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最美教師|鄉村小學「放牛班的春天」走紅網絡 現實版的「馬修...

2020-12-22 澎湃新聞

走進最美教師|鄉村小學「放牛班的春天」走紅網絡 現實版的「馬修和孩子們」暖哭網友

2020-12-19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邵店中心小學柳琴戲社團參加央視節目錄製

設施簡陋的教室內,一群穿著厚厚棉衣的孩子,在老師的指揮手勢下,唱出了動聽的韻律。近日,一段鄉村小學合唱團排練的視頻,暖到了眾多網友。網友們稱,這段視頻神還原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馬修老師帶著孩子們唱歌的鏡頭,是電影故事的鄉村小學版。18日,揚子晚報記者核實了解到,這段視頻出處是徐州新沂邵店鎮中心小學「6秒合唱團」,該團在日常排練時被學校體育老師拍下,如同電影故事情節。在留守兒童為主的校園內,音樂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餘生活,也彌補了孩子們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缺失的關愛。

鄉村小學版合唱團走紅網絡 網友直言「暖哭了」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是,音樂教師馬修用音樂,悄悄影響了一群淘氣包的人生軌跡。在電影中,馬修帶著孩子排練合唱的鏡頭,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簡陋教室內,馬修單單用指揮手勢,就讓孩子們唱出了天籟之音。

電影中這一幕,被新沂邵店鎮中心小學「6秒合唱團」進行了「神還原」。同樣是設施簡陋的教室內,書包擺滿了四周,孩子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棉服,將音樂老師胡偉圍在中心。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在胡老師的雙手上,隨著上下翻飛的手勢,動聽的歌手瀰漫在教室內。

「這是我們合唱團在上周五的一次正常排練」,胡偉告訴記者。可能是孩子的歌聲吸引了教室外師生的注意,學校的一名體育老師悄悄拍下了視頻。胡偉表示,體育老師對合唱團的水準嘖嘖稱讚,並在事後將視頻傳了過來。「我覺得孩子們排練效果很好,就把視頻傳到了家長群中,沒想到居然在網上走紅了。」

胡偉帶領合唱團參加比賽

這段視頻被網友廣為轉發,引發了多家央級媒體點讚評論。有網友留言「被孩子們的歌聲暖哭了,音樂總是有撫慰人心的力量!」更多網友表示,看到視頻,第一時間想起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簡直是電影場景的神還原,指揮者的神態動作就是翻版的馬修老師。」不少評論提到,這就是鄉村小學版的《放牛班的春天》。也有網友留言,想知道這段表演幕後的故事。

視頻主角稱,希望能成為「馬修老師」

「我們合唱團在這個學期初剛剛組建的,現有42名團員,來自於三到五年級自願報名的學生」。作為指導教師,胡偉向記者介紹,合唱團取名「6秒合唱團」,是希望孩子們達到6秒鐘內能完成站位、個體狀態調整,能夠隨時開始表演。

作為合唱團指導老師,胡偉2016年畢業於南京曉莊師範學院聲樂專業,今年剛調入學校,擔任二三六年級的音樂教師。每周他要完成十五節音樂課的授課任務,只能在周五下午學校的社團活動課上,帶領合唱團進行排練。在平時授課中,胡偉不僅帶領孩子排練曲目,還教授孩子樂理知識,儘管只帶了大半個學期,合唱團目前達到的水準讓他覺得滿意,而他的目標,就是達到《放牛班的春天》合唱團的水準。

胡偉和「六秒合唱團」

「我帶的學生,基本都是農村留守兒童,我相信音樂的力量」,胡偉告訴記者。入職初,他進入邵店鎮一家偏遠村小擔任音樂老師。他當時組建了一個名為「月牙兒」的合唱團,剛開始時,很多家長、孩子對音樂並不在意。胡偉也一度覺得沮喪,直到樂團裡出現了一名5年級的女孩。

「她是在合唱團報名截止日到來的」,胡偉說,女孩的家庭經濟條件很差,母親很早就離家出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姐妹仨平時只能跟著奶奶生活。女孩很自卑,平時基本不和同學說話,進入合唱團後,孩子每次都把自己藏在角落裡。胡偉通過觀察,發現孩子很喜歡唱歌,每次排練都早早到教室,學得特別認真。一次排練中,胡偉特意中斷演唱,單獨表揚了女孩,同學們都向女孩露出了羨慕的神情。

就是從這一次後,女孩很快融入了合唱團,兩年下來,孩子性格都變了,不僅開朗了很多,也不再害怕跟同學相處。「她跟著合唱團參加過很多比賽,自己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很多」。胡偉告訴記者,孩子小學畢業時,特意帶著奶奶到校,在胡偉面前給奶奶介紹了自己。

「我最喜歡的電影就是《放牛班的春天》」,胡偉告訴記者,他希望自己能成為馬修老師,讓孩子們能從音樂中得到快樂、收穫自信,繼而在成長中不斷豐富自己。

新沂還有很多鄉村小學音樂社團

眼下,「六秒合唱團」正在排練多個曲目。下一步,胡偉將帶著合唱團參加各類比賽。記者採訪中獲悉,在邵店中心小學、乃至整個新沂市,鄉村小學版的《放牛班的春天》故事遠不止「六秒合唱團」一家。

邵店中心小學校長金標告訴記者,音樂興趣課程是該校的特色,除了組建合唱團,該校還組建了柳琴社團、小樂器社團。「我們的柳琴社團有110名團員,除了音樂授課外,還聘請了新沂柳琴劇團的三名專業演員擔任特聘老師」。柳琴社團組建以來,已經多次在省級以上演出中獲獎,2019年,小團員們還走進央視《一鳴驚人》欄目。

「我們學校現有學生1900多人,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金標表示,學校很早就發現,通過文體興趣課程,能夠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慰藉孩子幼小的心靈。從2016年開始,學校就把每周五下午定位社團日,全校所有學生都根據自己興趣,選擇了相應的社團。在教師配置上,各個文體社團老師都是專業科班出身,學校還外聘了一批專業團體演職人員擔任特聘老師。

「音樂教育也是新沂教育的一個特色」,新沂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全市各個學校的合唱團為例,市教育局在2017年成立了「利民之聲」合唱團,對全市音樂教師進行了集中培訓,每周四下午,老師們都要聚在一起進行專業訓練,這些老師也是各自學校合唱團的指導教師,由他們帶動各所學校更多的孩子參與各種音樂社團。「在新沂,每所小學裡都有像《放牛班的春天》裡那樣的合唱團。」

來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原標題:《走進最美教師|鄉村小學「放牛班的春天」走紅網絡 現實版的「馬修和孩子們」暖哭網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神還原《放牛班的春天》這個鄉村小學合唱團暖哭網友
    近日,一段鄉村小學合唱團排練的視頻,暖到了眾多網友。網友們稱,這段視頻神還原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馬修老師帶著孩子們唱歌的鏡頭,是電影故事的鄉村小學版。18日,揚子晚報記者核實了解到,這段視頻出處是徐州新沂邵店鎮中心小學「6秒合唱團」,該團在日常排練時被學校體育老師拍下,如同電影故事情節,在留守兒童為主的校園內,音樂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餘生活,也彌補了孩子們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缺失的關愛。
  • 現實版放牛班的春天!鄉村小學6秒合唱團走紅
    現實版放牛班的春天鄉村小學6秒合唱團走紅 近日,江蘇徐州新沂市邵店鎮中心小學留守兒童「6秒合唱團」走紅。據介紹,合唱團取名「6秒合唱團」,是希望孩子們6秒內完成站位、個體狀態調整,隨時開始表演。
  • 現實版「放牛班的春天」!鄉村小學留守兒童組建合唱團
    現實版「放牛班的春天」!鄉村小學留守兒童組建合唱團 近日,江蘇徐州。新沂邵店鎮中心小學「6秒合唱團」走紅,孩子們動聽的歌聲暖到眾多網友。該校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合唱團在這個學期初剛剛組建,現有42名團員。
  • 《放牛班的春天》:教師馬修如何實行「愛的教育」
    ————卡爾·雅斯貝爾斯「放牛班的春天」是臺譯名,其中的「放牛班」在臺灣的意思就是垃圾班和差班的意思。 另一種說法是,「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指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學生不教不管」也就是所謂的「放羊」之意。
  • 遇到克萊門特·馬修這樣的老師,放牛班也會有春天
    這讓我想起前兩天還在看的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是法國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巴拉蒂執導的一部關於教育題材的優秀影片。20004年在中國上映,就受到極大的好評。影片的開頭:著名的指揮家皮埃爾在要上臺演出前突然收到母親去世的消息。
  • 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最燃搖滾小學,新褲子樂隊助陣
    貴州六盤水海噶小學的老師顧亞說,他剛來到學校時同學們都很內向,偶然發現他們對音樂非常嚮往,於是就組建了這支校園搖滾樂隊,孩子也變得更加活潑。他說,他也希望孩子們能在這個音樂的海洋裡面盡情翱翔。今年夏天,貴州省六盤水海嘎小學搖滾樂隊在網上走紅,進而被多家媒體報導,海嘎小學頃刻間成了「中國最搖滾的小學」。
  • 放牛班的春天:國內評分最高的音樂教育片
    因為該片主要講述了指揮家嚴梓朗通過「熱血合唱團試驗計劃」讓一群「廢柴學生」在音樂中找回自我的故事,所以很多人將這部電影稱為「港版《放牛班的春天》」!因此,在整個「池塘之底」除了馬修和馬桑大叔外,其他教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安靜」!
  • 放牛班的春天:被救贖的只有「放牛班」麼?有個人一直被忽略
    每顆心需要愛,需要溫柔,大方,需要理解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了,早在04年就已經上映,在豆瓣上的評分更是高達9.3分,可以說是一部口碑炸裂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故事的背景是1949年的法國,在一個鄉村裡,有一個特別的男子寄宿制學校。
  • 《放牛班的春天》本周廣州開演!卡司、福利大公開
    豆瓣9.3分經典電影登上舞臺幾代人的童年回憶重現眼前天籟童聲,動人故事質感舞美復刻電影情景多城巡演,觀眾好評如潮10月24日,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將首次在廣州開演, 給大家帶來池塘底寄宿學校溫暖的故事和動聽的歌聲。
  • 揭西「放牛班的春天」登上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閉幕式
    揭西「放牛班的春天」登上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閉幕式 2020-12-03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度解析《放牛班的春天》
    大家好,歡迎來到InMovie,這裡是專注於影視解析與分享,今天給大家解析一部經典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而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則是以其藝術影片獨有的敘事活動以教育題材展開敘事凸顯出施教者和受教者相互救贖的溫馨治癒故事廣受好評,並且榮獲奧斯卡等多個獎項。
  • 《放牛班的春天》敬禮老師:「永遠別說永遠,總有東西要去嘗試」
    大家好,是教師節,你在屏幕前對你的恩師說了「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快樂」?我們會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好老師和好朋友,他們將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珍貴的寶藏,本期小覽為您帶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我們向老師致敬!音樂電影法國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展示了這樣一位老師,雖然他是一個短期的「落魄」教師,但他仍然徹底改變了一群所謂的「問題少年」的生活,如果能提高成績的老師是高級教師,那麼能喚醒孩子們最真誠靈魂的老師一定是超級教師。這部電影的老師馬修通過音樂和愛深深地影響了這些孩子,被拯救,被鼓勵,被鼓勵,這是一個真正的集體。
  • 《放牛班的春天》:沒人生本惡,只是無情的手把人推向無盡的深淵
    放牛班的春天一位職業生涯不順利的音樂人,一群頑劣的學生和一所沒有溫暖的學校,在一個看似老掉牙的套路裡,會產生怎麼的溫情火花?法國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把故事徐徐展開。
  • 今日推薦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春日暖流般打動人心
    《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在法國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巴拉蒂導演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理念對孩子的深遠影響
    導讀: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一群問題少年,並改變了孩子們以及他自己命運的故事。影片獲得了全球獎最佳電影獎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影片題材陳舊,卻是一部極具教育意義的作品。
  • 豆瓣9.3分《放牛班的春天》:身處陰溝時,愛就是那束救贖的星光
    文/安若兮用溫暖的文字 點亮孤獨的靈魂《放牛班的春天》上映於2004年,是一部閃爍著人性光輝的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的開頭,成功運用了「死」的情感:休息中的音樂家接到法國的緊急來電,得知母親去世,卻含淚完美完成了音樂會。編劇用音樂家母親的「死」在觀眾腦海中植入了一個「真空」,把觀眾快速代入劇情:他的母親生前是個什麼樣人?他跟母親之間發生過什麼事?跟電影主題《放牛班的春天》有什麼關係?
  • 《放牛班的春天》:因材施教,老師的教導對學生至關重要
    貝比諾帶來了一本日記,一本關於克萊蒙馬修,他們的老師,在一所名為「池畔塘底」教輔院擔任代課老師的故事。兩位白髮皚皚的老人,隨著日記開始進入回憶……《放牛班的春天》劇照我叫克萊蒙馬修,一個過氣的音樂家,今日來到這所「池畔塘底」教輔院,和我的境遇一樣,池畔塘底……,大門口,一個小男孩抱著鐵欄杆,問他為什麼在這,他說「周六,我的父親會來接我
  • 法國的票房黑馬,豆瓣9.3《放牛班的春天》,你真的看懂了嗎?
    前言:《放牛班的春天》是法國的一部音樂電影,於2004年上映。上映之前沒有任何關注,但在上映之後引發了觀影熱潮,成為當年的票房黑馬。而馬修來到這所學校後,並沒有以暴制暴,用他的包容和耐心,贏得了這些孩子們的尊重和配合。而他的教育方式同時也漸漸被同校老師所認可。整篇文章採用倒敘的手法,故事開頭是法國音樂家皮耶爾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他回去參加葬禮,兒時同伴佩皮諾帶來了馬修的回憶錄,繼而向觀眾介紹了音樂家馬修和孩子們的故事。
  •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9.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這種對孩子身心的傷害,不僅僅只是特例,而是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這樣的現象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就有體現。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導演通過一群孩子和老師的相處方式,揭示了不同教育方式下形成的差別。最終揭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放牛班的春天》影評—如何馴化令家長頭疼的孩子?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法國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是以教育一群青春期的男孩為題材,非常經典,於2004年上映,主要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在人生的低谷期,經別人推薦,來到了一所寄宿學校,而這所學校很特別,是專門為存在問題青少年設立的矯正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