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各國火箭發射及入軌太空飛行器一覽

2020-12-22 大城小事Z

2020年世界各國火箭發射及入軌太空飛行器情況統計(截止2020.11.30):

1、第一名:美國,發射次數38,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911,失敗次數3次。無論是發射次數還是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都居世界第一。

2、第二名:中國,發射次數35,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75,失敗次數4次,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二,入軌航天數量居第三。

3、第三名:俄羅斯,發射次數12,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100,失敗次數0次,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三,入軌航天數量居第二。

前三名國家發射火箭之和佔全球火箭發射總數的86.7%,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站全球總數量的93.5%

可喜的是,印度2020年火箭發射終於破零了,不用抱著鴨蛋過年。另外讓人意外的是,歐洲年尾翻車一次,「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

相關焦點

  • 全球2020年火箭發射次數及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狀況,美國重奪發射榜第一名
    2020年即將成為歷史,我們很快就要邁入2021年!傻眼了吧,咱們又老一歲了。 2020年也是一個航天大年,各國都發射了不少重要載荷,對於我國更是如此,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世界各國2020年航天發射情況。
  • 美國從中國手中搶走第一名,2020年全球火箭發射及太空飛行器入軌狀況
    2020年即將成為歷史,我們很快就要邁入2021年!傻眼了吧,咱們又老一歲了。 2020年也是一個航天大年,各國都發射了不少重要載荷,對於我國更是如此,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世界各國2020年航天發射情況。
  • 2020年火箭發射美國重新奪回第一名,連續兩屆冠軍中國退居第二
    2020年即將成為歷史,我們很快就要邁入2021年!傻眼了吧,咱們又老一歲了。2020年也是一個航天大年,各國都發射了不少重要載荷,對於我國更是如此,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世界各國2020年航天發射情況。如果拋開技術層面,從航天工程綜合能力來看,我國應該可以穩居世界第二。美國發射情況1、發射次數:42次(截止2012.12.15),居全球第一,今年預計還有3次發射。
  • 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飛船|太空人|...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本次任務是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採用官方發包、發射商承包的商業模式,它將為NASA節省大約200億-300億美元。
  • 火箭擇機發射,到底擇的什麼「機」?|太空飛行器|火箭發射|探測器|衛星|...
    2020年是中國航天輝煌的一年,航天發射任務頻繁,創造了多個「首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火箭發射任務前,我們經常在媒體報導中看到「擇機發射」四個字,例如: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第九所用37年完成了100次發射 見證火箭的發射歷史
    長徵火箭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運載工具,它承擔了我國96.4%的發射任務,發射太空飛行器總質量佔中國發射總質量的99.2%。1970年至今,長徵火箭先後有17型基礎級火箭和5型上面級投入使用,成功將506個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
  • 衛星發射初創公司Astra的火箭成功發射進入太空 但未達到入軌速度
    總部位於加州的一家旨在發射小型衛星的初創公司Astra昨天從阿拉斯加首次成功將火箭發射到太空,但火箭沒有達到入軌的合適速度。
  • 2020-2021年世界太空日曆:火箭發射、空間活動、任務等!
    12月14日:2020年唯一的日全食將穿越南美的南端。月亮的影子將採用與2019年7月2日的「南美大食」的影子相似的路徑。 12月14日:俄羅斯的 Angara-A5火箭 將從俄羅斯普列塞茨克國際太空梭場進行第二次軌道測試飛行。
  • 俄羅斯版長徵五號:時隔六年再度發射,安加拉A5起大早趕晚集
    起飛時間:2020年12月14日13時15分安加拉A5是俄羅斯航天現役最強運力火箭,旨在取代成功率不高的質子M,該型火箭比長徵五號早首飛將近兩年,然而此次發射仍然是實驗性發射,因此只攜帶了模擬配重載荷安加拉A5早在2014年就實現了首飛與之相比,長徵五號自遙三火箭之後就已經結束實驗性發射階段,具備應用性發射服務提供能力,天問一號、嫦娥五號接連發射成功已經證明了這一能力。
  • 中金公司:中國商業火箭快速發展 頭部公司引領入軌競賽
    3.發射服務與運載服務:全球快遞1小時送達發射服務:2020年8月7日SpaceX獲得了價值3.16億美元的合同,用於2022-2027財政年度為美國政府發射太空飛行器。SpaceX在合同框架內的確切發射數量未予規定,將每年予以批准。
  • 中國50年發射太空飛行器500多個 航天日看璀璨"星"光
    回望50年前,即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主研製並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航天事業闊步前行。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共發射各類太空飛行器500多個,在軌運行的超過300個。諸多空間技術成果為推動國防現代化建設、國民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 各國火箭最大推力,美3500噸,俄3300噸,中國是多少?
    火箭技術的發展對於人類來說有著重大的貢獻,他不僅用在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上面,同時他還可以運用到軍事武器當中,在美國研製出原子彈以後,他們第一個將這種原子彈轉換一種形式安裝到飛彈上面
  • 民營火箭融資秘密:火箭發射價格或降至3.5萬以下,有公司靠概念圈錢
    零壹空間成立於2015年8月,是中國第一家營業執照上寫著「運載火箭及其他太空飛行器」的民營企業,專注於低成本小型運載器的研製、設計及總裝。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火箭就是由零壹空間在2018年5月17日成功發射,根據介紹,OS-X系列火箭從零壹空間內部立項到完成首飛,僅用了一年時間。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 揭開「神秘任務」面紗
    從我國宣稱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取得成功以來,專家們一直在思考其潛能和太空價值。該太空飛行器由長徵2F火箭運載,於9月4日從中國北部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兩天後安全返回地球。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這次發射前沒有任何正式官宣,但過去十年來中國一直在研究這種技術。三年前中國表示將在2020年發射一個「將像飛機一樣飛向天空」並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 美媒: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類似X-37B,還存在更遠大目標
    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9月4日發表文章稱,美國政府確認中國已經發射了類似X-37B太空飛機的太空飛行器。 [圖中的火箭是發射神舟飛船的長徵2F火箭]文章稱,中國的官方媒體報導說,中國已經成功地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實驗性太空飛行器」。
  • 在火箭上打廣告,酷客白冠名長徵十一號火箭發射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9月15日9點23分,由酷客白冠名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海射遙二(CZ-11 HY2)在黃海海域發射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連續10次箭上質量零問題、連續10次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民營火箭再次發射成功!創始人:不要急著當馬斯克
    穀神星一號(遙一)運載火箭成為繼藍箭航天朱雀一號固體運載火箭、零壹空間OS-M固體運載火箭、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一固體運載火箭後,中國第四枚挑戰入軌發射的民營火箭,也是繼雙曲線一號遙一之後中國第二枚成功入軌的民營火箭。「每一個公司打首枚火箭的初衷都不一樣。」
  • 太空飛行器發射時不會被燒,返回時卻一定燃燒,其中的奧秘是什麼?
    這是很多人都覺得奇怪的一個現象,人們看到太空飛行器回收時,都會燃起熊熊大火,受到高溫燒蝕,為什麼火箭發射衛星上天時,不會發生燒蝕現象呢?要知道發射衛星至少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夠讓衛星上天啊。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就是每秒7.9千米,這樣的速度怎麼就不會燃燒呢?最簡單的答案就是「速度惹的禍」。
  • 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據悉,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
  • 為什麼火箭和太空飛行器是垂直發射的而不是以傾斜發射?
    在平時,我們看到有許多的飛彈是傾斜發射的,但是在所有的火箭發射中,基本都是垂直地面發射的。其實飛彈將其傾斜是有意義的,因此對於所施加的力,飛彈行進的距離最遠。而且,目前飛彈的速度足以在世界範圍內飛行而不會撞到地面。其實飛彈和火箭的原理非常不同,首先,他們的動力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