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教語文,靠詩歌吟唱《苔》登上央視《經典詠流傳》。作為一名80後鄉村支教老師,梁俊從沒有想到竟然通過跟山區學生一起演唱古詩兒歌的方式登上了央視的舞臺。經過現代音樂的演繹,及梁俊和孩子們純真、動情地演唱,一首並不知名的小詩《苔》讓節目嘉賓庾澄慶和曾寶儀感動落淚,也讓孩子們領會了詩歌中更深的精神力量。
事實上,譜詩成曲是中國自古以來詩詞流傳的重要形式,《史記》中記「詩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但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詩歌卻逐漸喪失了吟唱功能,而隨著現代創新技術的發展及教育本質的回歸,一些教育品牌也在探索、尋找詩歌的多元功能。作為一款系統性AI啟蒙教育產品,瓜瓜龍語文便將古詩、國學等知識模塊用趣味動畫和AI智能互動形式展現出來,還聘請了國內頂尖的音樂製作團隊,全新打造出原創古詩兒歌,讓古詩以兒歌的形式唱出來,給中國孩子帶來了全新的語文啟蒙學習體驗。
兒歌誦唱融入易懂譯文 高效記憶知識點
在傳統的語文啟蒙中,孩子們常常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古詩,這樣的方式不僅不容易記憶,而且還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了給孩子營造更好的學習體驗,瓜瓜龍語文採用了音樂兒歌的形式,幫助孩子學習古詩。為此,瓜瓜龍教研團隊專門聘請到了熱門歌曲《五環之歌》的創作人、國內金牌音樂製作人姚雲老師,為孩子創作古詩兒歌。
姚雲老師的音樂風格一向溫暖又不失趣味, 在此次瓜瓜龍語文的創作中,他希望製作出最精良的古詩兒歌,呈現給孩子。在編曲上,老師精心打造了郎朗上口的旋律,並融合不同調性的樂器編排符合詩詞場景的樂曲;在歌詞上,為了使孩子們能夠共情古詩中所表達的意向,創作團隊特意為古詩加入了譯文,並且通過唱出譯文的形式,幫助孩子們達到更好的理解效果。
如古詩《贈汪倫》,講述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為了讓孩子們更加輕鬆的記住並理解這篇古詩。團隊在編曲上,採用了吉他這種屬性比較溫暖的樂器進行敘事,同時為了儘可能準確地還原詩詞中的場景、意境,還加入了自然音效,如槳划水的聲音,力圖讓孩子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詩文中,為了讓孩子們明白「桃花潭水的千尺深,不及朋友情誼之深」所表達的含義,團隊提煉出「有山,有水,有茶,有酒。有你,有我,有情,有義」的這樣便於理解古詩含義的譯文,並以郎朗上口的旋律中唱出來。通過這樣獨特的教學方式,瓜瓜龍語文力圖讓小朋友們用最輕鬆的方式記住古詩。
動畫再現產生情感共鳴 傳遞國學經典之美
除了在古詩兒歌上的精心製作,瓜瓜龍語文的用心也體現在課程的方方面面。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瓜瓜龍語文通過AI創新技術,打造出沉浸式的動畫課堂。除此之外,瓜瓜龍語文還聘請了國內知名少兒動畫內容編劇、《熊出沒》主創俞真,作為動畫課堂的編劇負責人,不僅如此,其聘請的動畫視頻團隊曾參與多部兒童項目製作,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其豐富的製作經驗,成為瓜瓜龍語文動畫視頻高品質的有力保障。
在這些國內頂尖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瓜瓜龍語文為孩子們打造出趣味十足的動畫課堂。課堂將IP劇情和語文知識巧妙融合,通過「美食鎮」這一動畫場景展開孩子們的學習之旅,學員們會在「瓜瓜龍」的帶領下認識「玲瓏」等充滿個性的動畫人物,並且在學識淵博的「爺爺」的幫助下,學習古詩、成語、漢字、拼音等中國文化知識。
在國學課堂中,瓜瓜龍語文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及歷史故事打造成孩子能夠理解的課程內容,傳達國學的精華,讓孩子深刻地理解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例如,在《盤古開天闢地》課程中,「糰子爺爺」會帶孩子一起了解中國的神話傳說,感悟古人的世界觀,結合趣味的動畫和解讀,讓孩子邊看邊思考。孩子們能在沉浸式的趣味動畫課堂中,穿越古今、領略文學之美。
語文作為中國孩子學習的基礎學科,建立紮實的語文技能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在語文啟蒙中感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積累深厚的文學素養也將助力孩子們更加全面地成長。瓜瓜龍語文將致力於探索更具創新意義的語文啟蒙課程,打造更具互動性的語文課堂,讓孩子們獲得有趣、豐富的課堂體驗,也讓更多的孩子通過線上課堂的形式,感知中華文化的力量,成為優秀的中國文化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