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命運從出生時就註定坎坷不平
但他們並沒有因此沉淪
相反,他們通過自己的才華、熱忱和堅毅
為自己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愛
也獲得了自己的價值認同和成就感
今天講的就是
一位殘疾小哥製作樂高機械臂成為當地小明星的故事~
大衛·阿吉拉爾今年18歲,出生於歐洲西南部的安道爾,一出生自己的右手手臂就因為發育未完全導致沒有小手手臂和完整的手掌。
在他的生命裡從一開始就好像缺失了每個人都需要的一樣東西。
所有人對他的評論更多的是「啊,你看他,沒有手,你看他,他只有一隻手」等類似的評論,很多人可能都會把它看成是一個缺陷。
大衛是一個正常的普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也有自己的喜好,並且他沒有因為自己沒有右手而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喜歡EDM(電子舞曲),玩音樂的時候還給自己起了一個「用手獨奏」的名字。
就這樣他漸漸地長大,長大之後他喜歡上了樂高,喜歡到想讓樂高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最開始的時候用樂高完成飛機、汽車、摩託車等等自己喜歡的物品,直到9歲那一年,他用樂高給自己做了一隻手,最開始的手臂因為都是樂高的基礎零件,所以不夠堅固,但是這並不影響未來他給自己的手臂重新加料。
他再次給自己做更堅固的手臂是9年之後,他用了五天的時間,用樂高最複雜的一部分技術做成了自己的第一個MK1手臂,一個強壯且炫酷的手臂。
當他照著鏡子做強壯的手勢的時候感覺非常的興奮,甚至還可以用自己做的手臂結合自己左手一起做伏地挺身,這是一件非常讓自己感到開心和自豪的事情。
像所有的發明者一樣,他又升級了了MK1手臂,他在MK1的基礎上加了一塊像二頭肌一樣的電池,然後在連接整條小臂上的側面加上了一條魚線,當他把魚線固定在肩膀上時,只要肌肉一用力,手臂就回來了,還可以進行自由活動。
他身邊的朋友和同學以及家人看到他都會發自內心的喜歡他,誇獎他聰明,身邊給予他的回饋讓他也更加的自信,從自己的手臂中獲得了更多的快樂。
從此在朋友們的眼裡大衛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小明星,也成為朋友們的自豪和驕傲,成為當地最靚的仔~
看完這個故事之後,大家是不是很感動。反正小編覺得很感動,因為這正是我們很多人身上所缺失的可貴精神,堅毅力、抗挫折能力、逆境商以及創新力,都在大衛身上展現無餘。
相信他失敗過很多次才得以成功,也相信他一定用了非常多的知識來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過無數次的調整,而這也正是STEAM教育的核心內涵之一——直面現實問題,通過跨學科的知識來解決他們。
我們在大衛的身上看到了陽光積極樂觀和自信的一面,他沒有把自己身體的缺失當作藉口和不努力的理由,反而是用自己的行動、創新為自己的身體添彩,成為自己的優勢。
而且每個孩子的天真和異想天開我們也要守護,並且支持他們把想像進行實踐。就像大衛的爸爸一樣,支持並保護著大衛的興趣和夢想,讓他成為了自己手臂的再生者。
圖源:pixabay
我們會看到很多類似的例子,孩子們希望通過科技來改善人們的生活,尤其是改善殘障人士的生活。小編一個朋友家的孩子,為了幫助盲人解決出門導航的難題,11歲的他想做一個盲人導航儀,通過電路板和傳感器起作用,讓盲人來進行障礙物的感知。
孩子從想法到落地用了一年的時間來進行實踐和試錯,雖然最後做出的成果不是很完美,但在這個過程中更加激發了孩子對於科學研究的興趣和對殘障人士的關愛,而且也通過這個過程,幫助孩子進入到理想的海外院校。
圖源:pixabay
通過這些現實問題的項目可以激發孩子濃厚的探究興趣,就像埋下很多科學的種子,在我們的細心呵護下,他們終有一天可以長成參天大樹,可以為這個社會發揮更大的貢獻,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來源:STEAM在線,作者:Susan,視頻截圖來源:youtube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