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的野生斑鳩,想進行馴養,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野性難馴」。機智、警惕性高、是成年的野生斑鳩的一大特點。斑鳩不比鴿子,有吃的就能自己找回家,斑鳩不會,就是養十年,打開籠子它照樣飛走。(只是打個比方,斑鳩養不到十年)。
斑鳩,對於很多人來說,都特別熟悉,這種飛禽在全國都有,在國內斑鳩的種類有5種,歐斑鳩 珠頸斑鳩、山斑鳩、火斑鳩、灰斑鳩。在南方這5種中,就以山斑鳩和灰斑鳩最常見。
斑鳩想馴化家養,一定要剛孵化出的,不要超過20天的小雛鳥,還不能有成年的斑鳩帶。因為斑鳩的新生幼崽一般在五周後的這段時間內,羽毛就會慢慢生長,長滿、掩蓋住皮膚。這時的斑鳩,就和人一樣,開始記事。
斑鳩越小,長大後的野性就越小,大多數都是依賴於人工餵養。但是,不管是家養馴化還是野外捉的,斑鳩的警覺性特別高,只要稍有點動靜,就會飛的遠遠地,或者躲在籠子的另一邊。
斑鳩大部分都為野生的,在野外它們的食物可不是吃昆蟲等動物,而是一些農作物,像子麥、稻穀、小米、燕麥、芝麻粒等等農作物。
斑鳩小雛鳥出殼後注意事項:雛鳥剛孵出時,一定要注意保暖設施,還要給現雛鳥及時飲水。(選用洗淨的鍋蓋上的蒸汽水、或者10000/2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當作飲用水,量不要太大,每隔3~4小時就更換一次。
小雛鳥出殼以後,一般都回在7~10小時之間到處有覓食,食物最好是選穀子或碎米磨成的粉做成的糊狀,也可選用專用雛鳥顆粒飼料。1個星期以後,小雛鳥就會慢慢長大,食量也加大,在飼料中可加入少量的稗子,稻穀磨粗粉的粗一點食物(要是沒有雛鳥飼料,也可以在穀物中加點雞飼料)。
斑鳩小雛鳥餵養,全靠人用手去喂,切記手要輕,讓小雛鳥感覺沒有惡意。餵食一天不要超過四次,小鳥的體形小,食量也不大,一直到一周以後,小鳥就會張嘴接食物,這樣就好餵養多了。(還有一點,小雛鳥的喝的水,一定要洗乾淨,不能帶有油和鹽)(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