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母親抗癌 她說:「愛也是良藥,相信會有奇蹟出現」

2020-12-22 大洋網

9月的一個下雨的下午,在江西省腫瘤醫院的病床上躺了一個星期的王香蘭老人硬是要讓女兒拖著她下床走走,老人說,在病床上帶了太久,也沒能幹農活,自己感到很不習慣。老人家至今還牽掛著老家上饒市餘干縣的幾畝水稻,聽說今年上饒發大洪水,早稻都被洪水衝毀了。老人家聽說後十分心疼。「我們莊稼人就怕浪費糧食。」說起在農村老家的事情,王香蘭老人來了精神,她似乎瞬間忘了自己還是一個腫瘤患者。


一碗雞蛋麵條吃出了燕窩的味道

女兒丁雪琴已經在醫院照顧了她1年了。王香蘭的老伴已經70歲了,她說,老伴種莊稼還行,照顧人指望不上,她還有個兒子,現在在外面工作,家裡也還有一家人要養活。「兒子不可能停下工作來醫院照顧我,兒媳就更不可能了,只能抽空來看看,重擔最後還是落在了女兒身上。」如今,王香蘭逢人便說,還是女兒貼心,有個大病小病,還是女兒靠得住。「得了這個病(癌症),基本上很多家庭都是要被拖垮的,我不想這樣。」說著說著,王香蘭陷入沉思中。就在幾周前,住在隔壁病房的一個老頭被送進了搶救室,但最終沒能出來。這對王香蘭觸動很大,她經常和那個老頭聊天,老頭的兒子也很孝順,但最終人還是沒留住。

「久病床前無孝子,我看不是,久病床前有孝女,我閨女多好啊。」王香蘭對女兒一陣猛誇。丁雪琴如今也在老家上饒市務農,老公則在外面打工,因為女兒上初中後住校,她還算有一些空餘時間。母親患病後她到醫院大廳,專職照顧這種腫瘤患者,每個月至少需要4500元。她算了一筆帳,決定自己親自照顧患癌的母親。

母親患癌之後,丁雪琴頓時覺得手頭緊張起來。母親的病基本上每個月花費都要上萬元,即便除去報銷,每個月也有幾千元的開銷。不過這些她都從來沒有告訴母親。母親問起來,她都笑著說「你放心,都能報銷。」這種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日子,丁雪琴已經過了大半年了。母親的癌症還沒到晚期,還有治好的可能性,儘管前景未卜,她還是想在自己能為母親做事情的時候多做一些,免得以後遺憾。要打好「持久戰」,必須要有一定的家底做儲備。儘管家裡條件一般,但丁雪琴還是想方設法讓母親吃得好一些。老家自己種植的稻米、蔬菜,自己曬的蘿蔔乾、冬瓜幹、幹豇豆,自己做的辣醬,母親每頓飯,都是丁雪琴親自來做。

在江西省腫瘤醫院一牆之隔,剛好有一位好心的老夫婦,他們在一條巷子裡建起了「愛心廚房」,患者家屬們可以自己去市場買菜,每做一個菜只收1元錢加工費,這可幫了患者家屬們的大忙。「在這個愛心廚房,想吃什麼做什麼,價格也比外面的餐館便宜得多。」

每次看到女兒提著熱騰騰的飯菜和湯,王香蘭都忍不住想掉眼淚。有時看著女兒疲憊的身影,她心裡很是過意不去。「我這個人一輩子不願意麻煩別人,沒想到到老了還牽連我女兒。」老人哽咽著說。一碗雞蛋麵條,加上老家自製的蘿蔔條和糖蒜,老人吃得津津有味。「這碗麵條比燕窩還好吃。」老人家笑著說。

「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修行」

照顧癌症患者是體力活,也是一門技術活。王香蘭行動不便,需要翻身、拍背,有時都需要男護工的配合才能完成。1年下來,丁雪琴感到自己的腰椎病復發了,有時需要扶著牆壁走路,睡覺時都能痛醒。她的腰上貼著厚厚的一排磁療貼。原來,長期睡在一張只有40釐米寬的摺疊床上,又沒有床墊,還不能翻身,大半年下來,她感到「渾身都快散架了」。

除了長年累月的端屎倒尿,她還要為患癌的母親做「心理按摩」。直到進入醫院的3個月,王香蘭還在唉聲嘆氣,說自己得了這個病拖累全家人,「還不如死了算了」,老人家整夜失眠,聽說治病很貴,一度要求停止治療。為這事,丁雪琴還罕見地發了一通脾氣。直到她告訴母親,癌症還沒到晚期,還可以治好,母親才慢慢恢復一些信心。讓王香蘭格外難過的是,自己在醫院抗癌這1年,女兒日夜照顧,原本滿頭青絲,竟然有了一半白頭髮,整個人也憔悴了一圈。

丁雪琴是個實在人,她並沒有多少怨言,她也不覺得自己是在報恩。用她的話說,當父母們得了這種病(癌症),照顧他們,對家屬來說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修行。讓她慶幸的是,一年來,母親的症狀已經有所好轉,並沒有惡化。「媽媽說她的半條命都是我給的,我說我整條命都是她給的。」王香蘭說,直到現在,她也沒有勇氣問醫生母親的病能否治癒,生怕得到不好的答案。她相信,愛也是良藥,用藥久了,就會有奇蹟出現,她會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哪怕是砸鍋賣鐵,只要母親的病能治好,那也是值得的。」

相關焦點

  • 愛是一劑良藥 相信會有奇蹟
    萬名癌症患者家屬在「抗癌廚房」做飯,當中有丈夫照顧患癌多年的妻子、也有妻子照顧患癌的丈夫、更有子女辭去工作在醫院照顧老人。  鄧萍把丈夫的情況告訴了醫生,醫生說,丈夫患上了輕度抑鬱,需要心理幹預,如果心理問題一直不能得到解決,會帶來嚴重後果。鄧萍如今只能耐心開導他。「我以前喜歡唱歌跳舞,現在對什麼都沒興趣。丈夫每天心情好一點我就感覺很幸福了。」鄧萍告訴記者。
  • 有你的地方就有家——一對夫妻七年同心抗癌創造愛的奇蹟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這個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一時間幾乎陷入絕境,而對妻子懷著深沉的愛的丈夫帶著妻子四處尋醫問藥,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最終在曾經十裡洋場的上海找到醫治癌症的生物免疫療法,歷經生死的考驗,艱難的抉擇,患卵巢癌的雪萍在丈夫的精心呵護下一次又一次戰勝病魔,使原本直徑15公分的腫瘤如今奇蹟般縮小到7公分,連這方面的權威專家連連驚嘆:這不僅是療法上的功勞,更是家人支持下創造的愛的奇蹟!
  • 你相信人生會有奇蹟嗎
    在日復一日,平淡無奇的生活裡你相信人生會有奇蹟嗎?或許有的人說以前相信現在不相信了,有的人一直在相信著,或許也有人一直都不相信所謂的奇蹟。你不再相信奇蹟了。可是當我們看到新聞說有人隨意買一張彩票中獎,或者是別人的一個善舉得到了回報的時候我們又會開始懷疑了,人生真的沒有奇蹟嗎?還是說奇蹟沒有落到自己身上,或許你會抱怨,沒有優渥的家庭環境,承受了太多,工資還不高,自己能力有限等等。畢竟生活不會像電視劇一樣,可以隨劇本演繹,生活沒有劇本,也不一定會有很好的結果,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全力以赴。
  • 「我要美美地去面對抗癌之路」抗癌女孩日更視頻感動網友
    分離22年的母親得知消息後辭掉工作,來到她身邊,這讓她第一次感受到母愛的偉大,這也讓她有了戰勝病魔的決心和重新來過的信心。她在視頻平臺上記錄自己抗癌的每一天,吸引數萬粉絲關注,這裡有一多半是癌症患者,她還通過直播的方式與粉絲們交流抗癌心得。
  • 女學生手繪Q版抗癌日記4年 希望世界能再愛她一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學生手繪Q版抗癌日記4年 希望世界能再愛她一次 河南大四女生手繪抗癌日記 傳遞抗癌力量 孫瑩漫畫日記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丁豐林文圖 她在高考前夕,被查出身患癌症。為了把錢留下給她治療,同樣患癌的爸爸悄悄放棄了治療。
  • 寶貝,媽媽相信,你一定要加油,我們一起等待奇蹟的出現
    親愛的寶貝,從你輕扣媽媽門的那一刻,媽媽就決定用生命來愛你。你很調皮總是躲在近右側宮角處玩耍。中間媽媽曾3次流血,醫生說你位置不好,建議媽媽放棄你。你是媽媽的寶,媽媽哪裡捨得。經過兩次的保胎,你終於穩定了,可你依舊在原地玩耍。
  • 《奇蹟病房》告訴我們,相信奇蹟也許會有一線生機
    在武漢的一家定點醫院裡有一位60多歲的阿姨,全家都感染了,分散在不同的醫院。她不清楚親人的近況,也沒有家人給她定時送營養餐,自己又不願意喝營養液。護士把自己的牛奶拿來,留給阿姨,讓她能夠補充營養。即便是這樣,阿姨在ICU中,依然會很焦慮。
  • 孝子閻維文,陪妻子抗癌30年,最大幸福,就是進門能喊一聲「媽」
    如今已年近花甲的閻維文,有一個懂事的女兒,可愛的外孫,多年來照顧患癌的妻子和年邁的老母他從未有一句怨言,反而甘之如飴,在我們的心中,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歌唱家,更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而閻維文在唱歌上十分有天賦,在歌舞團工作之時,閻維文會將所有的工資全部寄回家給母親,更是靠這份收入才勉強維持家中的生活。進入軍隊之後,閻維文虛心學習,很快便成長為團裡的臺柱子,由此得到了機會,進入總政歌舞團。其代表作《小白楊》、《說句心裡話》更是廣為流傳。
  • 想起母親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尤其在剛去世的半年裡,幾乎每天晚上夢見,而現在夢見母親的時候漸漸少了。我願意做這樣的夢,甚至盼望在夢中與母親相見。尤其如今年歲漸長,精力大不如前,我害怕時間久遠,會漸漸忘記母親的樣子。母親是我唯一的精神寄託。從來無懼無畏的我,一直以一副沒心沒肺的形象示人,無論遇上多大的事情,都能坦然應對。即便偶有煩心的時候,只要回到母親身邊,陪她隨便聊上幾句,便一切釋然。
  • 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這是我見過的最有愛的親子互動!
    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這是我見過的最有愛的親子互動!時間:2020-10-03 17: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這是我見過的最有愛的親子互動! 近日,吉林四平56歲的鄭力師傅陪82歲的母親用擀麵杖打球的視頻走紅。
  • 高考體檢發現腫瘤 女大學生繪Q版抗癌日記鼓勵病友
    孫瑩說,自己很喜歡畫畫,平時就有寫日記、做手帳記錄生活的習慣。「生病之後,我很少出去玩,但每次出去玩,哪怕是看一場電影,都會記錄在手帳上。」最近,她把自己的抗癌經歷畫成漫畫,還分享到病友群,鼓勵病友堅強抗癌。
  • 《奇蹟》:只要相信,就會有奇蹟
    在首列列車交錯的瞬間許下願望,一定會有奇蹟發生。我的父母在我小時候也離婚列,但是離婚後我的爸爸從來都沒有管過我,因此我從來都沒有希望過我的父親能回來,卻也經常羨慕有人身處於完整的家庭。果然回來之後龍之介就聽到了爸爸的好消息,樂隊下個月就能夠去演出,他想,一定是他的功勞吧,哥哥回來之後也發現今天沒有積灰了,說明火山的情況有好轉,他們都願意去相信,是因為自己許了願之後才發生了奇蹟。
  • 著名「戰士歌手」童年受盡苦難,從軍48載,現今陪妻子抗癌32年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聽過《小白楊》這首歌曲,據說凡是參軍的人,只要聽到這首歌曲都會熱淚盈眶,這一首歌曲裡面的歌詞絕對是能夠戳進所有參軍戰士的心理,而且也是每位戰士軍旅生涯中非常難忘的一首歌曲。這首歌曲的演唱者閻維文,他也是一位軍人,而且他現在已經是他從軍的第48年了。
  • 著名歌唱家閻維文,從苦難中走紅,陪妻子抗癌32年,將嶽母當親媽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當聽到閻維文的這首《母親》,都忍不住熱淚盈眶。無論是戳心的歌詞,還是閻維文飽含深情的演唱,都很容易引起大家情感的共鳴。時光飛逝,一轉眼,父母都老了,當初演唱《母親》的閻維文也已經63歲了,他和自己的母親、妻子之間的故事也是感人至深......
  • 她說母親是怪獸,最後她卻成為了母親的樣子
    但即使如此,面對指責,這位母親依然自信滿滿,甚至會反過來對這種指責嗤之以鼻,「我是沒有在家給她做蘋果派,但我讓她成為了世界冠軍。溫柔有個屁用,我倒是希望自己有一個像我一樣的母親。」 她認為打是愛,用棍棒教育著女兒堅持滑冰。 她將辱罵視為激勵,在女兒的賽場上也是各種尖刻的辱罵。 她認為折磨是一種成長,屈辱是尊嚴,女兒尿褲子之後命令她溼著褲子繼續滑。 一個典型的集輕視、冷漠、控制於一身的母親,塑造了她的女兒。
  • 「他一直相信愛會有奇蹟」,陸川一位公益人突發腦出血,多家公益...
    陸川貧困生小鳳(化名)母親先天性痴呆,弟妹年幼,全家靠父親收廢舊維持生計。2016年,父親想讓她輟學打工,減輕家庭負擔。陳俊才得知後,每到開學,就會把愛心助學款送到小鳳家中,積極做通小鳳父親的思想工作,讓孩子得以繼續學業。2019年,小鳳如願考上大學。這些年來,這樣的事數不勝數。
  • C羅66歲母親中風進院,多洛雷斯是抗癌鬥士+偉大的母親
    北京時間3月3日,葡萄牙《紀錄報》重磅消息:C羅66歲的母親因中風住進了醫院,目前情況穩定!多洛雷斯於早上5點的時候被送往醫院,之後接受了幾個小時檢查!雖然情況偏於穩定,但醫院當面表示還要做進一步的治療,以便撤掉消除所有隱患。
  • 盤點:演藝圈三位成功抗癌的著名演員,淚水過後迎新生
    陶玉玲的愛情也很美滿,丈夫名叫黃國林,比她大3歲,也是前線話劇團的演員。兩人於1958年結婚,育有3個女兒。不幸的是,大女兒在10歲的時候不幸夭亡,給陶玉玲夫婦帶來巨大悲痛。手術在臉部,有毀容的危險,她一度非常悲觀。丈夫勸她:「生命比美麗重要,無論你將來變成什麼模樣,我都會一如既往地愛你。」陶玉玲感動得落淚了。醫院的主刀醫生是陶玉玲的粉絲。為不毀掉陶玉玲的美貌,他半蹲著,為陶玉玲實施了兩次病灶切除手術,並為她安裝了假上顎。
  • 「貴州八孃」 16年「沒心沒肺」的抗癌路:一直順其自然,從沒想那麼...
    等丈夫吃完飯,她才笑著告訴丈夫,自己得了癌症了,搞得丈夫都不太相信。後來,她又去了這家醫院,醫院不肯收她,說她這個太晚了,要麼先去省醫和貴醫做放化療,再動手術。在省醫和其他醫院檢查,同樣說她患了癌,而且已經是晚期了。不過,省醫的醫生說,她有機會動手術。
  • 起心動念中,找到現實可行的相信奇蹟的力量
    吸引力法則也是同樣的道理,即使你無視該法則的存在,它也會回應你,實現你的願望。因此,我們要做到是比別人的願望多一些,努力付出的多一些,以便吸引來更多的東西,進而推進生命中的巨輪不斷前進。我們要相信奇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只有相信並時時關注,思想才會把實現這個奇蹟的條件吸引到我們的周圍,我們才會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