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罕見老照片:被害47年後首次公布,圖十是格瓦拉遺容

2020-12-22 騰訊網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於阿根廷,是古巴共產黨、古巴共和國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格瓦拉曾經被《時代》雜誌評為二十世紀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雖然他有著顯赫的背景,但他毅然放棄所有,堅持走上了革命之路。照片中就是正在抽雪茄的切·格瓦拉。

1953年7月7日,格瓦拉開始了他的第2次拉美之旅。在玻利維亞經歷了一次革命之後,格瓦拉從厄瓜多前往瓜地馬拉。這一年12月24日,格瓦拉到達了瓜地馬拉。在瓜地馬拉格瓦拉結識了許多由於反抗獨裁統治者而被迫流亡的革命者,就是這一年切·格瓦拉遇見了第一任妻子伊爾達·加德亞。他們兩人是姐弟戀,伊爾達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格瓦拉的生活起居,還為他生了唯一一位女兒。但是婚姻只持續了6年他們便離婚。照片中就是格瓦拉與第一任妻子。

1954年2月12日,在給姑媽貝阿特麗斯的信中,格瓦拉第一次坦率地承認他與瓜地馬拉的共產黨人有聯繫。3月28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宏都拉斯成立了一支由瓜地馬拉軍官阿馬斯領導的僱傭軍,準備顛覆阿本斯政權。6月27日,阿本斯總統被迫辭職。阿本斯政權被顛覆後,阿馬斯成為瓜地馬拉總統,開始對左翼人士進行殘酷地鎮壓,幾個月的時間約9000人被捕或被殺害,格瓦拉也因此上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黑名單。照片中就是格瓦拉正在與人交流。

1955年切·格瓦拉遇到了墨西哥城裡的卡斯特兄弟之後就決定和他們一起回到了古巴,並帶領古巴人民進行武裝革命運動。在這場革命勝利後,他先後被任命為國家銀行行長以及工業部長等。這張照片中就是切·格瓦拉在武裝革命成功後走在大街上的照片,左邊的那個是菲德爾•卡斯楚。

雖然格瓦拉是阿根廷籍,但在1959年,他被授予「古巴公民」的身份,成了一位古巴公民。這一年格瓦拉與第一任妻子離婚,然後過了一個月就和在古巴革命時認識的阿萊達•馬奇結婚了。切·格瓦拉在革命期間與第二任妻子阿萊達·馬奇相遇,他們既是親密的戰友,又是伴侶,他們相互陪伴了六年,阿萊達為格瓦拉先後生下了4名兒女,其中他們的兒子卡米洛·格瓦拉成為了一名攝影師。照片中就是切·格瓦拉與第二任漂亮老婆的合影。

阿萊達·馬奇上過大學,長得也很漂亮,在革命期間她一直陪伴在格瓦拉身邊,兩人既是親密的戰友又是感情深厚的伴侶,婚後他們一直生活了6年時間,格瓦拉就突然不辭而別,再次踏上革命的徵程,兩人從此再無相見。照片中就是年輕漂亮的阿萊達·馬奇。

格瓦拉被任命為卡瓦尼亞堡軍事監獄的檢察長,負責清除巴蒂斯塔時代的戰犯(政客和警察),一些資料認為格瓦拉當時處死了156人,但還有數據表明,當時被格瓦拉處死人數可能高達600。1959年10月,格瓦拉被任命為國家銀行行長,開始對古巴經濟體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將企業收歸國有,並實行了土地改革。照片中是古巴革命時期的卡斯楚與格瓦拉。

1965年4月23日,格瓦拉前往剛果,來到剛果後的格瓦拉開始向剛果起義軍隊傳授遊擊戰術,他的計劃是利用剛果坦噶尼喀湖西岸的解放區作為基地,訓練剛果及周邊國家的革命武裝。在此期間格瓦拉希望能夠向當地的辛巴人灌輸古巴共產主義革命思想及遊擊戰術,將他們訓練成一批驍勇善戰的遊擊隊。照片中的格瓦拉在剛果與遊擊隊在一起。

由於當地的隊伍沒有一點紀律可言,而且還內鬥不斷,這一切都讓格瓦拉對他們又無奈又傷心,最終格瓦拉選擇了離開。在剛離開剛果的格瓦拉,並沒有回古巴,而是到玻利維亞領導革命活動了。當時他組建的遊擊小隊,打的玻利維亞政府措手不及,玻利維亞政府就想殺了他。格瓦拉認為玻利維亞軍隊裝備差,因此對於軍政府的威脅並不在意。1967年10月,一名遊擊隊員叛逃,向軍政府透露了格瓦拉的行蹤,格瓦拉被捕。照片中就是被捕的格瓦拉。

巴裡恩託斯總統知道格瓦拉被擒後,馬上下令處死他。被捕後格瓦拉先是被囚於一個破落的校舍,第二天下午他被秘密執行了槍決。關於當時被射擊的位置眾說紛紜,有說是射擊喉頭,也有說是射擊胸膛,甚至還有說是射擊雙腿。直到2014年11月14日《每日郵報》才曝光了一組切·格瓦拉的遺體照片。照片中就是被害後的切·格瓦拉。

格瓦拉死後被玻利維亞軍方運去了一個秘密地方,關於是否埋葬或火化並未對外公布。1997年,古巴、阿根廷、玻利維亞三國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在經過了近2年的尋找,調查人員最終找到了格瓦拉的遺骸。隨後被運回古巴,安葬在他生前戰鬥過的地方。照片中就是格瓦拉的葬禮。

古巴政府為其舉辦了隆重的國葬,卡斯楚在葬禮上發表講話,頌揚格瓦拉對古巴革命的傑出貢獻,稱讚他是革命者和共產黨人的楷模。葬禮結束時,卡斯楚親自點燃了格瓦拉靈前的長明燈。格瓦拉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值得尊重,至少他在古巴革命成功之時沒有喪失信仰,沒有貪圖享樂,沒有腐化。照片中是切·格瓦拉紀念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切·格瓦拉罕見老照片:第二任老婆很漂亮,圖8是格瓦拉遇害後遺容
    切·格瓦拉犧牲後,切·格瓦拉的肖像成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徵、全球流行文化的標誌,同時也是第三世界共產革命運動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運動的象徵。《時代》雜誌將格瓦拉選入二十世紀百大影響力人物。這張照片就是出現在年輕人T恤後面的這張照片——《英勇的遊擊隊員》。
  • 時隔47年 切·格瓦拉遺體彩色照片首次曝光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3日報導,一名西班牙男子對法新社披露了一組切·格瓦拉遺體的彩色照片,這組照片是其叔父——一位傳教士所藏有。這一名為Imanol Arteaga的男子稱,當年法新社攝影記者Marc Hutten將這些照片交給了他的叔叔Luis Cartero,他們一直保守秘密至今。這是切·格瓦拉被美國政府支持下玻利維亞軍隊殺害47年後,遺體彩色照片的首度披露。
  • 格瓦拉槍決現場曝光:身中9彈而死,死後雙手都被砍下,圖5是遺容
    【切·格瓦拉和卡斯楚】切·格瓦拉,古巴革命運動中的核心人物之一,社會主義古巴、古巴革命武裝力量和古巴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及領導人,著名國際共產主義革命家、軍事理論家、政治家、醫生、作家、遊擊隊領袖。儘管已經被槍殺多年,格瓦拉的影響力絲毫沒有衰減。
  • 罕見老照片:切·格瓦拉和他的漂亮的兩任妻子,被捕後遇害的場景
    切·格瓦拉,出生於阿根廷,他的家族在阿根廷聲譽卓著,切·格瓦拉本可以是一個富家子弟,但是在1955年,28歲的切·格瓦拉來到了古巴,結識了卡斯楚兄弟,從此,切·格瓦拉的名字永遠和古巴融匯在了一起。圖為年輕時代相貌英俊的切·格瓦拉。
  • 古巴英雄切·格瓦拉珍貴遺體彩照曝光震撼人心
    這是切·格瓦拉被美國政府支持下玻利維亞軍隊殺害47年後,遺體彩色照片的首度披露。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於阿根廷,是阿根廷的馬克思主義革命家、醫師、作家、遊擊隊隊長、軍事理論家、國際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古巴共產黨、古巴共和國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
  • 直擊切·格瓦拉被捕遇害現場:遇害47年後首次曝光,圖8是遇害現場
    在戰鬥中,格瓦拉突出的勇氣及毅力、出色的戰鬥技巧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其中包括卡斯楚兄弟。很快,格瓦拉成為了卡斯楚最得力和信賴的助手。照片中就是切·格瓦拉在武裝革命成功後走在大街上的場景,最左側的就是菲德爾 卡斯楚。
  • 切·格瓦拉遺體照片首次曝光(圖)
    切·格瓦拉的遺體照片首曝光。  據《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導,近日曝光了一組切·格瓦拉的遺體照片,這是他在1967年遭玻利維亞軍隊殺害47年後首次公布的照片。 http://news.sohu.com/20141115/n406055005.shtml news.sohu.com false 光明網 http://life.gmw.cn/2014-11/15/content_13841573.htm report 925 切·格瓦拉
  • 古巴革命領導格瓦拉被捕前後
    第三世界共產革命運動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運動的象徵-切·格瓦拉,1967年在玻利維亞被捕,繼而被殺,他作為古巴共產黨、古巴共和國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儘管已經被殺多年,但是他的影響力沒有絲毫受到影響!
  • 格瓦拉身邊的中國人,他的墓穴挨著切·格瓦拉
    2017年的時候,我去秘魯高原的的喀喀湖旅行時,看到湖的對面就是玻利維亞,心念一動,想著切·格瓦拉的玻利維亞遊擊隊就是在這裡活動的,要是到了那邊我就可以解開奇諾之謎了。又過了兩年,2019年4月裡,多倫多春暖花開我會花粉過敏,眼睛奇癢,這時節我會到外地旅行躲避一下。本來想去牙買加,但總打不起興趣。突然想起玻利維亞,內心開始有了動力。
  • 切·格瓦拉生前遭遇了什麼事?為何屍體雙手消失,身中9彈
    影片的下半部分講述主角切·格瓦拉試圖給玻利維亞進行革命時遭到擊殺,事實上切·格瓦拉在遇害47年後,也就是2014年,遺照才得以首次被曝光。從遺照可以看出切·格瓦拉死不瞑目,且遺體受到了嚴重破壞。切·格瓦拉名字中的切(Che)是一個西班牙語的感嘆詞,是他在瓜地馬拉進行反抗獨裁統治時得到的綽號,原名為埃內斯託·格瓦拉。
  • 自由戰士-切·格瓦拉遇害全過程:圖四是與其漂亮老婆合影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城與卡斯楚兄弟相遇,於是便同卡斯楚兄弟一起返回古巴,帶領古巴人民進行武裝革命,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革命成功後,他先後被任命為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等職。這張照片就是革命成功後走在古巴街頭的格瓦拉(中間),最左側是菲德爾·卡斯楚。
  • 切·格瓦拉遇害現場曝光:身中9彈而死,死後雙手被砍掉
    ·格瓦拉》,關於切·格瓦拉傳記的上集,講述了格瓦拉的成長曆程,以及與卡斯楚一起推翻古巴獨裁統治的歷程,獲得好評。1953年,格瓦拉就投身於革命事業,在墨西哥結識了菲德爾·卡斯楚和勞爾·卡斯楚,格瓦拉從醫生轉變為一名戰士,於1959年參與了卡斯楚領導的古巴「七二六運動」,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成為了卡斯楚最得力和信賴的助手。
  • 切 格瓦拉槍決後現場照:遇害47年後第一次曝光,圖5是遇害現場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城和卡斯楚兄弟相結識,幾人一見如故,隨後投身於革命,格瓦拉加入卡斯楚組織,並且對古巴巴蒂斯塔政權展開衝擊,在長年累月的作戰當中,擔任醫生的格瓦拉
  • 《摩託日記》:切·格瓦拉「封神」前的秘密
    十幾年前,有一個叫袁越的人,學理科的,那時還是文藝憤青,機緣巧合到阿根廷進行了他第一次真正的旅行,體驗極佳,不久後他看了電影《摩託日記》,驚訝地發現,自己和青年切·格瓦拉摩託之旅在阿根廷境內走了一樣的路線,於是立筆名「土摩託」(指他愛騎的自行車),博客叫「土摩託日記」。他把這次遊記投稿給《三聯生活周刊》,竟因此成了三聯特約撰稿人,「公費」跑全世界採訪寫作。
  • 「紅色羅賓漢」切.格瓦拉,領導古巴革命勝利後為何選擇離開?
    原來,切.格瓦拉在領導古巴革命勝利後,他懷著滿腔的革命熱血繼續投入到拉丁美洲的玻利維亞的解放事業中去,解救那裡的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歷史學家把切.格瓦拉稱之為「紅色羅賓漢」!首先、童年時期的革命薰陶大多數人都認為切·格瓦拉是古巴人,其實他是在領導古巴革命時才加入的古巴國籍,他的原國籍是阿根廷。切·格瓦拉全名叫埃內斯託·切·格瓦拉,1928年出生於阿根廷的羅薩裡奧,他的一位建築商的兒子。
  • 切·格瓦拉,忠於理想的傳奇
    切·格瓦拉出生於阿根廷的一個地位顯赫的家庭,因此切·格瓦拉是不愁吃穿的。切·格瓦拉在其上大學期間決定環遊南美大陸,這對他的未來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這次的環遊經歷也使其本人萌發了國際主義思想和一些不成熟的革命理念。1953年底,格瓦拉本人再次進行旅行,這次的旅行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 切·格瓦拉: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是這樣形成的(圖)
    就在三十年前,切·格瓦拉這個名字前面曾被西方和拉美報刊冠以「浪漫冒險家」、「紅色羅賓漢」、「共產主義的堂·吉訶德」、「拉丁美洲的加裡波的」等令人目眩的稱號。  如今,在世界許多國家的街頭,你都可以看見穿有格瓦拉頭像T恤衫的男女青年,可以聽到頌揚格瓦拉的動人歌聲。
  • 「格瓦拉」在中國的遭遇(多圖)
    革命者格瓦拉,偶像格瓦拉   《切·格瓦拉》3月10日巡演到上海,蘭馨大劇院爆滿上海演出後,它還要西進成都。革命者格瓦拉,偶像格瓦拉。  這齣戲直指腐敗、貧富不均等社會現實,提出了一個古老的命題:革命。語言極具鼓動、諷刺功能。一些觀眾因此而痴迷,另一些人幾乎「憤然離席」。  這僅僅是表面的躁動。更深層次的衝突正借著這齣戲而爆發,觀點不同的市民、官員(包括他們的家屬)表現各異。最激烈的是知識分子:在北京召開的兩次研討會成了「左」和「右」的辯論場。
  • tao | 前浪切·格瓦拉,後浪竊·格瓦拉
    前浪切·格瓦拉是幾代人的精神領袖,《時代》雜誌將格瓦拉選入二十世紀百大影響人物。後浪竊·格瓦拉是當代網紅,屢次因偷竊入獄,以其入獄時一段採訪視頻,多次重複「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是不可能打工的」出名,成為眾多自媒體熱捧的網紅。
  • 53年後,終於解開了格瓦拉出走古巴離開卡斯楚的真相
    —切·格瓦拉 他一生短暫,卻把一生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人民解放運動,他曾一度擔任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和黨的領導等職務,後來為了追求更高的革命理想,他放棄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轉而投入到世界人民的解放運動中,他被西方稱為「共產主義的堂·吉訶德」,「紅色羅賓漢」的人就是切·格瓦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