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距離「封神宇宙」有多遠?差的不只一部《姜子牙》

2020-10-03 週遊世界電影

說到國產動畫片,很多年輕的觀眾是從《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始有所印象的。再早些時候,國內的動漫迷,更多關注的是日本動漫和迪士尼動漫。雖然中間有皮克斯仰仗著電腦技術異軍突起,但是最終也被迪士尼收入麾下。所以在漫畫類型電影領域,國產作品貌似要落後迪士尼和日本動漫很多。但是殊不知,作為日本動漫代表人物的宮崎駿,在事業剛起步的時候,曾經視我國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事業的聖地。在這裡曾誕生過國產經典動漫《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作品。

和國外的動畫片相比,國產動畫片向來不缺乏題材。以《西遊記》、《封神榜》等為代表的神話故事,為國產動畫電影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但是國產電影的輝煌並沒有得以延續,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並非藝術的創造力不足,而是整個動畫產業集群不夠成熟。從日本動漫和美國迪士尼的成功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之所以能夠一直引領這種類型的產業,除了表象上有足夠的市場培育外,更多的在於整個體系的完整性,和自我優化的延續機制。

雖然國產動漫不缺乏故事題材,但是並不代表國產動漫有足夠的對故事的轉化力。自古以來,任何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所依靠的不僅僅是拿來主義,更是一種對原有藝術形式的再創造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國有如此瑰麗豐富的傳統文化,卻並沒有在當今影壇引領世界的根本原因。除了故事素材本身,在傳統文化中,對繪畫,造型等也多有屬於國人自己的理解。例如當年創作動畫片《哪吒鬧海》時,主創人員便借鑑了敦煌壁畫的造型和風格。

但是因為在一段時間裡,國內經濟改革的緣故,很多單位從單純的工作追求,演變為了以經濟指標為目的。這就使得一代人失去了方向,就拿動畫創作來說,在市場化之前,主創人員考慮的是藝術追求,而在改制之後,主創人員考慮的是觀眾喜好。雖然說兩者之間看似沒有絕對的矛盾,但是當人們對經濟指標的訴求,隨著欲望的增加,已經脫離了事物的根本發展規律之後,無論是藝術還是技術的發展,都將處於一種畸形的狀態。這種撕裂式的變化,在當時處於多種產業當中,不幸的是,動畫產業就深處其中。

後來因為迪士尼作品和日本動畫的湧入,國產動漫幾乎沒有任何招架之力,究其原因,在於迪士尼動畫和日本動畫,早已經經過了他們當地觀眾的驗證,證明了其市場能力。而在這種屬性的背後,則是一整個產業鏈的密切協作,最終創作出既符合藝術工作者藝術訴求,又符合觀眾消遣娛樂的作品。但是究其關鍵,還是在於藝術創作向觀眾喜歡的轉變。一部作品,完全以觀眾為創作目標之後,它更多成為了一種文化商品,而非藝術品。

在2008年,一部名叫《鋼鐵俠》的超級英雄電影在美國上映,這部影片的上映,成為了漫威宇宙在大銀幕上建立的元年,在之後的多年裡,他們又相繼推出了多部以漫威超級英雄為題材的動漫電影,這些影片在大銀幕上共同組建了所謂的「漫威宇宙」,後來這些超級英雄在大銀幕上集結為「群雄」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歷經10多年的鋪墊,漫威宇宙在美國乃至世界影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很多後來者也開始效仿這種方法,在大銀幕上創作所謂的「某某宇宙」系列。

如果以這個方法來創作國產動漫電影,近年來的國產動漫還略微有點這種傾向,從2015年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開始,國產動漫開始逐漸發力,到了去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國產動漫的聲望幾乎達到了巔峰狀態。但是偶然的成功,真的能夠說明國產動漫已經具備了在大銀幕上組建「封神宇宙」的能力了嗎?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指出,能夠通過一系列的作品,取得非凡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但是這些案例真正的可借鑑之處卻並不多。如香港著名的系列電影《黃飛鴻》,如風靡全球的《007》系列,再如剛才我們談到的「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這些影片的成功,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雖然這些影片的成功是一個長長的系列作品,但是在創作這些影片之處,很多電影創作者並沒有意識到這些題材的生命力竟然可以如此的長久。

所以說國產動漫能否組建「封神宇宙」,所依靠的不僅僅是一兩部成功的作品,而是觀眾和動漫的創作者們,有沒有通過互動形成持續的熱情。一個系列作品的持續成功,絕對離不開觀眾和主創者們的互動,而且在互動之後,系列作品要形成自己的照片。如《007系列》,每當一部新的《007》上映時,邦女郎和邦德的扮演者都會成為影片的話題,這些話題在系列作品第一部上映時,是完全不存在的,當時人們更關注的是一個超級特工的英雄故事,而不是影片的宣傳噱頭。

但是隨著系列作品的推進,影片的創作模式越來越固化,一個好的故事,一個足以美豔整個世界的邦女郎,一個帥到掉渣的詹姆斯邦德,以及一輛輛超級跑車,這些共同架構起一部成功的《007》電影。而以上的這些,我們在國產動漫中還沒有看到,雖然影片的人物延續了孫悟空、哪吒、姜子牙等我國古代傳統神話中的經典角色。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人物並不具備一定的共通性。

另外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影片的創作,並沒有藝術追求上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並不是靠影片的主創團隊把握的,而是靠更高級的一個系統去把控的。這個系統是通過對原有作品的分析,給予新影片創作者們建議,以求整個「宇宙」內的作品,在相互交融時,具備一定的可對話性,並且使得各部影片之間,有一定的可溝通性。

雖然當故事龐雜,人物眾多之後,一個大的系統會變得很難細緻的把控,但是如果有略微精心的布置,這些工作還不會成為最難突破的環節。最為影響「宇宙」建設的,還是在於影片風格的一致性,為了使各個人物能夠融入到一起,影片風格的一致性還是很關鍵的。

所以近期雖然《姜子牙》即將上映,但是所構建一個「封神宇宙」,所依靠的不能僅僅是三兩部成功的作品,而是許多部故事上有創新,風格上有傳承,內涵上有呼應的神話作品。這裡面除了有創新的內容外,還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只有這樣,作品才具有綿長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姜子牙》:脫離了「封神宇宙」的高級國漫 | 隨想
    如果彩條屋真的想要塑造一個中國神話傳說中龐大的「封神宇宙」,那就必須要保持電影風格的統一性,不論是在每個電影角色或畫風的塑造上,還是在故事敘述的方式上,都應當要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關聯性。可姜子牙風格完全不同,它全片的基調都有種很低沉的感覺,講述的是封神大戰之後,姜子牙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崑崙,姜子牙踏上旅途尋回自我,而且在人物形象上姜子牙也沒有太多的突破。
  • 《姜子牙》口碑崩壞,封神宇宙恐虎頭蛇尾
    現在比較熱門的一部影片就是封神宇宙系列作品之一的姜子牙了。姜子牙在上映之前應該也是受到了萬眾矚目的,它同時受到了封神宇宙系列還有國漫崛起這兩個方面的期待,可以說是備受關注了。姜子牙的故事情節和哪吒相比還是比較複雜的,在武王伐紂之後姜子牙作為最大的功臣變成了第一個有資格封神的人
  • 姜子牙口碑不如哪吒,封神宇宙該何去何從?不給機會又何談成績
    #「封神宇宙」的出現是國漫粉最自豪的事情,也是不少自卑久了的人的心頭刺,從被提及到如今建立的過程中,太多的質疑和吐槽,在《姜子牙》出來後更是達到巔峰,因宇宙中的一部作品直接把它打上「崩塌」的標籤,如此兒戲但它真的崩了嗎?
  • 國慶檔《姜子牙》劇情猜測,封神是一場陰謀,封神宇宙不是夢想
    前言《姜子牙》作為國慶檔電影中的龍頭,前有哪吒的49億票房的鋪墊,觀眾們對《姜子牙》的期望值十分高,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結尾處的彩蛋表示下一部的電影是《姜子牙》,這個操作與漫威宇宙十分相似,難道國漫電影終於要出現扛鼎之作了嗎?
  • 《姜子牙》一戰封神?未必。但封神宇宙穩了
    《哪吒》片尾的《姜子牙》更是讓我們看到了彩條屋構建「封神宇宙」的野心,讓我們對中國的神話IP和超級英雄充滿了期待。,蒼生如江海」「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控,不可不救」則是成年人在經過信仰顛覆所做出的完全反骨,姜子牙的反抗理性悲愴,讓人心生距離。
  • 國漫《姜子牙》定檔大年初一,接棒《哪吒》,封神宇宙再度開啟!
    可還記得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尾的第三個彩蛋那七個字:「姜子牙,你可知罪?」,吊足了觀眾半年的胃口。終於,經過四年打造的《姜子牙》橫空出世,定檔大年初一,待觀眾揭開其「罪名」,也明朗化了國漫「封神宇宙「時代的到來。
  • 《姜子牙》強勢歸來!一戰封神!國產「封神宇宙」能否超越漫威?
    中國國漫的巔峰時刻即將開啟...《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馬當先,《姜子牙》、《鳳凰》緊隨其後,開創中國獨一無二的混沌封神宇宙!2019年暑期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啟了封神榜動畫電影的起源,在片尾的彩蛋中也暗示了將會有封神榜中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姜子牙的動畫電影。
  • 靜下來體會封神宇宙,姜子牙有屬於自己的色彩
    ,對於未來國漫的期待也越來越高。因此,當小尼看到《姜子牙》的預告時也是同樣興奮的,為優秀的國創動畫能夠一部接一部地出而興奮。但是大家仔細想,本身《封神演義》乃至大家想看到的封神宇宙都是需要一部一部作品去完善的,就《姜子牙》的立意與深度,足以打開大家對封神宇宙的幻想。首先,《封神演義》本就是具有借古諷今意味的作品,但是書中同時也流露了濃重的宿命論的觀點,最後敵對雙方的人物乃至助紂為虐的奸佞小人一齊都登上了封神臺。
  • 姜子牙虛假宣傳?或許封神宇宙有兩個
    彩條屋出品的動畫《姜子牙》上映後遭到了廣泛的差評,除影片質量不過硬的問題之外,還有很多觀眾表示「受騙」,指責片方進行「虛假宣傳」,而之所以會有這有種說法,是因為被捆綁宣傳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與《姜子牙》根本沒有共享世界觀,也就所謂的「封神宇宙」可能根本不存在,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姜子牙的虛假宣傳與所謂的「封神宇宙」。
  • 《姜子牙》與「封神宇宙」的父權秩序
    根據中國經典封神故事創編而成的動畫電影《姜子牙》,熟稔地操演著中國傳統元素,畫面驚豔,甚至化腐朽為神奇,重寫了大眾對申公豹的印象。從上述層面看,該片不失為一部優秀動畫電影。可是,如果說小九的出嫁、姜子牙被師尊發配北海是一種失父,那麼《姜子牙》不過是一個小九與姜子牙的尋父故事。
  • 《姜子牙》定檔國慶,《哪吒》之後的又一部爆款國漫
    國漫《姜子牙》定檔了,定在國慶,這部電影本來是春節檔的因為疫情原因,很多期待值很高的春節檔電影還沒有定檔,這部似乎就是原先春節檔裡第一部重新定檔的《哪吒》讓很多人看到國漫的希望,無論是劇情還是畫面都讓很多人喜歡而這次的《姜子牙》作為同系列國漫則也讓人期待滿滿
  • 同屬封神宇宙,該如何評價《姜子牙》這部動畫電影?
    《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都屬於封神宇宙系列的作品。《姜子牙》上映後兩部作品被拿來比較也很是正常。那麼《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比起來,到底是更優秀還是更差呢?按照畫面來看,《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更優秀,姜子牙有許多狂砸特效的大場面,比《哪吒之魔童降世》更能讓觀眾看得爽快;在劇情方面,《哪吒之魔童降世》高於《姜子牙》,《姜子牙》受人吐槽最多的就是劇情;在人設方面,《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比《姜子牙》厲害一點點。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這兩部動畫的水平差異。
  • 《姜子牙》:從封神到涼涼?能成功接過國漫接力棒嗎?
    國漫崛起,從《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開始喊,《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始膨脹,《姜子牙》趁著這股東風而起,在萬眾期待中,接過國漫的接力棒。換句話說,姜子牙是個滿級大號。光線系要講姜子牙封神後的故事,相當於剛會走路的小孩子奮力奔跑起來,也讓觀眾更清晰認知國漫還在起步階段,實驗性的先鋒作用,代替了穩定的長尾效應。
  • 《姜子牙》之後的「封神宇宙」,有點懸啊
    上映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姜子牙》的票房水漲船高,但是與之相反的,則是一路下跌的評分,豆瓣評分現在已經跌倒了7分以下,這也就說明在大部分打分的觀眾心目當中,《姜子牙》只是一部剛過及格線的作品而已。》的質量怎麼樣,我想聊聊之前網上呼聲很高的「封神宇宙」。
  • 國漫神作《姜子牙》即將上映,將又是一部神作,你期待這部國漫嗎
    據2019年的國漫電影神作《哪吒》過去已經半年了,終於要迎來結尾彩蛋的另一部國漫神作《姜子牙》了,期待不已呀。《姜子牙》這部動漫電影將會在10月1日上映,我已經預購好票了,就等上映去看了,在貓眼電影還沒上映預購票房就達到150多萬了,想看的人也超過130萬了,距離上映還有6天,預購票房還在增加中。
  • 《姜子牙》:國漫究竟能否一戰封神
    國慶大熱電影中,除了主旋律《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另一部熱度最大的就是國漫《姜子牙》。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正如其名,猶如一個魔童,在國漫立產業中下了一個標杆,那麼今年的《姜子牙》究竟能否使國漫真正崛起、一戰封神
  • 《姜子牙》:從封神到涼涼?
    國漫崛起,從《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開始喊,《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始膨脹,《姜子牙》趁著這股東風而起,在萬眾期待中,接過國漫的接力棒。換句話說,姜子牙是個滿級大號。光線系要講姜子牙封神後的故事,相當於剛會走路的小孩子奮力奔跑起來,也讓觀眾更清晰認知國漫還在起步階段,實驗性的先鋒作用,代替了穩定的長尾效應。
  • 看完姜子牙我看到了國漫的「野心」,這一部電影確實是精品大作
    看完這些評論叨叨馬心裡涼了半截,本來我們內心充滿了激動,前些年的《大聖歸來》開啟國漫電影崛起的徵程,去年的《哪吒》絕對是讓國漫又大火了一把!我看了之前的評論難道《姜子牙》毀掉國漫崛起之路了?還好我還是去了,畢竟現在《姜子牙》票房超了10個億,我想再不堪也會有優點吧!
  • 《姜子牙》導演:從未想過蹭《哪吒》熱度,封神宇宙是「孤立」的
    》原本就是作為《哪吒》彩蛋而被揭露的項目,而自後者功成名就之後,這部國漫也一直用著「封神宇宙」的名號來進行商業宣傳。有看過漫威電影的朋友應該知道,所謂的「宇宙」乃劇情貫穿的東西,其中的每一位人物可以擁有自己的獨立故事,但他們彼此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觀當中。
  • 豆瓣7.1和最快突破10億的《姜子牙》,暴露了國漫崛起的尷尬
    另一方面《姜子牙》是繼《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封神宇宙」中的又一力作,在一開始就被寄予了突破50億哪吒的厚望。,「封神宇宙」第二個主角形象「姜太公」的顛覆不是說說而已,「成為自己的神」也成了自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思想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