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垂頭喪氣地來到我辦公室,怯生生地拿出作文來,說:「老師,幫我看看這篇作文吧,我爸爸批評我,說我的作文寫得乾巴巴的,一點也不生動,我該怎麼辦?怎樣才能讓作文生動起來?」
我看了一篇作文,確實如她的爸爸所說,不夠生動,我就問這個孩子:「你的作文是一篇記敘文,裡面也有景色描寫,老師怎麼一個修辭手法都沒有看到啊?」孩子拿過作文本仔細找起來,確實一處修辭手法都沒有。
我就跟她說:「如果想讓自己的作文生動起來,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說增加細節描寫,比如用點修辭手法,你可以先從最簡單的方法開始,在你的作文裡增加一些修辭手法,而修辭手法小學生最常用的就是比喻,你試著用用吧。」
然後這個孩子就在句子裡增加了若干的比喻句,結果是生動多啦。
這個問題很多小學生都會遇到,作文經常有這樣的評語:語言不生動。那麼如何才能把作文寫得生動、精彩呢?適當地運用修辭是一個妙招,而比喻最好上手,可以試試。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標題使用比喻
很多優秀的文章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比如《紫藤蘿瀑布》,把盛開的紫藤蘿比作瀑布,突出了紫藤蘿開花時的盛景。我們自己寫作文時,也常在題目中用比喻句,比如《包容像金子一樣寶貴》《父愛如山》等等。在作文標題中恰當地運用比喻,能給人一種新鮮感,能讓一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而且作文標題就好像作文的眼睛一樣,好的作文標題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可以試著能不能把自己的作文標題改一下,在裡面使用比喻修辭手法,當然,不是為了使用比喻而亂改,必須非常恰當,否則不要改。
第二部分:內容使用比喻
我們學過的很多文章中都有比喻的身影,朱自清在《春》中有「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句子,把粉紅的杏花比作霞光,把潔白的梨花比作雪花,多美啊。 我們學過很多古詩,裡面就有很大精妙的比喻句,比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把看不見的「愁」比喻成看得見的「江水」,而且還是「一江春水」,這是多麼大多麼多多麼濃的「愁」啊,特別形象。
使用比喻句,能夠讓語言生動起來,能夠引起讀者的聯想和想像,從而讓你的描寫對象活起來。
如果你寫一處風景,比如寫山,你可以寫「眼前的大山就像一個靜默的巨人,靜靜的看護著山下的人家,千年如此,萬年如此。」這樣不就生動了嗎?如果你只是寫這個山多麼雄偉,多麼壯觀,那是沒有這個效果的,就不夠形象了。
如果你寫一個小女孩特別漂亮,你就可以使用比喻句了,可以這樣寫:「她像花兒一樣美,而且是初春的桃花,而且是帶著露珠的初春的桃花,含苞欲放,紅撲撲的,晶瑩剔透。」這樣寫,就讓讀者想到了春天的桃花,很美很鮮豔。
在作文正文中使用比喻句是非常好的一個手段,可以用在作文的任何地方,只要是恰當的,開頭可以,結尾可以,中間可以。當然,也不是說越多越好,必須恰當,不恰當就不要使用。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你也可以在作文中試一試,當然,比喻句必須使用恰當,本體和喻體要有相似點,要能夠聯繫起來,否則就不要用。
家長可以把自己孩子(小學生)的作文本拿出來,找一找裡面有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特別是比喻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