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隆美爾能活到戰後的話,那麼就要看他是被誰俘虜了,是被蘇軍俘虜還是美英盟軍俘虜。不過就德國戰敗前夕的情況來說,當時大量的德軍寧願跟蘇軍血拼一場,也要衝破蘇軍的防線去找美英盟軍投降,而隆美爾是個聰明人,所以他大概率會去找美英盟軍投降,而不是向蘇軍投降。
戰爭末期,德軍趨向於向美英盟軍投降,原因也很簡單,德軍在西線與美英盟軍交手的時候基本沒有過大規模的屠殺,雙方對待平民和戰俘相對都比較文明。而在東線與蘇軍對戰的時候,德軍在蘇聯領土上有過大規模的屠殺行為,對於蘇軍戰俘也從不客氣,所以德軍算是把蘇聯人給徹底惹毛了,德軍也知道一旦投降了蘇軍基本是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的。
如果隆美爾投降了美英盟軍,可能會被送到紐倫堡法庭進行審判,而在紐倫堡審判當中,被判處死刑的有12位德國高層人物,他們分別為:戈林、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凱特爾、恩斯特·卡爾滕布魯納、阿爾弗雷德·羅森堡、漢斯·弗蘭克、威廉·弗利克、尤利烏斯·施特萊歇爾、約德爾、弗裡茨·紹克爾、賽斯·英夸特和馬丁·鮑曼。這些人所犯的罪行基本都是反人類罪、種族滅絕罪和屠殺罪。如果沒有犯這幾個罪行,基本能保住一條命。
這些罪名,簡單的說,就是在戰爭中,如果是面對對方軍人作戰,那麼殺死對方作戰的軍人並不算戰爭罪行。但是當對方的軍人投降以後,不能虐待對方投降的軍人,更不能屠殺對方的軍人,要對對方的軍人進行妥善的安置。同時對於平民,就不能隨意虐待平民或是屠殺平民,更不能故意對對方失去抵抗能力的人員展開有計劃的屠殺。
在被判處死刑的人員當中,比如戈林,判處死刑是因為他在戰爭中參與了對平民的屠殺,屬於反人類罪行。凱特爾被判處死刑不是因為他率軍作戰對盟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而是因為他在戰爭中有屠殺戰俘和平民的行為。如他曾經對荷蘭罷工的鐵路工人下達過屠殺的命令,也曾在蘇聯下達過屠殺猶太人的命令,以及對各種抵抗人士進行殺戮。又如陸軍上將約德爾,其罪名是反人類罪和戰爭罪,蘇聯人認為他在戰爭期間將暴行命令發到了德軍各作戰部隊。
▲紐倫堡審判中,戈林這些人都是因為犯有嚴重的反人類罪、屠殺和戰爭罪被判了死刑
而隆美爾與這些人不同,他是個標準的普魯士軍官,堅持了普魯士軍人的傳統。在戰爭期間,他始終堅持優待戰俘,不對戰俘進行屠殺和虐待,如果士兵違抗這條命令將會被他送上軍事法庭;他下令他的部隊不能殺害平民,更不能姦淫婦女,違者要麼送上軍事法庭審判要麼就地槍決。
其次,他與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一樣,都有著比較高的人格魅力,即便是美英盟軍,也有不少對他仰慕的將領,甚至連邱吉爾也曾評價隆美爾是位「偉大的將軍」。
第三,隆美爾一直在西線和北非與美英盟軍作戰,沒有到東線與蘇軍對戰,而他作戰的地區和國家不會對德軍戰俘進行肆意的屠殺,也不會對德國平民進行報復,所以隆美爾也不存在對對方進行報復的情況。
第四,雖然不能說隆美爾率領的部隊完全沒有罪行,但是這些罪行並不是隆美爾主使或是他有計劃事實的。在戰爭中其實很容易發生擦槍走火的事情,當戰爭殺到激烈的時候,也不排除前線的士兵因為殺得太激動,做出過激的屠殺對方戰俘或是平民的行為,但這些行為與隆美爾沒多大關係,多是個人行為。
▲曼施坦因前後只被關押了7年,活到了86歲,也是善終了
如果隆美爾向美英盟軍投降,結果應該和古德裡安和曼施坦因差不多。
古德裡安在戰爭結束的時候向美軍投降,隨後被關押了三年。到1948年6月的時候接受了審判,不過在審判期間他沒有被指控任何戰爭罪行,之後就被放了出來,戰後古德裡安成為了西德政府的軍事顧問,直到1954年因心臟病去世。
曼施坦因在1945年8月向英軍元帥蒙哥馬利投降,一直關押到了1949年8月作為戰犯接受了審判,被判處了18年監禁。不過到了1952年,也就是關押了7年之後他因健康原因被提前釋放。戰後他與古德裡安一樣,也成為了西德政府的軍事顧問,直到1973年6月去世。
可以說,投降美英盟軍的古德裡安和曼施坦因最終都得以善終,如果隆美爾投降了美英盟軍的話,應該會和這兩位一樣,都以善終結局。
如果投降了蘇軍,那麼隆美爾的日子應該就不好過了。比如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投降蘇軍的91000多名德國士兵,最終能回到德國的只有5000人左右,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在西伯利亞做苦工的時候在飽受各種虐待和折磨中死去了。
而柏林戰役的指揮官魏德林,也只是56裝甲軍的軍長,在柏林戰役後期成為了柏林城防司令,相對於隆美爾來說他的級別差了很遠。在柏林戰役快結束的時候,是他籤署了投降書,可以說對蘇聯也是有些貢獻的。而魏德林在戰後一直被蘇聯關在了戰俘營,直到1955年病死。
所以以蘇聯對待德軍投降將領的作風來看,隆美爾如果落到了蘇軍手上,大概率是不會善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