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危機愈是加劇加深,抗戰精神就愈是激情雄壯;民族復興愈是深入人心,抗戰精神就愈是成為全民族精神
◇始終堅持鬥爭精神、先鋒精神、合作精神,賦予抗戰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歷史激蕩人心、照亮未來。
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的紀念,也是激勵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紀念。
偉大的抗戰精神,矗立起民族精神的一座豐碑,寫就了一部珍貴的民族精神教科書,值得我們永久銘記。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那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論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以血肉之軀築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禦外侮的偉大篇章。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不僅是為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而戰,也是為整個人類的前途命運而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華民族贏得了崇高的民族聲譽;堅定了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自由、解放的意志,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徵程。這一偉大勝利,也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貢獻。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民主革命等,都是民族復興的前行步伐。然而,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進程曾一次次被打斷。
1840年,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幾千年來封閉的大門,擊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國」的美夢,讓中國人民陷入長時間的深重苦難;1894年的甲午戰爭,清軍旅順要塞的堅堡深壕、北洋水師的鐵艦重甲,並沒能擋住日本陸海軍的長驅直入,讓中國人民感受到「落後就要挨打」的恥辱;日本軍國主義的全面入侵,讓中華民族陷入空前災難。
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中華民族空前覺醒、空前團結,中國人民迸發出磅礴的抗戰精神。在14年抗戰中,中國人民挺立起凜然正義的錚錚鐵骨,彌補了物質和技術上的不足,依靠全民抗戰,築成中華民族新的長城,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抗戰精神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把億萬工農群眾吸引到抗日救亡、民族振興、人民解放的恢弘事業中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凝聚起各階級、各黨派、各民族、各行業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
抗戰精神是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中華兒女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凱歌,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抗戰精神是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楊靖宇、張自忠、戴安瀾、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中國共產黨人和所有抗日愛國將士,挺起民族的脊梁,衝鋒在抗戰最前線,矗立起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形象,澆鑄出光照千秋的民族魂。
抗戰精神是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三光」政策壓不倒,極端困難難不倒,「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人民必勝、正義必勝。
可以說,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每一次反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封建主義壓迫的鬥爭,都築起了中華民族覺醒的階梯。經歷百年的民族覺醒、民心啟蒙、民眾成長,中國社會各界形成最大的民族共識和信念,決不允許民族復興進程毀於侵略者之手:要民族復興,就要堅決抗戰;是一個愛國者,就要做一個堅定的抗戰者。民族危機愈是加劇加深,抗戰精神就愈是激情雄壯;民族復興愈是深入人心,抗戰精神就愈是成為全民族精神。
抗戰勝利開闢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築起中華民族新的精神長城,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是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未消亡,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國際法治、公平正義受到威脅,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受到挑戰。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成果、推動世界共同發展,是各國共同面對的時代命題。
同時,人類正在越來越面臨超越民族國家範圍、階級群體限制的共同問題、共同危機、共同前景。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量子通信、人工智慧迅猛發展,人類生活的關聯前所未有;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單獨解決的。
銘記歷史、警示未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我們留下的寶貴啟示之一,就是必須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民族尊嚴決不允許任何勢力侵犯,同時任何力量也不能動搖我們堅持和平發展的信念。
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向著民族復興的目標前進。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發展進程中,必然會面對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註定要爬坡過坎、闖關奪隘。
越在這樣的關頭,越要激發新時代的民族覺醒,越要實現更緊密的民族團結,把全民族的智慧才華、資源要素、潛在能量充分發揮出來,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巨大力量。
這需要我們始終堅持憂患意識、鬥爭精神,確保國家總體安全。
抗戰精神是全民族憂患危機意識達到頂點的爆發。新時代,國家安全的內涵外延、時空領域、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寬廣、複雜。所有人特別是軍隊,必須堅持憂患意識、鬥爭精神,做到居安思危,自覺擔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任。
這需要我們始終堅持衝鋒姿態、先鋒精神,帶領人民爬坡過坎。
抗戰精神是在無數抗戰先鋒奮力疾呼和忠實踐行下凝聚起來的。新時代,我國發展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要求共產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牢記職責使命,勇敢衝鋒在前,堅守精神高地,展現共產黨人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操守。
這需要我們始終堅持命運與共、團結合作精神,同建共享增強合力。
抗戰精神是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的民族覺醒和團結。新時代,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進利益關係調整、格局改變,促使利益分化轉變為利益共享,利益矛盾轉變為利益相容,利益衝突轉變為利益合作。
同時,面對波譎雲詭的國內外形勢,更需弘揚抗戰精神,堅定不移走好多邊主義道路。中國與世界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命運攸關。合作互助、共濟共存,是全球共同發展和應對風險的最佳選擇、最好出路。
本文作者顏曉峰,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瞭望》:http://page.palmtrends.com/show.php?id=SsLmLmptSsM74
(編輯 焦德芳 倪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