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時的快樂總是來得簡單又純粹,我們慢慢長大,不再是快樂做主宰,人生酸甜苦辣,也總要有個體會不是?
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賦予我們大腦中的主要情緒以個體形象存在。他們相互協作,完成情緒的表達。在萊利11歲之前,她的核心記憶都是快樂的,而頭腦中情緒們的隊長是「樂樂」,11歲過後,她第一次體會到孤獨,她積壓著憂傷不發,想以快樂覆蓋,在越來越擠壓的情緒裡得不到釋放,後來終於發現並不是什麼事情都能用純粹的情感表達,她的核心記憶開始有複雜的情緒組成。
我們要學會接納每一種情緒。我們總是理想的想要快樂貫穿我們的一生,特別是碰到傷心的事情時,企圖用快樂代替憂傷的情緒。但其實「負面的情緒」也教會了我們很多,厭惡教會我們遠離,憤怒包含著自尊自重的力量,悲傷教會我們療愈與安慰,恐懼讓我們深刻,快樂確實會讓我們過得輕鬆,但只有快樂的人格是不完全的,只有接納我們的每一種情緒,我們才會有健全的人格。
成長總是伴隨著失去。孩童時我們總是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好似什麼事情都拘束不了我們,所有的一切都如同夢幻般美好。我們慢慢長大,去看過更廣闊的世界,去經歷更多的事情,驀然回首,發現我們終是沒了兒時純粹的歡樂,我們的想像力冰棒好像也不再出現。我們會碰到新的朋友,卻漸漸與兒時的夥伴失了聯繫;我們將學會更多的規則,卻漸漸拘束了我們的想像。成長,總是伴隨著失去,但是,也正因為失去,我們才能騰出空間擁抱最新的美好不是嗎?
從單純走向複雜,從懵懂慢慢成長,我們都在為自己編繪一個絢麗多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