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丘十日談的問世

2020-12-14 心之讀歷史

薄伽丘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與但丁彼得拉克並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三大文豪。薄伽丘的父親是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個富商。母親是法國人。1313年薄伽丘出生在法國。不久母親就去世了,父親把他帶回佛羅倫斯,由繼母撫養。家境的富裕使薄伽丘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薄伽丘從小就喜愛文學,特別是和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七歲的時候就能隨口說出兒歌式的小詩被小夥伴們稱為詩人14歲時,父親把他送到那不勒斯學習經商當推銷員。但是薄伽丘酷愛讀書,對推銷商品毫無興趣。

這個小淘氣父親抱怨道,買的書比他賣的貨要多。薄伽丘不僅喜歡文學作品,也熟悉生活。他喜歡與書籍為伴,也喜歡與女孩子在一起。至於薄伽丘家的生意,讓我爸爸去料理吧。他的血管裡流著金黃色的液體,我的血可是紅的。父親沒有能把兒子培養成商人。失望之餘,決心讓他成為律師,便把他送進那不勒斯大學。薄伽丘對法律課程感到厭煩。當時學校裡大多數學生在但丁的影響下,都在探討地獄煉獄和天堂的奧秘。在這三門課程外薄伽丘還加了一門功課,探索人間奧秘。這時的那不勒斯國王是一位開明君主。他的宮廷裡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學者著名詩人彼特拉克,也是宮廷的座上客。薄伽丘有機會參加宮廷的社交活動,結識了許多文人學者,擴大了文化方面的見識。特別是他與彼特拉克志同道合,情誼深厚。在那不勒斯薄伽丘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

同時,他又狂熱的愛上了羅伯特國王的私生女瑪莉亞。這一段浪漫生活在他後來的創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他給瑪麗亞起了個富有詩意的名字,菲婭美達,意為小小的火焰。薄伽丘寫了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說。在十日談裡,有一個主人公也用了他的名字。1348年到1353年,薄伽丘完成了他最出色的作品十日談。

這是一部短篇小說集,他故事生動有趣情節離奇,充滿了人文主義的精神。十日談的書名有什麼來歷呢?原來在1438年一場可怕的鼠疫降臨到佛羅倫斯城內十室九空。在一個夏日的黃昏,城裡的七個少女到教堂去祈禱,他們又碰到三個男青年。這三男七女決定離開這恐怖的城市,一起到郊外一處風景優美的別墅避難,他們在鄉間終日閒暇無事。為了消遣時光和排憂解悶,除了歡宴歌舞欣賞風景之外,便是講故事。每人每天輪流講一個故事,十天之內總共講了100個故事,故名十日談。十日談裡的故事像天方夜譚那樣取材於許多國家的民間故事。但是薄伽丘把這些故事情節移到義大利,注入了新的人文主義血液增加了

生活的氣息。十日談是歐洲的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它嘲笑了教會的醜惡,歌頌了愛情的真誠,讚揚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其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國王想勾引一個女人,他急於想得到這個女人,於是就把她的丈夫送到十字軍裡,而且。不經邀請到她家裡來吃飯。女主人無法違背國王的命令,又不願屈服於他的淫威,就準備了一桌全雞宴。擺在桌上的雞,每一隻都用不同的方法烹調。當國王看到滿桌的雞沒有其他菜時感到很詫異。夫人你們這裡除了雞就沒有別地食品了嗎··有的陛下。但是天下的女人也像雞一樣,儘管穿著不同的衣服,其實都是一樣的。國王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刻回到了自己妻子的身邊。還有一個猶太人亞伯拉罕的故事。有個商人叫亞伯拉罕,他誠實可靠。亞伯拉罕是猶太教徒他的朋友楊諾想讓他改信基督教。楊諾對亞伯拉罕說只有信基督教,死了以後才不會下地獄受罪。亞伯拉罕表示他只信仰自己的宗教,不願意改變信仰。幾天後,楊若又來勸說亞伯拉罕改信基督教。亞伯拉罕經不起好朋友的相勸同意改變信仰做個基督教徒。但是在這以前亞伯拉罕說,我要到羅馬去一趟,去見見教皇和紅衣主教,看看他們的作風。如果他們的所作所為比猶太教神聖和高明,我就改信基督教,否則我還是信奉我的猶太教。

楊若聽了十分不安。我算是前功盡棄啦,他自言自語道如果亞伯拉罕到了羅馬,看到教士們的種種罪惡,他不僅不肯做基督徒,即使是個基督徒,也要改信猶太教了。所以楊諾就勸他不要去羅馬,說是路途遙遠,要花不少錢。但亞伯拉罕決心已定亞伯拉罕騎馬來到羅馬,開始觀察教皇和紅衣主教們的言行也仔細的了解教士們的日常生活。他驚奇地發現,教會裡的人上上下下都在幹壞事。搜刮錢財敲詐勒索買賣人口迷戀美色,無惡不作。他們不僅拿普通人的血作交易,甚至也拿基督徒的血作交易。亞伯拉罕認清了基督教會的罪惡本質後就回到家鄉。合乎邏輯的結尾應該是這猶太人從此遠離基督徒,但是。薄伽丘最後來了個驚人之筆,把一則故事變成了一篇傑作。亞伯拉罕對他的朋友說,我要成為基督徒

他解釋說,因為既然教士們這樣的敗壞基督教想使基督教信譽掃地,但是事實上基督教學發展的很迅速,這就不難看出,是上帝把基督教作為最神聖的一種宗教再加以保護的。十日談問世以後,受到封建教會的極端仇視,教會還時常派人上門去辱罵和威脅薄伽丘。他有一次憤怒極了,甚至想把所有的著作包括十日談全部燒毀。幸好他的朋友彼特拉客苦苦相勸,十日談才得以留存至今。

1374年彼特拉克去世,薄伽丘非常悲痛,憂鬱成疾。第二年,這位文學大師也與世長辭了

相關焦點

  • 薄伽丘十日談—考研筆記47
    《十日談》—考研筆記47學生李清文 編輯薄伽丘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作家,學識淵博,代表作是短篇小說集《十日談》。學無止境參考答題一: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它在歐洲文學史上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的藝術形式。《十日談》的行文以樸素的口語為特色,敘述簡潔明快、生動緊湊,沒有繁文虛飾,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的獨特形式,對歐洲文藝復興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 《十日談》:薄伽丘,格調低下的背後,是壓抑的歷史空間
    《十日談》:薄伽丘,格調低下的背後,是壓抑的歷史空間很久很久以前,遙遠異域中的一座城市爆發了一場瘟疫。是時,喪鐘亂撞、屍橫遍野,人心惶惶、十室九空,死神陰惻惻冷笑迴蕩在耳際,一切仿佛世界末日般肅殺。這段頗為違諧、略顯不倫不類的描寫,卻正是煌煌名著《十日談》的結構框架。通過青年男女此起彼伏的段子集錦,一百個奇聞異事所構建出的西方浮世繪在讀者眼中徐徐展開。這種框架式結構已然堪稱標新立異,而《十日談》的故事內容更顯氣度詭譎、按照薄伽丘本人的定義,《十日談》乃為「太太小姐們」「消遣解悶」之用。
  • 薄伽丘與1348年佛羅倫斯鼠疫期間誕生的《十日談》
    《十日談》無疑是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它也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約寫於1348至1353年間,歷時5年之久。評論界將《十日談》和但丁的《神曲》相提並論,稱之為「人曲」。
  • 面對瘟疫流行,薄伽丘為何創作情愛禁書《十日談》?
    比如「黑死病」猖獗的時代,便有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的《十日談》,為西方文學史上的名著。此書的寫作背景,至少按照作者的自我交代,正是「黑死病」發生的那個世紀。薄伽丘講的是七女三男為了避疫,躲進了一座山莊。為了消磨時光,各人講故事度過了十天,於是取其為書名。我對文學史沒有研究,但比較《十日談》和《鼠疫》這兩本描述瘟疫的名著,覺得前者對後者頗有影響。
  • 當瘟疫襲來,自我隔離的牛頓苦研萬有理論,薄伽丘寫了《十日談》
    牛頓的萬有理論,薄伽丘的《十日談》,這些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著作都是在瘟疫時期完成的。自從新型肺炎疫情爆發後,國人們每天便都陷入恐慌和焦慮當中。但事實上,在歐洲近代史上的萬有理論與《十日談》,這兩項甚至是改變了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著作,都是在歐洲近代的兩次瘟疫時期,牛頓和薄伽丘為了躲避瘟疫,在家潛心學習出來的結果。牛頓與萬有引力要是盤點全人類文明史上的幾場瘟疫,發生於1665—1666年間的倫敦大瘟疫絕對「享有盛名」。
  • 《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文 | 和風姑娘 (原創不易,侵權必究)《十日談》是義大利人文主義思想家薄伽丘的經典之作,被世人稱為「人曲」。是文藝復興前期人文主義藝術的樣板,也是歐洲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看來,這部作品更是600多年前作者給當代女性的獻禮。
  • 世界名著《十日談》
    #看世界回故鄉##1000個過年故事##把健康帶回家##最暖團圓年##我要上頭條#2020年春節,假期從七天延長到十天,又推遲一周,這個難忘的春節隆重而來,悄然而去,這個與新冠疫情相攜手的春節我在家看完了十本書,今天推薦一本世界名著《十日談》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佛羅倫斯:《十日談》
    第四周 第三天佛羅倫斯 喬萬尼·薄伽丘《十日談》1348年,喬萬尼·薄伽丘住在佛羅倫斯,他在需要的時候,便會領一份估稅員的差事來做。他的父親是一位銀行家。薄伽丘放棄子承父業的道路,改行步入法學領域。正是在那時,薄伽丘開始提筆創作《十日談》,從1349年一直寫到1352年。這部傑作與丹尼爾·笛福的《瘟疫年紀事》()、阿爾貝·加繆的《鼠疫》一道,成為如今人們試圖理解亂世及其怪象時頻繁查閱的文本——「倒亂的世界」(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這一主題,自有一部屬於它自己的前現代史。
  • 三分鐘閱讀名著_《十日談》
    它宛如啟明星一般,高高升起在義大利半島的上空,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芒,標誌著歐洲神權主義的夜霧正在消散,資本主義新時代的曙光正在到來,它就是文藝復興時期,文壇三傑之一的薄伽丘的《十日談》十三、十四世紀的義大利,是歐洲最繁榮的地方了,城市發展、商業融合。財富也達到了頂峰。
  • 《十日談》:悲劇和喜劇的交替衝撞,共同演繹了一場人性的解放
    《十日談》的表現形態中,除了有大量的喜劇故事、寓言故事,還有悲劇性故事。其中,悲劇性故事主要集中在《十日談》第四天所講述的故事中,在當日的十個故事中有八個是悲劇性故事。菲亞美達所講的故事中說道:薩萊諾的親王唐克烈很疼自己年輕守寡的女兒綺絲夢達,不願再把她嫁出去,也絲毫不考慮女兒青春的心和對愛的渴望。
  • 1348年黑死病期間,薄伽丘的花園故事
    這個問題我們該去問西方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故事作家——《十日談》的作者喬瓦尼·薄伽丘。除了《十日談》,他還著有大量品質毫不次要的所謂次要作品。薄伽丘的《十日談》(1350年)以極為雅致的、非教條的方式體現了真正的近代式伊壁鳩魯主義。
  • 黑死病,十日談,肺炎時期的美人書法
    義大利作家薄伽丘是黑死病的親歷者。他以這場瘟疫作為背景,創作了短篇小說集《十日談》。《十日談》因此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一部名著。有評論家把它與但丁的《神曲》並列,稱之為「人曲」。更有論者認為,這場慘烈的大瘟疫,影響了歐洲近代人文思想的覺醒和解放。
  • 讀了《十日談》,才能開始理解那些拒絕戴口罩要自由的義大利人
    ,我甚至可以喜歡同性,我甚至可以喜歡狗等動物(《十日談》中的愛情都沒有這個廣度),只要我們雙方樂意。至於誰來幫我承擔後果,這不重要,可能是我要買單,可能是別人(《十日談》承擔責任的是僕人),但這件事總會得到解決(《十日談的結局),和我追求自由沒有衝突。當然,自由還有一點定義很重要,就是我的愛情我做主。
  • Airbnb邀請十位義大利居民免費入住鄉村別墅,把《十日談》變為現實
    編譯 | 實習記者 龐雨霞 在喬瓦尼·薄伽丘的中世紀傑作《十日談》中,十個年輕的男人和女人為躲避在佛羅倫斯發生的瘟疫,隱居在託斯卡納鄉村的一所別墅裡。近日,Airbnb從這部幾百年前的巨著汲取靈感來源,試圖將14世紀的「十日談」在二十一世紀重現,為訪客創造獨一無二的最新體驗。
  • 十日談之八—如何拼好4000塊的拼圖
    十日談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創作長篇小說] 《十日談》是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有感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此談論人生、目標和夢想,也許遙遠,也許漫長,待到春暖花開,笑對人生。
  • 《十日談》中三隻戒指的故事,講明了西方三大宗教的關係
    薄伽丘《十日談》的第一天第三個故事,講明了西方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源起、關係和地位。這個問題670年前就已經講明白,但直到現在大多數中國人仍一無所知。為了打發時間,他們商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總共十天100個故事,集結成集,取名《十日談》。這是第一天的第三個故事。妮菲爾講完後,菲羅美娜接著講了一個故事:
  • 從薄伽丘的《十日談》中,吸取先賢面對災疫的從容和智慧
    義大利作家薄伽丘在1338年以災疫為題,記錄了面對瘟疫的十個精英貴族,一樣在被封的佛羅倫斯之中,一樣籠罩在恐懼和死亡之下,他們智慧地聚在一起。三男七女,每個人一天講一個故事,講了十天。一百個故事關於生命的傳說,愛情的讚歌,友誼的詩篇,宗教的虔誠………從容和冷靜盡在其中,其人文思想被譽《人曲》,與但丁的《神曲》並駕其驅。
  • 「十日談」第一季收官,我們談了些什麼?
    過去的四月,在中國疫情進入下半場,全球疫情開始爆發的節點上,我們以「反思」為主題,策劃了「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一季的課程,並在「穀雨」時節,一日日地呈現給大家。第十日我們從「女孩用逝去輔警衛衣做思念熊」的新聞裡,感受到手工的溫度和情感的力量,然後在藏羌織繡國家級傳承人楊華珍老師的絲線故事中,看到了一個心有大愛,用手藝幫助他人、溫暖世界的人。
  • 十日談|第七季預告:扛鼎未來的非遺新生代(二)
    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王吳豬胰子手工皂製作技藝大雪節氣已過冬月已至>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在這個寒冷冬季萬物歸藏、積蓄力量的時節裡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來了!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永康銅器永康銅器產品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依然步履不停每期直播課都連線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