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勇,1933年出生於山東青島,1956年畢業於東北美專並留校任教。現任魯迅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連環畫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當代工筆畫學會理事、遼寧美術家協會顧問(原任遼寧省美協副主席)、雪廬畫會副會長、終生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貢獻津貼。
許勇在現實主義中國歷史畫、民族風情畫、鞍馬畫、連環畫等題材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許勇老師認為,藝術是一種光,應該對後人有指引作用。他的作品緊隨時代,貼近生活,揭示人性,深深打動世人。
在上世紀50年代末許勇就開始了大型中國歷史畫的創作,《金田起義》、《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平倭圖》等多幅經典作品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畫研究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等收藏
義和團運動的歷史也是許勇老師創作比較多的題材,義和團的勇士使用大刀長槍與列強英勇激戰的戰爭場面在他的筆下跌宕壯麗,撼人心魄。
許勇還創作了很多日本侵略戰爭題材的歷史作品。他認為畫歷史更要懂歷史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所以在創作前也要閱讀大量的歷史資料。在許勇老師的不斷努力下,歷史才能又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許勇老師出生的年代,是生活貧苦的時代。他經常給周圍的人講述自己的童年生活、勤勞的母親、下鄉插隊趕大車的經歷。在勞作之餘,學習歷史,畫連環畫,畫馬就成了他的樂趣。許勇老師筆下的馬造型準確、結構嚴謹、構圖多樣而新穎、氣勢恢宏、鬆弛有度妙筆天成。
許勇曾在自己的畫作上提過杜甫的詩句;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此生。
驍騰有如此,萬裡可橫行。
許勇不止畫出馬的形體,更畫出了馬的精神。許勇作為教授任教魯美,也曾在香港、新加坡、美國等諸多國家和地區舉辦個人畫展及講學,影響了很多的中國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