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男孩學鋼琴8年,自理能力不斷增強,媽媽:請給他一個機會

2020-12-24 圖文時代

接通電話,簡單寒暄後,還沒來得及提問,57歲的趙國榮便急切地問道:「能幫我家寶寶找份彈琴的工作嗎?在我有生之年,陪他鍛鍊生存和自理能力,等我走時也能放心了……」趙國榮說的寶寶,是她的兒子祖文寶,今年21歲,確診自閉症已有12個年頭。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年,來自黑龍江農村的趙國榮帶著兒子來到北京,最終在北京兒童醫院被確診為自閉症。區別於其他自閉症家庭激烈的痛苦反應,趙國榮和丈夫略顯平靜。

「寶寶7個月大時,發生過一次意外。」在趙國榮的印象中,他覺得這件事是兒子患上自閉症的主要原因。「當時正是過年,家裡用煤氣罐準備年貨做吃的,但東北冬天冷,屋裡通風不好,窗戶都緊閉著。」趙國榮回憶,「孩兒他爸給寶寶餵奶,他不但不吃,還吐了,逗他也不像平時那樣笑了,我倆覺著奇怪,但沒特別在意。」

直到趙國榮突然暈了,丈夫才意識到可能是煤氣中毒,趕緊開窗通風。過了一陣,母子倆緩了過來。但此後,祖文寶就變得沉默,表情減少。「他被貓嚇過,到現在寶寶都很膽小。」趙國榮說,曾經,外面汽車的轟鳴聲會刺激到祖文寶敏感的神經,脾氣發作,但經過康復訓練,這些年祖文寶已經逐漸適應。

祖文寶的這些進步,是趙國榮用無數心血換來的。自閉症,是一組以語言和交往障礙、重複刻板行為以及發育遲緩等為表現形式的廣泛性發育障礙,目前尚無明確病因,在治療上也較難幹預。一旦確診,意味著持續終生。實際上,早在2008年之前,自閉症孩子在中國還面臨診斷難的困境。

有很多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確診前,幾乎跑遍大城市的大醫院,但醫生的回答卻是「不知道是什麼病,建議家長多陪伴。」這樣的困境趙國榮並未經歷,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她說:「我們農場偏僻,寶寶5歲多離開農場才上了幼兒園,更別提早期治療了。」也是從2008年開始,每年4月2日被定為「世界自閉症日」,呼籲社會的關注。

2008年,確診後的祖文寶開始在北京某康復中心學習,鍛鍊語言交往能力,學習生活和自理能力。趙國榮這才深深體會到養育自閉症孩子的艱難與辛酸。「住校比走讀的學費貴一倍還多」趙國榮在臨近的村莊租房住下,陪著兒子邊學邊治。丈夫則努力掙錢,養家餬口,更重要的是給寶寶掙學習費用。

2009年起,祖文寶每周都要上5節語言課。對於來自農村的趙國榮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那時候丈夫起早貪黑,開著一個小火鍋店,還能讓寶寶學遊泳和鋼琴,」趙國榮說,但後來小店關閉,學費也漲起來,養育更加艱難。

對於自閉症孩子的父母來說,成長是一件「可怕」和「危險」的事情,尤其是青春期的自閉症孩子。趙國榮說:「寶寶青春期時,情緒特別暴躁,一旦刺激到他,他就會拽人的頭髮、踢東西,家裡的洗衣機都讓他踢變形了,鐵床板也讓他跳彎了。」回憶起那段時間,趙國榮反覆念叨,那是最難的時候。「那時我就哄著他,就像哄小嬰兒那樣,或者給他聽音樂,彈鋼琴能讓他安靜下來。」(圖為祖文寶正在表演彈鋼琴)

縱使黑暗瀰漫,一絲微光也是希望。祖文寶的微光就是音樂。趙國榮說:「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很喜歡音樂,聽到有人彈鋼琴,很少有表情的寶寶就會特別高興。」細心的趙國榮緊緊抓住任何一絲改變兒子的希望,她問兒子,「你願意上音樂課嗎?」年幼的寶寶點了點頭。

於是,趙國榮竭盡全力地讓兒子學鋼琴。每周5節鋼琴課,儘管學費不菲,祖文寶至今已經堅持學了8年。即使後來,鋼琴課學費翻倍,也從未間斷。每次上完課,看著祖文寶雀躍的步伐,和他逐漸習得的控制力,趙國榮覺得這就是希望。

「有公益組織開設了很多免費的課程,專門教自閉症孩子,我就帶寶寶去學,寶寶特別喜歡去那裡上課,那裡的老師對孩子們特別包容,寶寶在那裡感到很放鬆」趙國榮說,「寶寶喜歡唱歌,每次聽到喜歡的歌曲,聽幾遍他就會自己唱了,他最愛的歌就是《父親》和《成都》。」在公益組織為孤獨症孩子舉行的成人禮上,祖文寶作為主唱,登臺表演,看到他自信的樣子,趙國榮激動地流下眼淚,「我從來沒想過,寶寶能像正常孩子一樣上臺唱歌。」(圖為祖文寶在成人禮上唱歌的照片)

就在祖文寶的語言、交往、自理能力不斷增強的時候,趙國榮開始考慮他的未來……

如今,趙國榮和丈夫雙雙退休,兩人的退休金足以維持正常生活。但這也意味著,夫妻倆步入晚年,今後,祖文寶該怎麼辦?祖文寶的戶口在黑龍江老家,雖持有殘疾人證,卻無法領取北京市的殘疾補貼。「他現在21歲,是學校最大的學員,也不適合繼續待著,該為以後考慮了。」趙國榮說。

這些年,我國第一批確診自閉症的孩子逐漸長大,家長們紛紛開始為孩子的未來做打算,趙國榮也是其中一員。「我跟他爸總會走在他前頭,到時候寶寶的撫養安置和就業問題該怎麼辦?」雖然祖文寶還有一個同胞哥哥,哥哥也表示願意承擔照顧弟弟的責任,但趙國榮還是希望祖文寶能夠自力更生,被社會所接納。

「連學校的校長都說寶寶彈得好,唱得也好,要是能進藝術團工作就好了。」多年來,祖文寶不止一次在各種活動上亮相表演。他特別喜歡上臺表演和唱歌,還喜歡上音樂課、美術課和咖啡課,而且越來越自信,也學會了與人交往的基本技能。」趙國榮說。加上這些年,社會對大齡孤獨症孩子的關注度逐漸提高,年輕志願者對孤獨症孩子的深入了解和友善交往,她相信兒子是有希望找到活路的。(圖為祖文寶在彈鋼琴)

採訪即將結束的時候,趙國榮再次說道:「現在寶寶已經學會控制情緒了,也會跟人簡單交流,他能彈會唱,幹活還特別認真,請給他一個機會,他一定可以自力更生,將來,我也能放心了。」身為母親,趙國榮用心良苦。正如電視劇中提到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作為大齡自閉症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夠融入社會,自力更生。

編後語:每個自閉症患者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讓我們一起關愛自閉症患者。

相關焦點

  • 15歲自閉症男孩廣州舉辦鋼琴獨奏會 家人:兒子感謝大家的聆聽
    15歲自閉症男孩的鋼琴獨奏會(圖)  「看到《華商報》報導高位截癱女孩的古箏演奏報導,我很是感動,也很受觸動,所以想和你們聊聊我自閉症兒子鐵蛋兒的事兒。7月7日,他剛舉辦了專場獨奏會。」在後臺,他把鮮花遞給媽媽,笑了笑,抱了抱,沒說一句話,但媽媽已滿目含淚,有驕傲,有心酸,更有欣慰。  談養育:不一樣又怎樣?  離15歲還有2個月的鐵蛋,學習鋼琴5年多後,完成了所有鋼琴表演者的夢想——舉辦了人生第一場專場獨奏會。這背後最大的功臣是從小拉扯他長大的媽媽曹玉翠。多年負責養家賺錢的爸爸黎永綠也說:「媽媽操勞太多,是家裡功臣。
  • 與自閉症抗戰8年,孩子順利融入普校,媽媽寫下反思與收穫
    我最忙的那段時間,沐沐白天把鋼琴、小提琴練完,晚上自己睡覺,早晨定點起床……我幾乎感動到要哭:這是上天給我送來的天使娃麼?每天回家真的發自內心地想要誇他,感謝他。8年前,沐沐在北大六院確診的細節還歷歷在目,如今他居然嗖地長大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確診的過了8年,不確診也得過8年。
  •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一、自理能力包括哪些方面生活自理能力簡單來說呢,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對於小班孩子來說,需要逐漸掌握的自理能力主要包括在幫助下穿脫衣服、鞋襪、獨立進餐、自己洗手、收拾玩具等等,甚至是嘗試簡單的家務,比如擦桌子、擺放碗筷、幫爸爸媽媽拿東西等。
  • 19歲自閉症女孩曾上電視演奏,4年後媽媽發來這樣的求助
    2016年,15歲的自閉症女孩朵朵參加了一檔電視節目,她表演了竹笛,還在主持人唱出歌曲後,立馬說出了對應的樂譜。朵朵從小就顯現出了音樂天賦,5歲時,在沒有任何人教過的前提下,她就能用電子琴彈出會唱的兒歌。如今,19歲的朵朵竹笛8級,鋼琴10級。
  •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彩虹媽媽用一輩子陪自閉症兒子成長
    嘉偉如今具備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4月2日報導:病中虛弱的媽媽躺在床上,兒子坐在床邊,小心翼翼地餵媽媽吃粥。「熱了脫一件衣服,冷了加一件衣服,這個道理我給他灌輸了好多年。我給他多穿件衣服,就是要讓他對熱有身切感受,讓他感覺到熱後自己主動脫一件。如果我什麼事情都給他打點好,他自理能力就得不到鍛鍊。」記者不由感慨彩虹媽媽如此用心良苦。    「健康的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學習很多生活技能。但自閉症的孩子不行,事事處處都要一字一句告訴他。」
  • 智慧的愛,是讓孩子如天上的飛鳥——自閉症譜系孩子如何提升能力
    有四個步驟:第一步,把生活當作康復訓練,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第二步,擴展以家為中心的3公裡空間,逐步增強孩子的社區自主生活能力;第三步,學習使用智能設備從12歲開始,媽媽轉變觀念,把湯姆的成長目標調整了方向,從通過康復訓練變成學習優秀的普通學生,到按照他自己的成長節奏先把自己變成一個生活自理的人。最早的家庭訓練是從倒橙汁開始,湯姆愛喝「大湖」橙汁,媽媽就讓湯姆嘗試自己倒。一開始做的時候,他控制不好分寸,手忙腳亂,1000毫升的橙汁瓶子,拿起來倒進一個小玻璃杯,得有一半要灑在茶几或者餐桌上。這時候,媽媽鼓勵湯姆繼續做,灑在桌子上的橙汁擦掉就可以了。
  • 自閉症孩子聯歡會彈琴 教師夫婦用音樂喚醒「星星的孩子」
    東方網8月1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這個暑假,洋洋(化名)走進了上海音樂學院鋼琴考級現場,熟練而悠揚的樂聲,讓人很難將眼前的這個孩子和自閉症聯繫在一起。   在上海,有一對從事音樂教育的教師夫婦,12年致力於音樂對特殊兒童的幹預和研究,幫助了包括洋洋在內的很多孩子。
  • 福州自閉症「神童」找到音樂找到快樂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今年的4月2日是第12個「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2日,記者走進一位名叫李懿釗的自閉症患者家中,聽其媽媽陳榕華講述李懿釗在音樂中,找到生活的快樂和信心的故事。  2日,記者剛到李懿釗家樓下,便聽到陣陣鋼琴聲從其家中飄出,琴聲優美、流暢。記者進屋後,坐在鋼琴前的李懿釗繼續演奏《歌唱祖國》。
  • 自閉症男孩被排斥,遭家長聯名「驅逐」,他有讓人難以啟齒的秘密
    ,要求鵬鵬退學。那是一個讓郝女士既心痛又無奈的事實,原來鵬鵬很特殊,他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自閉症又稱為兒童孤獨症,是一種先天性的發育障礙疾病,一般患病的孩子在社會、功能、交流、行為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障礙,至今醫學上還沒有找到它真正的病因,最有效的治療辦法就是讓那些孩子接觸正常群體,與同齡人一起學習和生活,逐漸融入到主流社會當中來。
  • 自閉症少年考上大學之後
    聽說學音樂對自閉症孩子有幫助,在桐桐5歲的時候,鄭音把他帶到一家琴行學鋼琴,但沒有老師願意教一個自閉症的孩子。他被分配給剛來的小張老師張懌帆,那年張懌帆高三畢業,18歲,即將進入上海音樂學院讀書。 年紀太小又沒經驗,沒有家長願意把孩子交到他手上,桐桐成了他的第一個學生。第一節課就遇上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張懌帆不知從何教起。
  • 機構能力第一的自閉症孩子,為什麼不能去上學?
    葳仔在今年11月份就要滿8歲了,已經超過小學入學年齡的他,卻沒有一家普通學校肯接收。 葳仔媽媽和我們說:葳仔是在4歲確診的自閉症,將近四年的幹預後,葳仔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機構裡更是能力數一數二的存在。
  • 從無語言重度自閉症到獨立生活、開演講,迪士尼為他打開新世界!
    當他們聽說很多孩子可能從此以後永遠失去語言能力,終身不能獨立……(備註:原有的技能突然消失,這是有一部分自閉症幼兒期會發生的情況,詳情請點擊:最新研究:自閉症孩子能力突然退化,背後原因竟然是——)接下來的一年多,歐文都沒開口講過一句話,一個詞,甚至連一個音節都沒有。
  • 新加坡自閉症男孩禁閉10周後,看到媽媽買的麥當勞美食高興大哭
    據英國《每日星報》2020年5月22日報導,亞當·本·穆罕默德·歐文是一名居住在新加坡的自閉症男孩,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他已經在家裡封鎖了10周,而他最喜歡的麥當勞餐廳也從4月19日起開始關閉。5月21日,亞當因為情緒失控對媽媽瓦蒂發了脾氣,媽媽從剛剛開放的麥當勞餐廳買了他最喜歡的雞塊和冰淇凌想給兒子一個驚喜,亞當看到後喜極而泣。媽媽瓦蒂將這一過程拍下來發到了社交媒體上,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亞當走出自己房間的時候整個人狀態都不是很好,似乎剛剛崩潰過。但當他看到桌子上的麥當勞餐盒時,他十分激動並瞬間哭了出來,然後擁抱了他的媽媽。「謝謝,謝謝!」亞當說。
  • 新疆媽媽隨筆:帶著自閉症兒子離家幹預的500個日夜
    ——《松楠媽媽隨筆》如果說孩子確診之初,是松楠媽媽第一次被絕望衝刷,等她到達長沙開始幹預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很快就來了。松楠愛亂跑,不讓人牽,也不聽指令,松楠爸又得新疆湖南兩頭奔忙,松楠媽一個人根本顧不上,只能請一位阿姨幫忙。
  • 「雲知音」網絡公益鋼琴大賽啟動:零收費報名,無門檻參與
    8月8日,在華山醫院花園大廳內,2020全球「雲知音」網絡公益鋼琴大賽宣布正式啟動。截至目前,組委會已收到來自全國三十多個城市和地區的近四千名鋼琴愛好者報名。大賽報名截止時間為2020年9月10日,初評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9月18日,終評時間為9月19日至9月28日。
  • 武漢理工大學「自閉症兒童關愛行動」——教自閉症患者種花種水稻
    2020年12月25日,武漢守望星園星之味奶茶店裡,4個自閉症青年露出笑容,鼓掌相慶。一個多月前,在志願者們帶領下,他們親手播下種子。這是武漢理工大學亢茜志願服務隊開展的「自閉症兒童關愛計劃」的志願行動,通過園藝療法,幫助自閉症患者在種植中學會交流情感,增強生活能力和社會認知。一個動作分解成10個步驟「為什麼要給花施肥呢?」
  • 自閉症男孩有了個人漫畫工作室
    藝術口罩、二十四節氣冰箱貼、創意永恆筆……既貼近生活,又極富藝術性,展現了特殊孩子的非凡想像力和藝術創作能力。 二十四節氣畫被製成冰箱貼 走進特殊青少年藝術作品展示廳,最吸引人的是24幅二十四節氣畫。作者曹沈磊是一個90後自閉症男孩。偶然一次機會,他走進華山業餘美校,「最初連畫個圓圈都困難,但一點點入門後就好了」。如今,已學了十多年畫的曹沈磊,每天要畫一兩個小時。
  • 媽媽讓阿斯伯格兒子退學去讀特校後驚訝發現:孩子居然變了樣子
    或許很多家長都無法接受這是一個輕度自閉症孩子所走的道路,但媽媽卻說,「在一個學業跟不上,同學不理解的環境下,孩子的心理會有陰影,不開心的話不如離開。」由於上天「眷顧」,給了我們一個阿斯伯格孩子。他不一樣的成長道路,使得我們當父母的路也不一樣。感謝這個不尋常的孩子,讓我能夠在陪伴他的路上不斷自我救贖、自我成長。所以,比起這些年他學到了什麼,更重要的是他的這段經歷,讓我學到了什麼!
  • 用一點光溫暖星星的孩子——「彩虹媽媽」專訪
    工作室裡前來上鋼琴課的自閉症患者外表與常人無異,幾個男孩長相漂亮,無法想像他們身患嚴重的精神殘疾,不具備任何社會功能,不能專注聽人講話、不能與人眼神交流、無法理解等待、禮貌等概念,甚至,沒有任何對性的認知。所以常如孩童般搶奪他人物品,出於新奇感毀壞公共設施,沒有羞恥意識的大庭廣眾下脫掉衣褲。「每次帶他出去,我都深深的感覺到無地自容。」一位家長難掩其失落。
  • 盤點明星學鋼琴:郎朗最早,李雲迪最晚,而他為媽媽寫了一首歌
    孩子究竟幾歲開始學鋼琴最合適?這是很多計劃讓孩子學鋼琴的家長都關心的問題,而「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在學鋼琴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鄧紫棋鄧紫棋4歲開始學鋼琴,5歲開始嘗試作詞作曲,13歲就完成了ABRSM英皇鋼琴考級八級,從小學鋼琴的鄧紫棋,和很多學琴的孩子一樣,有一個難忘的琴童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