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有8位女天皇,為什麼6位集中出現在飛鳥、奈良時代?

2020-12-08 顏威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其實有3位女皇:北魏的元姑娘、陳碩真和武則天,但被歷史承認的只有女皇武則天一人。

相比中國,日本歷史上的女天皇要多得多。在我們傳統的印象中,好像日本是一個男尊女卑觀念很強的國家。

但實際上,在古代日本,女性的地位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低。古代日本曾說「女性是太陽」,可見古時日本女性的地位是極其高的,讓人敬仰。而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日本歷史上曾一度出現8位女天皇。

這八位分別是:推古天皇、皇極天皇、持統天皇、元明天皇、元正天皇、孝謙天皇、明正天皇和後櫻町天皇

其中明正天皇和後櫻町天皇是江戶時代出現的,除這兩位外,其餘的六位全部在飛鳥、奈良時代。大約從公元592到770年間,在不到200年的時間裡。

其中,公元592年到公元710年為飛鳥時代;公元710年到公元770年為奈良時代。大約相當於中國的北周晚期、隋朝和唐朝時期,也就是中國歷史上關隴勳貴統治的這一段時期。

細分來說,推古天皇、皇極天皇、持統天皇屬於日本飛鳥時代,元明天皇橫跨了飛鳥時代和奈良時代,元正天皇、孝謙天皇為奈良時代。

總之,這六位女天皇集中出現於這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被稱之為日本的「女帝時代」

我們疑問是為何飛鳥、奈良時代集中出現女天皇呢?

當然,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回答什麼是飛鳥時代和什麼是奈良時代?

飛鳥時代其實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當時的都城藤原京,亦即現今的明日香村。

公元710年,日本景雲元年,元明天皇將都城從藤原京(飛鳥)遷往平城京(奈良),奈良時代正式開始。

也就是說飛鳥時代和奈良時代的叫法沒什麼別的含義,就是根據地名而來的,「飛鳥」和「奈良」這兩個地方。

為了深入分析為何這一時期女帝的集中出現,我們還有必要了解一下兩個時代的歷史。

其實,日本以前並不叫「日本」,而叫「倭」,飛鳥時代「日本」才開始叫日本,「天皇」才開始叫天皇。

飛鳥時代大約是中國的南北朝時代。眾所周知,南北朝時期,中國佛教興盛,佛教思想在中國廣為傳播,並且傳到朝鮮半島。而在這一時期,佛教通過百濟也傳到了日本。

隨著佛教的傳入,在日本掀起了風雨,當時日本朝廷兩大貴族蘇我氏和物部氏借著佛教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

蘇我氏支持佛教,物部氏則支持傳統的神道教,於是雙方發生激烈衝突。

公元587年,衣折戰役中,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取得對朝廷的控制權,佛教也在日本興盛起來。

之後蘇我氏為了鞏固自己的家族地位,將有姻親關係的皇族女性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她提名聖德太子,即馬廄門王子為攝政,進行了以加強皇權為核心的政治改革。

同時,蘇我氏還殺害了聖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兄皇子。蘇我氏的我行我素,遭到了皇室人員的不滿,結果蘇我氏的核心人物蘇我入鹿被謀殺,隨之蘇我氏專權也結束了。

隨後孝德天皇即位,頒布大化改新詔,推行大化革新,皇權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權臣和外戚消失後,日本皇室內部又陷入到了爭權奪利。

公元672年,天智天皇駕崩,兒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與其爭位,爆發戰爭,史稱壬申之亂。大海人皇子在岐阜縣擊敗弘文天皇,即位天武天皇。

公元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飛鳥時代結束,奈良時代到來。奈良其實我們比較熟悉,奈良時代,中國的唐朝如日中天,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來唐朝學習。

奈良時代末期,日本皇權旁落,外戚幹政,武士開始出現。

總之,日本「女帝時代」的出現和佛教、日本貴族爭鬥、與隋唐的外交聯繫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日本這些女天皇和中國歷史上的女皇武則天有著本質的不同。

女皇武則天完全是自己的野心,她想當皇帝,也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皇帝。

日本這些個女天皇的出現完全是社會的需要,是一種過渡的狀態。當皇權交替的交接出現危機時,為了避免大規模的流血,保證政權的和平交接而出現的。

實際上,日本對女皇並不排斥,日本的創世中就有女性。

日本是由伊耶那岐和伊耶那美這對兄弟共同創造了這個世界,有男有女。這跟中國的不一樣,中國是盤古開天闢地,至於盤古是男是女,一般認為是男的。

飛鳥時代,日本跟中國的夏商時期一樣,是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這種制度一度導致在當時的日本出現皇位繼承候選人並列的情景。而各大候選人以及背後的豪族為皇位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加劇了權力交接的複雜性。為了避免因為皇位繼承的問題出現政治上的混亂,就出現了女帝。

日本的豪門貴族通過與皇室成員進行婚姻的綁定,來分走一部分皇族的權利。在6世紀以前的日本,大部分天皇的母親都是貴族。這些貴族女性嫁入皇室之後,就會聯合自己的家族來試圖掌控皇室。

貴族和皇室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跟中國歷史上的東漢後期很像,當皇帝年幼的時候,太后掌權,太后依靠背後的外戚勢力。皇帝長大後,利用宦官進行奪權運動,清除外戚勢力。

日本皇室也是,貴族將自己家族的女性加入皇室,為了鞏固權力,進行廝殺,甚至將自己家族的女性推上天皇之位。

總之,都大同小異,說白了都是權力的遊戲罷了。日本女帝時代的出現是日本各大豪族與豪族之間、豪族與皇室之間較量的必然結果。

奈良時代之後,隨著儒家文化、佛教思想的影響以及日本武士階層崛起之後,男權社會和物力社會到來,女天皇現象隨之消失,寥寥無幾。

相關焦點

  • 日本歷史上出現8位女天皇,為何飛鳥奈良時代會集中出現6位?
    穿和服的日本女性女天皇的存在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在日本歷史上總共出現過八位女天皇,除了江戶時代出現的明正天皇和後櫻町天皇,其餘的6位全部為日本的飛鳥奈良時代。飛鳥奈良時代在一個國家的歷史上,能夠出現這麼多女帝,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在飛鳥奈良時代會集中出現這麼多的女帝呢,關於女帝存在的原因有:
  • 日本歷史上的8位女天皇,第8位號稱日本最美女天皇,而且很有才
    昨天我們說了日本的飛鳥和奈良時代集中出現了6位女天皇。日本歷史上一共有8位女天皇,而6位集中出現在飛鳥、奈良時代。主要是當時日本各大豪族與豪族之間、豪族與皇室之間較量的必然結果。
  • 揭秘日本史上六代八位女天皇:風流女天皇只愛大和尚
    在人們的印象中,日本一直是一個奉行著男尊女卑思想的國度。然而在日本由古至今持續了126代的天皇中,出現過10代女天皇。從公元592年到770年,在不到200年的時間裡,東瀛的國土上出現了8代6位女天皇,總計在位時間近90年,形成了日本歷史上特有的女帝時代。
  • 日本歷史上有這麼多位女天皇,她們都掌握實權了嗎?
    如果我們回顧日本的歷史,可以驚訝地發現在日本皇室史上的一百二十五代天皇中 , 竟有十代八位女天皇, 其中又有八代六位女天皇集中出現在七、八兩個世紀 。天照大神在日本神話中,有天照大神,還有卑彌呼、臺與等女主,日本歷史上擇出現了神功皇后、間人皇女(聖德太子的母親)等重要女性歷史人物。可以說,日本的女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並不像一些小說、電影所描述的那樣對男人卑躬屈膝,唯命是從。她們不僅擁有一定的政治權力,甚至可以還可以繼承家庭的財產 。
  • 日本歷史上幾位著名的女天皇!我們來看一下都有誰吧
    日本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一個大男子主義泛濫的國度,女性幾乎沒有任何地位可言,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歷史上居然出現過多位女天皇,中國歷史遠比日本長久,正式的女皇不過就武則天一位,還是日本厲害哦。去世的前一天,女帝把敏達天皇的嫡孫田村皇子叫到枕邊,告誡要行事謹慎,明察事理,又將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也叫到枕邊,告誡要採納他人的意見,並沒有指定後繼者。推古天皇是日本8位女天皇中政績最為顯赫的,至今仍被日本社會廣泛稱道。美國科奈爾大學的亞洲歷史研究者約翰皮戈特認為推古天皇這種女性天皇和聖德太子這種男性攝政的組合,是以祭祀職責和行政實務之間的對位法性的關係為基礎的相補型共同統治。
  • 飛鳥奈良時代:日本服飾走「唐風化」路線,服飾與等級制度並駕齊驅
    平安時代日本的飛鳥奈良平安時代,在中國恰好是最為鼎盛的、擁有強盛的國力和高度文明的唐朝時期。唐朝時代除了開放包容對待各種外來文明,兼收並蓄,也向四方廣泛傳播唐文化。而且這個時期無論是經濟、政治制度還是文化,唐朝都對世界產生無比深遠的影響。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593年-710年)首先,作者對日本「飛鳥時代」一詞的命名就非常困惑,為什麼稱之為「飛鳥」?指日本奈良縣的飛鳥地區,在當時被稱之為藤原京。因為當時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都位於此,所以這一段時期也被稱之為飛鳥時期。若有讀者知道對錯也可以留言告知,謝謝。
  • 日本歷史沒有朝代更替,那如何劃分日本歷史?日本人想了一個辦法
    既然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那應該如何去劃分不同時期的日本歷史?日本人對於自己的歷史劃分,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把整個日本歷史按照某個標準劃分成多個「時代」,即日本歷史有時代更替。
  • 【史海】全世界總共有過多少位女皇?只有十九位 來看盤點
    世界各國在古代基本都是父系社會,所以正常情況下皇帝都會由男性擔任,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才會出現女皇帝。 最為出名的女皇,在中國歷史上應該是武則天,那麼在全世界範圍內究竟有多少位廣泛受到承認的女皇呢? 不到二十位,我們分國別看下歷史上的女皇都是哪些國家的吧。
  • 古墳、飛鳥、戰國、江戶:日本古代的時代名稱都是怎麼來的?
    在當今世界上,日本是極少數歷史傳承在千年以上的國家。雖然不及中華五千年之浩瀚,但足以傲視歐亞非一大批國家。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名義上只有一個朝代,因此日本古代的歷史分段方法是時代。根據靠譜的考古發現和史書記載,日本古代一共分為十二個時代:繩文、彌生、古墳、飛鳥、奈良、平安、鎌倉、南北朝、室町、戰國、安土桃山、江戶。
  • 日本奈良時代:3代女皇,被稱為女人掌權的時代,效法大唐,佛教興盛
    日本的歷史文化其實是與中國文化頗有淵源,從其開國的歷史來看,在之後的發展歷史之中,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刻影響,以至於在今天的日本,仍然能夠看到不少帶有中國元素的建築物以及文化形式,可見中國歷史文化對於日本的影響頗為深厚。
  • 一千多年的日本皇室,古代有8個女天皇,但愛子為何不能繼位?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從秦始皇嬴政登基為帝,始創皇帝制,到清末溥儀退位,皇帝制終結。我國歷史上只出現過一位正統女皇帝,即大唐的武則天。 而彈丸小國日本,在1000多年的皇室歷史中,竟然一共出現了8個女 天皇 。
  • 日本竟有一個飛鳥時代,是鳥很多嗎?在那日本剛剛叫日本的時候
    日本的飛鳥時代的歷史分期比較模糊,上承古墳文化,下啟奈良文化, 具有過渡時期的複雜色彩。但飛鳥絕對不是指會飛的鳥很多~美術史家習慣以大化革新(645年)為界,斷為飛鳥時代和白鳳時代在這個時代,「日本」才開始叫日本,「天皇」才開始叫天皇。
  • 絲線的佛祖:奈良國立博物館展示日本繡佛曆史
    在一件14世紀(鎌倉—南北朝時代)的繡像圖案中,還可以窺見其與中國宋元畫之間的聯繫。日語中的「系」有絲線之意,「系之佛」即用刺繡、綴織等技法做成的佛像。日本繡佛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七世紀的飛鳥時代,現存最古老的文物是此次展出的國寶之一「刺繡釋迦如來說法圖」,是在聖德太子的嬪妃發願下誕生的作品,反映了當時日本工藝的高度發展水平。
  • 日本天皇繼承人僅剩2位,為保證血脈延續,繼承人只能分開坐飛機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19世紀明治維新後宣稱「萬世一系」,並將其寫入了憲法,菊花王朝也是日本唯一的王朝,實行的是皇位世襲制,並且天皇及其皇族不被允許收要養子。註:日本天皇名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689年日本頒布的《飛鳥淨御原令》。在日本史上,還曾出現過8位女天皇,分別是推古天皇、皇極天皇、持統天皇、元明天皇、元正天皇、孝謙天皇、明正天皇、後櫻町天皇,不過日本現有的「皇室典範」中的第一條規定:「只有皇室中的男系子孫才能繼承皇位。」
  • 日本古都慢遊之旅 從奈良東大寺和飛鳥火鍋開始
    日本關西是一個可以每個地方都慢慢遊的地區,這裡,有著古樸的鄉村和平和的建築,以及到處在小巷子的烏鴉,以及高高低低的民居。一派寧靜,慢慢遊。京都之前,日本的首都在奈良,奈良是日本歷史的起源地,710年建立了日本首都平城京,是日本三大古都之一。被稱為縮小版的「長安城」。一路沒有高樓大廈,沒有京都的人潮如流,有著古老和質樸。
  • 東瀛武則天|「孕育」日本的女天皇
    這座古建築作為古都奈良歷史遺蹟的一部分,1998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向全世界講述這對伉儷的甜蜜愛情。在這種情況下,她只好親自上任,成為日本第三位女天皇——持統天皇。「持統」二字,從字面來看,正是秉持傳承法統的意思。在那個時代,日本並不避諱後宮幹政,天皇以外,皇太子和皇后的政見也很重要。因此,天武天皇在世時的很多舉措,背後或許都有持統天皇的意見。更為重要的是,持統天皇延續了丈夫的各項方針政策。
  • 來當一日飛鳥人!優雅漫步在田園裡的日本千年古都
    「飛鳥」是位在日本奈良縣中心的小市鎮,念為「ASUKA」,日文漢字又可以寫作「明日香」,距離奈良市有一段距離,寧靜田園風情及歷史遺蹟很值得安排一日遊!「飛鳥」又稱明日香村,是昔日飛鳥時代首都「藤原京」之所在地。
  • 日本一女天皇,做夢都想佔中國便宜,最後卻被中國侮辱到死
    今天筆者講一個女強人,日本一女天皇,做夢都想佔中國便宜,最後被中國侮辱到死。  古代日本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古代日本男權思想比中國還要重一點),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地位,但日本歷史上卻出現多位女天皇,比如下嫁給自己哥哥的推古天皇(原名額田部),也是一位極具政治頭腦的女性,推古天皇在位期間,對日本進行一系列改革,帶領日本走向一個繁榮富強的時代"飛鳥時代",飛鳥時代起於五九三年,結束於七一零年。
  • 日本: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改朝換代的國家,天皇家族萬世一系
    然而這不是沒有例外,古今中外「萬世一系」,沒有經歷過改朝換代的皇室有且僅有一家,而且直到現在仍在延續,那就是日本天皇家族。 二、天皇起源於神話 日本的第1代到第14代天皇目前沒有準確的歷史記錄,以神化虛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