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抗癌、減肥、降脂,別人家的陽臺亂糟糟,我們家的陽臺是個寶,賺利息、掙外快我們向陽臺要效益!」「一位曾經的卵巢癌患者長期飲用該產品後,治好了癌症……」某公司研發的「新型麥苗」既有強大養生、治病、抗癌功效,還能投資、獲息、賺外快,更方便的是在陽臺上就能種。這種被包裝地神乎其神的「抗癌藥」,不但在「療效」上翻了車,還騙走了三十多名老年人的養老錢。近日,鶴壁市公安局山城區分局偵破了該起詐騙案,追回30多位老人的養老錢30餘萬元。
【圖片來源於網絡】
神奇:「新型麥苗」是「抗癌神藥」,投資「一舉兩得」
2018年春天,鶴壁市山城區小莊市場對面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店鋪開張了,兩間門面房、五個年輕人,別看他們年齡小,「官職」可不小。男的儀表堂堂,自稱是某公司河南總隊負責鶴壁分區的「董隊長」,女的更厲害,是公司山東總部派下來的「李政委」,還有一個是別的分區調來幫忙指導開店的,剩下的兩名是會計。
這些人僱用人員,到大街上針對老年人發宣傳頁,稱進店就送小禮品,包括雞蛋、掛麵、鹽、醬油等,這可吸引了一大批大爺、大媽們進店。工作人員端茶倒水殷勤接待,介紹他們公司概況,更重要的是推介公司的產品——麥苗。
「新型麥苗是山東愛某齋公司投資上千萬,歷經多年研發出的新品種,該麥苗衍生出的麥苗副食品具有美容養顏、減肥、治病、防癌、抗癌的功效。我們的公司和生產基地都很有實力,大爺!大媽!您看看我們的生產車間和我們的種植基地……」為了更有說服力,「董隊長」還播放了號稱是其生產車間的視頻,和一望無際綠油油麥田的視頻。
「我們公司是大公司,產品遠銷海內外,這是跟我們外國合作夥伴籤協議的視頻,我們的產品根本不愁銷路,市場需求量很大,年輕人吃它美容養顏、減肥,老年人吃它預防各種心腦血管疾病,還防癌、治癌。有些人要問了,不愁銷路那為啥還到咱鶴壁山城區開店了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我們公司前期研發和建設生產線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現在我們公司推出與老人合作的模式,把我們的麥苗種到你家的陽臺,我們節省田地租賃費和管理費,你們賺取勞務費;二我們老闆是退伍軍人,他本著給老人謀福利、回饋老年人的理念,才推出了與老人合作這種雙贏的模式——把麥苗種上陽臺、向陽臺要效益!用我們新興的朝陽產業來回饋你們夕陽紅群體,讓老年人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這是我們公司的情懷,也是我們的社會責任。」老人們聽了都忍不住鼓掌,有些老人們還迫不及待地問起了怎麼投資。
蹊蹺:一盆麥苗交3000元保證金,不能和家中子女提及
「董隊長」稱,投資一盆麥苗需要交3000元的質保金,可以籤訂為期一年或半年的合同,合同期間每盆麥苗每月返還100元勞務費,合同到期後返還質保金。
「這麼高級的麥苗,俺們要是養不好給弄死了,咋說?用賠嗎?」有老人提出了疑問。「董隊長」有備而來,「這不需要擔心,如果擔心養不好可以把麥苗放到我們店裡代養,每月的勞務費也一分不差的返還給您。」
人高馬大、儀表堂堂的帥小夥兒,這一套說辭下來,老年人都心動了,有些膽大的直接籤了合同交了錢,原先持觀望態度的老年人,在看到已投資的老年人獲得幾個月的勞務費後也跟著投資起來。「董隊長」又帶領已投資的老年人以會員的身份,組團去公司的生產車間和種植基地參觀,參加公司的答謝年會,回家後加倍投資。
「兒子、閨女們花錢會跟咱匯報嗎?買個化妝品成百上千,買塊名表成千上萬,哪一個跟老人匯報過?咱花的是自己辛苦掙得錢,不需要跟別人請示!跟子女說找不少麻煩事兒,有的不孝順的,知道咱有錢了不朝咱要,本來投資麥苗一個高興事兒,這下還鬧生氣呢,自己掙得錢,自己做主!」店員們不停地誘導老年人,不要和家中的子女提及購買麥苗的事兒。
陷阱:「實力公司」人去樓空,多名老人養老錢打水漂
老人們瞞著家中兒女,交錢籤合同……數月後的某天,看日曆到了返還勞務費的日子,可是會計都沒打電話通知領勞務費,於是老人們便給「董隊長」打電話,結果電話無人接聽,老人們前去麥苗店鋪,發現店鋪早已人去樓空。
2019年10月中下旬,鶴壁市公安局山城分局經偵大隊陸陸續續接到老年人前來報案稱:被人以種植麥苗籤訂合同為幌子,騙取了質保金。經統計,鶴壁市山城區投資群眾達30餘人,群眾受損金額30餘萬元。麥苗案的受害者都是老年人,最年輕的66歲,年齡大的86歲,大多數沒有收入來源,生活貧困,希望通過投資麥苗掙個零花錢,結果辛苦積攢的錢被騙。報案後一些老人情緒激動,雙手合十乞求民警幫助他們捉拿騙子,挽回損失。
前來報案的老人無一人知道嫌疑人董某某的真實姓名,該局經偵大隊結合工商登記、店鋪租賃合同等先確定了嫌疑人的真實身份;又加班加點,詢問受害人筆錄30餘份;辦案民警輾轉山東德州、濱州冒雪取證,經過大量艱苦工作,查清該案資金流向、取得關鍵證據;加班熬夜翻查帳本,一遍遍核對金額付出了諸多的努力和辛苦。
2019年11月中旬,在多個部門的配合下,民警偵查分析到犯罪嫌疑人經常在河北、山東、河南等地活動,為快速抓獲犯罪嫌疑人董某某,11月16日,鶴壁市公安局山城區分局經偵大隊對犯罪嫌疑人董某某實行上網追逃。當天下午,已經逃回老家河北大名縣的董某某,還沒做完自己的發財夢,就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犯罪嫌疑人到案後,辦案民警依據多年的辦案經驗和群眾工作基礎,向犯罪嫌疑人家屬講明董某某的犯罪事實,並講明不退贓對董某某的危害,同時就同類案犯罪嫌疑人的量刑情況對家屬進行了講解;更提及到受害人都是一些沒有收入保障的老年人,都是弱勢群體,希望嫌疑人家屬能夠退贓,儘可能為董某某爭取到寬大的處理。在這樣多次耐心地對家屬明知以法、曉之以理、動之以下,近日,犯罪嫌疑人董某某家屬主動退損30餘萬元,百姓血汗錢一分不少被全部追回,目前鶴壁市公安局山城區分局就個人退損金額已和會計事務所聯繫,近期將有序發還。
提醒:克服貪利心理,「誘導掏錢不要告訴家人」是伎倆
鶴壁市公安局山城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民警王蓉蓉說,在生活中,很多騙子就是抓住了群眾的心理「對症下套」,尤其是老年人年齡較大,對於較常見的詐騙方式不太了解,所以騙子投其所好,先是用一些免費贈送的小禮品如雞蛋、掛麵等,誘人上鉤,一些老人嘗到了小便宜小甜頭,就輕信了對方,從而上當受騙。
比如受害人魏老太,今年84歲,家庭生活困難,因為每天路過菜市場看到該店發傳單還免費贈送小禮品,又被董某某帶著去過他們工廠參觀,品嘗過工廠生產的麥苗飲品和麥苗餅乾,再加上看到其他人投資購買麥苗拿了「勞務費」,就在鄰居推薦下進行「投資」試圖賺個生活費,改善一下家裡的條件。沒想到領了幾個月勞務費之後就不再給發放,後來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所以,群眾在投資理財時,要樹立健康理性的投資理財觀念,自覺克服貪利心理,遇到進店送雞蛋、掛麵、鹽、醬油、紙巾等小禮品宣傳時,謹記佔小便宜吃大虧,守住自己的錢袋子,不上當受騙,其實就是賺!「誘導掏錢不要告訴家人」是騙子慣用的伎倆,涉及到掏錢的事,老人們要多和家人商量,避免當局者迷,上當受騙。
「履歷包裝、實力包裝、財力展示」為近年來非法集資常用手段,群眾要熟知騙子的慣用伎倆,練就火眼金睛,拿捏不準的可主動與公安機關及相關主管部門溝通,產生疑慮時可報警諮詢,避免上當受騙,財產受損。
(線索提供 孫雅瓊 陳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