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專項訓練(基礎知識二)修辭手法——比喻和擬人,精品資料

2020-11-30 說說教育這事兒

語文專項訓練(基礎知識二)

09 修辭---比喻和擬人

第I卷 基礎題

一、選擇題

1.在比喻句後面的括號裡畫「√」。

(1)珍珠鳥就像躲進幽深的叢林一樣安全。( )

(2)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 )

(3)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

(4)瞧!多麼像它母親。( )

2.選擇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

比喻 擬人 排比

1.同學們向在校園裡歡唱的小鳥打招呼。( )

2.從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 )

3.過往的車輛,像水波裡穿梭的小船。( )

3.指出下列句子屬於什麼句式或修辭手法,把相應的符號寫在括號裡。

A.比喻和擬人 B.排比句 C.反問句

(1)在人類古老的長河中,有哪一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這樣擁有如此豐富的書法瑰寶呢?( )

(2)我常常覺得,方塊字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來愉悅你的眼睛。( )

(3)在書法家的筆下,它們更能發生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山峰,或清涼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華如脂。( )

4.下列沒有用比喻修辭手法的是( )。

A.原來是我捅掉的那個蜂窩,卻一隻馬蜂也不見了,好像一隻丟棄的乾枯的大蓮蓬頭。

B.低頭再瞧瞧這隻馬蜂,微風吹著,輕輕顫動,好似活了一般。

C.我一回頭,只見一隻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鬥機。

D.眉心處腫起一個棗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見。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銀鏡。

B.長城遠看像一條長龍。

C.他看上去好像生病了一樣。

D.人民教師是培育人才的園丁。

二、填空題

6.寫出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罩著一層薄煙。()2.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

3.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5.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 

7.說說下列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1.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 )

2.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

8.仿寫句子。

1.春天的樹是花兒們選美的舞臺;夏天的樹是;秋天的樹是;冬天的樹是;

2.走進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9.仿寫句子。

(1)春天的樹是花兒們選美的舞臺;夏天的樹是;秋天的樹是;冬天的樹是;

(2)走進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10.在每句話的後面指出其採用的說明方法。

1.用直線把三顆星聯結起來,正想像一條兩臂相等的槓桿。( )

2.它的光輝稍稍帶點兒黃,不及織女星亮,可是其餘的星全比不上它。()

3.天文學家把銀河所圍繞成的空間叫做銀河系。( )

4.光的速度是每秒鐘30萬千米,一天能走259億2000萬千米。( )

11.選擇恰當的比喻,依次填人空格處。

春聯,是文學殿堂裡的一枝奇葩,它發自於千人之心,出自於萬人之手,各展其才,各顯千秋,豪放__________,婉約__________,粗獷__________,細膩__________,洋洋灑灑,蔚為大觀。

12.修辭方法我來填。

(1) 鳥兒在樹上愉快的歌唱。( )

(2) 你這不是無理取鬧嗎?( )

(3)從這裡到他家有十萬八千裡呢!( )

(4)孩子們有的採野花,有的捉螞蚱,有的打起了滾兒。( )

(5)羊群在草原上走來走去,就像在綠色的地毯上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

13.寫出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1)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了白楊樹嗎?不是的。    ( )

(2)難道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 )

(3)白楊樹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14.照樣子,仿寫句子。

例:花兒在風中笑彎了腰。

1.例句用了修辭方法,你可以仿寫一句嗎?

例:春天就像活潑的兒童,憧憬渴望。

2.根據例句,你可以仿寫一句嗎?

15.按要求寫句子。

(1)媽媽對我說:「放學時,我去學校接你。」改成第三人稱轉述句:

(2)鳥兒放開嗓子鳴叫起來,好聽極了。

改為擬人句:

改成比喻句:

三、句型轉換

16.按要求改句子。

1.我把高粱杆剝開做成馬車。(改成被字句)

2.落葉在風中飄落。(改成比喻句)

3.誰不想找到新奇少見的葉子呢?(改成陳述句)

4.我們要改正不好的缺點。(修改病句)

17.句子樂園。

(1)老鼠最怕它。(改為反問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馬克·吐溫的親戚朋友從世界各地紛紛趕來弔喪。(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縣令畫虎。(擴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蜿蜒的萬裡長城,像_____________。(補充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變換句子。

1.中國的漢字生發出無窮無盡的變化。(寫成打比方的句子)

2.還有什麼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改陳述句)

3.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縮句)

19.按要求寫句子。

1.我們取得了優異成績。我們沒有理由驕傲。

用關聯詞連成一句話:

2.媽媽對我說:「放學時,我去學校接你。」改成第三人稱轉述句:

3.鳥兒放開嗓子鳴叫起來,好聽極了。

改為擬人句:

改成比喻句:

20-24句子樂園。

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用「……像……像……」寫比喻句)已發掘的三個俑坑,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學著用比較的方法寫一句話)秋天到了,地裡的莊稼和稻子成熟了。(修改病句)參加這次勞動的有工人、農民和青年等。(修改病句)路旁開了許多美麗的花兒。路旁開了花兒。(照樣子寫句子) 25-29句子樂園。

難道我四億七千萬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嗎?(改為陳述句)他說:「我認為這個也不理解。」(改為轉述句。)他對女兒說,今天幹了一天活,他的腿真疼啊,讓女兒幫他捶捶。(改為直接引語)公園裡十分安靜,只有兩位老人在高談闊論。(修改病句)風彎彎的月兒倒映在小河上。(改為比喻句)30-33句子樂園。

30.那天晚上,沙塵暴鋪天蓋地撕扯著黑暗中的一切。(仿寫句子)

31.天氣太熱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氣。(改為雙重否定句)

32.小草長出來了,原野上到處一片碧綠。(改為比喻句)

33.世界上沒有幾個劇種是帶著面具演出的。(改為反問句)

34.按要求改句子。

1.王母娘娘把織女抓回了天庭。(改成被字句)

2.門前的溪水譁譁的流向遠方。(改成擬人句)

3.織女私自下凡,王母娘娘怎麼能不生氣呢?(改成陳述句)

4.老牛常常用溫和的目光看著他。(縮句)

35-37按要求改寫句子

35.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我們不能讓他們傷心。(改為反問句)

36.太陽升起來了。(改為擬人句)

37.山民幾句樸素的話蘊含著意味深長的哲理。(縮句)

38-42句子樂園。

38.醫務人員精心地治好了一個個病人。(改成「把」字句)

39.鉛筆整齊地擺放在我的文具盒裡。(改為擬人句)

40.我們走到天涯海角。 我們不會忘記恩師的教誨。(用關聯詞語連成一句話)

41.少校瞧了瞧這位可愛的小姑娘,說:「當然可以。我家也有一個你這麼大的小女兒。」(改成轉述句)

42.挺拔俊秀的椰子樹,不時在海風中搖曳著碧玉般的樹冠。(縮句)

第II卷 提升題

一、判斷題

43.判斷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填「√」或「×」)。

1 .正像數學家華羅庚說過的,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 )

2.「貓蝟獸」是一種像貓的小動物。( )

3.我們像小鳥一樣,等身上的羽毛長豐滿。( )

4.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鋪上了一塊綠地毯。( )

5.有的山谷裡有幾種蝴蝶,上下翻飛,五彩繽紛,就像誰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而去。( )

44.判斷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個朋友。 ( )

(2)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

(3)你喜愛的書就像你的家。 ( )

45.判斷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

(2)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

(3)他讀書的時候,像一隻蜜蜂在吸取花粉那樣專注。 ( )

(4)她看見飯店的招牌,聞到炒菜的香味,就好像看見了滿桌的美味佳餚。( )

(5)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

46.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X」。

(1)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裡一動也不動。( )

(2)看他的樣子,好像有什麼喜事似的。( )

(3)戰士們像潮水一般衝向敵軍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學。( )

(4)蜻蜓在飛來飛去,小貓就像沒看見似的。()

(5)真的,再沒有像馬一樣忠實的動物了。()

47.在是比喻句的括號裡打「√」。

(1)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

(2)榕樹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

(3)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 )

(4)小明高興得像一隻快樂的小鳥。( )

(5)大榕樹的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

48.判斷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走到三陽春的門口,便可以看見書店裡仍像往日一樣擠滿了顧客,我可以安心了。 ( )

(2)我低著頭走出去,黑色多皺的布裙被風吹開來,像一把支不開的破傘,可是我渾身都鬆快了。 ( )

(3)我合上最後一頁——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 )

49.判斷下列句子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裡打「√」,錯誤的在括號裡打「×」

「花兒以它馥鬱的芳香,作為對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報」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

50.讀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3.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

4.溪流兩岸的野花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 )

51.讀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秋季的寒風把藤上的葉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幾根幾乎是光禿禿的藤枝。()

2.我想擺脫一切,像一片可憐的、厭倦的藤葉,悠悠地往下飄。( )

3.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

4.溪流兩岸的野花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 )

二、現代文閱讀

52.《明天我們畢業》片段

敬愛的老師,回顧6年的歷程,我們的每一點成績,都凝聚著您的心血和汗水;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您的幫助和教誨。是您,引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áo)遊;是您,和我們一起參加「雛鷹假日小隊」活動;是您,為了指導我們科技小組搞小發明,利用星期天跑圖書館查閱資料……日夜操勞,你的額頭上已爬滿了皺紋;粉筆的灰塵已把你的青絲染成了白髮。然而,無論什麼都改變不了您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痴情;無論什麼都改變不了您那顆永遠年輕而富於創造的心。老師啊老師,您以自己的言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樹,您是海洋。

(1)用「________」畫出這段話的中心句。用「~~~~~~~~~」畫出文中同時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辭手法的一個句子。

(2)讀讀畫橫線的句子,學習文章的表達手法,在下面寫一寫你的老師。

是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即將畢業之際,請寫下你對老師最美好的祝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答案】(2)√(3)√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修辭方法。(1)句中「就像躲進」這是擬人句,不是比喻句。(2)(3)都是比喻句。(2)將珍珠鳥後背的白點比喻成珍珠。(3)中將珍珠鳥的身子比喻成一個蓬鬆的球兒。(4)是感嘆句,「像它的母親」只是陳述一種事實,並沒有比喻成分。

2.【答案】擬人 排比 比喻

【解析】只有人才會打招呼,第一題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第二題,連用好幾個「有」,是排比的修辭手法;第三題,「像」表明是比喻的修辭手法。

3.【答案】(1)C (2)A (3)B

【解析】對修辭手法掌握情況的考查。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國古代稱為「比」、或者「譬(闢)。著名文學理論家喬納森·卡勒為比喻下的定義:比喻是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也就是說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點,發現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為人所熟知的特徵,而對甲事物有一個不同於往常的重新的認識。

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就像童話裡的動物、植物能說話,能大笑)。

排比是一種修辭手法,利用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詞組(主、謂、動、賓)或句子並排(三句或三句以上),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

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別人想要表達的意思。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

4.【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A項把蜂窩比作大蓮蓬頭,C項把馬蜂比作戰鬥機,D項把疙瘩比作棗那麼大。

5.【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比喻句的辨識和分析能力。比喻句是常見的一種修辭手法,具備以下兩個特點:(1)句中有本體、喻體、比喻詞三個部分.(2)句中本體、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種類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處,存在著比喻關係。據此分析辨識並作答即可。C項沒有本體和喻體,不是比喻句。

6.【答案】1. 比喻2. 擬人3. 比喻、擬人4. 比喻、擬人5. 擬人 、排比

【解析】

試題分析:1.本題有比喻的字「像」。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2.在雨中靜默著。擬人詞語「靜默」。3.有「像」所以是比喻,又有娃娃所以又有擬人。4.有「像」所以是比喻,又有小姑娘所以包含擬人。5.太陽的臉是擬人,排比句式是山朗潤起立了,水漲起來了、臉紅起來了。

7.【答案】1.擬人 、比喻 2.誇張

【解析】

試題分析:1.將太陽人格化,用「一縱一縱」、「使勁兒」修飾,把「太陽緩慢的姿態」比作「負著重擔」似的。2.「我」不會變成光亮的,作者只是藉此表示心情的狀態。

8.【答案】(1)蟬們歌唱的教室,水果睡覺的搖籃,風兒們賽跑的運動場 (2)小鳥對我放聲歌唱

【解析】

試題分析:(1)是比喻句的仿寫。答案不統一,是比喻就可以。(2)是擬人句的仿寫。只要知道擬人句的特點,仿寫並不難。

9.【答案】

(1)蟬們歌唱的教室,水果睡覺的搖籃,風兒們賽跑的運動場

(2)小鳥對我放聲歌唱

【解析】

試題分析:(1)是比喻句的仿寫。答案不統一,是比喻就可以。(2)是擬人句的仿寫。只要知道擬人句的特點,仿寫並不難。

10.【答案】1.打比方2.作比較3.下定義4.列數字

【解析】

試題分析:1.把三顆星比作槓桿2. 把牛郎星的光輝和織女星還有其它的星作比較。3. 給銀河系下定義。4. 把光的速度用具體數字表示出來。

11.【答案】若大江東去,如小橋流水,如旭日噴薄,似風拂楊柳

【解析】

思路解析:這道題是考查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與概括能力,要選擇正確的比喻就要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根據搭配來選擇。

名師解析:春聯作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瑰寶,有它獨特的魅力,原題中說它豪放,那首先我們想到的應該是豪放派的特點為「氣勢雄渾」,從選項中可知「大江東去」是有雄渾氣勢的,而「大江東去」是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詞句,蘇軾也是豪放派詞人代表之一,所以豪放若大江東去;婉約派特點是「結構深細慎密,寓意含蓄委

婉。音節諧婉,情調柔美」,從選項可知「小橋流水」這是這一風格,而「小橋流水」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中的句子,曲狀元馬致遠之曲詞婉約沉鬱見長,所以所填是婉約如小橋流水;粗獷的意思是「粗野」,從選項排除推理「旭日噴薄」所要表達的就是粗野的意境,所填空就為粗獷如旭日噴薄;細膩意思是細潤光滑,微風吹拂楊柳不正是這種意境嗎,「風拂楊柳」即如小家碧玉般細膩。

易錯提示:學生對於相同意境詞語的理解不透,以及對於古詩詞中人物所寫詩詞風格的把握不好,都可能導致答題出錯。

12.【答案】(1)擬人 (2)反問 (3)誇張 (4)排比 (5)比喻

【解析】(1)唱歌 人的言行(2) 不是 嗎 ? 反問

(3)十萬八千裡 誇張(4)有的 有的 有的 排比

(5)草原比作地毯

13.【答案】1.設問句2.反問句3.擬人句

【解析】

試題分析:1. 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因此,屬於設問句。2. 無疑無問,用疑問句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因此,屬於反問句。3. 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五,故該句屬於擬人句。

14.【答案】1. 擬人 鳥兒在樹上高聲歌唱。2. 夏天就像健壯的青年,充滿朝氣。

【解析】

試題分析:1.擬人句是根據想像把物當做人來敘述或描寫,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態、思想和感情。在仿寫時要注意將事物賦予「人」的言行、神態、思想和感情,例句中賦予的是「人」的動作,在仿寫時也要賦予「人」的動作,並注意要賦予的恰當2.例句是擬人句,所以仿寫時要扣緊擬人句。例句中賦予春天「人」的精神,在仿寫時也要賦予「人的」精神。

15.【答案】

(1)媽媽對我說,放學時,她去學校接我。

(2)鳥兒放聲歌唱起來,好聽極了。

鳥兒放開嗓子叫起來,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聽極了。

【解析】

(1)轉述句,特別要注意直接引用的部分中,相關人稱的轉換,不背離原意。轉述是相對於引述。引述也就是直接敘述,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直接對話,人稱上是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的關係。引用人物的語言也必須用冒號和引號。題目中的原句便是引述。而轉述則是向別人——第三方,轉達自己曾經與誰的對話。「我去學校接你」,就要改成「她去學校接我」。還應注意,冒號要改為逗號,冒號前的內容不變。應該改為:媽媽對我說,放學時,她去學校接我。

(2) 擬人要強調將物當成人來寫。將原句改為擬人句,需要發揮想像力,把小鳥想像成人,當作人來寫。可以改為:鳥兒放聲歌唱起來,好聽極了。

比喻要注意根據相似點,聯想起另一個事物。改為比喻句,要抓住小鳥鳴叫、動聽的特點,聯想也具有這一相似點的另一事物。如:鳥兒放開嗓子叫起來,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聽極了。

16.【答案】1. 高粱杆被我剝開做成馬車。2. 落葉像蝴蝶一樣在風中飄舞。3. 誰都想找到新奇少見的葉子。4. 我們要改正缺點。

【解析】1. 去掉「把」,換成「被」字,被動者「高粱杆」放在前邊,「我」放在「被」字後邊。2. 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比喻句特徵即可。3. 去掉「誰不」,改成「誰都」,把問號改成句號。4. 「缺」在這裡就是「不好」的意思,所以去掉「不好的」。

17.【答案】(1)老鼠難道不是最怕它嗎?

(2)親戚朋友趕來弔喪。

(3)唐朝的一個縣令畫虎像貓。

(4)一條長龍橫臥在崇山峻岭之間。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

(1) 陳述句變換成反問句時,加上「難道」「豈」「怎麼」以及句末語氣詞「嗎」「呢」等;句中的否定詞要注意增減,句末改為問號。改後句子的意思不變。

(2)縮句時,提取主幹,去掉修飾成分即可。

(3)擴寫句子時,在主幹上加上合適的修飾語,注意「的、地、得」的恰當使用。

(5)比喻句,要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本題的本體和喻體已經給出,找出相似的不同類事物即可。答案僅供參考。

18.【答案】1.中國的漢字猶如萬花筒發生無時無刻的變化2.沒有什麼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3.瑰寶、精華化成了灰燼。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句子形式變換的掌握程度,熟練運用打比方、陳述、縮句、擴句等表現手法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19.【答案】

1.雖然我們取得了優異成績,但我們沒有理由驕傲。

2.媽媽對我說,放學時,她去學校接我。

3.鳥兒放聲歌唱起來,好聽極了。鳥兒放開嗓子叫起來,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聽極了。

【解析】

試題分析:第一題前一句「取得了優異成績」與後一句「我們沒有理由驕傲」是轉折關係,應該使用表示轉折關係的關聯詞語:雖然……但是……。第二題,轉述是相對於引述。引述也就是直接敘述,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直接對話,人稱上是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的關係。引用人物的語言也必須用冒號和引號。題目中的原句便是引述。而轉述則是向別人——第三方,轉達自己曾經與誰的對話。「我去學校接你」,就要改成「她去學校接我」。還應注意,冒號要改為逗號,冒號前的內容不變。應該改為:媽媽對我說,放學時,她去學校接我。 第三題將原句改為擬人句,需要發揮想像力,把小鳥想像成人,當作人來寫。可以改為:鳥兒放聲歌唱起來,好聽極了。改為比喻句,要抓住小鳥鳴叫、動聽的特點,聯想也具有這一相似點的另一事物。如:鳥兒放開嗓子叫起來,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聽極了。

20-24【答案】

20.圓圓的月亮像玉盤又像月餅。

21.在月球上看長城,就好比在50米外看一根頭髮。

22.改1:秋天到了,地裡的莊稼成熟了。 改2:秋天到了,地裡的稻子成熟了。

23.參加這次勞動的有工人、農民等。

24.魔法師是科學家。

【解析】

20.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的仿寫比喻句的能力。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比喻另一事物。符合即可得分

21.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的仿寫句子的能力。注意作比較要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加以比較來說明。

22.試題分析:範圍大小不同的詞放在一起。本題中的「莊稼」和」稻子」的範圍不同。

23.試題分析:分類標準不一樣的詞放在一起。本題中」工人「和」農民「是職業,「青年」不是。

24.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縮寫句子的能力。注意找準中心詞。本題的中心詞是」魔法師「。

25-29【答案】

25.我四億七千萬的孩子不是白生的。

26.他說他認為這個也不理解。

27.我對女兒說:「今天幹了一天的活,我的腿真疼啊,女兒,來幫我捶捶。」

28.公園裡只有兩個老人在高談闊論。

29.彎彎的月兒就像一把鐮刀倒影在水中。

【解析】

2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反問句改陳述句,要將反問句中的肯定詞改為否定詞,或將否定詞改為肯定詞。將反問句中的反問語氣詞(怎、怎麼、難道等)去掉。將句末的疑問助詞(呢、嗎等)去掉,問號改為句號。所以句子變換後是:「我四億七千萬的孩子不是白生的。」

26.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引述是直接引用別人的話,而轉述則是轉達別人說的話, 因此,引述句改為轉述句時,說話人即第一人稱「我」要改 為第三人稱「他」 或「她」。原句變為「他說他認為這個也不理解。」

27.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轉述句改為直述句,要加上冒號和引號。轉述句改為直述句,第三人稱「他」或「她」應改為第一人稱「我」,說話內容涉及第一人稱「我」應改為第二人稱「你」。所以原句改為:我對女兒說:「今天幹了一天的活,我的腿真疼啊,女兒,來幫我捶捶。」

28.試題分析:十分安靜與高談闊論相矛盾,改成:公園裡只有兩個老人在高談闊論。

29.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

30-33【答案】

30.1.小草從地下悄悄地探出頭來,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31.2.天氣太熱了,小狗不得不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地喘粗氣。

32.小草長出來了,原野上到處一片碧綠,就像鋪了一地綠毯。

33.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帶著面具演出的呢?

【解析】

3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仿寫句子的能力,對於這類題可以通過識記,積累句子等方法來完成。仿寫句子,首先要弄清楚仿寫句子的類型,特點,然後再去仿寫就相應簡單一些。這道題仿寫的是擬人句,擬人句就是把人的一些動作、語言、行為賦予在別的事物的身上。

31.試題分析:這道題是把肯定句變成雙重否定句。雙重否定句的特點是句子中有兩個否定詞,在這個句子中用「不得不」代替「只好」。

32.試題分析:改為比喻句,比喻句的特點是句子中有本體,有喻體,還有比喻詞「像、好像」等,小草是綠色的,遠遠看去就像鋪了一層綠毯。

33.試題分析:把肯定句改為反問句,反問句中多帶有「難道」、「怎麼」等表示反問的詞語,還有表示否定的詞語,表示疑問語氣的詞語,反問句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

34.【答案】1.織女被王母娘娘抓回了天庭。2. 門前的溪水唱著歡快的歌流向遠方。3. 織女私自下凡,王母娘娘不能不生氣。4. 牛看著他。

【解析】

試題分析:1. 去掉「把」,換成「被」字,被動者「織女」放在前邊,「王母娘娘」放在「被」字後邊。2. 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擬人句特徵即可。3. 去掉「怎麼能」,改成「不能」,把問號改成句號。4. 「老」、「常常用溫和的目光」都是修飾限制成分,所以可以去掉,只保留句子主幹部分即可。

35-37【答案】

35.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我們怎能讓他們傷心?

36.太陽羞答答地升起來了。

37.話蘊含著哲理。

【解析】

35.

試題分析:這句話是陳述句改寫反問句的練習,句式變化但是表達的意思不變。

36.

試題分析:在把句子改寫成擬人句時要把事物當做人來寫,寫出姿態,動作等。

37.

試題分析:縮句時要注意把句子去掉修飾成分,寫的簡單些,抓住主幹,這道題去掉修飾成分後是「話蘊含著哲理」。

38-42【答案】

38.醫護人員把一個個病人精心地治好了。

39.鉛筆站著隊整齊地擺放在我的文具盒裡。

40.無論我們走到天涯海角,我們都不會忘記恩師的教誨。

41.少校瞧了瞧這位可愛的小姑娘,他說當然可以,他家家也有一個你這麼大的小女兒。

42.椰子樹搖曳著樹冠。

【解析】

38.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誰把誰怎麼樣」。其中前者的「醫護人員」為主動者,後面的「病人」為被動者,而「治好」為動作。

3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把鉛筆比成與人相同的動作站著隊。

40.

試題分析:本題:「我們走到天涯海角。 我們不會忘記恩師的教誨。」兩句之間有條件關係,應選用:「無論---都---」條件關係關聯詞連接。

41.

試題分析:轉述句含義:把少校直接說的話轉達為向別人敘述少校說的話,冒號要改為逗號,雙引號要去掉。第一人稱「 我 」要改 為第三人稱「 他 」。

42.

試題分析:把挺拔俊秀、不時在海風中、碧玉般的修飾成分去掉並且仍然是成句。

43.【答案】1. × 2. × 3. √ 4. √ 5. √

【解析】比喻修辭手法的掌握情況。比喻: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或道理來 打比方,這種修辭叫做比喻。常用的比喻詞有:像、好像、仿佛、猶如、似的等。判斷是否是比喻要注意:喻體和本體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並且兩個事物之間有相似點。本題的第1題表示比較,第2題是同類事物的比較,都不是比喻句。

44.【答案】

(1)是 (2)不是 (3)是

【解析】對比喻修辭手法掌握情況的考查。

比喻:即打比方,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比喻的基本類型:明喻、暗喻、借喻。

(1)此句為暗喻,本體是「一本你喜愛的書」,喻體是「一個朋友」,喻詞是「是」。

(2)此句不是比喻句,雖然有喻詞好像,但是沒有本體和喻體,所以沒有構成比喻句的基本結構。

(3)此句為明喻,本體是「你喜愛的書」,喻體是「你的家」,喻詞是「像」。

45.【答案】

(1)是 (2)不是 (3)是 (4)不是 (5)不是

【解析】對比喻修辭手法掌握情況的考查。

比喻:即打比方,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比喻的基本類型:明喻、暗喻、借喻。

判斷一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先說本體:有人認為本體、喻體都是一個詞,其實不然,本體、喻體不一定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個短語或句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也不一定是一種靜止的事物,也可以是一起運動著的情景;可以是一種狀態。確定比喻的本體和喻體的根據是看句子的表達意圖。

再說比喻詞:在比喻這種修辭中,「像」字是常用的一個比喻詞,我們一般依據它來判斷一個句子是否運用了比喻。但用「像」字的不一定就是比喻句,比喻句不一定就用「像」字。在比喻句中,「像」字是一個比喻詞;但是比喻句有三種形式,明喻、暗喻和借喻。暗喻是把本體直接說成是喻體,用的比喻詞是以「是」字為代表的「成為」、「成了」、「變成」等。

說本體喻體之間的聯繫點:

一般看是不是同類事物,如果是同類事物,就不能構成比喻。構成比喻的基礎,是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點。只有相似,才能構成比喻;只有不同,比喻才有意義。因而在辨析時,要弄清句子表達的思想內容,掌握比喻修辭的實質,特別是「相似」與「不同」這一特點,才能準確無誤地判斷。

46.【答案】(1)√(2)X(3)√(4)X(5)X

【解析】考查學生對比喻句的辨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有「好像」「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鍵要看句子裡是不是在「打比方」。

(2)看他的樣子,好像有什麼喜事似的。是表示猜測。

(4)蜻蜓在飛來飛去,小貓就像沒看見似的。 句中的「蜻蜓」和「小貓」沒有相似點。

(5)真的,再沒有像馬一樣忠實的動物了。表示比較。

47.【答案】③√ ④√

【解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比喻句常有比喻詞,如「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仿佛」等。有「好像」「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鍵要看句子裡是不是在「打比方」。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以下「像」字句並不是比喻句——

表示比較:他還是像過去一樣喜歡打桌球。

表示舉例:像您這樣的高個兒幹不了這重活兒……

表示猜測:珊迪聽了,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好像表示感激。

(1)比喻句要有本體和喻體,並且是兩個不同的事物。本題不符合比喻句的特點。

(2)本題的「好像」表示猜測。

(3)「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中「聲音」是本體;「像」是喻詞;「樂曲」是喻體。

(4)「小明高興得像一隻快樂的小鳥」中「小明」是本體;「像」是喻詞;「小鳥」是喻體。

(5)比喻句要有本體和喻體,並且是兩個不同的事物。本題不符合比喻句的特點。

注意把句子讀完,不能看到「像」或「好像」就盲目判斷。

48.【答案】(1)× (2)√ (3)×

【解析】(2)布裙比作破傘。

49.【答案】X

【解析】

試題分析: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可以用「三看一比法」。分析這個句子中,既不存在本體,也沒有喻體,更沒有比喻詞,很明顯這不是比喻句。

50.【答案】1.( √ )4.( √)

【解析】

試題分析:1. 把湖面比喻成鏡子。4. 把野花比喻成霞光。

51.【答案】4.(√)

【解析】把野花比喻成霞光。

52.【答案】(1)第一句話為中心句,最後一句為含有排比和比喻的句子。

(2)提示:運用排比,語句通暢即可。(未用排比手法,不得分。)

(3)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想對老師您說聲:「老師節日快樂!願您在今後的日子裡健康快樂!」

【解析】(1)根據文章內容填空。方法:回到原文找到相關內容,在原文直接找到答案,必要時加以概括。

規律總結:①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方另一個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或情景。比喻使人容易理解,還能使人產生聯想和想像。比喻句常有比喻詞,如:「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仿佛」等。

如: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陽光下盛開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兩隻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裡了。(借喻)

注意:有「好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鍵是在看句子是不是在「打比方」。

②排比:排比是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來表達相關的內容,藉以增強語氣,充分表達感情,說明道理的一種修辭手法。

如:灕江的水真靜啊,靜的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的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2)排比的手法,寫出讚美老師的語句。是您……;是您……,是您……。例如:是您,吸引著我們饑渴的目光;是您,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唱出迷人的歌曲;是您,塑造著一批批青年人的靈魂……老師啊,我怎能把您遺忘!

(3)略。

小學語文專項訓練(基礎知識一)形近字辨析,精品資料,複習備用

小學語文專項訓練(基礎知識二)修改病句,最新整理,收藏複習

相關焦點

  • 小升初語文專項複習,15種修辭手法講解比喻、對偶、借代、頂真……
    小升初語文知識點專項複習_基礎知識_常見修辭手法(36頁ppt)——比喻<1>明喻(甲像乙)例:共產黨像太陽。(喻"貓爪子印")運用原則要貼切注意創新要通俗、形象一般地說,總是用形象的事物來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體的事物來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來比喻深奧的道理。
  • 小學生弄不懂比喻和擬人修辭方法,語文老師一句話,讓你快速區分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回顧今年小學三年級的一次語文考試,有一道關於修辭手法的考試,全班同學有一半都做錯了。我快速進行了教學反思,發現之所以在這道關於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考察點上失分,是大部分同學還不理解什麼是比喻和擬人,以及比喻和擬人的區別。
  • 小學語文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專項訓練③修辭手法
    小學語文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專項訓練③修辭手法那小學有哪些常見的修辭手法?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呢?比喻:是用具體淺顯、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去表現抽象、難懂、人們少見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手法。一般由本體、比喻詞和喻體三部分構成。比喻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引發讀者的聯想和想像,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 語文寫作萬能鑰匙——修辭手法之擬人
    作文一直是我們學習語文的重中之重!很多同學和家長也都知道,對我們來說考試中,寫好作文才能拿到一個好的成績,當然好作文不僅僅是不跑題,同時也是需要作文有一定的優質內容,而小學的寫作中,熟練掌握了修辭手法,就是掌握了作文優質內容的萬能鑰匙!
  • 六年級語文下冊素材:運用擬人+誇張+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
    孩子想要寫好語文作文,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和具備一定的作文素材積累是必須的,修辭手法在小學階段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恰當運用修辭手法不僅能提升小學生作文語言的準確性,提高小學生作文質量,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也有利於文章氣氛的烘託和情感的表達。
  • 2020中考語文修辭手法專項訓練題
    2020中考語文修辭手法專項訓練題1.以下沒有用比喻的句子是: [ ]A.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B.仿佛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A.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反覆的修辭手法,表現出井岡山的翠竹修長茂密充滿自然美。B.作者運用了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出井岡山的翠竹挺拔強勁,充滿頑強的生命力。C.作者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方法,表現出井岡山的翠竹修長茂密,充滿自然美。
  • 小學語文中必須掌握的修辭手法!學透它作文、基礎雙提分!
    修辭手法作為一種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句子和文章中的表達手法的集合,在小學語文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小學語文當中,考察的題型也不在少數,選擇題、判斷題、仿寫句子、閱讀題、作文等都對修辭手法有著不同方面的考察。雖然小學時期的修辭手法較為簡單,但往往還會有不少學生在此方面丟分。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句子專項訓練及答案
    #1、修辭手法有:比喻、誇張、排比、擬人、對比、反覆、對偶、設問(自問自答)、反問(只問不答)等2、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引資料、列圖表。(一)一、01擬人02比喻03反問04排比05誇張06擬人二、01:「,,?」
  • 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知識點梳理,乾貨滿滿,快收藏下來!
    老李回來了,更新初中語文知識點第二期,修辭手法的分析。這部分內容看似簡單,可我相信大多數同學肯定會在這個知識點上犯錯。另外,在後面更新的賞析題中,這個知識點點我們也要去著重分析的。下面,跟著老李看看相關的知識點吧!
  • 小學語文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大全,快給孩子收藏起來吧!
    【小學語文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大全,快給孩子收藏起來吧!】在學生寫作文過程中,如果能恰當使用修辭手法,將會提升文章質量。小學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設問、對偶等等。今天,我給孩子們帶來的這份資料,是小學語文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大全。孩子學習語文,需要積累大量素材。在日記、作文裡,使用這些句子,將給作品增色不少,使語句更加生動形象。家長們快給孩子收藏起來吧!也歡迎點讚、轉發、評論哦!
  • 初中語文考點解析之修辭手法
    毋庸置疑,修辭手法及其運用是初中語文考查的重難點。考試中最常見的題型就是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句子,或是給出畫線句子問作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並簡析其表達效果。這在寫景類散文閱讀裡幾乎是必考之題,並且掌握了修辭手法,我們還可以將其靈活的運用在寫作中,為我們的文章增光添彩。
  • 小升初語文綜合複習,小學常見的8種修辭手法,學會使用7類關聯詞
    小升初語文綜合複習之常見修辭手法(26頁ppt)——小學常見的8種修辭手法,學會使用7類關聯詞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兩種事物之間的相似點作比的修辭手法基本結構:本體+比喻詞+喻體。常用的比喻詞有:好像 仿佛 像……似的 如同 宛如暗喻:成了 是比喻由三部分構成 1、本體 2、喻體 3、比喻詞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比喻含有喻體,擬人沒有。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2單元基礎知識梳理,打好基礎,考試不慌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2單元基礎知識梳理,打好基礎,考試不慌。語文的學習一定是循序漸進的,就好像字詞句段篇一樣,先學單字,再學詞語,再學句子,最後才能成段形成文章,那麼同學們在學習語文這個學科時,就要尊重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平時積累。
  •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見修辭手法賞析技巧 附答題模板教學案例
    廢話不多說,先上乾貨:以上是初中階段語文學習和考試中需要掌握的修辭手法以及作用。 這類修辭手法賞析類體型我們的答題步驟就是三步走:1. 修辭:運用了XXX 的修辭手法(藝術手法)2.解析:三步走方法分析01 修辭: 擬人,比喻修辭,02 作用+畫面: 生動形象 特點:風停夜靜,山野村莊一片恬靜安謐的景象,03 情感分析:美好溫馨故園的喜愛之情
  • 比喻和擬人總是分不清,跟著老師一起探究學習,輕鬆突破修辭關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是很重要的兩個部分。如果想在考試中取得一個滿意的分數,一定要關注這兩部分。俗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我們要從小的知識點來進行突破。今天我將跟大家分享修辭手法中最常用的比喻的內容,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讓孩子輕鬆地掌握這種修辭。一、認識比喻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繪另一事物或說明道理,這種辭格叫比喻。
  • 2020中考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有哪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很多,下面詳細介紹一些,方便大家學習。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
  • 修辭手法怎麼用?
    什麼叫修辭: 即文辭或修飾文辭。「修」是修飾的意思,「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 修辭手法很重要,學習修辭,能讓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強,可以讓我們更會說話,讓我們寫的文章更加有文採,讓作文離滿分作文越來越近。
  • 談談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1.要理解幾種常用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常用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八種,對於每一種修辭手法,要準確理解它們的表達作用(課本上都有介紹),做到靈活運用。從最近幾年的中考試題看,比喻、擬人、排比、對偶這四種考查得最多。前三種主要是在寫各類句子(或語段)、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或作用)中落實;對偶則主要在擬寫對聯中落實。當然另外四種也不應該忽視,應在平時多加訓練。2.要在寫作中去靈活應用。一篇作文是否有文採,主要是語言是否生動,是否有感染力,而修辭手法在裡面起著關鍵的作用。
  • 常見修辭手法的作用匯總給你,建議家長為孩子收藏
    8歲二年級開始,堅持每周一到周五閱讀一篇文章,用公式去解答題目,直到12歲,6年級了才不經意發現這個習慣給他帶來了太多太多好處了!剛開始孩子看到閱讀就煩,不管是比喻、擬人、誇張的修辭手法,孩子都只會大白話回答,不會書面語言答題,家長很著急怎麼辦?小謝舉例:原題:終於有一天,寒冷消失了,春天好像觸到了我的額頭,空氣中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香氣。後院窗外,一隻可愛的小鳥嘰嘰啾啾地叫著,仿佛催促我:「快出來啊!」
  • 語文教學重難點――閱讀理解――閱讀中的修辭手法
    閱讀理解越來越重要,只有分析透徹,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握閱讀理解的教學和學習。修辭手法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語言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修辭手法有很多種,各有各的妙處。常用的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誇張、排比、設問、引用、反問、對偶、反覆、借代、互文、頂真(又名「聯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