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上壽司、辣椒、雞爪子……實不相瞞,糖葫蘆真能湊成一桌「滿漢全...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北辰 國家人文歷史

本 文 約 4350 字

閱 讀 需 要 12 min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裡面它裹著甜」,冬天它來了,它帶著冰糖葫蘆走來了!作為童年記憶中美食界的「白月光」,想必每個人對冰糖葫蘆都不會陌生。

但是,如果仔細品一品「冰糖葫蘆」四個字……

冰糖葫蘆裡真的有冰嗎?

冰糖葫蘆裡真的有冰糖嗎?

冰糖葫蘆裡真的有葫蘆嗎?

想回答這些問題,還需探探歷史。

冰糖葫蘆的由來

其實,冰糖葫蘆最初來自於一次診療。

公元1187年,宋光宗趙停受孝宗內禪而繼位,次年改年號為「紹熙」。相傳在紹熙年間,宋光宗的寵妃患病,一度面黃肌瘦、不思茶飯。宮中御醫幾度診治,使用了很多名貴藥品,卻仍然不見明顯成效。無奈之下,宋光宗只得張榜求醫。正當他不知如何是好時,榜被一名江湖郎中揭下。郎中進宮後,便被安排為貴妃診脈,片刻後,他根據脈象開出了藥方: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天吃飯前服下五至十枚。他說,經此調理,貴妃的病不出半月定會痊癒。宮中上下皆將信將疑,但是眼下實在沒有其他方法,只能先試試。冰糖與山楂熬在一起酸甜適口,貴妃很喜歡,日日按此方服用。出人意料的是,沒過多久,她的病果然慢慢好了起來。宋光宗見此光景,喜上眉梢。

後來,這種將山楂與冰糖搭配的做法流傳到民間。因為端著碗吃有諸多不便,百姓們開始將浸了糖後的山楂串起來賣,不僅方便,還更顯食色。

民間糖葫蘆的做法在清代雜記《燕京歲時記》中有載:「京師食品亦有關於時令……冰糖葫蘆乃用竹籤,貫以葡萄、山藥豆、海棠果、山裡紅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涼。」原來,將葡萄、海棠果等其他水果作為糖葫蘆的原料,至少清代就有了。

不過,「蘸以冰糖」的「冰糖」與今天我們認知裡那種晶體狀的糖塊是一樣的嗎?

「收糖水煎,又候九分熟,稠如餳。插竹編甕中,始正入甕,簸箕覆之……糖水入甕兩日後,甕面如粥文,染指視之如細沙。」

這是宋代王灼在其《糖霜譜》中對冰糖製作過程的記載。可以看出,那時的冰糖是由砂糖和水製成的,最終會形成晶體。雖然不知道以前的冰糖葫蘆是否都用冰糖化成糖漿來製作,但可以肯定的是,砂糖應該是冰糖葫蘆的原料之一。

後來,冰糖葫蘆便漸漸走入了越來越多人的童年,也有了不同的地域特色與新花樣。

北京冰糖葫蘆:吆喝聲裡的甜蜜

「冰糖葫蘆新蘸的……」

北京的冬天來得很早,冰糖葫蘆的吆喝聲也急忙跟著冬日的腳步穿梭在大街與胡同。若論北京的冰糖葫蘆,這其實只是眾多品種中的一種,還有大糖葫蘆、糖葫蘆等。

大糖葫蘆是「一人多長的大串糖葫蘆」,製作者通常用山上的荊條穿上山裡紅、外面刷上黃色的糖稀,再在頂部插上紅紅綠綠的小三角旗。大糖葫蘆在正月裡北京的廠甸和冬春時節的大鐘寺最是出名。

「一人多長」的大糖葫蘆,上面插著三角旗

而另外一種糖葫蘆則被刷滿了小糖子,這種小糖子是麥芽糖。清末有老北京人常說:「北京慶王府的小吃蓋北京!」據說當時很多小吃都是從慶王府偷藝學來的,糖葫蘆也不例外。最開始,每根糖葫蘆串上只有兩個果,小的在上,大的在下,形狀頗像葫蘆,因而便名「糖葫蘆」。還有一種糖葫蘆,是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待冷卻後則會形成一層霜,別具風味。

除了這幾種,就是顏值最高、口味最香甜的冰糖葫蘆了。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表達了對冰糖葫蘆的喜愛:

「正宗是冰糖葫蘆,薄薄一層糖,透明雪亮。」

不過,在梁實秋看來,那種用半尺長的竹籤串起來的冰糖葫蘆,隨著小販在街頭行走,「多染沙塵,且品質粗略」。他覺得信遠齋的冰糖葫蘆最佳,「不用竹籤,每一顆山裡紅或海棠果均單個獨立,所用之果皆碩大無瑕疵,而且乾淨,放在墊了油紙的紙盒中由客攜去」。可見一個小小的冰糖葫蘆,也可以吃出如此精緻、優雅的體驗。

舊時賣冰糖葫蘆的小販與黃包車夫

長長的冰糖葫蘆串,是深入市井生活與百姓內心的街頭美味。舊時,北京賣冰糖葫蘆的小販會挑著擔子在街頭叫賣,一頭的木盤上支著竹片彎成的半圓形架子,孔裡插著冰糖葫蘆;另一頭是可以隨時當場製作冰糖葫蘆的火爐、鐵鍋、案板、刀鏟和食材。也有商販拿著一個棕色或黑色的筲箕,在拱形提梁上插把甩頭鵝毛掃子和一個小籤筒,出沒於浴池、茶館、飯店等地,靠抽籤賭博來賺點錢。主顧們下好賭注後,小販便開始「疊筒子」。籤筒沒有底,只蒙著一層馬尾蘿,因此當籤筒放在桌面上時,籤子就會借著馬尾蘿的彈性在筒裡轉來轉去。「洗牌」之後,下了注的人便開始抽籤,最後以所抽竹籤上點數的多少來定輸贏。不過贏了輸了都開心,因為贏者可以免費享受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而輸者則全當為贏者請客了。

後來,賣冰糖葫蘆的小販開始騎自行車,於後座處支起一個插冰糖葫蘆的架子,在寒風中裹著厚厚的棉衣,載著一叢叢晶瑩透亮的冰糖葫蘆,從過去一直騎到了今天。

東北冰糖葫蘆:萬物皆可糖葫蘆

如果說北京糖葫蘆有幾個品種,那麼東北冰糖葫蘆大概有幾十、幾百、幾千個品種。若想要比較深入地了解東北冰糖葫蘆,可以從將它比作一場「滿漢全席」說起……

請想像自己正在品嘗一桌冰糖葫蘆宴。

在前菜環節,可以先來一串山楂開開胃,畢竟之後還有海量菜品。品嘗了司空見慣的山楂冰糖葫蘆後,主食和蔬菜就要登場了。

沒錯,就是壽司冰糖葫蘆、西藍花冰糖葫蘆、辣椒冰糖葫蘆、茄子冰糖葫蘆等——

壽司冰糖葫蘆

其中,尤以壽司冰糖葫蘆為一絕。咬破脆甜的糖皮後,裡面鹹香軟糯的壽司便隨著還未完全融化的糖一起在口中跳動,複合的口感帶來了味蕾享受。而辣椒冰糖葫蘆甜中帶辣,一串下肚,靈魂仿佛在天使與魔鬼間來回橫跳。不過辣椒冰糖葫蘆也不算什麼,太空椒冰糖葫蘆還沒出場呢!這種椒口感更為爽脆,在甜辣之餘又多了一分清爽。

西藍花和辣椒冰糖葫蘆

一頓大餐,只吃碳水和蔬菜是不可以的。紅燒肉冰糖葫蘆、豬蹄冰糖葫蘆、雞翅冰糖葫蘆,從頭到腳、從肥到瘦,不僅營養均衡,還在甜蜜的體驗裡享受著大口吃肉的幸福。只是不知道這一頓下去,卡路裡要飆升多少。

紅燒肉和豬蹄冰糖葫蘆

吃到此刻,想必正餐的攝入已經差不多了,那麼還可以吃點零食調劑一下口味。雞爪冰糖葫蘆、泡麵冰糖葫蘆、蠶蛹冰糖葫蘆……如果覺得還不得勁兒,可以再配一串造型別致的朝天椒冰糖葫蘆、品品辣條冰糖葫蘆。

雞爪與辣條冰糖葫蘆

一餐至此,還未結束,畢竟還有甜品環節。既然是甜品,水果通常是主角。草莓、香蕉、獼猴桃、橘子都可以用作冰糖葫蘆的原料,這些酸甜適口的美味也在全國各地紮下了根。不過,「萬物皆可糖葫蘆」的東北人不會沒有創意,麻花冰糖葫蘆、腰果冰糖葫蘆也必須在甜品環節擁有姓名。

蘋果冰糖葫蘆

其實,東北的冰糖葫蘆如此豐富,多與氣候有關。在零下氣溫中,糖漿非常容易凝固,並且帶有一定熱量的糖進入人體後能夠在冰天雪地裡送來一陣暖意。不過,這股暖意只是進入人體後的產物,在這之前,東北的冰糖葫蘆可不是單純的糖葫蘆。

東北冰糖葫蘆真的有冰。由於冰糖葫蘆總是沿街而賣,以山楂冰糖葫蘆為例,在寒冷的天氣中,外層的糖皮不久便會被冰晶包裹;而在冰晶的作用下,裡面的山楂逐漸從柔軟的果肉變成疏鬆的冰沙質感。

所以,如果在室外吃山楂冰糖葫蘆,咬下去的時候一定相當刺激。而如果幸運地咬動了它並將其含在嘴裡,果肉冰沙會進一步在舌尖融化,之後口腔會立刻被酸甜的汁水填滿。不過,此種食用方法比較適合不怕冷人群。如果在室內,坐在大熱炕上,冰糖葫蘆的冰和糖都會很快融化。所以,在室內食用冰糖葫蘆可能更為溫和一些,能夠品嘗到與極致的室外冰冷挑戰不太一樣的味道。

山東冰糖葫蘆:糖球會由來已久

在山東,冰糖葫蘆也叫做「糖球」,這似乎更為符合冰糖葫蘆本身的外形特徵。因糖球而起的海雲庵糖球會,在今天的青島仍然興盛。

海雲庵始建於明代後期,當地民眾為祈求豐年、保佑出海平安,往往會在正月十六進廟燒香,之後便開始出海,海雲庵廟會由此形成。而漁民們以「紅」為吉,通常在外出捕魚前吃一大串鮮紅的糖球以保平安,商販們便也因此聚集在海雲庵廟會售賣糖球。

後來,隨著膠州鐵路的鋪設、日本紡紗廠和四方機車廠的建立,很多人從山東西部乃至全國來到青島討生活,其中一部分進入了工廠,還有不少人成為手工業者。人口的增長令海雲庵廟會規模不斷增大,賣糖球的商販也越來越多。

海雲庵

漸漸地,海雲庵廟會以糖球名揚四方,其廟會也被大家稱為「糖球會」。每逢集會,各地民間糖球手藝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獻藝,參加糖球會的來客有時多達上萬人。

時至今日,海雲庵糖球會仍以售賣糖球為主,不僅有山楂、軟棗、山藥、桔寧等糖球,還有創新式的山楂夾棗泥、糯米糕、核桃等樣式,更有壽司糖球等新奇花樣,想必是從東北流傳過來的吧!

雖然現在的青島早已沒有那麼多人以打漁為生,但停留在舌尖的美味和流淌在心間的傳統民俗仍讓海雲庵糖球會年年興旺。

南方冰糖葫蘆:溫柔的「拔絲水果」

作為冰糖葫蘆主角的山楂在南方並不多產,而且溫熱的氣候也不利於糖漿的凝固,所以,冰糖葫蘆在南方的流行大概是因為它怎麼也低調不了的顏值與味道。

與東北又冰又硬的糖葫蘆相比,南方糖葫蘆家族與其說是「冰糖葫蘆」,不如說是「拔絲水果」。包裹在果肉上的糖漿又稠又綿,像極了溫柔的南方姑娘,在溫潤如水的外表下有著甜美靈動的靈魂。而且,南方冰糖葫蘆在特定的氣候環境下仿佛催生了新的熬糖工藝,許多冰糖葫蘆的糖色都分外鮮紅,並且不會因為氣溫高而融化。

所以,縱觀古往今來、大江南北的冰糖葫蘆,我們可以得到答案:

有的冰糖葫蘆真的有冰,很多冰糖葫蘆都有冰糖,所有冰糖葫蘆都沒有葫蘆,但是不知道未來東北人民會不會把葫蘆冰糖葫蘆納入考慮範圍。

銀杏漸黃,寒冬已至。你有入秋的第一杯奶茶,我有入冬的第一串冰糖葫蘆。你最想吃的是什麼糖葫蘆?快來留言分享吧。

參考文獻:

[1]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M].北京:背景出版社,1961.

[2]李春方.閭巷話蔬食[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3]梁實秋.雅舍談吃[M].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15.

[4]周簡段.神州軼聞錄:民俗篇[M].北京:華文出版社,1998.

原標題:《串上壽司、辣椒、雞爪子……實不相瞞,糖葫蘆真能湊成一桌「滿漢全席」》

相關焦點

  • 串上壽司、辣椒、雞爪子……糖葫蘆真能湊成一桌「滿漢全席」
    若論北京的冰糖葫蘆,這其實只是眾多品種中的一種,還有大糖葫蘆、糖葫蘆等。大糖葫蘆是「一人多長的大串糖葫蘆」,製作者通常用山上的荊條穿上山裡紅、外面刷上黃色的糖稀,再在頂部插上紅紅綠綠的小三角旗。大糖葫蘆在正月裡北京的廠甸和冬春時節的大鐘寺最是出名。
  • 雞爪、雞翅、辣椒做成的糖葫蘆,這「黑暗料理」你吃過嗎?
    「每年的糖球會都像打仗一樣,上貨、熬糖、銷售,三天,我們能賣掉60噸的山楂!」大連叫「梨膏」,也是糖葫蘆。 而臺灣閩南語又稱其為「鳥梨仔膏」、「鳥梨仔糖」,將李子或鳥梨子(小梨子)塗以煮好的染紅糖汁,四、五顆串在竹柄上,並一串串地環插在藁束上,掮在肩頭呼賣。
  • 「滿漢全席」真的是宮廷御膳嗎?
    《揚州畫舫錄》滿漢席解說當代商業炒作的「滿漢全席」多宗乾隆末年(1795年)李鬥《揚州畫舫錄》滿漢席單為祖本,不但強添「全」字,同時扯上御膳吊人胃口,不如此不能彰顯宴席豪奢尊貴。顯然,在膳單上很難找到《揚州畫舫錄》菜單所錄的佳餚。皇帝也未因出巡就改變了吃飯程序與菜品配置基本方式。從滿漢席到滿漢全席「滿漢席」是伴隨清軍入關,官場、上流社會新生的一種宴式。在明以前是沒有這種宴式的。隨著清朝創立,滿洲官員布列要津。
  • 大東北的糖葫蘆真神奇,雞爪子豬蹄都出來了,還有辣條是什麼鬼?
    紅豔豔的山楂果外面裹著一層亮晶晶的冰糖,撒上密密的白芝麻,一口壓下去,脆脆酸酸甜甜,口水都快出來了!而作為冰糖葫蘆的發源地大東北,最近也是把糖葫蘆玩出了花。這不,黑龍江哈爾濱一位攤主突如其來地走紅了,因為他把糖葫蘆搞出了十八般武藝,簡直是「你喜歡的樣子我都有」,甚至連雞爪和豬蹄子都能做成糖葫蘆!
  • 清朝宮廷最高標準的「滿漢全席」,到底是什麼樣的宴席?
    然而,大餐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列如最高檔的滿漢全席,就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 滿漢全席是正宗的宮廷菜,然而它的來歷卻並不那麼簡單,即使是宮廷中,即使是皇帝,也不是日日都能享用的。
  • 15款罐頭測評:不想做飯,用罐頭也能擺一桌滿漢全席!
    黃豆豬腳、梅菜扣肉、紅燒肉、油燜筍,選好幾份罐頭,自己就能擺上一桌滿漢全席。這次,我們終於向罐頭下手了,找出了15款好吃到想舔蓋的罐頭。 濃鬱的湯汁特別適合用來拌粉或者拌麵,每一絲湯汁都能恰到好處的掛滿每一根麵條米粉,麻辣鮮香,回味全是鑽心的香氣
  • 「網紅」小串冰糖葫蘆熱銷,鄭州有店鋪一天能賣7000多串
    它,就是小串冰糖葫蘆。將山楂處理乾淨,用精緻的小籤子將它們串聯起來,每顆山楂中間配上糯米、板慄等輔料,再裹上剛剛熬好的糖漿,一串夾心小串糖葫蘆就這樣「閃亮登場」。山楂的酸爽配上糖漿的清甜,又帶有輔料自身的特色,一口咬下去,滿滿都是混搭的風味。
  • 中國宴會的巔峰——只存在於傳說中的滿漢全席
    從街邊燒烤到殿堂私廚,從煎炸燉煮到生鮮炙燴,從飛禽走獸到花草蟲魚,可以說,沒有一個活物能輕鬆走下中國人的飯桌。然而,不論是花費心思的私宴,還是上星級的餐廳,真正提到頂級宴席,第一時間會想到的還是「滿漢全席」。
  • 同樣是「假裝手很大」,蛋糕可以吃百個,看到糖葫蘆:一萬串都少
    要是用這樣的瓶子裝飲料的話,大概能喝上幾千瓶吧。最後就是糖葫蘆了,酸酸甜甜的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吧,但是你見過非常小的糖葫蘆嗎?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人的手上拿了好多串兒,而且看上去也非常的好吃,相信這樣的食物,我們能吃1萬串兒呢。
  • 有名的滿漢全席,並非給皇帝準備的
    據史料記載,清代御膳房的菜單大多數是乾隆年間制定的,御膳的排場也是在乾隆時期到達了頂峰,每頓飯要上120道菜,一個人霸佔七張桌子,120道菜,這鋪張的勁頭,可真不是一般的財力能夠支撐的。所以到了後期,大清國運衰微,國庫空虛,皇帝們吃飯也擺不起譜兒了,到了嘉慶和道光年間,一頓飯縮減到64道菜,鹹豐時又減半,成了32道菜。
  • 當年常程「碰瓷」小米,如今與盧偉冰、王騰、雷軍湊成一桌麻將
    在之前的預熱中,常程還在微博上直接@小米手機,表示「不服來戰」。在2018年12月的時候,小米探索版發布不久後,聯想Z5S在發布前也開始「碰瓷」小米。不得不說,小米如今真的是聚集「天下鬼才」,盧偉冰、常程、王騰等等,如果再加一個雷軍,一桌麻將就湊成了。
  • 各國國菜PK:法國是鵝肝,日本是壽司,中國的讓人直呼「霸氣」
    各國國菜PK:法國是鵝肝,日本是壽司,中國的讓人直呼「霸氣」世界上的國家很多,而且每一個國家的文化都是不一樣的,文化的內涵也是非常豐富的,飲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多當地獨有的美食,有些美食還走出了國門還會成為那個國家的代表。
  • 全網都在學的雪人糖葫蘆,一口脆甜,兩口生津~
    文章來源:最烘焙雪人糖葫蘆·Custard flowered mooncake·這款雪人糖葫蘆最近在抖音超火的2 / 將草莓底部、香蕉段、草莓頭部一次用竹籤子串起來。3 /取兩粒黑芝麻點在香蕉上,當作是眼睛(添加小編wx:zuibaking 解鎖更多美食資訊)。
  • 100+種壽司自由,全上海都能送!
    蟹籽用料實在的可怕,不僅軍艦塞得滿滿當當,連其他壽司都要撒上,堆得都快塌出來,一撩就倒。▲火炙焦糖三文魚套餐也許還有小夥伴現在對生食還有點心慌慌,別急,全熟宴也能吃到爽!配上個新鮮生雞蛋,輕輕戳開雞蛋、蛋液慢慢滑下…
  • 糖葫蘆才是東北最野的串兒
    01 全世界都被拿去做糖葫蘆了可以這麼說,只要是能吃的,都能做成冰糖葫蘆。冰糖黃瓜算是比較顯眼的角色,濃濃的糖漿宛如拋光打蠟,讓它成為萬花從中一抹不能忽視的綠。看到這裡,可能你已經自認為對東北糖葫蘆有了九成九的了解。但其實,蔬菜與肉類也僅僅只是其冰山一角。有人已經把辣條穿成串,與山楂共舞:
  • 《劍來》:陸沉允許賀小涼開宗立派,陳平安曾經遭遇糖葫蘆陷阱!
    賀小涼是陸沉新收的弟子,正像陸沉先前所說的那樣,賀小涼原先的運氣太好,正需要諸多考驗和鍛鍊,方能成才。而陸沉讓賀小涼去北俱蘆洲開宗立派,必然要面臨重重險阻,面對諸多敵人。在北俱蘆洲那樣艱難的環境下,賀小涼開宗立派成功,也正好能得到鍛鍊。 第三,讓賀小涼獲得更多機緣。北俱蘆洲或許有艱險,但是也有更多的機緣。
  • 雲南騰衝的古村裡,家家戶戶都能用一花一果,制「銀杏滿漢全席」!
    在96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上,56個民族間,衍生出了代表中華美食的八大菜系,即使是在今天,人們也從未停下追求美食的步伐。
  • 月餅壽司全下鍋 火鍋食材也能玩出新花樣
    這款手握壽司滑,底部其實是墨魚滑,搭配造型和擺盤,不仔細看清楚,可能真的會當成壽司。 「壽司滑」下鍋及煮熟後都不會散開,不用擔心一下鍋後,上下部分的食材就在鍋裡「各散東西」。
  • 喜歡吃雞爪子,今天烀了一盆,軟爛鮮香,太美味了
    一直喜歡吃雞爪子,有時候就會買點現成的回來吃。比如泡椒雞爪的,還有紅燒雞爪的,醬雞爪的,土雞爪的,每樣都會去嘗一嘗。但是總覺得還是自己在家烀的雞爪的比較好吃。據說有很多國家的人都不吃雞爪子,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這麼好吃的美味,為什麼不吃呢?而且雞爪的價格一般都很高,吃上一回都覺得很奢侈呢。今天的雞爪子特價,於是就買回來一些雞爪的,準備呼著吃。
  • 《蜜汁燉魷魚》中,韓商言被分手後做一桌菜,「饞哭了」不少粉絲
    雖然我現在已經是00後眼中的「老阿姨」了,但是剛剛踏入三十歲的我也有一顆童心,對愛情也是很期待了,尤其是看到了現在的熱播劇《蜜汁燉魷魚》,也叫《親愛的,熱愛的》這部劇之後,感覺自己的少女心又回來了,每天晚上窩在床上追劇的時候,總是能時不時的露出姨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