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金艾琳/文圖
冰糖葫蘆在這個冬天,又以一種小巧精緻的形象成為網紅食品。它,就是小串冰糖葫蘆。
將山楂處理乾淨,用精緻的小籤子將它們串聯起來,每顆山楂中間配上糯米、板慄等輔料,再裹上剛剛熬好的糖漿,一串夾心小串糖葫蘆就這樣「閃亮登場」。山楂的酸爽配上糖漿的清甜,又帶有輔料自身的特色,一口咬下去,滿滿都是混搭的風味。
小串冰糖葫蘆因為精巧的外形成為網紅食品,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連串對它的質疑:小串冰糖葫蘆好吃嗎?價格貴不貴?網紅食品是不是過段時間就「熄火」了?
【小串冰糖葫蘆熱銷,最高一天銷售7000多串】
「串格格」國貿360店的展示櫃
小串糖葫蘆一般以2到3顆山楂組合或水果組合為一串,河南商報記者經過走訪發現,大部分的商家都比較推薦「論盒購買」。規定一盒糖葫蘆有幾串,消費者可以在規定的串數中選擇自己心儀的口味。一盒小串糖葫蘆一般有5串,價格區間集中在15到22元。如果想要選一串「嘗嘗鮮」,也是可以的。只是一串迷你糖葫蘆的單價較貴,在3-5元左右。
糖葫蘆在冬季銷量增加本是常事,而小串冰糖葫蘆的熱賣更具有「網紅」氣質。
河南商報記者在某平臺上搜索「小串糖葫蘆」發現,小串糖葫蘆無論從口味選擇、做法、打卡拍照都有詳細的圖文、視頻輸出。一些顧客也是因為在網上看到才來購買並打卡的,「網上不是可火嗎?我就來試試。」在正弘城購買完一盒小串糖葫蘆的於女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從開業到現在,諮詢加盟的電話已經接了三四百個了。」河南串格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何曉麗介紹,串格格在九月底進入到正弘城,平時的銷量能在5000到6000串。周末的時候,保守估計有7000到8000串。
「串格格」近期在大衛城、新田360廣場(鄭州國貿店)都開設了店鋪。而除了河南的本土品牌在擴大,外來的品牌也在不斷入駐鄭州。石家莊的冰糖葫蘆品牌「喜識」,也在正弘城地下一層的「食光裡」開了一家店。
喜識冰糖葫蘆 正弘城店
【一盒十幾元到二十幾元,網紅小串的定價合理嗎?】
「一盒20多太貴了,一串大糖葫蘆不香嗎?」
「大串糖葫蘆一個人吃不了浪費啊,小串可以吃好幾種口味。」
可以看出,關於小串糖葫蘆的質疑,焦點還是在於它的價格和品質是否相匹配。
河南串格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何曉麗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小串冰糖葫蘆對工藝有著較高的要求。小串糖葫蘆有各種的餡料,多大的山楂可以搭配多少的餡料綜合起來口味會更好,酸甜更適中,這些都是做了標準的,在配比上有科學的考慮。傳統的大串糖葫蘆相對而言,沒有那麼精細。
水果組合的小串冰糖葫蘆
除了工藝上的增值,網紅食品對於心理上的增值也有跡可循。「定價其實沒毛病,(小串糖葫蘆)除了食材本身的價值,更多的是情感的一些東西。」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這樣說,購買帶來的愉悅感以及社交的功能其實也包含在內。
(來購買小串冰糖葫蘆的顧客)
「沒吃過想嘗嘗,因為是吃的東西所以沒感覺貴。」一位剛從喜識購買完小串冰糖葫蘆的女性顧客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網紅小串華而不實?傳統大串便宜大碗?其實它們都在嘗試抓住年輕客群】
不管是突然走俏的小串糖葫蘆,還是有穩定銷量的傳統糖葫蘆,都在試圖進行調整,來抓住年輕的消費群體。
「我們從客戶的年齡上進行細分,發現95後、00後的人很少。」何曉麗這樣說。她在新鄉做了20多年的糖葫蘆,「串格格」相當於之前品牌的升級版。
三四年前,何曉麗發現吃傳統糖葫蘆的客群集中在60後-70後,連80後的客群都很少。「幾乎沒有年輕人了。」何曉麗說,創立「串格格」,並且主營小串冰糖葫蘆,也正是希望抓住新一批消費群體。
糖葫蘆這種帶有懷舊性質的食品,代表著兒時的記憶和味道。一旦觸達到人們的「情懷」,往往會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除了對小串糖葫蘆的食物外觀進行升級,一些店鋪在形象包裝上也逐漸向「傳統」靠攏。
何曉麗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串格格」的店鋪在設計時,運用了「國風」的設計風格。「本身就叫『格格』嘛,所以設計當中也有一些老北京的元素加入進來。」何曉麗這樣說。
串格格(國貿360店)店鋪的「國風設計」
網紅小串積極向情懷靠攏,而傳統大串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調整。
口感問題確實成為消費者減少購買傳統大串的理由。「有的老顧客說糖葫蘆太大了,一個人都吃不了,需要兩個人吃」,一些老顧客對於傳統大冰糖葫蘆的吐槽,也讓何曉麗決定轉型。
「大的小孩子吃不了,小孩子都吃小的。」航海廣場地鐵口的一位售賣冰糖葫蘆的一位女士這樣說,在她的玻璃櫥中,除了傳統的大串冰糖葫蘆,也出現了類似「網紅小串」的冰糖葫蘆,只是在山楂個數上比「網紅小串」多了一些。
臨近下班高峰期,她的玻璃櫥窗裡,小串糖葫蘆只剩兩串。
而一些經營傳統冰糖葫蘆的店鋪,為了抓住年輕客戶,開始增加糖葫蘆的品類。河南商報記者在紫荊山站的地鐵口發現,售賣傳統糖葫蘆的攤位,增加了由棉花糖製成的糖葫蘆。
對於抓住年輕客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小串糖葫蘆匹配了現在新生代的一個消費的思維和行為。新生代的人口紅利不斷疊加之後,傳統的食物在表現形式上帶來了創新。
【如何秉持長久的生命力?品牌化、規模化才是關鍵】
正處於「熱捧」階段的小串冰糖葫蘆擁有著許多網紅食品的特質:高顏值的外表、年輕化的消費人群、網際網路的流量加持。曾經的一些網紅食品,仿佛都逃脫不了「曇花一現」的宿命。例如髒髒包,在經歷過一陣紅火之後,逐漸「涼涼」。
小串冰糖葫蘆會不會像髒髒包一樣,在商家收割完一波流量之後,變得「沒有姓名」,最終還是靠「傳統大串」來維護冰糖葫蘆的門面?
「一定要有品牌化跟規模化作為它(小串冰糖葫蘆)的護城河。否則的話,它只是帶動了糖葫蘆這樣一個產業階段性的進入到大眾視野,之後不了了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這樣說。
他認為,把網紅食品變成一個經典,要有一定的條件的。面對小串冰糖葫蘆本身的這種技術含量、科技含量相對較低的產品,想要走得長遠。第一個要素就是品牌化,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是要講求一些情懷和品牌調性的。「大家要吃這個東西的時候,想到誰誰家才是最正宗的,這很重要。」朱丹蓬這樣說。
品牌化確實成為了的未來發展目標。作為串格格的創始人,何曉麗說到未來的規劃,也表示想要打造一個正規的冰糖葫蘆品牌,成為行業裡的領頭羊。而為了保持品質,串格格沒有開啟外賣的業務。
除了品牌效應,許多商家也開始著手入局「冬天的第一盒小串糖葫蘆」。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規模化也成為了走得更遠的關鍵要素。對此,朱丹蓬認為,當一種網紅食品開始火爆之後,許多人都在跟風模仿的階段。而在此時,一個品牌要想突出重圍,就要在他人模仿初期的時候,通過網際網路引流等一些手段,來提升產品的規模化。當達到一定的銷售規模時,別人的模仿很難構成威脅。
(河南商報編輯 施尚景 吳冰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