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於阿根廷,是古巴共產黨、古巴共和國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格瓦拉曾經被《時代》雜誌評為二十世紀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雖然他有著顯赫的背景,但他毅然放棄所有,堅持走上了革命之路。照片中就是正在抽雪茄的切·格瓦拉。
1953年7月7日,格瓦拉開始了他的第2次拉美之旅。在玻利維亞經歷了一次革命之後,格瓦拉從厄瓜多前往瓜地馬拉。這一年12月24日,格瓦拉到達了瓜地馬拉。在瓜地馬拉格瓦拉結識了許多由於反抗獨裁統治者而被迫流亡的革命者,就是這一年切·格瓦拉遇見了第一任妻子伊爾達·加德亞。他們兩人是姐弟戀,伊爾達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格瓦拉的生活起居,還為他生了唯一一位女兒。但是婚姻只持續了6年他們便離婚。照片中就是格瓦拉與第一任妻子。
1954年2月12日,在給姑媽貝阿特麗斯的信中,格瓦拉第一次坦率地承認他與瓜地馬拉的共產黨人有聯繫。3月28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宏都拉斯成立了一支由瓜地馬拉軍官阿馬斯領導的僱傭軍,準備顛覆阿本斯政權。6月27日,阿本斯總統被迫辭職。阿本斯政權被顛覆後,阿馬斯成為瓜地馬拉總統,開始對左翼人士進行殘酷地鎮壓,幾個月的時間約9000人被捕或被殺害,格瓦拉也因此上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黑名單。照片中就是格瓦拉正在與人交流。
1955年切·格瓦拉遇到了墨西哥城裡的卡斯特兄弟之後就決定和他們一起回到了古巴,並帶領古巴人民進行武裝革命運動。在這場革命勝利後,他先後被任命為國家銀行行長以及工業部長等。這張照片中就是切·格瓦拉在武裝革命成功後走在大街上的照片,左邊的那個是菲德爾•卡斯楚。
雖然格瓦拉是阿根廷籍,但在1959年,他被授予「古巴公民」的身份,成了一位古巴公民。這一年格瓦拉與第一任妻子離婚,然後過了一個月就和在古巴革命時認識的阿萊達•馬奇結婚了。切·格瓦拉在革命期間與第二任妻子阿萊達·馬奇相遇,他們既是親密的戰友,又是伴侶,他們相互陪伴了六年,阿萊達為格瓦拉先後生下了4名兒女,其中他們的兒子卡米洛·格瓦拉成為了一名攝影師。照片中就是切·格瓦拉與第二任漂亮老婆的合影。
阿萊達·馬奇上過大學,長得也很漂亮,在革命期間她一直陪伴在格瓦拉身邊,兩人既是親密的戰友又是感情深厚的伴侶,婚後他們一直生活了6年時間,格瓦拉就突然不辭而別,再次踏上革命的徵程,兩人從此再無相見。照片中就是年輕漂亮的阿萊達·馬奇。
格瓦拉被任命為卡瓦尼亞堡軍事監獄的檢察長,負責清除巴蒂斯塔時代的戰犯(政客和警察),一些資料認為格瓦拉當時處死了156人,但還有數據表明,當時被格瓦拉處死人數可能高達600。1959年10月,格瓦拉被任命為國家銀行行長,開始對古巴經濟體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將企業收歸國有,並實行了土地改革。照片中是古巴革命時期的卡斯楚與格瓦拉。
1965年4月23日,格瓦拉前往剛果,來到剛果後的格瓦拉開始向剛果起義軍隊傳授遊擊戰術,他的計劃是利用剛果坦噶尼喀湖西岸的解放區作為基地,訓練剛果及周邊國家的革命武裝。在此期間格瓦拉希望能夠向當地的辛巴人灌輸古巴共產主義革命思想及遊擊戰術,將他們訓練成一批驍勇善戰的遊擊隊。照片中的格瓦拉在剛果與遊擊隊在一起。
由於當地的隊伍沒有一點紀律可言,而且還內鬥不斷,這一切都讓格瓦拉對他們又無奈又傷心,最終格瓦拉選擇了離開。在剛離開剛果的格瓦拉,並沒有回古巴,而是到玻利維亞領導革命活動了。當時他組建的遊擊小隊,打的玻利維亞政府措手不及,玻利維亞政府就想殺了他。格瓦拉認為玻利維亞軍隊裝備差,因此對於軍政府的威脅並不在意。1967年10月,一名遊擊隊員叛逃,向軍政府透露了格瓦拉的行蹤,格瓦拉被捕。照片中就是被捕的格瓦拉。
巴裡恩託斯總統知道格瓦拉被擒後,馬上下令處死他。被捕後格瓦拉先是被囚於一個破落的校舍,第二天下午他被秘密執行了槍決。關於當時被射擊的位置眾說紛紜,有說是射擊喉頭,也有說是射擊胸膛,甚至還有說是射擊雙腿。直到2014年11月14日《每日郵報》才曝光了一組切·格瓦拉的遺體照片。照片中就是被害後的切·格瓦拉。
格瓦拉死後被玻利維亞軍方運去了一個秘密地方,關於是否埋葬或火化並未對外公布。1997年,古巴、阿根廷、玻利維亞三國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在經過了近2年的尋找,調查人員最終找到了格瓦拉的遺骸。隨後被運回古巴,安葬在他生前戰鬥過的地方。照片中就是格瓦拉的葬禮。
古巴政府為其舉辦了隆重的國葬,卡斯楚在葬禮上發表講話,頌揚格瓦拉對古巴革命的傑出貢獻,稱讚他是革命者和共產黨人的楷模。葬禮結束時,卡斯楚親自點燃了格瓦拉靈前的長明燈。格瓦拉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值得尊重,至少他在古巴革命成功之時沒有喪失信仰,沒有貪圖享樂,沒有腐化。照片中是切·格瓦拉紀念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