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名列戰國七雄

2020-12-16 騰訊網

戰國七雄有一個特殊的成員,韓國。

這個國家從立國之初到被秦國滅掉,從來沒有取得過讓人亮眼的成績,更沒有主導過戰國的局勢。

那麼,這樣的一個國家,他為什麼能夠命令名列戰國七雄之一呢?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他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盟友。

韓國是三晉之一,甚至有一種說法,戰國就是從三家分晉開始的。

除了韓國之外,趙國、魏國兩個諸侯把偌大的晉國一分為三,三家分晉之後,很快就在魏文侯的帶領下形成了攻守同盟。

經常聯合起來對周邊發動戰爭,所以雖然依靠韓國本身的國力在戰國七雄中是吊車尾,但是有魏國趙國兩個國家幫襯著,他也能牢牢的坐穩戰國七雄的位置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韓國有點類似於二戰結束之後的法國。

第二,軍隊的戰鬥力還不錯。

能夠名列戰國七雄,僅僅依靠盟友的幫助還稍顯不夠,畢竟,到了戰國中期,韓趙魏三家也起了矛盾,這個時候就需要韓國自身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才能生存下來。

韓國軍隊的戰鬥力還不錯,曾經在魏惠王時期單獨抵抗魏國主力魏武卒部隊的攻擊,給孫臏馬陵之戰提供了機會。

同時,韓國擁有非常先進的弓弩的製造技術,可以說在當時獨步天下。

尤其是腳踏弩可以接連發射,應該算是諸葛弩的高配版,遠程攻擊能力應該要在秦國之上。

所以,雖然韓國的國家小人口少,但仍然有能力面對強敵的時候給予對手重大的殺傷。

最後,巧妙的利用了戰國其錯綜複雜的形式。

別看韓國不大,但是該國的外交水平卻非常厲害,很多重大的事件都有參與。

戰國初期,韓國與魏國、趙國一道結成同盟。

戰國中期,韓國和山東其他五大強國結成同盟對抗強秦。

即使到了戰國後期,仍然積極聯絡周邊國家和秦國對抗,最著名的就是利用上黨郡的歸屬挑起了趙國和秦國兩大強國的戰爭。

別看戰爭以秦國的勝利而告終,但是也讓秦國付出了三十餘萬人的傷亡代價,大大推遲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

所以,雖說韓國在戰國期間一直沒有成為主導者,但照樣有資格位列戰國七雄之一。

相關焦點

  •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並列七雄的?
    戰國有七雄,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國是戰國時期最頂尖的存在,而其中的韓國爭議頗大,一是因為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國的,二是戰國時期韓國實在是沒有幹什麼事,存在感極低,如果不是列入戰國七雄之一,很少有人能記住這個國家。韓國的實力真的很低麼?韓國為何會被列入戰國七雄之一?
  •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為什麼能並列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中,韓國是最弱小的。所以,一直有人質疑:他是怎麼混進「七雄」圈的?其實,無論實力、影響力,韓國都明顯勝過一般諸侯。位列七雄,韓實至名歸。比如:在伐楚作戰中,韓分到了部分南陽地。聯合作戰時,韓是霸業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單獨作戰,韓能碾壓鄭、宋等二流強國,其實力、影響力自然非一般諸侯可比。在成功吞併鄭國後,韓國的國力更上一層樓,比魏齊楚秦比不上,但成為舉足輕重的大國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作為戰國七雄之中不起眼的存在,韓國究竟有多浪?答案你想不到!
    秦、齊、楚、燕、趙、魏、韓,戰國七雄之間的合縱連橫、縱橫捭闔,毫無疑問演繹了一段 精彩絕倫的時代。但是在這七雄之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便要數韓國了。如果我們單純只是從歷史課本上了解韓國,那麼這是一個極為容易被忽視掉的國家。但是為什麼偏偏韓國又能夠位列七雄之中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
  • 最弱的戰國七雄——韓國,何以稱雄?
    說起戰國七雄,大家都耳熟能詳,即秦、齊、楚、燕、趙、魏、韓,在250多年的戰國歷史中,秦、齊、楚、燕、趙、魏六國都曾經風光一時,唯獨韓國高不成低不就,甚至還不如邊緣小國中山國混得好,那麼韓國為什麼能位列七雄之一呢?
  • 戰國七雄中最憋屈的國家是誰
    戰國時代,群雄並起,其中有七個國家貫穿整個戰國時代,表現最耀眼,後世稱為戰國七雄。這七個國家分別是齊、楚、燕、秦、趙、魏、韓,但是其中有一個國家,在整個戰國時代沒有一次雄起過,一直作為配角出現,這個國家就是韓國。
  • 名列戰國七雄的韓國,家裡有礦,夾縫中生存卻被秦國第一個攻滅
    韓國、趙國、魏國被稱為三晉,同氣連枝,相互倚靠。但韓國始終是三晉乃至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在戰國時代存在感一直不強,從興起到滅亡,大多數時候都波瀾不驚,被實力大國來回碾壓。長期處於弱勢地位的韓國,並非一無是處,它也曾經掙扎過,但在夾縫中根本找不到翻盤點,眼看著列國爭相崛起,被動地在戰國舞臺上演出,自己卻最終成了戰國七雄中第一個被秦國兼併的國家,拉開了「秦王掃六合」的序幕。戰國初期短暫高光的新生諸侯韓國韓氏是原本晉國世襲卿大夫家族,出自晉國宗室,是曲沃桓叔的後裔。
  • 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諸侯國是哪個?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早在西周時期,周朝分封的諸侯國至少在100個以上,這些諸侯國遍布各地,很多甚至在史料中幾乎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
  • 戰國七雄各自存在了多少年
    楚國是戰國七雄裡面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共892年。楚國的祖先在商朝的時候就開始崛起了,不過一直受到商朝壓迫,所以不斷地南遷。周文王、周武王時期楚國的祖先幫助周朝滅商。齊國存在了823年,時間也非常長。但是齊國有點特殊,分為姜齊和呂齊。
  • 韓國明明推行了 「申不害變法」,為何還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國家
    到了春秋末期,魏趙韓三家聯手消滅智氏,並在戰國初期瓜分了晉國,成為魏國、韓國、趙國這三個諸侯國。與此同時,田氏代齊的發生,促使戰國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國、齊國、韓國、魏國、趙國、楚國、燕國七雄並列。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較量,往往還講究一個名正言順。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戰爭則是更加殘酷和頻繁了。
  • 戰國時期,除了戰國七雄,還存在哪些大國呢?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子,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雖然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的絕對主角,但是,在戰國時期,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卻遠遠不止這七個。比如大家熟悉的衛國,就堅持到了秦朝建立後才正式滅亡。
  • 韓滅鄭之戰:韓國消滅鄭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還是天子,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其中,就鄭國來說,就是被韓國消滅的。
  • 秦時明月:戰國七雄最強大的將領
    戰國七雄,每一個國家都有深厚的底蘊,哪怕強如秦國,也花費了無數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統一。七個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強大的將領,有一些將領成為秦國橫掃六國最大的障礙。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戰國七雄最強大的戰力。
  • 在戰國七雄之中,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長,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短?
    秦楚燕齊趙魏韓,這是戰國時期最強的七個國家,這七個國家在戰國這個大舞臺上,輪番表演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絕倫的「大戲」,令後人每每讀到這段歷史,或是拍案叫絕,或是扼腕嘆息,亦或是捧腹大笑。不過,不知道大家注意過這七個國家的存在時間沒,知道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長,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短嗎?
  • 歷史上真實的戰國七雄實力排名,戰國七雄是怎麼形成的
    歷史上真實的戰國七雄實力排名 經歷了春秋時期的大篩選,在弱肉強食的混戰中,數量眾多的諸侯國減少到了個位數。一直到了戰國時期,僅僅是剩下了7個諸侯國,他們並稱為戰國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趙國,韓國,魏國,燕國和秦國。戰國初期的時候,戰國七雄的實力排名是魏國,楚國,齊國,韓國,趙國,燕國和秦國。
  • 戰國七雄中,倒數第一的國家,滅亡之前慘到僅剩一郡之地
    三家分晉後,中國歷史從春秋進入戰國時代,諸侯數量大幅減少,其中齊、楚、韓、趙、魏、秦、燕七國被後世稱為「戰國七雄」。戰國七雄中,齊、楚、趙、魏、秦、燕六國,至少都有過一時輝煌,都曾是一時最強之國,唯獨韓國僅有一個「勁韓」之稱,卻幾乎一直備受挨打、從未強過,堪稱倒數第一。
  • 戰國七雄之韓國,「申不害變法」的改革,為何是韓國滅亡的原因之一?
    在戰國時期,經過長時間的爭霸戰爭基本上都被周邊的大國兼併了,促使戰國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而隨著各個國家之間戰爭傷亡的日益擴大,各個國家中的變法改革開始出現。而戰國時期的著名變法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改革、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而韓國在當中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 如果現在的世界是戰國時代,對比七雄,哪一些國家能夠入圍?
    春秋戰國時代列國徵伐、五霸七雄。諸子爭鳴,百花齊放。因此也成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很多人聊天時候更加樂意於把歷史代入現實,猜測假如穿越如何,假如按自己想法如何。在出現假如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帶入自己的認知和偏見,最後的結果也是百花齊放,眾說紛紜。而如果要把現在的國家帶入戰國時代,也就是把現在的國家對號戰國七雄。首先,這個名單排除中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代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是春秋五霸的延續,戰國初期,春秋強大的國家基本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有晉國被六卿所瓜分,分成了趙、魏、韓三國,至此,形成了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
  • 戰國七雄當時的都城,是現在的哪裡?
    在我們從小學歷史課本就開始背的中國古代朝代口訣中,就有一句「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史學界通常以公元前475年為界線劃分春秋和戰國,而在戰國時期,雖然有諸多國家,最後形成了以「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個大國爭霸的歷史階段,史稱「戰國七雄」。
  • 戰國七雄都是今天的哪些省份?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諸子百家齊爭鳴;吞亡二周,伏屍百萬,一掃六合天下平。春秋戰國的名人軼事怕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先秦的燦爛文化縱是皓首窮經亦是學海無涯。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各位放心,皮醬可不是要像個老學究一樣要給大家科普什麼語文課的文言文,而是要客串下地理老師,聊聊當年的戰國七雄都對應今天中國的哪些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