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O型腿」正常嗎?多數寶寶都這樣,和尿不溼沒關係

2020-12-18 糖果的媽媽

醫學研究表明,寶寶膝關節骨骼在胎兒時期就已經是內翻狀態,新生兒出現「o型腿」的概率高達80%。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如果問一個孕媽有什麼願望,那一定是希望寶寶平安降生,如果還能有大眼睛,高鼻梁,大長腿就更完美了。

因此看到寶寶向外彎的「羅圈腿」,很多老一輩人都急吼吼地要給寶寶綁腿。其實對幼兒來說,天生「羅圈腿」才是正常的。

寶寶「o型腿」怪紙尿褲?寶媽淡定回擊

正趕上星期天,小玫抱著一歲的女兒去遊泳,在休息區,卻遇到了一點小插曲讓她不開心。

小玫正在看著孩子玩耍,旁邊一個老太太直勾勾地打量了寶寶好一會兒,突然冒出來一句:「小孩穿紙尿褲不好,這腿有點羅圈腿啊。」

一句話把小玫說愣了,隨即她淡淡地說:「孩子腿彎一點沒事,大夫說長大就好了。」畢竟自己孩子被說羅圈腿,她心裡確實不太高興。

但是小玫之所以有底氣這麼說,是因為她已經詢問過醫生,醫生說寶寶穿紙尿褲與「o型腿」沒關係,選用合格產品,可以放心穿。

80%的寶寶在2歲前都是「o型腿」

媽媽對寶寶的關注,不亞於對待一個稀世珍寶,發現寶寶有一點異樣,媽媽都十分緊張。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寶寶生出來以後都是「o形腿」。

甚至有的寶寶長到一歲多,「o形腿」還是很明顯,一些說法也隨之而來,什麼沒有給孩子綁腿,這是穿紙尿褲導致的,寶寶這是缺鈣等等。

其實,80%的寶寶在2歲前都是「o型腿」,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為什麼寶寶在2歲前有「o型腿」不用擔心?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寶寶在2歲以前出現O型腿無需幹預;3-6歲一部分會轉變為X型腿;7-8歲以後趨於正常。

寶寶腿型發育規律:

★0~18個月膝內翻,也就是「o型腿」

★18~24個月,膝內翻逐漸改善,腿型趨於變直

★2~4歲體重快速增長導致膝蓋承重增加,一部分出現膝外翻

★4~7歲骨骼形狀基本定型,腿型趨於成人

幼兒的「o型腿」和「x型腿」不是病,但如果在2歲後,寶寶還有明顯「o型腿」,則要引起寶媽重視。

如何自測2歲後寶寶患有病理性「o型腿」?

佝僂病是導致兒童「o型腿」的常見病因,全國城鄉嬰幼兒患病率為26.7%,各地因飲食,水質差異,總體發病率範圍在7%~58%之間。

觀察孩子在2歲後走路情況,是否存在容易被絆倒,跌跌撞撞,走路不流暢的問題。

除去寶寶衣物,使其併攏雙腿平躺在床上,觀察寶寶兩膝間距離。小於3釐米屬於正常,3~5釐米有待觀察,超過5釐米則需要就醫。

延伸閱讀:如何幫寶寶養出一雙漂亮的「竹竿腿」?

1.正確穿戴紙尿褲

紙尿褲不是導致寶寶「o型腿」的元兇,但媽媽還是要根據寶寶不同生長階段選擇型號,防止寶寶因不舒服長期保持不自然的姿勢。

2.注意坐姿睡姿

跪坐和趴睡會加重足部踝骨及膝蓋骨骼的內翻或外翻程度,影響腿型。當寶寶想要坐在平地時可以教他如何盤腿。

3. 注意學步姿勢

不建議寶寶過早學習走路,容易因腿部力量不足膝蓋承重過度,形成不良走路姿勢後加劇「o型腿」和「x型腿」。

糖果媽媽叮囑:

幼兒「o型腿」是正常的,和穿紙尿褲,缺鈣等因素沒關係。

但如果2歲後未改善,也要引起寶媽重視。平時對孩子補充些維生素D,多曬太陽,有助於寶寶骨骼發育。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2歲寶寶「O型腿」正常嗎?大多數寶寶都是這樣,這和尿不溼沒關係
    生活中,會有這樣的現象,就是有的成人的腿並不直,會呈現出類似「O型腿」「X型腿」的樣子,確實會給人的整體形象有所減分。還記得,就在關於服飾的直播中,主播在宣傳闊腿褲的時候,還會加上不會顯胖,能夠遮蓋住不完美的腿形。
  • 寶寶腿型有點「O」?這3種原因可能會造成寶寶O型腿!趕緊糾正!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吧~羅圈腿,在醫學上也稱為「膝內翻」,也就是我們平常所稱的0型腿或者弓形腿。以兩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這種腿型一旦定型之後很難矯正,這種影響寶寶一生的事兒,媽媽們自然非常上心,但睡覺姿勢真的會影響寶寶的腿型嗎?
  • 1歲四個月的寶寶O型腿如何治療
    2歲之前孩子有輕微o型腿是生理性的,隨著孩子的徒步的發育會慢慢變直,後面還會變得有點x型腿,然後再7歲左右再變直,通常不需要矯正。寶寶在2歲以內的O型腿是正常的生理性彎曲,只要雙側對稱的彎曲;股骨和脛骨均彎曲;身高正常範圍,行走時無膝外擺;膝外擺是指在起步向膝關節短暫的外凸的情況,符合生理性彎曲,不用處理。那什麼才是真正的「O型腿」?O型腿指的是平臥放鬆時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不在一條直線上,膝關節外移,致使雙腳靠近時,膝關節間有距離,可超過3-6釐米,外形類似字母「O」。
  • 寶寶走路o型腿,和穿紙尿褲有關係?這個鍋紙尿褲真不背
    前幾天,程程的婆婆從老家過來看孫子,寶寶正好在小區裡練習走路,老人家發現寶寶走路有點o型腿,馬上開始責怪程程,對她說:「孩子都這麼大了還穿紙尿褲,不出現o型腿才怪呢。」 程程也是第一次生孩子,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她對婆婆說的話感到半信半疑,她給我打電話,問我給寶寶穿紙尿褲真的會導致o型腿嗎?
  • 孩子的「O型腿」,多半是後天造成的,父母對寶寶做的3件事影響大
    很多父母發現小寶寶出生以後腿型不是特別好看,有的甚至成為o型腿,其實在老一輩人看來,寶寶o型腿的出現完全是因為穿紙尿褲所導致,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也未必。甚至出生後還變成了o型腿,當然這樣的現象基本上都是一些生理性的O型腿,隨著寶寶不斷長大腿型也會慢慢恢復正常。但病理性的o型腿,家長們就要引起重視,因為小寶寶腿部支撐上升的力量還不強,因此很容易在生長階段變成o型腿。所以給寶寶穿紙尿褲變成o型腿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性,只是父母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寶寶的腿型。
  • 寶寶有O型腿/X型腿,是缺鈣嗎?需要矯正嗎?3種情況別大意
    而我們所謂「O型腿」、「X型腿」,就是指下肢的力線沒有經過膝關節的中心,而在膝關節的內側或者外側。看到這,很多家長都會擔心:我家寶寶可不就是O型腿/X型腿嗎?實際上,大部分寶寶都會經歷由O型腿→X型腿→直腿的正常生理髮育階段。
  • 寶寶有雙O型腿,我該怎麼辦?
    關於寶寶的體態發育您是否有過以上這樣的困惑如果發現寶寶有了O型腿家長千萬別心急因為寶寶在有些情況下彎彎的腿會神奇的自己變直即使是遺傳性的O型腿育兒專家也有辦法應對正所謂了解更多心裡更有底寶貝專家這就跟您一起科學的認識O型腿
  • 孩子是O型腿、X型腿怎麼辦?不慌,這些階段腿型「不正常」才正常
    胎兒在子宮中空間有限,全身盤曲、脊柱略為前傾、四肢交叉抱於胸腹部前,這樣就自然造成了寶寶脛骨內旋,出生是「O型腿」,也稱「蛙型」腿。而3-4歲是「X型腿」表現最明顯的階段。後續隨著寶寶發育完善,腿會逐漸變直,直到7歲左右基本都能自然變直。
  • 寶寶O型腿?奶奶:快綁直了,不然就晚了!
    很多寶媽在生了寶寶之後,都發現自家寶寶是個小「羅圈腿」,生怕寶寶長大之後腿不直,成為O型腿,所以總是想各種辦法「預防」寶寶O型腿。最常見的一個方法就是「綁直」。這個方法在老一輩人中流傳甚廣,老人家會在包裹寶寶的時候用「蠟燭包」的手法,把寶寶包裹得緊緊的,尤其是腿部更是要綁得筆直,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遠離O型腿。但實際上,寶寶在嬰幼兒時期出現O型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綁腿的陋習一定要早早摒棄,因為它的危害真不少。
  • 寶寶出現O型腿,暗示身體缺鈣了?做好三點,有助於改善孩子腿型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顏值當道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寶寶的外形,而O型腿這一常見腿型問題,可以說是影響了很多孩子的外在形象,也成為了很多父母的難題。對方先是過來抱了一下寶寶,誇獎其發育得好,接著說道:「這寶寶哪都好,就是這腿有點彎曲,O型腿有點嚴重哦,是缺鈣嗎?」玲玲表面上裝作不在意心理卻暗暗不舒服,但是看看自家孩子確實有一點O型腿,於是暗自給寶寶補鈣。
  • 寶寶腿型有問題?父母是否注意到呢!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全身卷屈曲球狀,因此出生後腿型多半是彎彎的O型。而人體會有自動矯正的機制,因此2歲左右,腿型就會慢慢拉直,寶寶的腿型約到5歲左右才會變直,而定型大概要到8歲,因此,在5歲之前出現的問題腿型,媽媽都不用過分擔心。
  • O型腿,是寶寶過早站立造成的嗎?訓練寶寶站立,家長試試這兩招
    比如骨骼和肌肉發育比較完善,手、腳和大腦協調性較好。在這些條件下,寶寶才可能完成這些動作。所以有時候「快快長大」只是父母的一個心願,寶寶的成長需要一個一個腳印,急不得。閨蜜沐沐,兒子6個月的時候開始上班,現在寶寶由奶奶幫忙照顧著。
  • 家玥月嫂提醒:關於寶寶O型腿這個謠言,寶媽千萬別信!
    說起腿型,很多寶媽都覺得,不管怎麼看寶寶的腿,都覺著有點彎,像只小青蛙一樣,寶寶是不是不正常?很多寶奶奶寶姥姥更是堅持給寶寶綁腿,希望可以幫助寶寶長筆直的大長腿!這樣做其實並不科學。事實上,對絕大多數寶寶來說,O型腿→X型腿→相對直腿,是寶寶正常的生長軌跡。
  • 不想讓孩子長成O型腿,這三件事最好別做,娃剛生下來時就該重視
    不少的家長在孩子一出生後,就對孩子的體型特別關注,特別是孩子腿型,大家都希望孩子的腿型都夠是筆直的,但是不少的孩子卻成為了O型腿,O型腿不僅看起來很難看,而且也會讓孩子身高矮上不少,特別影響孩子的形象和氣質。那麼如何讓孩子擁有完美的腿型呢?
  • 寶寶出現O型腿是什麼原因?需要馬上幹預嗎?兒科醫生給出答案
    對於孩子的成長,每一位家長可謂都是盡心盡力。有些寶寶在發育期間,會出現O型腿。父母發現之後,就會感到非常擔心,不知道是不是這個階段的寶寶都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是自己家的孩子沒有發育好。擔心以後會一直都是O型腿,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將來的生活工作,有這樣的擔心是正常的,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聽聽兒科醫生的看法。其實,出生不久的孩子關節韌帶等都還很鬆,睡覺的時候,一些大人看起來非常不舒服的姿勢,對於寶寶而言是非常輕鬆的。所以,趴著睡覺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正常的姿勢。通常情況下,是不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的。
  • 寶寶一出生就是O型腿,需要矯正嗎?
    骨科門診信息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 - 17:00 剛出生的寶寶是O型腿、不能伸直,是否需要看醫生? 常穿高跟鞋,應該如何保護腳部?
  • 寶寶拉屎拉尿了,就要馬上換尿不溼了嗎?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第一次當媽難免會對更換尿不溼有些疑惑:寶寶的尿不溼大概多久更換?是寶寶拉了就要換了嗎?正確換尿不溼的方法是咋樣的?尿不溼一般什麼時候更換?正常來講寶寶更換尿不溼一般就是寶寶尿尿或者拉了都要儘快更換寶寶的尿不溼,寶寶一天需要更換七八次尿不溼,但隨著寶寶開始長大逐漸掌控排尿排便的能力,就可以慢慢減少更換次數了。大概寶寶1歲多以後就可以給寶寶把控屎尿,訓練寶寶自主排尿,慢慢脫離尿不溼的依賴。如果放任寶寶用溼的尿不溼,或者不及時更換對寶寶身體有什麼影響呢?
  • 寶寶有O型腿源於家長這些錯誤的做法,尤其第一點,很多家長都做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長得更健康,但是有些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後,就會出現O型腿的情況,這令家長們非常頭疼。寶寶爬行階段還沒有經歷多長時間,就開始學習走路,自然是比較困難的,於是家長就會用到學步車。但學步車會影響到寶寶骨骼的正常發育,寶寶腿部擴張,從而形成O型腿。(2)身體缺乏鈣元素;孩子身體缺乏鈣和維生素D,骨骼就會很脆弱,患上佝僂病的概率就會增加。
  • 寶寶1歲前常用這種坐姿,往往易長成O型腿,日本女生就是典型案例
    而剛學會坐立的小寶寶,由於肌肉張力低、髖關節靈活度高,採用在何種坐姿的時候,會更大面積的接觸搭配地面,所以會非常舒服,大多數寶寶都喜歡這樣坐,尤其是那些髖關節異常的寶寶。 之前還在網上看過一組數據,裡面提到八成日本女性都是「羅圈腿」(O型腿)。當然這組數據的真實性還有待商榷,不過確實據我們日常的觀察,日本O型腿的妹子還真挺多。
  • 寶寶出現O型腿或X型腿,不是穿紙尿褲的緣故,真正的「元兇」是它
    有人認為孩子出現O型腿或者X型腿,是因為穿紙尿褲的緣故,其實這種觀點並不正確。紙尿褲只接觸嬰兒的髖關節和大腿根部,對小腿幾乎沒什麼影響,並不會造成寶寶O型腿或X型腿。造成寶寶O型腿或X型腿的主要原因是小腿脛骨發生不同程度的扭轉,導致大腿和小腿之間視覺上出現了角度。這是因為剛學會走路的小寶寶平衡感還不是很好,走路時心裡害怕,踩踏不穩,所以會出現膝蓋內扣的X型腿現象,這種情況一般在孩子七歲後會逐漸自我恢復,腿型變直。如果孩子2歲後還是O型腿或者7歲後還是X型腿就需要找醫生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