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薄伽丘,格調低下的背後,是壓抑的歷史空間

2020-12-14 瀟湘夜雨靜翻書

《十日談》:薄伽丘,格調低下的背後,是壓抑的歷史空間

很久很久以前,遙遠異域中的一座城市爆發了一場瘟疫。是時,喪鐘亂撞、屍橫遍野,人心惶惶、十室九空,死神陰惻惻冷笑迴蕩在耳際,一切仿佛世界末日般肅殺。一群白富美為躲避疫病,呼朋引伴叫上了三兩個高富帥,相約逃到城外田園中去,那田園仿若世外仙境,綠蔭匝地、花香浮動。於是帥哥靚女們席地而坐,在這如詩美景之中,依序講起了半黃不黃的段子。

這段頗為違諧、略顯不倫不類的描寫,卻正是煌煌名著《十日談》的結構框架。通過青年男女此起彼伏的段子集錦,一百個奇聞異事所構建出的西方浮世繪在讀者眼中徐徐展開。這種框架式結構已然堪稱標新立異,而《十日談》的故事內容更顯氣度詭譎、

按照薄伽丘本人的定義,《十日談》乃為「太太小姐們」「消遣解悶」之用。從某一層面上看,此書也確實秉持著這一宗旨。不知是作者惡趣味所致,還是中世紀的義大利風氣開明,全書對男女之防、人倫禮法毫不理會,蠅營狗苟之事也常能給予正面評價。,還常常設計出「淫婦與姦夫就這樣秘密且美滿地偷情下去」這種讓人哭笑不得的結局。

用現在的觀點加以審視,本書難免顯得格調太低。卻頗有齷齪下流之嫌,落入了「私闈秘事」之屬,比之當今的《故事會》《知音》尚且不如。薄伽丘一代文豪,自幼矢志做「大詩人」,後來又在佛羅倫斯政體中掌管財政、外交等要職。以如此學識身份,自不會冒封建教會之大不韙、費盡周折搞出一部低俗粗糲的地攤文學作品來取悅「太太小姐們」。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薄伽丘嬉笑怒罵,暗中揭發教會之荒淫無恥、泯滅人性。在第三天故事第四中,寫某修士傳授給一個朋友修仙秘法,趁朋友夜夜苦修時,與該朋友的妻子偷情尋歡。第三天故事第八,寫某修道院院長為了淫人妻女,將丈夫關入地窖,並誆其已入「地獄」,後來該妻子的肚子被搞大了,又將其丈夫放還「人世」,去充當私生子的父親。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恩格斯曾經指出:『當時反對封建制度的每一種鬥爭,都必然要披上宗教的外衣,必然首先把矛頭指向教會。』這是因為在歐洲中世紀封建社會裡,羅馬天主教會是壓在人民頭上的一座大山,它是各國最大的封建地主,對於卜伽丘,這是大敵當前,勢不兩立,他運筆如刀,在整個作品中,通過各種藝術形象,全面地向教會宣揚的禁欲主義展開猛烈的衝擊。」

那麼《十日談》究竟想談什麼?筆者認為,其所談之深意,乃是將彼時知識分子空茫、壓抑、焦慮的感受,以及憤懣、卑怯、踟躕的心情,幻化作一段段委婉內斂又不失辛辣犀利的段子,用以略抒忿氣、緩解重荷在《十日談》面前,我們不必窮首皓經上下求索,只需走出書齋,看看這大千世界,便可心有靈犀,大家已然心照不宣。

相關焦點

  • 薄伽丘十日談的問世
    在那不勒斯薄伽丘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同時,他又狂熱的愛上了羅伯特國王的私生女瑪莉亞。這一段浪漫生活在他後來的創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他給瑪麗亞起了個富有詩意的名字,菲婭美達,意為小小的火焰。薄伽丘寫了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說。在十日談裡,有一個主人公也用了他的名字。1348年到1353年,薄伽丘完成了他最出色的作品十日談。
  • 薄伽丘十日談—考研筆記47
    《十日談》—考研筆記47學生李清文 編輯薄伽丘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作家,學識淵博,代表作是短篇小說集《十日談》。學無止境參考答題一: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它在歐洲文學史上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的藝術形式。《十日談》的行文以樸素的口語為特色,敘述簡潔明快、生動緊湊,沒有繁文虛飾,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的獨特形式,對歐洲文藝復興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 薄伽丘與1348年佛羅倫斯鼠疫期間誕生的《十日談》
    《十日談》無疑是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它也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約寫於1348至1353年間,歷時5年之久。評論界將《十日談》和但丁的《神曲》相提並論,稱之為「人曲」。
  • 面對瘟疫流行,薄伽丘為何創作情愛禁書《十日談》?
    在人類歷史的演化過程中,瘟疫時時與人相隨。歐洲歷史上更是暴發過多次,14世紀發生的「黑死病」更是讓人難忘。由此緣故,西方作家寫瘟疫的,當然不止加繆的《鼠疫》一本。比如「黑死病」猖獗的時代,便有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的《十日談》,為西方文學史上的名著。此書的寫作背景,至少按照作者的自我交代,正是「黑死病」發生的那個世紀。
  • 當瘟疫襲來,自我隔離的牛頓苦研萬有理論,薄伽丘寫了《十日談》
    牛頓的萬有理論,薄伽丘的《十日談》,這些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著作都是在瘟疫時期完成的。自從新型肺炎疫情爆發後,國人們每天便都陷入恐慌和焦慮當中。但事實上,在歐洲近代史上的萬有理論與《十日談》,這兩項甚至是改變了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著作,都是在歐洲近代的兩次瘟疫時期,牛頓和薄伽丘為了躲避瘟疫,在家潛心學習出來的結果。牛頓與萬有引力要是盤點全人類文明史上的幾場瘟疫,發生於1665—1666年間的倫敦大瘟疫絕對「享有盛名」。
  • 《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文 | 和風姑娘 (原創不易,侵權必究)《十日談》是義大利人文主義思想家薄伽丘的經典之作,被世人稱為「人曲」。是文藝復興前期人文主義藝術的樣板,也是歐洲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看來,這部作品更是600多年前作者給當代女性的獻禮。
  • 世界名著《十日談》
    #看世界回故鄉##1000個過年故事##把健康帶回家##最暖團圓年##我要上頭條#2020年春節,假期從七天延長到十天,又推遲一周,這個難忘的春節隆重而來,悄然而去,這個與新冠疫情相攜手的春節我在家看完了十本書,今天推薦一本世界名著《十日談》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佛羅倫斯:《十日談》
    第四周 第三天佛羅倫斯 喬萬尼·薄伽丘《十日談》1348年,喬萬尼·薄伽丘住在佛羅倫斯,他在需要的時候,便會領一份估稅員的差事來做。他的父親是一位銀行家。薄伽丘放棄子承父業的道路,改行步入法學領域。正是在那時,薄伽丘開始提筆創作《十日談》,從1349年一直寫到1352年。這部傑作與丹尼爾·笛福的《瘟疫年紀事》()、阿爾貝·加繆的《鼠疫》一道,成為如今人們試圖理解亂世及其怪象時頻繁查閱的文本——「倒亂的世界」(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這一主題,自有一部屬於它自己的前現代史。
  • 三分鐘閱讀名著_《十日談》
    它宛如啟明星一般,高高升起在義大利半島的上空,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芒,標誌著歐洲神權主義的夜霧正在消散,資本主義新時代的曙光正在到來,它就是文藝復興時期,文壇三傑之一的薄伽丘的《十日談》十三、十四世紀的義大利,是歐洲最繁榮的地方了,城市發展、商業融合。財富也達到了頂峰。
  • 《十日談》:悲劇和喜劇的交替衝撞,共同演繹了一場人性的解放
    《十日談》的表現形態中,除了有大量的喜劇故事、寓言故事,還有悲劇性故事。其中,悲劇性故事主要集中在《十日談》第四天所講述的故事中,在當日的十個故事中有八個是悲劇性故事。菲亞美達所講的故事中說道:薩萊諾的親王唐克烈很疼自己年輕守寡的女兒綺絲夢達,不願再把她嫁出去,也絲毫不考慮女兒青春的心和對愛的渴望。
  • 1348年黑死病期間,薄伽丘的花園故事
    這個問題我們該去問西方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故事作家——《十日談》的作者喬瓦尼·薄伽丘。除了《十日談》,他還著有大量品質毫不次要的所謂次要作品。薄伽丘的《十日談》(1350年)以極為雅致的、非教條的方式體現了真正的近代式伊壁鳩魯主義。
  • 十日談之八—如何拼好4000塊的拼圖
    十日談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創作長篇小說] 《十日談》是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有感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此談論人生、目標和夢想,也許遙遠,也許漫長,待到春暖花開,笑對人生。
  • 黑死病,十日談,肺炎時期的美人書法
    義大利作家薄伽丘是黑死病的親歷者。他以這場瘟疫作為背景,創作了短篇小說集《十日談》。《十日談》因此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一部名著。有評論家把它與但丁的《神曲》並列,稱之為「人曲」。更有論者認為,這場慘烈的大瘟疫,影響了歐洲近代人文思想的覺醒和解放。
  • 讀了《十日談》,才能開始理解那些拒絕戴口罩要自由的義大利人
    ,我甚至可以喜歡同性,我甚至可以喜歡狗等動物(《十日談》中的愛情都沒有這個廣度),只要我們雙方樂意。至於誰來幫我承擔後果,這不重要,可能是我要買單,可能是別人(《十日談》承擔責任的是僕人),但這件事總會得到解決(《十日談的結局),和我追求自由沒有衝突。當然,自由還有一點定義很重要,就是我的愛情我做主。
  • Airbnb邀請十位義大利居民免費入住鄉村別墅,把《十日談》變為現實
    編譯 | 實習記者 龐雨霞 在喬瓦尼·薄伽丘的中世紀傑作《十日談》中,十個年輕的男人和女人為躲避在佛羅倫斯發生的瘟疫,隱居在託斯卡納鄉村的一所別墅裡。近日,Airbnb從這部幾百年前的巨著汲取靈感來源,試圖將14世紀的「十日談」在二十一世紀重現,為訪客創造獨一無二的最新體驗。
  • 《十日談》中三隻戒指的故事,講明了西方三大宗教的關係
    薄伽丘《十日談》的第一天第三個故事,講明了西方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源起、關係和地位。這個問題670年前就已經講明白,但直到現在大多數中國人仍一無所知。為了打發時間,他們商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總共十天100個故事,集結成集,取名《十日談》。這是第一天的第三個故事。
  • 黑死病,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背後,和苦命的小黑貓有什麼關係
    佛羅倫斯是薄伽丘的家鄉,目睹這場災難,深受影響的薄伽丘以這場瘟疫為背景,花了五年的時間完成了現實主義文學巨著《十日談》,拉開了文藝復興運動的序幕。《十日談》揭露了統治歐洲的天主教會的虛偽和貪婪,給了天主教會致命的一擊,它反映了在死亡籠罩之下,人們對於人生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 十日談|第七季預告:扛鼎未來的非遺新生代(二)
    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王吳豬胰子手工皂製作技藝大雪節氣已過冬月已至>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在這個寒冷冬季萬物歸藏、積蓄力量的時節裡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來了!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永康銅器永康銅器產品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依然步履不停每期直播課都連線一位
  • 外國文學與歷史上的瘟疫
    弗朗茲·夏維爾·溫特哈特所繪《十日談》 資料圖片第一版《鼠疫》 資料圖片丹尼爾·笛福 資料圖片阿爾貝·加繆 資料圖片文學作品與瘟疫之間的關係由來已久。1、黑死病下的吶喊歷史上,瘟疫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世界各國文學作品的創作,為它們提供了寫作背景和創作靈感。1347年至1353年期間席捲全歐洲的「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