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露,老人常說白露期間這3件事不能做,哪3件?了解一下吧

2021-01-12 王思露營養師

今日「白露」,又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伴隨著氣溫的下降,伴隨著氣候的變幹,「養生」一事更該是大家「注意的事情」。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此時「晝夜溫差大」,夜間空氣中的水汽冷凝結成小水滴,這些水滴附著在樹木花草之上,樣子晶瑩剔透,所以才有了「白露」之名。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白露之後的氣溫會迅速下降,此時養生的關鍵之處在於「降燥防寒」,用細緻的生活方式和完美的飲食搭配鑄造「秋日的防禦屏障」,平安度過秋天,為寒冷的冬日打下一個優質的基礎。

此時這個階段,推薦大家做的三件事:

飲「溫茶」:「白露」時節正是茶樹生長的優質階段,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禁不住長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

秋天飲茶,一切都那麼符合時宜;通過飲茶既可以補充水分,又能溫暖我們的胃腸,同時還有淨化口氣、美化心情等好處。

此時,更推薦大家喝些紅茶、白茶或者烏龍茶等「對身體刺激較小的茶飲」;值得注意的是,飲「溫茶」更健康,請拒絕攝入「溫度過高的燙茶(傷害食道和胃黏膜)」。

泡「暖腳」:白露後天氣逐漸轉涼,要注意為過冬做好身體的儲備。此時建議各位可以堅持晚上用溫水泡腳,給自己一種「舒服」的感覺。

泡腳要做好「健康細節」,一般水最好可以沒過腳踝,水溫以40攝氏度為宜,泡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適當運動,特別是在中午(時間段):秋天,雖然比夏天涼,但「運動」同樣不可缺少。預防超重與肥胖,「運動」是必要的措施,用適量的運動輸出熱量,在中午這個比較暖和的時間段鍛鍊身體,避免讓「寒邪」所傷。

白露時節,三件事不能做:

1、缺水,加重燥氣;

2、不注意保暖,被寒冷傷身;

3、隨意生氣,氣大傷肝、更傷身。

調整飲食習慣,潤燥且補水:

秋天本枯燥,飲食應該是增加趣味的一個方面。秋季乾燥,飲食應該偏向補充水分和營養。多樣餐食,每日攝入的食物品種在14種以上,多素少葷,增加新鮮綠葉蔬菜和深色蔬菜的攝入量;飲食清淡,少鹽、少油且少糖,還原食物的本真味道;挑選合適的烹調方式,偏向蒸煮燉等低溫烹調方式,減少煎炸炒烤類「美食」的攝入頻次,避免加重燥氣。

另外,秋天的身體更容易被便秘等乾燥問題困擾,主食吃的粗點,促進腸道代謝;吃的雜點,攝入更多種營養物質。

多喝水,是關鍵:

既然缺水,那就要在秋日的生活中「刻意補水」,成年人的單日飲水量應該滿足1500—1700毫升,飲「溫熱的白開水」,促進身體代謝,保持機體健康的體溫。

天氣寒涼,做好「保暖」工作:

秋後氣溫轉涼,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天氣涼,外套常放身旁,中午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衣物;晚上睡覺的時候蓋好被子,秋日的夜晚請關上空調,不給自己著涼感冒的機會。

「白露」時節,「好好養生」是必做之事。用「理智」的態度科學生活,希望各位的秋日「充滿陽光和幸福」。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今天7月15中元節,農村老人說三件事不能做,你知道哪三件嗎?
    其實昨天可真不是什麼節日,今天倒是節,咱們農村人就叫它七月十五,實際官方叫法是「中元節」。中元節是什麼節,想必大家都知道,說實在的這其實也不算個節日,因為沒人過這個節,只是借著這一天來祭奠先人。小時候聽奶奶講,進入農曆七月一,逝去的先人們就回家「探親」了,一直到七月十五,這半個月的時間是自由日,過了七月十五這天晚上,它們就要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
  • 今日白露,農村老人說「白露三吃三不露」指的是啥?看完有數了
    今天是白露節氣,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是秋季的第3個節氣,是天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重要轉折點。白露節氣後,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完成蕭落、成熟的最後生長過程,所以在白露後,農民即將迎來收穫。白露後天氣轉涼變得乾燥起來,我們在飲食上和穿衣上要格外注意,老農們還總結出了「白露三吃三不露」來教導後人在白露後飲食要格外注意,那麼在白露後,哪三種食物可以吃,什麼部位不能露在外面呢?白露三吃:1、吃水果。白露節氣後,溼熱的夏季風被乾冷的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不僅氣溫會隨之降低,天氣也變得越來越乾燥。
  • 白露到來,福州人別忘了做這件事!
    福州新聞網9月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這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俗話說「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白露過後,天氣逐漸轉涼。白露這一天對福州人來說有個特殊的儀式,那就是一早要吃龍眼配稀飯。  民俗專家齊上志告訴記者,老福州有「白露吃龍眼,一顆頂只雞」之說。
  • 農村俗語「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是啥意思?白露下雨不好嗎?
    今天是公曆的9月4日,農曆的7月17,距離白露節氣還有3天的時間。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5個節氣,是秋季的第3個節氣,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白露節氣是結束暑氣悶熱、迎來涼爽秋天的重要標誌。在農村中關於白露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9月7日白露,記住農村這3個俗語讓你舒服過完白露,看完明白了
    今年的白露節氣是9月8日,也就是說再過3天,我們就迎來了白露節氣,白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9月的第一個節氣,古書上記載的白露是孟秋的結束,仲秋的開始,也就是說,入了白露,我們就會迎來真正的秋季。
  • 白露將至,白露下雨「爛白露」有道理嗎?白露宜晴不宜雨嗎
    白露節氣馬上就要到來了,今天就是9月5號了,過了明天就是到了。大家對於白露的印象是什麼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認為白露就是我們能開始感觸到草叢中有晨露了,也就是在早晨腳下在草叢中能溼鞋子了。其實古人對於白露的印象更加浪漫一些,這不詩經中記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裡面把蒹葭的蒼茫神色,加上白露的露水,看成是霜了,這是一種比喻的手法。「蒹葭」是蘆葦,白露節氣的蘆葦蕩,蘆葦灰白色的須在露水的映襯下很好看,像白霜。這一點也說明,白露節氣來臨後,晝夜溫差大,秋夜漸涼,空氣成露水,播灑在人間了。
  • 白露就在眼前,「白露」意味著什麼?白露下雨「爛白露」有道理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農夫馬龍,和您一起關注三農事!首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取白露這個名字呢?這主要是因為在進入白露以後,早晚的溫差變大,晚上的氣溫比較低,水汽就會在近地面物體或者是地面上凝結成水珠,而這個水珠明顯指的就是「露」,這就是白露名字的起源。
  • 白露過後,少瓜多豆,常吃二寶,勤飲三茶,做好四事,秋冬少生病
    3、蒲公英茶,清熱、下火白露過後,「秋燥」嚴重,易引起上火發炎的情況。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下火草」之稱,用其泡水,可預防上火。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更應該注意防寒保暖,護住脖子、關節等。此外,白露過後,還要撤掉涼蓆,關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早晚添加衣被,不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護好腹臍,避免寒邪入侵身體。
  • 孫露歌曲白露歌詞 白露在哪可以聽
    初秋的白露,不像盛夏的灼熱風暴,不似寒冬的霜雪寂寥,如一夜涼風,是一世相逢。  孫露新單曲《白露》於9月7日上線,這將是「雙露概念」的第一首先行曲。  單曲《白露》當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與它同名,也是想要像大家展示一個同樣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孫露。
  • 白露將至,俗語「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啥意思?下半句是什麼
    白露是24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當太陽到達了黃經165°的時候就迎來了白露節氣,時間點在每年的9月8日前後。今年的白露就是在9月8日,農曆八月初十,也就是這周日。那白露節氣快到了,農村俗語「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是啥意思?下半句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白露是九月份的第一個節氣,其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到了白露節氣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開始出現秋高氣爽、雲淡風輕的天氣。
  • 三天後白露,白露是什麼?真正的秋天什麼時候到來?
    今天是9月4號,距離白露還有3天時間就到了。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白露到來也意味著處暑階段的結束,從而開始進入了長達15天的白露階段。白露時節,太陽黃經開始從165°逐漸轉向180°,當太陽黃經到達180度的時候,那麼秋分節氣就開始到來了。 那麼什麼是白露?
  • 還有四天白露,「白露」是啥意思?啥時候真正入秋?答案來了
    今天是9月3號,還有四天就到二十四節氣的白露節氣了。白露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是立秋,處暑節氣之後到來的節日,也是9月的第一到來的節氣。對於農民來說,金九銀十是對9月最好的詮釋。因為在9月裡,農民看到田野中「遍地是黃金」,農民看到金黃的莊稼,已經看到糧食豐收的希望了。
  • 你知道哪些關於白露的詩句嗎?一節一氣總關情,3詩3情知白露
    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是二十四中的白露。白露來了!白露來了!白露終於來了!白露,是反映氣溫溫差變化的時令,預示著天氣終於要涼快點了。遇到它,夏老虎都甘拜下風;遇到它,火熱的太陽都俯首稱神。下面讓我來介紹3首有名的詩句。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富詩意的一個,請跟著漢字思維一起,走進白露。一、諺語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說明立秋之後的風已經有絲絲縷縷的涼意了,特別是傍晚的風更是秋意漸濃。
  • 白露節氣讀《白露》 盤點白露最美古詩詞
    白露節氣讀《白露》 盤點白露最美古詩詞時間:2020-09-07 11: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節氣讀《白露》 盤點白露最美古詩詞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 老北京的白露習俗
    2020年9月7日為白露節氣,所謂白露,古語有云:「陰氣漸重,露凝而白」。故一至白露,天氣漸涼。若從四時配五行而論,則「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俗語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說的是處暑時節天熱,尚可每天一盆水澆身,但是到了白露時氣溫下降,赤膊裸體則容易著涼。因溫度變化迅速,故民間有「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說法。又有「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等說法。
  • 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啥意思?3個節氣適於哪裡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這句諺語是古人多年積累留下來的生活經驗,說明了節氣對指導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這話小的時候也常老人說,所以還是適宜的。尤其是對於華北地區的黃河流域以北一代的農業來說,耕種小麥,就是在秋分的時候。
  • 白露將至,農村俗語「白露見溼泥,一天長一皮」這話什麼意思?
    九月七號就是白露節,轉眼立秋快一個月了,過了白露,山裡的農作物基本都到了成熟期,馬上就要秋收了,生長的機率很少了。那麼為什麼說白露見溼泥,一天長一皮?什麼農作物到了白露的時節,還有繼續生長的機會?白露見溼泥,意思很簡單,就是說白露這天下雨,地裡的泥土當然就是溼的。
  • 白露是什麼意思?白露為霜上一句是什麼出自哪首詩
    白露是什麼意思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 「白露逢單,地下不幹;白露逢雙,幹谷上倉」,白露逢單不好嗎?
    關於白露節氣,民間有很多說法,有的說表示天氣的變化,有的說表示莊稼的收成,而白露當天日期是逢單還是逢雙」也有一定的說法,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聽說過「白露逢單,地下不幹;白露逢雙,幹谷上倉」這句俗語,那它又是什麼意思呢?
  • 9月7號白露到,記住這三句俗語老話做好三件事,助力喜迎金秋
    今天9月4號,9月7號白露節氣轉眼就到。白露來臨,意味著孟秋時節的結束、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是「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秋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也就是說,晝夜溫差明顯加大,凝露為霜,自然溫度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