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墳、飛鳥、戰國、江戶:日本古代的時代名稱都是怎麼來的?

2020-12-17 鬼說天下

在當今世界上,日本是極少數歷史傳承在千年以上的國家。雖然不及中華五千年之浩瀚,但足以傲視歐亞非一大批國家。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名義上只有一個朝代,因此日本古代的歷史分段方法是時代。

根據靠譜的考古發現和史書記載,日本古代一共分為十二個時代:繩文、彌生、古墳、飛鳥、奈良、平安、鎌倉、南北朝、室町、戰國、安土桃山、江戶。那麼這些日本古代的時代名稱都是怎麼來的呢?。

繩文

繩文時代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12000年到公元前300年。此時的日本還處在文明尚未出現的石器時代,只存在少數原始部落。考古學家將這一時期出土的陶器稱為「繩文陶器」,將該時代命名為「繩文時代」。

彌生

1884年,考古學家在東京都文京區彌生町發現了一種從來沒見過的陶器。隨後的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史書記載的「倭奴國」、「邪馬臺國」等部落國家確實存在,日本將這些部落國家所處的時代稱為「彌生時代」。

古墳

又稱「大和時代」,是日本大和王朝崛起並成為日本列島統治者的時代,時間大約是250年(嘉平二年)到538年(大同四年)。由於這個時代的日本統治階層特別喜歡修建大型墳墓,故而稱為「古墳時代」。

飛鳥

飛鳥時代的正式開始於聖德太子攝政的593年(開皇十三年),結束於710年(景雲元年),因日本當時的首都位於藤原京(飛鳥)而得名。對日本影響深遠的聖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都發生在飛鳥時代。

奈良

景雲元年(710年),元明天皇將都城從藤原京(飛鳥)遷往平城京(奈良),奈良時代正式開始。奈良時代是日本大規模唐化的時代,也是天皇權威開始衰退,大臣權力上升,地方走向領主封建的時代。

平安

貞元十年(794年),桓武天皇將都城從平成京(奈良)遷往平安京(京都),是為平安時代。平安時代是天皇大權旁落的時代,攝關、院政先後把持朝政,而平安後期的平清盛標誌著武士登上統治地位。

鎌倉

1192年,源賴朝出任徵夷大將軍,鎌倉幕府正式建立,整個日本的最高統治權從朝廷轉到武士政權幕府手中。鎌倉幕府的統治中心位於鎌倉,故稱為「鎌倉時代」。1333年,鎌倉幕府滅亡,鎌倉時代結束。

南北朝

鎌倉幕府滅亡後,後醍醐天皇一度掌握日本的最高權力,但他無法滿足武士階層的利益需求。建武二年(1335年),足利尊氏攻入京都扶持光嚴天皇登基,後醍醐天皇則在建武三年(1336年)逃往吉野。

後醍醐天皇在吉野依然自稱為在位天皇,兩個天皇並立日本。因為吉野在京都以南,所以京都的天皇為北朝,吉野的天皇為南朝,是為南北朝時代。明德三年(1392年),南朝向北朝投降,南北朝結束。

室町

歷應元年(1338年),趕走後醍醐天皇的足利尊氏出任徵夷大將軍,正式建立了幕府。由於後醍醐天皇的南朝距離京都不到幾十裡,足利尊氏只得將幕府的統治中心也設在京都,防止南朝趁虛攻入京都。

足利尊氏的幕府中心最早設在京都的室町,故名室町幕府。室町幕府剛建立時尚未統一日本,依然還處在南北朝時期。元中九年(1392年),室町幕府三代將軍足利義滿迫使南朝投降,正式進入室町時代。

室町幕府對全日本的統治在「應仁之亂」後崩潰,日本從室町時代進入戰國時代。但室町幕府直到天正元年(1573年)才被織田信長滅亡。而室町幕府在名義上的徹底結束時間則是天正十六年(1588年)。

戰國

戰國時代是對日本一百多年分裂戰亂的籠統稱呼,最早見於武田信玄的《甲州法度之次第》。因此史學界對於戰國時代的開始和結束時間存在爭議,而戰國時代又存在狹義戰國時代和廣義戰國時代的區別。

主流觀點認為戰國時代開始於應仁元年(1467年)的「應仁之亂」。狹義戰國的結束時間為1568年的織田信長上洛。而廣義戰國的結束時間則有1573年、1590年、1600年、1603年、1615年等多種說法。

安土桃山

永祿十一年(1568年),織田信長成為統一核心。織田信長之後修建了巨大的安土城,織田信長主導日本的時代便被稱為「安土時代」。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安土時代結束。

織田信長死後,其部下豐臣秀吉繼承織田信長成為日本統一核心。天正十八年(1590年),豐臣秀吉滅亡後北條家,統一日本。統一日本後,豐臣秀吉將統治中心從大阪遷往京都的伏見山,修築伏見城。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於伏見城。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通過關原之戰奪得日本的統治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慶長二十年(1615年),豐臣家滅亡。

豐臣家滅亡後,江戶幕府拆除了伏見城並在伏見山上廣種桃樹。因此江戶時代的學者便將豐臣家主導統一併統治全日本的時代稱為「桃山時代」。另外,不少學者還將安土時代和桃山時代合稱為「織豐時代」。

江戶

慶長五年(1600年),關原之戰的勝利者德川家康成為全日本的實際統治者。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出任徵夷大將軍並建立幕府。因為德川家的統治中心在江戶(今日本東京),故稱江戶幕府。

正因如此,江戶幕府統治日本的時代便被稱為「江戶時代」或者「德川時代」。明治元年(1868年),江戶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打開江戶城門向倒幕軍投降,江戶幕府滅亡,江戶時代結束。

相關焦點

  • 日本歷史沒有朝代更替,那如何劃分日本歷史?日本人想了一個辦法
    從日本於公元前660年誕生君主制開始算起,日本歷史劃分為繩紋時代、彌生時代、古墳時代、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鎌倉時代、南北朝時代、室町時代、戰國時代、德川時代、明治時代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古墳時代
    其實,作者一直認為,日本的歷史從古墳時代才能稱之為歷史。無論在時間上、記錄上,還是在推測的合理程度上。都更值得讀者去了解。而在此之前,日本的起源、繩文時代、彌生時代等等,很大程度上都是推測,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593年-710年)首先,作者對日本「飛鳥時代」一詞的命名就非常困惑,為什麼稱之為「飛鳥」?指日本奈良縣的飛鳥地區,在當時被稱之為藤原京。因為當時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都位於此,所以這一段時期也被稱之為飛鳥時期。若有讀者知道對錯也可以留言告知,謝謝。
  • 來當一日飛鳥人!優雅漫步在田園裡的日本千年古都
    歷經千年之演變,政治中心數次轉移,過去的古墳與宮殿已埋藏於地底,現今的明日香村,是一個能讓遊客優雅地漫步其中,感到自在氛圍的市鎮。距今約五十年前,在無意之間挖掘出許多的古墳及歷史文物,引來考古學者的研究,才讓人知曉過去之榮光。儘管對外國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現在的飛鳥可是日本人常常來觀光見學的人氣景點,難怪有人會說,飛鳥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
  • 日本竟有一個飛鳥時代,是鳥很多嗎?在那日本剛剛叫日本的時候
    日本的飛鳥時代的歷史分期比較模糊,上承古墳文化,下啟奈良文化, 具有過渡時期的複雜色彩。但飛鳥絕對不是指會飛的鳥很多~美術史家習慣以大化革新(645年)為界,斷為飛鳥時代和白鳳時代在這個時代,「日本」才開始叫日本,「天皇」才開始叫天皇。
  • 日本落語的前世今生:江戶時代幕府等級森嚴化與佛教世俗化的產物
    江戶時代佛教的壓抑化與世俗化導致了落語的產生日本佛教起源較晚,從唐朝到今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七個過程,這與日本的歷史是息息相關的。飛鳥時期是日本佛教的初創時期,佛教的傳入在當時引起了日本國內的強烈震動,這一時期是由"草堂佛教"向"護國佛教"演變的歷史。
  • 日本戰國時代,武士就一定是戰國武將嗎?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武士就一定是戰國武將嗎?在日本,戰國武將這個名詞要到江戶時代以後,市面出現軍記物類別的小說後才誕生,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戰國武將一詞才沒有明確的定義。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主角當然是戰國武將,可武士就一定是戰國武將嗎?
  • 從巨大陵墓到「無葬社會」,看日本社會發展和變遷
    早年去日本旅遊的時候,曾遊歷過日本的墓地,也對日本的墳地產生了一些"興趣",尤其是日本近畿地區大量分布的巨型陵墓,從西元三世紀中旬到六世紀末,出現的規模宏偉古墳,是日本歷史的一個重要時代。考古學家將其當成該時代的界,以巨大墳墓為名,稱為"古墳時代"。
  • 忠君克己:從武士階級一瞥江戶時代日本
    在經歷了自1467年應仁之亂開始的長達一百多年的戰亂後,江戶幕府的建立為亂世畫上了終點,儘管如何界定戰國時代的結束在歷史學界存在爭論,但無可置疑的是,當關原之戰結束後,德川家康已經成了日本新的「天下人(統治者)」,而在新的時代裡武士的社會地位也很快迎來了根本上的改變。同歐洲中世紀的騎士一樣,他們也走向了更進一步的貴族化。不過貴族化並不總是意味著更好的生活,這當然有其歷史原因。
  • 日本江戶時代,江戶男兒的基本就是講究髮型?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江戶男兒的基本就是講究髮型?日本江戶時代,江戶人愛漂亮,對於穿著打扮特別講究。不但女性講究,就連男性也對自己的形象也非常注意,妝容凌亂,絕對不會出門。比方說,江戶人喜歡洗澡,大馬路上必定設有湯屋,大白天也上澡堂。
  • 日本戰國時代的十大名將你都認識幾個?
    日本戰國時代的十大名將你都認識幾個?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歷經了各種的戰亂時代,也湧現了各個名將。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有一個戰國時期,其中也出現了幾位名將。一起來認識一下吧!織田信長將日本的戰國亂世徹底打破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勝幡城(一說那古野城,是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將日本的戰國亂世徹底打破。原本是尾張國的小大名,後於桶狹間擊破今川義元的大軍而名震日本,後通過擁護足利義昭上洛(割據地方的勢力率軍前往京都)逐漸控制京都,將各個有力敵對大名逐個擊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領土。
  • 中心的轉移——淺析江戶時代日本政治、文化中心的轉移
    實際上,在日本的歷史中,東京和京都也一直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城市,尤其是在江戶時代,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微妙的。之所以說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微妙,是因為在江戶時代,天皇是居住於京都的,而德川幕府的將軍則居住在江戶,也就是今天的東京。京都與江戶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與天皇和幕府將軍之間的關係一樣,是十分之微妙的。
  • 從日本飛鳥公園看遺址公園活化與可持續旅遊
    今天,我們首先分享的是日本第一家國營遺址公園。日本人的心靈故鄉飛鳥地區是約1,400年前日本國家的發源地,在起初100年的時間裡它一直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這裡建造了許多宮殿和寺廟,飛鳥在與東亞各國交流的同時引進了最新的文化,奠定了日本這一國家的基礎。從目前留存的眾多古墳、寺廟和石構造物身上,還能看到東亞各國文化的深刻影響。
  • 江戶時代並不美,等級森嚴的日本身份制度
    古代的日本是階級社會。大部分的人一輩子會受到自己所屬的身份束縛。生在貴族家、武士家、平民家的人的人生會完全不同。這種身分制度在江戶時代非常明顯。日本古代的身份制度是不成文制度。不過貴族和武士的階級內有嚴格的身份管理規則,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也會讓其他階級的人不易轉職,所以階級間不容易移動。
  •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江戶時代下級武士,系統助他成為大劍豪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漱夢實,1級作者。分類:輕小說-原生幻想。【簡介】穿越到了公元1789年的古代日本,時值承平日久的江戶時代。「那我會掏出我的左輪手槍,朝敵人的腦袋狠狠來一槍。」緒方逸勢——擁有「人斬逸勢」、「劊子手一刀齋」等稱號的「大劍豪」如此對答道。【簡評】該作者的前作《軍事天才帶著資治通鑑來到異世界》,373萬字,還在連載。
  • 日本戰國時代的美食都是些什麼
    現代,在日本冷凍和加工食品都是日常飲食。在消費商店,超級市場,自動售貨機,餐館等都有的賣。但是,在戰國時期,很少地方賣這些快速方便食物,但是在戰國時代,日本的飲食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飲食又是怎麼樣的呢?
  • 日本戰國時代最受歡迎的武器從來不是武士刀,而是它?
    雖然武士刀是日本武器的代表,但這種概念也還是近些年確定下來的,真正在歷史上應用廣泛其實還是長槍一類的長兵器,在這方面,日本的槍術也是不亞於中國的。日本人只要上了戰場,長矛是從足輕到武士的標準配置。長槍在日本戰國時期正是冷兵器的黃金時代。
  • 日本古都慢遊之旅 從奈良東大寺和飛鳥火鍋開始
    日本關西是一個可以每個地方都慢慢遊的地區,這裡,有著古樸的鄉村和平和的建築,以及到處在小巷子的烏鴉,以及高高低低的民居。一派寧靜,慢慢遊。京都之前,日本的首都在奈良,奈良是日本歷史的起源地,710年建立了日本首都平城京,是日本三大古都之一。被稱為縮小版的「長安城」。一路沒有高樓大廈,沒有京都的人潮如流,有著古老和質樸。
  • 屬於自己時代的貢獻者,日本古代封建社會的德川幕府
    日本的幕府制度日本的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在古代和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密不可分的,長期屬於中國的藩屬國,在宋朝以前一直都視中原王朝為進貢對象,但是日本又和其他中國古代的藩屬國從根本上不一樣。就比如說日本的幕府,在今天看來幕府將軍好像成為了日本獨有,其實幕府制度是起源於商周時期。東周時期,即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為了提升自己國家的實力,會培養一大批的門客,也稱為幕僚,幫助自己實現霸權。
  • 日本歷史上有8位女天皇,為什麼6位集中出現在飛鳥、奈良時代?
    相比中國,日本歷史上的女天皇要多得多。在我們傳統的印象中,好像日本是一個男尊女卑觀念很強的國家。但實際上,在古代日本,女性的地位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低。古代日本曾說「女性是太陽」,可見古時日本女性的地位是極其高的,讓人敬仰。而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日本歷史上曾一度出現8位女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