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捷運藍線、鐵路山手線受阻 蔡其昌:時間到將宣布參選臺中市長

2020-12-24 臺海網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 臺中捷運綠線即將通車,不過臺中山手線在臺中市長盧秀燕任內,因盧秀燕要求臺當局要全額負擔經費而受阻,被視為下屆民進黨角逐臺中市長人選之一的立法機構副主管蔡其昌今接受電臺專訪表示,對於這件事他很生氣,或許會因為這件事宣布參選市長。蔡其昌首度表態不排除參選臺中市長可能,下屆臺中市長選舉將提前開打。

臺中山手環狀鐵路是前臺中市長、現任交通部門主管林佳龍推動多年的政見,不過,盧秀燕上任後,要求若要興建山手線,臺當局必須埋單全部經費,引發蔡其昌不滿,蔡其昌曾在今年4月向臺中市政府喊話,希望市政府儘速推動場站捷運化設立,改善原縣區交通不便問題。

對於臺中捷運綠線即將通車,捷運藍線、鐵路山手線仍沒有進展,蔡其昌今接受電訪重申,要不要做市長要有規劃,站在他的角色,已經要求雙軌先做,經費由臺當局負擔,交通部門也答應,但光是雙軌不夠,還要搭配部分路段高架化、捷運化場站捷運化,臺中市政府不做,卻要臺當局全部出錢。

蔡其昌說,軌道建設沒有分黨派,綠線即將高興慶祝通車,歷任市長都有功勞,如今盧秀燕執政條件比林佳龍時代更好,應該趕快推動捷運藍線、山手線鐵路,若盧市府持續仍不願推動,或許時間到,他就會宣布參選臺中市長。

相關焦點

  • 臺中市長盧秀燕任期過半,民進黨欲挑戰者虎視眈眈
    臺中市長盧秀燕嗆「美國在臺協會(AIT)」後政治聲量大,任期已過半,綠營「誰來挑戰?」成熱議題。臺當局立法機構副負責人蔡其昌這周起動作加大,首度跨出海線直攻山區與屯區被稱「踩線」;女「立委」何欣純的支持者也醞釀成立後援會;臺當局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在臺中基層組織、辦公室照常運作,民進黨初選熱度逐漸加溫。
  • 2022臺中市長選舉,或重現「龍燕相爭」
    還有2年才登場的臺中市長大戰,近日已聞出政治硝煙味。前、後任市長的盧秀燕、林佳龍昨多場同框,林被問及是否參選未正面回答,但細數任內規劃建設已實現中;盧秀燕不談政治但大打政績牌;之前民進黨「立委」蔡其昌早已公開揚言挑戰;「綠委」何欣純也被點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昨也說不會與別黨合作,但人選在投票半年前再決定。臺中市長寶座之爭連日被討論度高,是盧蔡相爭?還是龍燕再戰?
  • 前瞻2.0基礎建設預算腰斬 重擊新北4條捷運
    (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前瞻2.0軌道建設預算大縮水,從原本420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腰斬剩不到2000億元,新北市長侯友宜9日在市政會議要求捷運局評估對新北軌道建設影響,由於報核中的八裡、五泰、深坑輕軌以及捷運汐民線等4線,若沒有前瞻預算補助,將面臨嚴重衝擊。
  • 捷運故障原因尚未查清,臺中市長盧秀燕:不會為了通車而通車
    捷運故障原因尚未查清,臺中市長盧秀燕:不會為了通車而通車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20-12-14 11:26 來源
  • 臺中捷運通車跳票 盧秀燕鞠躬致歉,綠議員「撿到槍」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中捷運綠線斷軸事件經過近一個月的事故調查,中國國民黨市長盧秀燕今天對外說明調查進度指出,由於臺北捷運局的調查結果及修復期程市府有所疑慮,為了安全至上,宣布原訂19日的通車時間延期,無法達成目標,向全體市民致歉,隨後起身鞠躬表達歉意。
  • 臺灣第三大城市,臺中市規劃建設4條軌道交通,1號線年底開通
    臺中捷運(Taichung Mass Rapid Transit,TMRT)全稱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中捷,是服務於中國臺灣省臺中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首條線路臺中捷運綠線計劃於2020年12月開通營運。
  • 臺中「立委」選戰,藍綠板塊呈五五波,中間選民成關鍵
    這次選舉臺中可說是競爭激烈、勢均力敵。蔡其昌臺中第一選區有3人角逐,民進黨蔡其昌為現任「立法院副院長」,將力拼臺中市立委三連霸;雲林縣西螺鎮菜農出身的林佳新,為國民黨披上戰袍空降參選,被視為韓國瑜人馬的他,能獲得多少票數也成焦點;親民黨黃朝淵原本要在家鄉豐原區參選第八區「立委」,後來轉戰第一區,使原先的藍綠對決變成「三腳督」。
  • 臺中市長盧秀燕與柯文哲互動熱絡,綠營盯上了
    民進黨臺中市議員針對臺中捷運(地鐵)斷軸事件,近日在市議會質詢火力全開,不只炮打國民黨籍市長盧秀燕,也抨擊負責施工設計的臺北捷運公司,要求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應讓相關人等至臺中市備詢。臺中捷運綠線11月21日發生車廂連接器軸心斷裂事件,由於逢市議會市政總詢期間,連日來民進黨市議員對此炮聲隆隆,連番炮轟市府輕忽問題,車輛點交不夠詳細,新車才行駛1200多次,就發生連接器的軸心就斷裂,根本拿民眾生命開玩笑。
  • 臺灣民眾黨宣布徵召吳益政參選高雄市長
    臺灣「中央社」 圖6月23日晚間,臺灣民眾黨發布消息稱,將徵召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參選高雄市長。稍早前,國民黨和民進黨方面均已公布徵召人選。綜合臺灣「中央社」等臺媒報導,高雄市長補選將於8月15日舉行,而6月24日是登記截止日。23日晚間,民眾黨組織部召集人、「立委」蔡壁如稱,已確定徵召親民黨籍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加入民眾黨,並代表民眾黨參加高雄市長補選。
  • 北京順義成為重點平原新城,將機場線加站、新國展至機場捷運
    在書記調研的新聞中,出現了一張順義軌道交通規劃圖,其中有三個項目——R4東延、機場線加站和新國展至機場捷運。其中R4線只露出了一部分,可以看出為了配合東延,R4線和城際鐵路聯絡線的車站從T3西側移動到東側。
  • 北京新國展至首都機場規劃建捷運線,15號線力爭東延一站
    今年,北京市順義區將配合相關部門規劃設計新國展至首都國際機場捷運線、地鐵15號線東延、城際鐵路聯絡線北延、軌道交通R4線北延等相關工作。這是記者今日從順義區「兩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順義區交通局局長郭崇峰介紹,今年順義區交通局將會同區相關部門,配合北京城市鐵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推進京承鐵路開行市郊列車項目規劃設計和工程建設,完善交通接駁設施,確保今年6月開通運行。「目前,京承鐵路主要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我們將配合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利用現有資源,增加客運,給京郊懷柔、密雲、順義等地百姓的出行帶來更多方便。
  • 日本旅遊攻略:玩轉東京山手線(下篇)
    而對於東京來說,「山手線」則是其中最重要的線路之一。它運行於東京核心地帶的環狀鐵道,途經東京的重要轉運點,再經由這些轉運點向都心以外的地區擴張,構成綿密的交通聯絡網。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這條到東京自由行的旅人不可不知的「山手線」以及沿線地名小故事!
  • 前警局長陳子敬將參選臺南市長 藍營擬循「柯P模式」
    前臺南市警局局長陳子敬昨天中午應邀參加南市退休警察人員南瀛協會餐敘活動,席間主持人還以下屆臺南市長人選身份介紹他上臺,他未置可否,只說時候到了就會公布,但在逐桌敬酒時,又說「我沒退路,一定會選!」,讓與會退警爭相走告,還在LINE群組轉傳,要幫前長官拉票,由於陳目前是無黨籍身份,國民黨是否會比照民進黨在臺北市的「柯P模式」禮讓陳在臺南參選,仍有待觀察。
  • 「六都」市長民調臺中高雄有看點,沈富雄看好藍營的她
    2022年臺灣地方選舉接近,各縣市首長就任也屆滿2年,島內有媒體近日公布「六都」市長最新民調,新北市長侯友宜以77%的施政滿意度拔得頭籌。前「立委」沈富雄表示,這份民調他比較關注的是臺中市長盧秀燕、高雄市長陳其邁,並指出,盧秀燕當著「美國在臺協會」(AIT)官員酈英傑的面提萊豬問題對她有加分,這對國民黨是好消息。
  • 韓國瑜宣布不提罷免訴訟 民進黨計劃召陳其邁參選高雄市長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程東】遭罷免的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12日將被解除職務。他通過臉書宣布尊重人民的意志,「不會提出任何訴訟」。島內媒體分析稱,韓國瑜不提訴訟,高雄市長依法將在3個月內完成補選,這同時也斷了呼聲很高的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參選高雄市長的路。
  • 國民黨決戰「六都」戰略:守新北 收臺北 戰臺中
    (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4月5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014年島內縣市長選戰,國民黨在「六都」中輸掉「五都」,只剩新北市。國民黨人士指出,「決戰六都」戰略指導,就是「守住新北市,光復臺北市,決戰臺中市,搶攻桃園」。南部的臺南市及高雄市,也要推出強棒紮根,打響南方之戰,如此藍營才能全面吹起反攻的號角。   不過理論好講,強棒難覓。
  • 乘坐日本東京JR山手線的那些防止懵圈的小竅門
    對於日本東京的重要交通線路JR山手線,很多到過的東京的人都不會陌生,畢竟它的人氣已經飄到了日本國外。環狀線的山手線有外圈和內圈,即使很多長時間居住在東京的人也有可能並不能那麼清楚地判斷「哪裡是哪裡」。即便如此,在需要乘坐的時候,人們也會因為某種判斷而選擇上某一趟車。這成為了日本近日的熱議話題之一。
  • 臺灣藝人許效舜再次表態參選基隆市長
    據臺媒報導 跨入2021年,距離2022臺灣縣市長選舉也更接近,各政黨紛啟動縣市長人選布局。知名藝人許效舜先前即宣布競選基隆市長,他今(8日)在廣播節目中則說,希望能夠在人生一甲子時,執行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務,盼有機會希望能當市長為市民服務。不少網友則是表示樂觀其成。
  • 弄懂JR山手線!,輕鬆來遊遍東京!
    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這條到東京自由行的旅人不可不知的「山手線」以及沿線地名小故事!「山手線」是JR東日本鐵道所營運的環狀鐵路,最早可追溯至1885年,當時由私人鐵道公司「日本鐵道」所建設的支線「品川線」,一開始行走的路線是「新宿─赤羽─品川」,1901年與另一條支線「豐島線」合稱「山手線」,該路線名沿用至今。直到1925年「上野—神田」路段完成,「山手線」才真正轉變成現在的環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