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仁新星|第18期 張劍波:心懷熱愛 在胃腸肛腸外科之路上篤定前行

2020-12-14 上遊新聞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

「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

——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從畢業小萌新,到醫學界「後浪」,他們在一次次與死神與病魔的較量中練就盔甲,直到獨當一面。他們是在不斷蛻變、成長的寬仁新星,為了他們深愛的白衣戰袍,為了病人的性命相託,他們揮灑著青春,秉承醫者初心,正在逐夢前行。

從門診,到病房,從手術臺,到實驗室……上遊新聞帶你們走進這一群「寬仁新星」,傾聽他們的成長故事,看見他們,了解他們,信賴他們……

「我老了以後能放心讓自己的學生看病嗎?」張劍波在重慶醫科大學醫學影像系做兼職班主任時與學生們見面時他這樣問道。作為青年醫生,一路從青蔥的醫學生走過來,他始終以一個奮鬥者的姿態不斷成長和學習。他深知,醫生是個大器晚成的職業,知識的學習,經驗的積累,能力的增長,需要時間磨礪,需要臨床浸泡,需要科研突破,這其中,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前輩們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作為後輩,我們也必須順著這樣的腳印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最後患者和家屬才會放心把生命交到我們手中。」

[本期寬仁新星]張劍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胃腸肛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中共黨員

磨礪成長

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無寸鐵

「最初選擇學醫這條路,並沒有什麼高大上的理由,但如果要說,我一直告誡自己,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做好,要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張劍波一直說自己是平凡的人從事著平凡的工作,從醫之路的開端並沒有什麼「高大上」的理由,在重慶醫科大學一路從本科、研究碩士生、博士走過來,走著大多數青年醫生都要走的必經之路。但他拒絕平庸,在從醫這條路上,他一直心懷熱愛,不斷突破自己,奮力向前。

當他還是一名研究生時,剛從學校踏入臨床,進入當時的普外科實習,第一次看到王繼見主任「左右開弓」,左右手都能主刀,而且還做得那麼精細,他被深深震撼了。各位老師風格各異的手術技巧,讓他如同看「神仙比武」,從事外科的念頭在他心中逐漸堅定。涵蓋專業廣泛的普外科的學習讓他因此打下了紮實的外科基礎,他決定向普外科中最具有挑戰的胃腸肛腸外科發起衝擊,但這一次他卻差點半路折戟。

胃腸肛腸外科是外科裡出了名的又累又苦的科室,不僅急症多,而且重症多,診斷難,風險大,一個肚子痛有可能還沒診斷清楚病人就沒了,醫患糾紛也多。因此非常考驗一名醫生的臨床技術和緊急處理能力。張劍波也因此對自己要求苛刻,不容許自己有一丁點的錯誤。可越是想做好,越不容易做好,一次遇到病人肺栓塞,結果沒搶救過來,又一次遇到一位休克的老人,結果在去做檢查的路上就突然心跳停止了,也沒搶救過來。接連幾次的打擊,讓張劍波開始懷疑自己可能不適合留在胃腸肛腸外科,他接連幾天覺都睡不著,反覆想著自己處理的每一個細節,整個人都陷入了消沉和抑鬱之中。他找到主任說自己不想留在科室了,主任看著年輕人,笑了笑對他說:「要不你先去其他科室輪轉一下,再回來試試。」

在武俠小說中,能練到最高境界的高手都要心無旁騖,懷揣赤子之心方能成功。張劍波放下自己心中的雜念,在其他科室輪轉了整整兩個月,這兩個月裡他把自己全身心地浸泡到臨床中,除了治病救人,他什麼也不想,這兩個月裡他的臨床技術突飛猛進,交到他手裡的病人都能管理得井井有條。看到一個又一個病人康復出院,他的自信心也逐漸找了回來。兩個月後,他「滿血復活」回到胃腸肛腸外科,然後又一頭扎進病房,最忙的時候持續一個月一個人管30個病人,每天早上七點到醫院,晚上十點過後才下班,辛苦的付出換回來了豐富臨床經驗的積累和技術能力的大幅提升,科室主任和上級老師也很欣慰看到他的成長,在他研究生畢業後將他留在了胃腸肛腸外科。

張劍波常對自己和學生說「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無寸鐵。」尤其是作為一名醫生,首先要做到手裡「有活兒」,技術過硬,才能真正擔起作為醫生的責任,擔起病人的性命相託。

做專做精

厚積薄發才能走得更遠

做事穩重、遇事果斷、對待病人盡心盡責,醫術上更是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是張劍波身上散發出來的特質。領導和同事們都說,把病人交給他,是一件非常放心的事情;病人們也說,張醫生平易近人,負責認真,值得信任。但張劍波並不滿足自己的成長,因為醫學是不斷進步的學科,在他看來只有學的更多,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遠。2013年,他再一次走出科室,辭職去讀博。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學問要知不足。」我國醫學泰鬥、普外科開拓者裘法祖老先生這句話激勵了無數的醫生不斷前行,張劍波也希望自己能在胃腸肛腸外科這座高峰上能攀登得更高。為了能專心做研究,他乾脆辭職脫產讀博,踏踏實實做了兩年的實驗。讀博三年,當他的同窗和好友們都已經工作得風生水起,買車買房,他的生活卻只有宿舍和實驗室,兩點一線,從早上七點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一兩點才走是常態。博士畢業回家時,他的妻子告訴他,家裡存款只有不到一萬了。回望這段經歷,他說雖然少掙了兩年的錢,但卻為自己積累下了豐厚紮實的科研功底,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兩篇IF>5分的SCI論文,那些夜以繼日的實驗生活沒有白費,科研帶給了他獨特的思維和視野,這些足以為他積蓄起成長路上的巨大能量。

2016年,他再次回到重醫附二院胃腸肛腸外科工作,與第一次入職不同,這一次,之前積累下的豐富臨床經驗和技術能力以及紮實的科研功底為他鑄造了一副堅實的鎧甲,讓他在臨床工作中更加遊刃有餘,幫助眾多患者擺脫痛苦,成為科室人才梯隊中的中堅力量。為了將自己的專業做深做精,在微創腹腔鏡的時代,他追求更微創以及最大程度地減少患者創傷的理念。在科室王繼見主任的帶領下,一同在西南地區率先開展無氣腹單孔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這一手術是將懸吊式腹腔鏡技術與單孔腹腔鏡技術相結合,在發揮單孔腹腔鏡優勢的同時,更加安全。尤其適合於心肺功能欠佳、全麻手術耐受力相對低的高齡患者腹腔鏡微創手術。手術創傷更小,術後恢復更快,還可進一步減少住院費用,也更加經濟。目前科室的這一技術也在全國範圍內領先,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一把手術刀,一支腔鏡,可以說凝結著外科醫生的全部心血,也寄託了無數危重病人生之希望。在張劍波心中,他希望自己作為拿刀人,能通過不斷的鑽研,將技術錘鍊得更加精湛,用雙手去治癒更多的病人,「勿問貴賤,勿擇貧富,專以救人為心。」這是他一直堅定的選擇。

突破自我

基層歷練擔起青年醫生肩上的責任

在成長前行的路上,除了在專業領域苦下功夫外,張劍波還積極承擔了醫院黨委的委派,先後到巫山、奉節和彭水下鄉,這一次到彭水縣人民醫院掛職副院長已經一年多。基層的歷練,讓他感受到了作為一名青年醫生肩上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在彭水縣醫院掛職副院長一年多的日子,是張劍波再一次突破自我的一年。在這一年多裡,他分管科教及學科建設、醫療質量管理、對口幫扶統籌、等級醫院評審等多項工作,同時還對口支援普外科的臨床工作。期間,積極推進醫院的科教工作,組織開展多項全院科研學術培訓及學術交流活動,申報多項科研項目,助力科研及學科交流能力提升;拓展人才培養制度,助力學科人才素質提升;擔任創建辦主任,負責等級醫院評審工作,助力二甲覆審。在專業領域,還組織重醫附二院幫扶專家在彭水縣人民醫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0餘項,梳理重點學科建設,助力臨床和學科綜合實力全面提升。

在基層歷練,張劍波承擔的管理工作更多,但同時仍然專注臨床工作,期間開展及指導了各種胃腸外科微創手術70餘臺次,而且還在門診遇見了一位十多年前的老病人。這名患者是張劍波剛參加工作時救治過的一名病人,那時做了四次手術,現在十多年過去了,患者聽聞他在彭水縣人民醫院開了專家門診,還專程來複診。看到多年前的病人依然健康地生活著,「我覺得所有的一切付出都值了。」

心懷熱愛,追逐前人腳步。在行醫路上,張劍波從未停歇探索生命科學的腳步,從未放棄給他人帶去生的希望的責任與使命,也從未放下作為一名青年醫生的擔當,在未來的日子裡,他仍將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

人物名片》》

張劍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胃腸肛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寬仁英才」項目優青人才。主要從事胃腸肛腸外科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及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胃腸外科及肛腸外科的微創手術治療。近年來致力無氣腹單孔腹腔鏡技術應用於大腸癌手術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和腹腔熱灌注化療的臨床研究,在惡性腹水、腹膜轉移癌等疾病的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中國NOSES聯盟重慶分會理事、重慶抗癌協會造口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重慶市健促會普外科專委會委員,主持重慶市科委及衛健委課題各一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4篇,其中IF>5分2篇,CSCD核心期刊論文3篇。

相關焦點

  • 專家引領促學科發展 創新技術強專業基石——國際知名胃腸肛腸專家...
    專家引領促學科發展 創新技術強專業基石——國際知名胃腸肛腸專家傅傳剛教授來我院開展胃腸疾病診療工作 2020-12-18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寬仁新星|第17期 聶茂:為熱愛乘風破浪 做眼裡有光心中有愛...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
  • 聚焦·寬仁新星|第20期 鄧丹:一路「風風火火」,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
  • 聚焦 寬仁新星|第4期 朱軼:做「生門」的守護者 用愛延續新生命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
  • 第6期 李金政:行走刀鋒 勇攀「肝膽珠穆拉瑪峰」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 「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 ——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
  • 湖南省知名胃腸外科專家陳超武教授親臨常德四醫!
    為積極響應國家衛健委關於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基層醫療技術提升,加強學科能力建設的號召,6月12日,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特邀湖南省醫學會腸瘻學組主任委員、湖南省人民醫院普外科兼胃腸外科主任陳超武教授來院講學、查房。
  • 湖北、湖南、江西靠譜肛腸科公立醫院與專家簡介
    湖北武漢 武漢市第一醫院 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胃腸外科組建於2008年,發展壯大於2013年,目前科室按專業發展的時代要求,分為兩個病區:胃腸病區及肛腸病區。
  • 看胃腸病、肛腸病款已劃撥!12月30日申領截止!
    「看病太花錢了,看到有免費項目就報名來了」「多年老胃病了,想趁著這次公益活動解決好」「一直便秘,怕自己有腫瘤或者痔瘡啥的,想報名檢查一下」目前,省二級專科醫院門診大廳、走廊、過道、十幾個科室全都排滿前來報名市民,場面相當火爆,報名市民情況多種多樣,有多年老胃病的,有想做胃腸肛腸體檢的
  • 奧迪「心懷遠方」篤定前行!看起來溫柔的全新Q3,正是男人的寶藏
    全新奧迪Q3(也就是2020款)將於5月18日正式面向消費者,現階段已經公布了該車的所有信息,售價在27.18-35.58萬元,不過這個價格並非最終的售價,我們相信在最終售價方面還會保持上款車型的價格,所以對於這點大家不用擔心。
  • 節目預告|河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健康同行》欄目第340期節目...
    名醫名家01 心懷德仁術 大醫為蒼生駐馬店市中醫院呂哲文章連結:→點我了解更多節目詳情不斷求索,勤勉自勵,38年來他堅守初心,篤定前行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普外胸外科不忘初心,心向陽光,用精湛醫術妙手回春,用初心堅守重燃生命曙光!
  • 中南大學孫晟傑:「心懷熱愛,篤定前行」
    2018-2019學年加權成績與綜測成績均為專業第1名。連任藥學1603班班長四年,曾擔任軍訓負責人、湘雅藥學院學生會文藝部幹事。現已保研至中山大學藥學院(深圳)藥劑學方向。「心懷熱愛,篤定前行」早在中學時期,孫晟傑就對生物與化學充滿了興趣,也正是懷揣著這樣的熱愛,在選擇本科專業的時候,第一志願便填寫了藥學。剛入校時,他的學業成績並不突出,進入專業相關課程學習後,他更加感受到藥學的神奇魅力,享受著、熱愛著,成績直線上升。
  • 【關注】第五屆同濟大學胃腸外科高峰論壇召開
    【關注】第五屆同濟大學胃腸外科高峰論壇召開 2020-12-11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懷夢想 篤定前行——瑞泉中學校長在2020屆高考百日動員會上的講話
    原標題:心懷夢想 篤定前行——邢唯遠校長在2020屆高考百日動員會上的講話老師們,同學們,家長朋友們:今天的高考百日動員,應該是我們所有人經歷的最特殊的一次動員會。疫情之下,有人焦躁不安,有人篤定如磐。相信同學們都記住了武漢方艙醫院那個病床上的靜心讀書的「清流哥」,雖身染疫病,卻毫無驚恐。1665年,鼠疫在歐洲大爆發,倫敦成為重災區,劍橋大學宣布停課,牛頓也在鄉村度過了18個月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在這段疫病肆虐的時期,他蓬勃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迸發出更加耀眼的活力。
  • 聚焦·寬仁|第16期 劉曦:他是疾病「偵察兵」,更是生命「救火員」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
  • 胃腸外科專家透露真相!
    指導專家:楊景哥主任醫師 講師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胃腸外科談到減肥,很多人都認為那是愛美的追求,是為了擁有一副傲人的身姿。實際上,肥胖,已經構成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性問題。於是,減重外科手術應運而生。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楊景哥醫師告訴我們,很多肥胖患者術後一個月後就能減掉幾十斤,大基數的、幾百斤的重症肥胖者術後一個月能減重100多斤。目前減重手術最常用的有胃旁路手術和袖狀胃切除術。
  • 國家級消化道專家親臨白石肛腸醫院一對一疑難解惑
    ,為預約患者開展疑難複雜胃腸疾病診治及早癌精準篩查,為煙臺疑難複雜胃腸疾病患者帶來福利。  作為煙臺地區唯一的江學良教授工作室,煙臺白石肛腸醫院已經與江教授及其團隊在消化系疾病的各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江學良教授今後每月來煙一次,為廣大百姓進行講座、現場診斷、開展胃腸鏡等一系列活動,真正造福港城百姓。
  • 陳路川教授組稿 | 葉再生等:從胃癌外科術式的演變感受影像學的...
    主編按語·陳路川教授 胃腸腫瘤精準外科治療的方向和啟示 隨著技術的創新,理念的變革,外科醫生在胃腸腫瘤診治中的地位和角色也隨之不斷變化。
  • 我是外科女醫生
    小王來到醫院肛腸科門診,沒想到裡邊坐著一位穿白大褂的女性。小王不好意思地問:「護士,請問醫生去哪裡了?」「我就是醫生,坐下吧!」對方回答。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總是以男性居多。實際上,「外科風雲」中也不乏女醫生的身影。根據福建醫科大學2019年新生入學數據,其中男女比例為1∶1.4。
  • 用汗水澆灌收穫 以實幹篤定前行
    在2019年和2020年交替的時間節點上,我們回首過去,展望未來。2019年,我們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2020年,前人擘畫的美好藍圖,即將由我們親手實現。天道酬勤,日新月異。有付出,就會有收穫。2019年,我們銳意推進改革,我們共同戰勝了各種困難和挑戰,廣大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勇攀醫學高峰,給外科醫生更靈巧的雙手!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入職」
    12月18日早上,在邵逸夫醫院手術室,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正式上崗,普外科虞洪主任醫師用這臺機器人為一位肝癌患者做了左肝切除。這也是邵逸夫醫院第二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從此進入「雙機器人」時代。腹腔深處的腫瘤被整個「端」起手術機器人給醫生靈巧雙手此前邵逸夫醫院引進的第三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剛剛在12月15日完成今年的第1000臺手術,單機機器人手術量位列全國前三。目前,在邵逸夫醫院,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完成的高難度手術,包括了泌尿科、普外科、婦科、肛腸科、胸外科、心外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