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 - 先進位造 - 中國高新網...

2020-12-27 中國高新網

  12月19日,記者從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了解到,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合同,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項目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20個月,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

  由中山大學牽頭建設和管理的南方海洋實驗室成立於2018年12月,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雙聘教授陳大可擔任實驗室主任。

  作為有望成為全球首艘取得遠程遙控(R1)船級符號的智能型科考船,南方海洋實驗室此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陳大可院士在籤約儀式上表示,在目前傳統海洋觀測方式陷入瓶頸之時,南方海洋實驗室提出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不僅是實驗室重大科學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向前推進的一大步,是實驗室重點打造的標誌性研究成果之一。「中國首創」「未來感」「智能化」「國產率高」是這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最大的亮點。

  南方海洋實驗室海洋智能無人裝備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周寧研究員表示,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將打破常規海洋調查模式,開創我國利用專業智能母船支持批量化無人設備進行跨域協同海洋觀測的先河。

  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在外形設計上也極具「未來感」。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上海分部副總師馬忠俊表示,母船在設計上貫徹了「未來感」「無人系統保障」「綠色智能」三大理念,具備較好的操縱性能和機動性能,能適應高環保和特殊任務場景要求。「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將成為中國首艘可智能遙控、自主航行的科考船,也將成為首艘實現空、海、潛無人系統協同作業的母船。」 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總建造師樊雷說。

  據悉,2019年南方海洋實驗室海洋智能無人裝備創新團隊 「智能快速機動海洋立體觀測系統(IMOSOS)」項目正式立項。「利用IMOSOS系統可實時獲取和評估不同空間尺度海洋環境信息,預測海洋資源、環境和氣候的時空變化,研究和創新海洋多尺度變化及其氣候資源效應機理。」相關專家介紹說。

  據專家介紹,IMOSOS系統是世界首創,不僅可以為海洋防災減災、海底精細測繪、海洋環境監測、海上風電場維護等提供智慧高效的工具,同時也將為國家海洋事業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全面精準的海洋信息服務。

  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作為「IMOSOS系統」的水面支持平臺,這將對傳統海洋調查模式具有重大突破和創新意義。「建設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是南方海洋實驗室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需求,實現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深耕南海、放眼全球建設目標的重要舉措,是支撐『海洋強國』國家戰略的核心要務,對於服務國家海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陳大可院士說。

  據悉,依託6880噸「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以及世界超算TOP500排名六連冠的「天河二號」、深水半潛平臺、海洋智能無人系統組網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南方海洋實驗室以「崇尚首創,力爭最優」為標準,已經組建18個創新研究團隊,正在大力推進「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八大公共平臺建設,力爭成為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海洋戰略科技力量。

(責任編輯:韓夢晨)

相關焦點

  •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未來感十足
    12月19日,記者從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了解到,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合同,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項目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20個月,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
  • 「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設計建造合同籤約儀式」在珠海舉行
    圖為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設計建造籤約儀式合影(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18日消息(記者鄭澍)12月18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設計建造合同籤約儀式」在珠海隆重舉行。
  • 剛上九天攬月,又準備下五洋捉鱉,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開建
    先別激動,不是無人航母,不是無人航母,不是無人航母——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它主要是用於科考、救援、工程建設等等民事用途,全智能型,實現無人操控,可以搭載多艘同屬智能型的無人子船,完成系統性多組合的任務。這是有望成為全球首艘取得R1遠程遙控船級符號的智能型科考船,中國首創,「未來感」、「智能化」和「國產率高」表示它將是我們把自主研發和掌握的大量理論技術用於實踐,它由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共同設計建造,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20個月,將在2022年交付使用。
  • 中國造船業的「第四顆明珠」!全球首艘「無人機/無人船母艦」科考...
    該船是全球首艘可智能遙控、自主航行的科考船,也是全球首艘實現空、海、潛無人系統協同作業的母船,可為我國拓展海洋科學、建設海洋強國、發展社會經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同時也有望成為中國造船業繼建造航母、豪華郵輪和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後的「第四顆明珠」。
  • 我國首艘無人 AI 科考船開建,將於 2022 年交付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智能化無人系統母船呼之欲出,為海洋科考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方向。 首艘無人智能科考船,讓科研高效安全 無人科考船,即將在 2022 年面世。
  • 我國將建全球首艘智能遙控、自主航行科考船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12月18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和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在珠海籤訂智能型無人系統支持母船設計建造合同。該船是全球首艘可智能遙控、自主航行的科考船,也是全球首艘實現空、海、潛無人系統協同作業的母船,可為我國拓展海洋科學、建設海洋強國、發展社會經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
  • 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啟航
    來源標題: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啟航 中新社福州6月25日電 (江超雲)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科考船,25日在位於福州市連江縣粗蘆島的馬尾造船廠啟航,駛向海南三亞
  • 蛟龍潛水器將有新母船 武船開建「深海一號」
    湖北日報訊訊(記者李源)16日,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船集團開工建造。「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擁有自己的「私人訂製」母船,深海科考再添國之利器。2012年,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蛟龍號」7000米海試成功,為我國深海資源調查和科學考察提供重要裝備保障。
  • 武船開建「深海一號」
    湖北日報訊 本 報 訊(記者李源)16日,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船集團開工建造。「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擁有自己的「私人訂製」母船,深海科考再添國之利器。  2012年,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蛟龍號」7000米海試成功,為我國深海資源調查和科學考察提供重要裝備保障。
  • 中國首艘豪華郵輪開建:一場2500萬個零部件的破局
    這家擁有20年歷史的造船基地,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船集團)最好的船廠之一,它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年造船量突破800萬載重噸的企業。 10月18日,外高橋船廠正式啟動首艘國產大型豪華郵輪的建造,這艘13.5萬噸的郵輪計劃2023年下半年交付。
  • 中國首艘「油氣電」混合動力內河船,完成首次航行任務
    中國首艘「油氣電」混合動力內河船,完成首次航行任務船舶製造業一向被視為是我國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我國製造的大型船舶不僅在國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出口國外也引起很多國家爭先訂購。在我國境內,以上海江南造船廠為代表,也湧現出了一批優越的船隻製造企業,在國際市場佔有重要份額。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突破萬米海深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融合了之前兩代深潛裝備的優良血統,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2019年6月,「探索一號」在文衝船塢完成最新一次改造,提升了該船對萬米載人潛水器布放回收及輸轉系統的能力,升級了萬米水聲通訊及定位系統的軟硬體,安裝了艏側推封蓋系統,並實施了常規修理等工程。  「探索二號」是我國首艘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
  • 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首航
    廈門網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記者 歐陽進權 文/攝)經過18個月的適應性改造,我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科考船在福建馬尾造船廠完成所有改造項目。  2018年12月,「探索二號」船於福建馬尾造船廠進行適應性改造,包括船舶改建,A架、潛器收放系統等。改造後的船舶總長87.2米,滿載排水量6800噸,配置兩臺全迴轉舵槳和兩臺艏側推,採用全電力推進,DP2級動力定位能力,續航力大於15000海裡,可同時搭載60名科考隊員開展海試任務。
  • 「探索二號」船正式入列 中國深海科考再添利器
    央視網消息:6月28日,我國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為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產業發展再添利器。「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同時抵達三亞,近期將匯同「深海勇士號」與船舶進行適配工作,達到融為一體的聯合作業能力。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開建
    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首艘!中國最大萬噸級海巡船9月29日在廣州成功出塢
    【環球時報記者 晨陽】中國規模最大、裝備先進的萬噸級「海巡09」海事巡邏船9月29日在廣州成功出塢。此事引起外界的密切關注。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稱,「海巡09」由中國船舶集團所屬的701研究所設計,船舶總長165米,設計排水量高達1.07萬噸,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大的海上執法公務船。該巡邏船可搭載多型直升機並配合其加油、救生和搜尋等作業。
  •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將命名為"山東艦"?
    這條由華東某省級廣播電視臺媒體平臺發布的報導,題為《國產首艘航母"山東"艦建造成型 歷時兩年零九個月》。報導裡面是這樣寫的:「雞年春晚迎來一大波『山東元素』,最近又有一個『山東元素』備受矚目,國內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建造成型!」  命名  在過去的2016年,最受關注的中國軍備非國產航母莫屬。
  • 外界關注的最大海巡船亮相,中國首艘最大萬噸級海巡船在廣州出塢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報導稱,中國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萬噸級海巡09海事巡邏船9月29日在廣州成功出塢。此次的海巡09號是由中國船舶集團所屬的701研究所設計生產的,該船總長度為165米,設計排水量為1.07萬噸,這也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大的海上執法公務船!
  • 首次實現豪華海上遊輪動力「心臟」中國造 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
    8月14日,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客船,「大灣區一號」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成功下水,作為深圳首艘高端旅遊客船,「大灣區一號」從晶片到混合動力直流組網電力系統,實現了豪華海上遊輪動力「心臟」中國造,有效推動了郵輪國產化製造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