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索斯、馬斯克和巴菲特的獨特,在於他們對時間的看法不同

2020-12-24 騰訊網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長線思維是撬動成功與影響力的阿基米德槓桿

編者按:貝索斯、馬斯克、巴菲特……這些特別成功的人成功之處在哪裡?專門研究學習學的Michael Simmons總結出了最重要的一點,在我們大部分人用一維的視角審視問題的時候,他們卻是用四維的視角去審視的。其中被大家了解得最少的一個維度是:時間。這些人審視問題的時間範圍都非常的廣,從歷史到未來跨越幾百年。正是因為這種長線思維,讓他們能夠跳出急功近利的思維,專注於長期的成功。

「 我們研究過的最偉大的那些CEO,他們對企業的管理都長達四分之一世紀。」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

在過去5年的時間裡,我花了好幾百個小時研究和撰寫有關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比爾·蓋茨(Bill Gates)、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雷· 達利奧(Ray Dalio )以及埃隆· 馬斯克(Elon Musk)等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企業家的文章。這些創新者創造出來的數十年的履歷,史上鮮有人可匹敵。他們累計捐贈了數百億美元,幫助創造出改變世界的產品。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些人的話,我們這個星球現在會大不相同。

他們有一些共同的模式,其中最令人驚訝之一是,在大多數人用一維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時候他們卻是用四維的眼光去審視的:

維度1:專注於一個領域(專業化)

維度2:跨學科學習,適用於某個專業(通才)

維度3:從技巧到原則的垂直思維(思維模式)

維度4:眼光的跨度突破數百年,從過去思考到未來(時間)

長線思維的威力

幾乎所有上市公司的CEO(且不說一般人了)都要提前數日、數周乃至於數月進行計劃,但相比之下,這些有遠見的人思考的卻是未來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事情。他們不只是在計劃:而且言出必行。他們大膽下注,不在乎那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回報,而且失敗的可能性還很高。

實際上,我想說的是,這些長期思考者重新定義了目光長遠的含義。

當我剛開始有了這個令人驚訝的發現時,把它當作一種怪癖。但是,隨著我研究了越來越多的世界頂級創業者,尤其是對貝索斯進行了仔細研究之後,我的觀點開始慢慢轉變。

我開始懷疑,我們大家在生活和商業當中,是不是都應該採用長線思維這種普遍強大的基礎性策略。

看過本文後,你會有同樣感受……

貝索斯長期思維的獨特的方法

不妨看看貝索斯在接受採訪時說的這番話,非常的令人驚訝:

我相信,就最大的時間框架而言(實際上,我在這裡考慮的是數百年的時間範圍),我越來越相信,太空公司Blue Origin將會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這一聲明在兩個方面上尤其吸引人:

1、大多數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Blue Origin這家公司。

2、Amazon是全球最大公司之一。

有什麼是貝索斯看到了而我們看不到的?

在解釋為什麼將來他的太空公司會比Amazon還要重要時,貝索斯說……

我之所以要追求 [Blue Origin]這項工作,是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文明最終將停滯不前,我發現這太過令人沮喪。我不希望我的曾孫的曾孫生活在停滯的文明裡面。

據貝索斯說,文明停滯的原因是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

如果你以目前全球範圍內的能源使用量為基準,以幾個百分點的比例計算幾百年後的能耗量,就會發現需要讓整個地球都被太陽能面板覆蓋掉才能滿足需求。這就是真正的能源危機。而且它很快就會到來,很快,我的意思是就只有幾百年。所以,我們其實上沒多少時間了。

讓我驚訝的是「很快」這個詞,很快的意思是說好幾百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快就意味著幾天而已。但在貝索斯思考的時間尺度裡面,幾百年只是宇宙的一瞬間。最後,貝索斯還解釋了他的太空公司Blue Origin在整個解決方案中將扮演的角色:

現在,不妨設想另一種情形,搬出去,進入太陽系。太陽系很輕鬆就可以支撐一萬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有一萬億的人口,我們就會有一千個愛因斯坦和一千個莫扎特。以及實際上取之不竭的太陽能資源。

一旦你讀完這些文字,就會意識到貝索斯完全來自一個不同的範式。

而且這些話只是觸及了一點表面……

貝索斯認為,儘管Amazon成立已經有30年了,但才算剛剛起步。他把這種思維方式叫做「第一天哲學」,並將其融入到了Amazon的文化血液裡面。

貝索斯願意屢屢砸幾十億美元到往可能會失敗,而且需要7年的時間才能獲得回報的大膽實驗裡面。

貝索斯每天關注的是3年後的未來。大多數CEO的焦點都放在當救火隊員,每個季度跟股東打交道,並努力實現季度收益上面。貝索斯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就他做事的截然不同給出了迷人的解釋。「發布季報後朋友們向我表示祝賀,說『幹得好,很好的一個季度』。」我會說,『謝謝你,但那是我三年前打下的基礎。』現在我正在研究2021年的一個季度……我會研究未來2、3年的事情,我大部分的領導團隊也都是這樣計劃的。」

貝索斯給一個萬年鍾投資了數千萬美元。在描述自己的這筆慈善投 資時,貝索斯解釋了為什麼他認為給一個長期的時間範圍建立一個符號很重要:「如果[人類]學會長期思考,我們就能實現原本無法實現的事情……人類的技術手段變得愈發的複雜,有可能會給人類本身造成極大的危險。在我看來,作為一個物種,我們必須開始去思考更長遠的事情。」

傑夫·貝索斯為什麼要做所有這些古怪的事情:

對一個已經26歲的公司說這是它的第一天。

有目的地虧損10年,以便進行長期投資。

幾乎把他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多年之內都沒法獲得回報的活動上。

思考能未來200年後的能源。

砸幾千萬美元到一口鐘上面。

長線思維不僅僅只是貝索斯的眾多心理模式之一。從許多方面來看,它就是那個決定性的心理模式。換句話說,長期的時間範圍就是讓Amazon多年來的反傳統策略說得過去的「解碼器」。

沒有長期的思考,Amazon就永遠也不會:

從全球最大的書店發展成全球最大的萬物商店。

在前20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刻意地推遲利潤變現。

專注於對會在短期內造成重大損失的客戶體驗大膽下注(比方說免費兩天送達)。

在前兩個試驗(拍賣和Zshops)失敗之後,繼續推進第三方賣方試驗計劃。

對員工薪酬計劃進行結構化處理,把重點放在長期激勵上。

貝索斯不是唯一這麼做的人。

全球最大的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 的前總裁Sam Altman稱,長期思考是「市場上僅存的少數套利機會之一。」 他補充說:「在考量一家初創企業時,思考某個你願意做出長期承諾的事情真的是非常值得的,因為那就是市場的真空所在。」(編者註:即大部分人都目光短淺)

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雷· 達利奧(Ray Dalio )以為了了解經濟去研究數百年來的經濟周期而著稱。

沃倫·巴菲特以這個投資哲學著稱:只投資他未來幾十年都看好的公司和個人。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建立在複利和複合學習的力量上。他刻意把自己的生活開支保持在較低水平,從而讓自己的錢能夠產生複利。此外,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還把80%的時間都用在閱讀和思考上面。

在接受TED的一次採訪中,埃隆· 馬斯克也表示,自己對時間的看法幾乎跟所有人都不一樣。

我是從概率的角度去看待未來的。未來就像是概率的分汊河流。有些行動可以令那些概率生效,或者導致一件事的加速或放緩,或者為這條概率河流引入新的事物。

讓我們分析一下他在說什麼:

(我們個人和人類)的未來有無數個潛在可能。

這些未來各有不同的發生概率。

通過改變概率的分汊河流就可以塑造未來。

很有趣。對吧?

這就是像Altman、馬斯克、巴菲特、達利歐以及貝索斯這樣的人看得到而其他人幾乎都看不到的東西……

長線思維是撬動成功與影響力的阿基米德槓桿

我相信,擁有長遠的眼光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容易成為那顆「魔術子彈」。

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我看了數百篇學術研究和書本,談的都是經過科學驗證的如何取得更大成功變得更有影響力的方法,並發現了許多與成功相關的因素:延遲滿足,極大的熱情和好奇心,刻意練習,韌性,高效工作,關係多樣化。

這些習慣中每一個對於增加個人影響力都發揮著一定的作用,但放眼長遠則是這些習慣的基礎。

如果你放眼長遠,則:

延遲滿足的好處就變得顯而易見。你不是在為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而犧牲短期,而是為了一個好得多的未來去犧牲一筆差得多的投資。以一天為單位,騰出一點「暫停」時間去反思、鍛鍊、學習、休息、建立關係,以及做做試驗,這些屬於分心之事。但如果用一生為周期進行衡量的話,那些是我們可以進行的最好投資。

做對你來說極其有意義的事情絕對是至關重要。無聊或者不能激勵你的工作、婚姻、項目或公司短時間內你可以維持一陣子,但沒法長期堅持。長期目標跟激情是緊密相連的。這個目標可以幫助你更加努力地工作,去學習更多(刻意練習),創造更多(高效產出),精神更加豐富,並樂於克服挑戰(韌性)。

不僅你自己和你的業務會受到影響,你的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影響。想想看你最「成功」的關係是什麼樣的。這樣的關係很有可能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而且是不斷地給予而沒有期望得到任何回報的那種。放眼長遠幾乎是在任何領域定義一個健康的、有用的關係的先決條件。

以下是我所了解到的關於長期思維變革性影響的最全面的總結……

長期思維創造奇蹟的三大原因

#1:放眼長遠會為你帶來「套利」的優勢,因為鼠目寸光者眾

「如果你做的所有事情都需要在三年的時間範圍內做完的話,那你的競爭對手很很多。但是,如果你願意以7年為時間範圍進行投資,那你的對手就只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很少有公司願意這麼做。只需要把時間範圍延長,你就可以從事本無法去追求的工作。」

——傑夫·貝索斯

那些最大的創新機會需要很多年才能收穫回報,而且成功的機率很小。所以,很多傳統的CEO不會去追這種機會。這意味著貝索斯、馬斯克等人在質量超高的投資方面遇到的競爭較少。這種做法讓Amazon、Tesla以及SpaceX相對其他公司擁有了多年的領先優勢。

讓我們再進一步分解一下……

在商機的市場裡,總會有短期參與者和長期參與者。

短期參與者僅尋求在短期內獲得回報的機會。而長期參與者追求的是最好機會,不管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

因此,長期參與者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而長期機會幾乎總是最大的機會。

長期機會幾乎沒有競爭。

#2:有一個長期的時間範圍能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策

長期思維可以支撐失敗和迭代,而這是發明需要的,這還解放了我們,讓我們成為未開發領域的開拓先驅。如果去尋求即時的滿足——或飄忽不定的希望——你很可能就會發現前面已經有一堆人。

— 傑夫·貝索斯

有史以來最受認可的心理學家之一,史丹福大學教授菲利普· 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在《時間悖論》中得出結論說,我們對時間的態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這一點卻鮮為人知。我們的時間範圍對我們來說,就像水之於魚一樣是看不見的,但是這跟我們如何做出決定,以及我們如何取得成功卻有著緊密聯繫。

在用津巴多時間觀量表(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調查了10000多人之後,津巴多發現對時間的態度可以分為五類:

對過去持積極態度的人關注「美好的過去」。

對過去持消極態度的人關注過去出問題的所有事情。

對當下持享樂主義的人活在當下,會去尋求快樂並避免痛苦。

對當下持宿命論者認為決定毫無意義,因為「該發生的事總歸要發生。」

面向未來的人會為未來做好計劃,並相信他們的決定會奏效。

這些心態每一個都像生活在一個不同的世界裡面。你大概能猜出哪種心態會產生最好的結果:

面向未來的人往往會在專業和學術上取得更大的成功,他們會保證自己吃得好,定期運動並安排預防性的體檢。持未來時間觀人的人的口號是「要趕上明天的截止期限,就得在今晚開始玩了之前把所有的必要工作幹完。」 未來時間觀者把工作視為一種特殊的樂趣。對明天損益的預期推動了今天的決策和行動。

在面臨儘快解決迷宮難題挑戰時,當下導向的人的反應跟未來導向的人的有著截然的不同。

當下導向者會馬上開始拿起鉛筆在迷宮裡面遊走。未來導向者一開始根本一點動靜都沒有,他們會尋找目標,然後向後退至起點,檢查沿途的死胡同。最後獲勝的總是未來導向者。

總結:我們的「時間範圍」決定了我們的決定。我們的決定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3:長期思維可利用複合的力量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把複利叫做世界第八大奇蹟。沃倫 巴菲特表示,複利是促成他成功的三大因素之一。

如果我們長期以來始終如一在做正確的事情,那麼我們想要的未來就會愈發變成必然,因為我們的行動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複合影響。

就像一個小雪球從山上滾下來一樣,每旋轉一圈,它就會慢慢堆積多一點的雪,最後變成一個巨大的雪球:

滾雪球

或者,如果你給動量時間讓它不斷自我複合的話,小小的一塊多米諾骨牌最終也能擊倒一塊巨大的多米諾骨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多米諾骨牌倒塌世界紀錄,2009年。

有了雪球和多米諾骨牌,結局就是必然。

一開始計算複利時,你看不到複利的好處。剛開始的時候你的結果跟你的努力緊密相關,但是到了最後,利息幾乎把所有的工作都幫你幹完了。

當我們了解到金融複利不可思議的力量時,我們大多數人都將了解到複合的力量,但其實它適用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出現正向反饋循環的任何領域,比方說:學習、人際關係、商業策略、健康。

關於複合,下面這張反映自1997年上市以來Amazon市值情況的圖表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Amazon的市值變化

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Amazon的市值增加了一倍以上。換句話說,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Amazon增長的價值等於過去20年之和!!

總而言之,長線策略能給你帶來三個核心好處……

賦予你「套利」的優勢

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

能夠利用複合的力量

綜上所述,這三個好處表明,長線思維可能是創造成功、健康、實現自我抱負以及有影響力的生活的基本的阿基米德槓桿。沒有它,你想擁有其中任何一個的可能性都會下降。

但是要想充分了解長線思維的力量,理解短期思維的危害就至關重要。

我們人天生就有短期思維的傾向。這在短期內可以幫助我們,但在長期內會毀了我們。

在一次TED演講中,已故的著名哈佛大學教授克萊頓·克裡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為觀眾分享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完美地捕捉到這種情況:

正如克裡斯滕森所言,當他從哈佛商學院畢業時,所有的同學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個個都想製造影響並取得成功。一開始的同學聚會上,一切似乎都已步入正軌。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各種成功。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注意到了一些令人驚訝的事情。那些人的生活在很多層面上過得都越來越糟:

他們離婚了

他們跟孩子疏遠了

有些人甚至因為欺詐而陷入困境

他們身體不好

克裡斯滕森解釋了個中的原因:

這裡的每個人都渴望有所成就。當你有多一分精力或者額外30分鐘的時間時,就會出於本能地,下意識地將其分配給生活當中任何能為你的成就提供最直接證據的活動。

換句話說,他的同學陷入了短線思維。

這裡的第二句話造就了克裡斯滕森享譽世界的工作,也就是解釋了在銀行存有數十億美元,並且僱用著全世界上最聰明的腦袋的全世界最成功的公司,為什麼往往會被初創企業顛覆——從理論上來說,這種事情是永遠都不會發生的:

成功企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投資到為成就提供最直接、最切實的證據的東西上。它們的時間範圍之所以這麼短,是因為他們是由像你我這樣的人(專注於成就上面的人)管理的。

我在《有雄心的人對工作生活平衡無比坦誠》裡面分享過我自己的經歷,就是因為短期思維而讓我陷入到低谷。

到了一定年齡,我一直在為了取得成功而全身心地投入。結果,我犧牲了自己的健康,活力,甚至婚姻也差點被毀掉。在這場磨難結束之後,我接受了另一種生活哲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可以長期積累的小收穫上面,而不是頻繁地衝刺和消耗精力。

當我們思考的時間範圍很短時,我們所做的活動具有以下獎賞特徵:

乍一看,取捨很明顯

下面這個動畫來自Brilliant,圖中可見貪婪算法試圖找到總和最大的路徑。思路是每一步都選擇最大的可用號碼。所以,一開始當3和12擺在它面前時,它選擇了12。畢竟,12 是3的4倍。

但是,貪婪算法沒法找到最大的和,因為它每走一步都是基於手上的信息而沒有考慮整體情況來做出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最優方法是先走到3,因為下一步就能得到99。而選擇12會導致下一步只能選擇5或6。

貪婪算法無法實現全局最優

這對生活又有什麼影響呢?

為了在長期產生最大的影響,我們必須在短期內放慢腳步。跟直覺相反,有時後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比方說…

避免爭論比對質好。

直接投身一種技能而不是專心打基礎通過刻意練習慢慢進步會感覺更好。

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後期限上比放慢腳步,充分學習的感覺更好。

在你體驗過真正的後果之前,不必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短期內增加咖啡攝入量並減少睡眠會感覺更高效。

在上述每種情況下,如果你跟著感覺走的話,最終都會陷入困境。我們必須找到一種始終有違直覺的方法。

運用這條5小時原則來玩長線遊戲

意識到長期思維的力量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則是要把它變成一種習慣。

在這方面,我建議可以遵循著名的5小時原則。工作日的時候每天至少花一個小時用來學習,不能有例外。有一條「不著藉口」原則至關重要,因為你總可以遇到令人信服的理由說自己太忙了無法繼續。不要聽他們的話。

把你的時間投資到學習活動上,比如…

看好書,學習心智模式

反思你學到的經驗教訓

嘗試新公司,新習慣,新想法

慢慢地,這種習慣的價值會呈指數式增長,從而改變你的生活……

沃倫·巴菲特、傑夫·貝索斯、埃隆· 馬斯克還有比爾·蓋茨等人與眾不同的原因並不在於他們取得了成功然後才開始學習。而在於他們在聞名世界之前很多年就開始不帶功利之心去學習。

歸根到底,「要想一夜成名需要十年之功」這句話是正確的。我們現在必須願意在黑暗中摸索,日後才能在光明下閃耀。

譯者:boxi

來源:新華號 36氪

相關焦點

  • 進軍火星:貝索斯和馬斯克的龜兔賽跑
    貝索斯和馬斯克都有一個不太好的生父、一個讀科幻小說的童年以及物理學和工程學相關的教育背景。但是當二者真的著手創辦自己的太空企業時,做法又是大相逕庭的:SpaceX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方法進行太空商業公司的探索,高風險快節奏地做嘗試,在一段時間內靠願景驅使員工每周工作70小時,每代產品的開發計劃應該處於6個月到1年。
  • 巴菲特、馬斯克和貝佐斯的獨特思維方式|創創錦囊
    他發現,馬斯克、巴菲特、貝佐斯等企業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基於四維視角來看待世界。 今天的創創錦囊,一起了解馬斯克、巴菲特、貝佐斯等人分析問題的獨特視角,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在過去的5年裡,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企業家,如傑夫 · 貝佐斯、比爾 · 蓋茨、沃倫 · 巴菲特、雷 · 達利奧和伊隆 · 馬斯克。和歷史上成功的少數人一樣,他們也創造了歷史。他們累計捐贈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幫助創造了改變世界的產品。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他們的話,我們生活的地球將會大不相同。
  • 貝索斯被罵「抄襲狗」,外媒:馬斯克你這次錯怪他了
    網易科技訊 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曾在商業太空領域相互競爭,馬斯克更是頻頻通過社交媒體刺激貝索斯。隨著亞馬遜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Zoox,馬斯克又展開了口水戰。但業內分析,亞馬遜收購Zoox短期內只是為了讓旗下物流自動化,和特斯拉業務並無太多交集。
  • 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
    然而緊接著「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災難使得14位太空人喪生,「阿波羅」之後NASA一蹶不振,美國人民對太空逐漸失去了興趣。沒有人希望登月是人類與太空最後的聯結,但太空這個一說起來就覺得浩瀚無邊的領域,要想取得大的突破,燒錢必不可少。因而很長一段時間,與太空有關的計劃都由NASA和美國政府主持發展。
  •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恰巧的是,貝索斯和馬斯克分別是2020年新晉世界首富和第二富豪。據國外媒體11月24日報導,得益於特斯拉股價不斷上漲,馬斯克的身家在今年也大幅增加,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榜上,馬斯克目前已超過了蓋茨,升至第2位,身價1280億美元,榜首的依舊是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他目前的身家為1820億美元。
  • 巴菲特、比爾蓋茨、歐巴馬、馬斯克等幾十個社媒...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美國當地時間周三盤後,美國網民驚訝的發現那些在社交媒體上的大V們集體轉發一條與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的信息。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總統候選人拜登、麥克·布隆伯格、馬斯克、蘋果、比爾蓋茨、說唱歌手坎耶·韋斯特、優步、巴菲特、貝索斯,以及諸多虛擬貨幣圈子的認證知名帳號均同時轉發了一條疑似詐騙信息。 以比爾·蓋茨的帳號為例,這段推文表示「每個人都要求我回饋社會,現在就是時候了。
  • 馬斯克怒懟貝索斯:「抄襲狗」!然而自己卻「後院起火」
    來源:中國基金報馬斯克又開懟了!這次仍然是世界首富貝索斯……美東時間6月27日,馬斯克發推特@亞馬遜CEO貝索斯稱,貝索斯(Jeff Bezos)是「抄襲狗」。這次又是為了什麼讓馬斯克發飆呢?截至到目前,國外已經有20多家媒體報導了馬斯克稱貝索斯是抄襲狗的事情。特斯拉曾起訴ZOOX竊取商業機密2019年3月,特斯拉起訴ZOOX和其加入ZOOX的四名前員工,稱他們竊取特斯拉包含WARP(物流軟體平臺)系統在內的大量商業機密和技術。
  • 世界首富,馬斯克的第一步
    馬斯克登上世界首富之位早有預兆——2020 年 9 月,馬斯克身價就超過了扎克伯格,位列世界第三富豪,排在前面的只有比爾 · 蓋茨和傑夫 · 貝索斯;兩個月之後,馬斯克追過了蓋茨,這時排在他面前的就只有貝索斯了。貝索斯 " 跑 " 的並不慢,2020 年其財富增長了 769 億美元,他的淨資產甚至超過了地球上大多數國家的 GDP。
  • 貝索斯的長期主義
    利潤和先知兩個英文詞,讀音相近,拼寫上僅僅三個字母的變化,但卻凸顯了短期價值和長期價值之間的天壤之別。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貝索斯就堅持長期主義,他把這樣的文化總結為「第一天」(DayOne)的文化,希望員工牢記,即使亞馬遜已經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之一,他們仍然需要保持像創業之初一樣。
  • 世界首富馬斯克,正在攢錢回火星
    關於這一點,馬斯克曾經在 Twitter 上談到過——當時,他距離破產大概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他表示:那是在 2017 年中至 2019 年中,Model 3 產能爬坡長期處在極端的壓力和痛苦之下。無論是生產還是物流,都像地獄一般。
  • 進軍「萬億」財富俱樂部:貝索斯的首富秘籍
    美國東部時間26日,隨著亞馬遜股票價格當天上漲2%,推升貝索斯的淨值增加56億美元。截至下午1時50分,貝索斯的財富達到2046億美元,比全球第二富有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多了將近900億美元。貝索斯的財富大多關聯亞馬遜公司,現持大約11%的亞馬遜股份。200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
  • 地球裝不下馬斯克和貝索斯了,他倆誰會先飛到火星?
    馬斯克的SpaceX之外,最引人矚目、實力最強的要數亞馬遜公司老闆貝索斯開創的商業太空公司Blue Origin(藍色起源)。恰巧的是,貝索斯和馬斯克分別是2020年新晉世界首富和第二富豪。從事私人航空事業像是貝索斯的一項業餘愛好,馬斯克則不同,幾乎手中的一切業務都是圍繞移民火星而服務。成立space X是為了發射火箭和宇宙飛船,太陽能公司是解決火星的能源獲取問題,造電動車是因為火星沒有空氣用不了燃油車,做成了市值第一的車企只是「順便」。
  • 馬斯克:巴菲特這樣的人還是少些好 我有火星還要什麼房子
    在最近一段時間,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掌門人馬斯克進入了「多事之秋」,新冠疫情在美國的蔓延和封鎖、特斯拉停產、又一個兒子的誕生,一系列事件讓馬斯克在社交網絡和媒體上表達欲望極其活躍。以下是馬斯克此次接受採訪的精彩內容:【巴菲特的工作「無聊」,像他這樣的人應該少一些】馬斯克稱巴菲特的工作很無聊:太多聰明人從事金融和法律一直以來,馬斯克對於美國股神巴菲特「不感冒」,他曾在一次特斯拉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稱巴菲特的標誌性投資策略描述為「不怎麼樣」。
  • 年內財富增加超1500億 馬斯克「火箭式」登頂世界首富 夢想卻是...
    美東時間1月7日,美股開盤後特斯拉股價飆漲近6%,首次衝破800美元,收盤報816.04美元,公司市值增至7735億美元。截至發稿,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馬斯克身價升至1950億美元,首次超過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身價1850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在此之前,貝索斯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三年。
  • 馬斯克身價達1950億美元,首超亞馬遜貝索斯
    這使得馬斯克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上的排名首次超過了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排行榜目前,馬斯克的淨資產達到1950億美元,比貝索斯多出95億美元,後者自2017年10月以來一直都位居榜首。對此,馬斯克表現得挺淡定。
  • 亞馬遜總裁貝索斯並不會成為「萬億富翁」
    隨後各媒體蜂擁而上,爭相報導,以訛傳訛,生生把一個站不住腳的預測變成了即將發生的事情,把貝索斯推到了風口浪尖。貝索斯有多少錢新冠疫情給美國股市和眾多企業帶來了災難,連股神巴菲特都損失了800億美元。但是亞馬遜因為疫情而得到了更多的商機。
  • 貝索斯前妻成美國女首富,身家4400億!遲早要超巴菲特?
    公開信息顯示,貝索斯和麥肯齊未籤訂婚前協議,亞馬遜的創立也有夫妻倆共同的功勞(麥肯齊最初任亞馬遜會計)。根據兩人所在的華盛頓州的法律,貝索斯和麥肯齊共同持有16%的亞馬遜股份在離婚時本應平分。麥肯齊本可分到8%的股份,但她選擇了「慷慨放手」,只分走了4%的股票。
  • 貝索斯前妻成美國女首富,身家4400億!遲早要超巴菲特?
    若亞馬遜股價漲至花旗目標價,麥肯錫身家將突破700億美金,成為美國女首富,並超越股神巴菲特。貝索斯前妻成美國女首富身家超4300億7月11日,福布斯宣稱,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前妻麥肯齊已成為了美國最富有的女性。
  • 馬斯克:回去工作!錢一半用於地球 一半...
    1月8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個人淨資產升至1948億(合約人民幣1.2萬億)美元,超越亞馬遜CEO貝索斯1853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富豪。馬斯克身價飆升的原因是特斯拉股票大漲,1月7日,特斯拉股票突破800美元,報收816.04美元,上漲7.94%,最新市值7735億美元,而馬斯克持有特斯拉20%的股票,是特斯拉第一大股東。
  • 世界周刊丨金錢與權力的遊戲 全球富豪榜首貝索斯如何玩轉?
    後經證實,這是反種族歧視的抗議者放置在貝索斯的門前的,上面寫有「支持貧困社區、而非有錢人」的標語。與全球富豪排行榜的一些其他富豪不同,貝索斯並不十分熱衷慈善事業。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公布的數據,在2009年至2018年8月前,貝索斯僅捐出了1.35億美元用於慈善活動,捐款的比例不到其資產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