體一致。在三國時期武將層出不窮,必定會有名將位於武廟中。就來簡單地談談武廟,武廟又稱武成廟,祭祀歷代良將,裡面分別有聖王、亞聖、十哲、七十二子。
  • 唐代追封名將六十四人,六位戰國名將上榜,你都知道嗎?
    太公尚父廟更名為武成王廟,簡稱武廟。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張良為副祀,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到了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對於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有不少來自於戰國時期。
  • 秦始皇的功臣,和諸葛亮齊名,為「武廟十哲」,趙匡胤卻把他踢走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傑出的軍事家,他們對國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後人就把他們供奉起來,當作守護神。唐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玄宗為了表彰歷代名將,他就給歷代名將修建了一所廟宇——太公尚父廟,用來祭祀和供奉。廟宇中姜子牙是主祭,張良是配享,另外還有十個名將在兩側。
  • 蜀國五虎上將關羽、張飛入選武廟72名將,其餘三將為何沒有入選?
    在中國古代存在文廟與武廟之分,文廟祭祀的是「至聖先師」孔子,然後是其72門徒陪享。武廟祭祀的是姜太公呂尚(明清時期——關羽),陪享的是自春秋到唐時期由官方遴選出來的72名將。(唐朝選64位,宋時進行修改並增加至72位)72將又分三個等級第一等大軍師——張良第二等共10人,分別為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績,田穰苴、範蠡、韓信、李靖、郭子儀,左右各一排各五人,稱為十哲。
  • 日本有一個供奉著三位中國人的神社
    日本的神社各有特色,祭拜的對象也是種類繁多,日本人常說有「八百萬神」,從山川湖泊到樹木深林,從動物植物到工具器皿等無所不有,當然也有供奉傳說中的人物和現實中人物的神社。 那麼有沒有供奉中國人的神社呢?有的,如一些與傳說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帶著數千童男、童女和百工匠人漂泊到日本的徐福相關的神社。
  • 日本的靖國神社為何供奉了3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日本因何供奉
    但是日本卻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矢口否認,在時隔多年之後他們也未敢承認,在這件事上足以見得日本政府的卑劣,中國人想要一句道歉就這麼難麼?其實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許多國家都曾做出過侵略中國的行為,但是那些國家在戰後都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選擇道歉,但是日本的做法卻是是盡力掩蓋罪行,拒不道歉。
  • 同樣是滅蜀功臣,為何鄧艾能進武廟72名將,鍾會卻不能進?
    武廟,全稱武成王廟,又稱武成廟、太公廟、太公尚父廟,祭祀姜太公以及歷代良將。唐朝時期,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為武成王,並設立武成王廟,歷代簡稱為武廟,以張良為的配祀。宋朝時期,追諡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並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這就是著名的「武廟72將」。
  • 古往歷朝歷代名將武廟榜,一聖、一亞、十哲、六十一將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古往歷代名將,武廟一聖、一亞聖、十哲、六十二將。中華浩瀚歷史中,有著無數所向披靡的將領,戎馬一生,後世留名,受人敬仰。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特意修建廟宇,以周朝開國太師呂尚(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良將十人從之。稱(武成王廟)簡稱武廟,並在之後歷代多次調整增加。
  • 曹操名將雲集,為何只有張遼入選武廟七十二名將?其他人輸在哪?
    說起武廟七十二將,其實這是宋代做出來的排名。其中三國時期共有有12人上榜,分別是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羊祜、王濬。可以看到,曹操手下名將雲集,卻只有張遼一人入選,這是為何呢?
  • 三國時名將如雲,登武廟72將有11位,為何最強的魏卻只佔兩名?
    喜歡歷史的人們或許聽說過武廟10賢72將的故事,760年,唐玄宗為了表彰和祭祀歷代名將而設置的廟宇,以姜太公為主神,十人分列左右,分別是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孫武、諸葛亮、吳起、樂毅、韓信、白起、諸葛亮、唐朝的李靖、李勣。
  •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為何沒列入武廟十哲?趙匡胤:白起殺降
    很多人可能會說封王拜相,當然,封王拜將已是極致,再想向上估計就只有造反一途了;但是除了當皇帝外,對於武將而言,還有一個至高成就,那就是入選武廟。武廟始建於唐朝唐肅宗時期,供奉的是武成王(武聖)姜子牙,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後在唐德宗時期,在禮儀使顏真卿的建議下,又在武廟中列古今名將六十四人圖形,在宋朝時擴增為七十二人,與文廟相呼應。
  • 日本神社裡供奉了三位中國人,他們是誰?日本為什麼會供奉他們?
    ,除了精日分子,相信提到這兩個字大家都不屑一顧,因為他們曾侵略過我們,並且大肆燒殺搶掠,給我們廣大的國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內心創傷,更讓我們氣憤的是,日本至今都沒有做出一個真摯而又誠懇的道歉,而德國人就不同,做錯了就是做錯了,他們不會遮遮掩掩,也不會無的放矢,像是德國總理就曾在猶太人的墓碑前下跪,而日本人,別說是下跪了,反而接二連三祭拜那些日本甲級戰犯,對於這種知錯不改,毫無尊重可言的國家,難怪我們中國人會如此氣憤
  •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討厭名將白起,甚至將其踢出武廟?
    武廟全稱武成王廟,是唐朝時期唐玄宗為了祭祀歷代的名將所建立的廟宇。最初建立的時候,這所廟宇的主神乃是周朝的丞相姜子牙,副神是漢初「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張良。除此之外,還有數十位名將分列左右。而白起就在左列之首,古人以左為尊,可見對白起的推崇。
  • 宋太祖趙匡胤參觀武廟,指著白起塑像怒道:此等兇徒不配待在武廟
    秦昭王五十年,白起被秦昭王賜死,一代名將沒有死於沙場敵人之上,反而被自己效忠的君主所殺,令人唏噓。不過秦國百姓對於白起還是頗為憐惜的,聽說了這個消息後,為他建立祀廟(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再後來,佛教傳入中國,佛教講究因果輪迴,講究種善因來世可得善果,作惡行要入無間地獄遭受酷刑,不得超生。
  • 武廟十哲和文廟十哲分別是誰,武廟和文廟中還供奉哪些人?
    武廟十哲和文廟十哲分別是誰,武廟和文廟中還供奉哪些人?至宋代逐漸形成的奉祀姜太公的廟。同"文廟"相對。明朝洪武年間,廢武廟,以姜太公從祀帝王廟。至滿清時稱供奉關羽的關公廟為「武廟」。民國時合祀關羽﹑嶽飛的關嶽廟也叫"武廟",但不同"文廟"相對。
  • 日本靖國神社供奉了三位中國人,一位是蔣介石,另外兩人您想不到
    但是不知道參觀過神社的小夥伴有沒有發現,在靖國神社裡卻供著三位中國人,其中之一竟然是蔣介石。日本的神社為什麼要供奉中國人?另外兩人又是誰呢?有鑑於此,蔣介石代表國民政府決定不向日本要求賠償了。這也是因為我國有「以德報怨」的美德吧。日本也非常感激他,所以把他供奉在神社裡,每逢蔣介石生日,都有人前往祭拜。
  • 越南「有名」的寺廟,供奉著中國的大人物,名字都用中國字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越南這個國家的景點,它是越南「有名」的寺廟,說到寺廟,相信大家都不奇怪,因為佛教寺廟在我國有很多,但是越南這個國家的寺廟裡供奉著是中國的大人物,而且連名字都是用中國字寫的。這裡就是玉山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