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提到中國喜劇一定離不開兩個名字:趙本山和郭德綱。兩人一位是小品界的頂尖人物,帶領著趙家班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小品界的潮流,另一位是相聲界的扛把子,創建的德雲社發展的紅紅火火。
郭德綱和趙本山都是喜劇界的「老炮」,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歡樂,很多人因此愛上了小品和相聲。
尤其是這兩年,德雲社發展的如火如荼,前幾日德雲社還在招收「龍」字科的學徒,繼續壯大相聲勢力。很少有人知道,實際上這兩位中國喜劇界的大佬還有過一段至誠至深的交集。
郭德綱:如果再有一次的話,不學相聲了
郭德綱1973年出生,這個時候趙本山已經16歲了,所以在戲劇舞臺上趙本山可以稱得上是郭德綱的前輩。1990年趙本山因為春晚火遍大江南北的時候,17歲的郭德綱還奔波在求學的路上。
1995年,22歲的郭德綱背起行囊,一個人風風火火的趕往北京,這已經是他第三次闖蕩北京了,前兩次都無功而返,他決心在再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臨行的時候,他給自己打氣:這一次我一定要闖出個名聲出來,一定要讓自己的相聲揚名萬裡!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當時的北京城已經沒什麼人聽相聲了,相聲有人說,沒人聽。郭德綱又重蹈前兩次的覆轍,時常連吃飯錢都沒有。
再回想起這段經歷,郭德綱仍會心酸落淚:「如果再有一次的話,不學相聲了,實在是太苦了。」
趙本山一句話助郭德綱東山再起
郭德綱最難的那幾年,恰是趙本山在小品界最風光無限好的時候,1995年趙本山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郭德綱的人生也在這一年出現的轉機。
這一年,郭德綱遇見了志同道合的張文順和李菁,三人一起成立了一個相聲團體,也就是德雲社的前身。雖然連個像樣的演出場所都沒有,但是他仍在堅持著這條路。
也就是這個階段,趙本開始注意到郭德綱這個小夥子,同是天涯淪落人,趙本山在郭德綱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樣子,因此對他格外關照,他託人捎給郭德綱一句話:好好地堅持,好好地忍,慢慢的就行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對郭德綱來說猶如如雪中送炭,許多年過去郭德綱仍感嘆:在那個情況下,給你幾句貼心話,這是親人般的關愛,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記在心裡邊。
後來在趙本山的推薦下,郭德綱參演了電影《落葉歸根》,二人一見如故,成了真正的朋友。
2005年,德雲社終於小有名氣,雖然一度遭受同行排擠,但是郭德綱又有幸遇見了自己的恩師侯耀文,拜師侯耀文後,郭德綱在相聲界終於名正言順了很多,也由此開啟了德雲社的天下。
郭德綱40年人生沉浮
回想郭德綱的人生之路,格外不易,慶幸的是郭德綱一生遇到很多貴人幫助自己終於熬過最艱難的時刻,這些貴人不僅是郭德綱的貴人,更是中國相聲的貴人,若不是郭德綱,相聲作為一門語言藝術可能早就銷聲匿跡了。
40歲時,郭德綱寫下一本自傳《過得剛好》,書中記錄了這些年的相聲之路,有悲有喜,有哭有笑,郭德綱用獨特的郭氏幽默記錄下自己40年的江湖過往,文字幽默風趣,感情真誠質樸。
喜歡德雲社,喜歡相聲的人可以讀一讀這本書,在書中與老郭論相聲,品人生。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上方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