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三重境界,你處於哪一層呢?

2021-01-13 尚善心理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這三重境界其實也代表著三種不一樣的幸福。

01第一重境界的幸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在孩童時代,單純天真,眼神清亮,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看不見皮笑後面的肉不笑,山水蟲魚,萬事萬物都是它自己本身。

快樂其實很簡單,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本我的快樂滿足了,就覺得很幸福。

少數心靈如孩童般純淨的成年人,平和安寧,少欲少求,不知時光,過得也很愜意灑脫。

比如這樣一個故事,幾乎每個人都耳熟能詳:

有一個青年躺在沙灘邊曬太陽,一個智者問他為什麼不去交朋友呢?

他說和朋友交往,說不定有利益衝突,會鬧得不愉快。

智者又問他為什麼不結婚呢,他說結婚了,有可能會離婚,反而不開心。

智者又問他為什麼不去捕魚呢?他回答說,為什麼要捕魚呢?

智者說,如果你去捕魚的話,你就會賺很多的錢,這樣你就會買很多的船,請很多的水手,然後捕更多的魚。

青年問,然後呢?

智者說,然後你就可以愜意的坐在沙灘上曬著太陽,享受陽光了。

青年說,可是我現在不就正坐在沙灘上享受著陽光,無憂無慮嗎?

這個故事原意是嘲諷這個青年無所作為,虛度光陰,以此來教育那些懶惰不思進取的人,

然而,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每個人生下來一定要去打拼嗎?

在你被生活逼迫得傷痕累累的時候,是不是多少次在夢中也想結廬而居,簡單度日呢?李子柒的田園生活羨煞了多少人呢?

湖南衛視的「變形記」欄目,將偏僻山村心思純淨的孩子帶到光怪陸離的大城市,讓他們見識了繁華,喚醒了欲望,回去卻發現現實無法支撐起偌大的理想,這難道不是一種毀壞他們幸福的殘忍行為嗎?

你在看熱鬧,可是他們卻在你的熱鬧中體驗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哀,掛在天上的月亮,他們能採到嗎?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採菊可東籬,抬頭見南山,梅妻鶴友,不亦樂乎?

02 第二重境界的幸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隨著生活經驗的增多,我們越過世間萬物看到了事物背後隱藏的財富、權力密碼。 「花非花,霧非霧」,山水蟲魚,萬事萬物都不是它自己本身。

看到錢,會想到它是通過怎樣的途徑來的,換取它的是汗水、腦力、金錢還是尊嚴?

這不由讓人失去了純真和率真,變得思慮過多,畏首畏尾,從而產生焦慮、困擾、緊張等種種困擾。

這樣就不再幸福了嗎?顯然不是的,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這樣一個境界,我們在不斷的追求我們想要的東西,試圖讓自己更幸福。

但幸福是跟自己的渴求欲望息息相關的。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我有車有房、有兒有女,不愁吃穿,為什麼我感覺不到幸福呢?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的欲望是分層次的,低層次的欲望實現以後人就會渴望高層次的欲望。

當一個人沒有房子,無家可歸的時候,他會覺得如果他有一個房子避風雨,那就是最大的幸福,當他真的擁有一個房子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他會因為這個房子而感到很幸福,但是久而久之,他就會不滿足於一個房子,他想要再開創一份事業,那麼這個房子就很難給他帶來幸福感了,因為房子已經不是他的欲望所求了,這個時候創業成功就能給他帶來很大的幸福感。

對於飲食男女來說,幸福感是隨時在變化的。關鍵在於你的目標不能設立得太過高遠,最好是「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不然就要體驗癩蛤蟆吃不到天鵝的苦楚了。

幸福還是比出來的,因此要多縱向和自己比,少橫向和他人比。

有房有車,相對於那些沒房沒車的人來說,應該會更容易感覺到幸福,可問題是人們經常去比較的往往是比自己更優越的的人生。買了電梯房,就老看著人家的別墅;開著奇瑞,老盯著人家的保時捷;有兩個女孩,就老羨慕人家的一兒一女,如此比較當然心累,又如何能體會到幸福?!

只能哀嘆一聲,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了。

03第三重境界的幸福: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已經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經過初識,困惑之後的大徹大悟,失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的山水,是更有韻味的山水。

近年來,簡約的生活方式喧囂塵上,斷舍離成為一種風向,物品過多擠掉了房子的空間,欲望過多擠佔了心靈的空間,人們發現原來拋棄了繁雜的欲望,其實可以生活得更純粹。

某知名大學一對夫妻辭職,回到山村裡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種,採訪的時候,男教授不著上衣,挑著擔子,臉上露出孩童般單純滿足的微笑,他們坦然說,相比以前的各種繁雜的人生,這樣與世無爭的生活更幸福。看透了,也就簡單了。

我歷經繁華,只想歸來還是那個純淨的少年。

心無塵埃,了卻生前身後事,拋卻功名與厚祿,回歸初心,做回自己,看山就只欣賞山的美,看水體驗水的柔,心境平和,返璞歸真,是以天人合一,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結語:三重境界,三種幸福,不一樣的追求,能做到一種,就是開心的吧。

相關焦點

  • 《六祖壇經》的人生三重境界,你到了哪一層?
    說到人生境界,王國維先生在其《人間詞話》裡面用三首宋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比喻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其實禪宗裡面也有「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三重境界。禪宗的這三重境界雖然看似簡單,大家也耳熟能詳,但是文字背後的深義卻不那麼簡單。
  • 高手做事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層?
    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在做事的三重境界裡乘風破浪,逐級而上。 第一重境界 做得到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
  • 愛有三重境界,你修煉到第幾重了?
    因為他對你只有感激而沒有愛意。 2 哲人瑣羅亞斯德對愛有過最精闢的總結:愛有三重境界,無私的愛,相互的愛,和自私的愛。 無私的愛,是最高境界的愛,修煉到這種地步的人,幾乎愛到沒有自我,目的單純而明確,為所愛的人付出,不在乎自己承受的痛苦和磨難。
  • 減肥的3層境界,看看自己在哪一層,一項運動或助你瘦身不反彈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減肥方法,減肥一般有三個境界,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處於哪一層?一:節食減肥節食減肥是一種很常見的減肥方法,大家經常餓幾頓肚子就覺得自己瘦了一些。但是過不久就會反彈回來,體重反而比原來更重了。節食減肥是很不健康的,我們所要的減肥並不只是體重減少了,而是縮小脂肪細胞體積,這才會讓人看起來更瘦。我們不是一天兩天胖起來的,所以也不會一兩天瘦下來。
  •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到了第幾重?
    王國維有云:「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人生來便註定了要成長、要追逐、要反思、要前行……這條旅途你已經一個人走了很久,累的時候不妨停下來,看看自己的目標是否還在自己的正前方,看看自己是否還依然守著最初的那顆心,看一看人生這條路,你究竟到了哪一重境界。
  • 電影《三個傻瓜》,揭示學習的三重境界,你屬於哪一種?
    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才是真正的幸福?總之,電影《三個傻瓜》寓教於樂,講述的雖然是印度故事,但提出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教育問題。下面,青隅老師將選取影片中三個有趣的情節,和大家分享學習知識的三重境界:理解知識,遷移知識,運用知識。
  • 喝酒的九重境界,你喜歡哪一重?
    飲酒,姿態萬千小口細咂,這是品味推杯換盞,這是客氣放杯豪飲,這是氣度更是交情爛醉如泥,這這就是不像話了凡人飲酒,但求一醉智者飲酒,但求滋潤人與人之間喝酒是有區別的,有區別就會產生境界飲者可以分九重境界快來看看你喝到過哪一重吧第一重:小酌小酌怡情,這是喝酒的休閒階段觥籌交錯,略帶矜持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對都是紳士淑女般的風度翩翩的模樣第二重:微醺這是喝酒的體驗階段已經能夠感受到酒精帶來的神經刺激此時個個都像個詩人一副提筆就能寫詩的樣子
  • 三十六重天一層一個境界,玉帝只管三十三重以下,剩下歸誰管呢
    在普通百姓看來,天上都是神仙哪位都很厲害,但神仙的等級夠相同,各位神仙能力不同,地位有高有低,能力有強有弱,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天也是分等級分層次的,而且層次劃分的很多很詳細,天共有三十六層,每層都是一個境界最高的三十六層,連玉帝都沒資格踏入,玉帝是掌管眾神仙的大角色,這三十六層竟然是他都不能進去的地方,那麼住在三十六層的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 《那年花開月正圓》:賺錢境界分6層,你在哪一層?
    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不僅是部愛情劇,更是一部生意場教科書,劇中把賺錢的境界分6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層:二虎:乞討為生,只有生存二虎很可憐,家裡有個生病的媽媽,沒錢看病奄奄一息,還有個年幼的弟弟,他是個小乞丐,餓了三天,不得已,搶了周瑩的甑糕。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官場再好的錦衣玉食,也不如手中一杯菊花酒。吳宮深處埋荒草,晉代衣冠成古丘。榮華富貴轉眼就成了別人口中的笑談趣事,又有什麼好在乎的呢?在莊子的智慧中,不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層境界。
  • 王陽明:讀書的三重境界,看看在哪一層
    同樣是一本書,有人能從中參悟得很多東西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具體實踐中加以運用,這讓他們少走了很多彎路;而有的人讀過之後便如沒讀一般,讀前怎樣,讀後還是怎樣,既無心得也無實際行動上的幫助和改變。這兩種讀書效果差異是巨大的,時間運用的效率當然也大不相同,而原因,是因為這兩種人智力差距很大嗎?當然不是!
  • 好名字的三重境界
    名字的境界,是指好的名字帶給個人的感受或境地,這需要欣賞者個人與名字的深度契合,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欣賞和一見鍾情式的點評。 說到境界,我們耳熟能詳的有「王國維的三境界說,弘一大師的人生三境界說,以及唐代青原禪師關於參禪的三境界說」。
  • 讀書的層次與境界,你在哪一層?
    所以,這階段的案頭擺滿了《**高效學習法》、《21天**習慣養成》、《*招搞定熊孩子/青春期》、《三分鐘識破人心》、《三招教你獲得**》、《厚黑學》……如果從市場和受眾總數計算,這個層次的讀書人最多,市場收益也最多。在開始探索做教育的那階段,購買了不少教育類書籍,其中像《**媽媽的育兒經》、《哈佛男兒成長記》之類的超級暢銷書特別引起了我的關注。
  • 生意的三重境界——你在那重境界呢?
    一個簡單且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卻把做生意的三重境界一一呈現:「坐樁派」「推銷派」「吸心派」。
  • 高中文言文實詞的學習有三個層次,你到哪一層了?
    考試的時候文言文閱讀中的翻譯試題基本上還處於蒙猜的階段。可以說文言文學習是高中生語文學習的攔路虎。文言文的問題解決了,高中生的語文學習的幸福指數會提高很多。文言文閱讀的關鍵就是實詞詞義的掌握。這個就和英語學習的單詞有點兒類似。沒有掌握文言實詞的詞義,文言文閱讀就無從談起,因為你壓根就看不懂文言文,何來做題之說呢。
  • 知見詩社|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插圖畫家:施虹賓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作者:洞見誦讀:宋彧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官場再好的錦衣玉食,也不如手中一杯菊花酒。吳宮深處埋荒草,晉代衣冠成古丘。榮華富貴轉眼就成了別人口中的笑談趣事,又有什麼好在乎的呢?在莊子的智慧中,不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層境界。
  • 做事的三重境界
    高手做事認真盡責而不以為苦,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們在做事的三重境界裡乘風破浪,逐級而上。第一重境界:做得到在「三分鐘熱度」這個不良習慣面前,無數人淪為失敗者,但也有人成功克服。正所謂「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 很多人完不成計劃的原因就在急於求成。
  • 九首飲酒詩詞,九重喝酒的境界,你在哪一重?
    今天,詩詞君分享九首飲酒詩詞,裡面包含九重喝酒的境界,來看看你在哪一重吧!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溫了酒,看著紅爐小火,窗外就要下雪了,去請好友劉十九,能否來共飲一杯?冬日裡,小火爐配酒,無比閒適。
  • 養龜人的三大境界,你到了哪一層修為了?
    人生三大境界,在《人間詞語》原文:「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收藏大益茶的三重境界 看看你在第幾重
    每當空閒的時候,我總會有意無意地想起這句話,人做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修行求的是完滿,做事也一樣是追求完滿,這樣一想人生還真的是活著做任何事都是在修行。投資大益茶是修行嗎?當然是。既然是修行,那就講求境界。投資大益茶有幾重境界呢?在我看來有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