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碑帖:吳說《頓首上啟明善尺牘》,書法猶然晉人韻度

2020-12-22 騰訊網

南宋·吳說《頓首上啟明善尺牘》,冊頁,紙本,縱23.9cm,橫38.8cm,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收錄於《宋吳說尺牘》一冊,又稱《明善宗簿帖》《簡諒帖》。

吳說(?-1169以後)字傅朋,號練塘,浙江杭州人。父親吳詩禮喜好收藏,以詩文書法見稱於時。吳說頗能傳緒家學,對於書法的探索尤其深入,隸書、小楷書、行草書和遊絲書均有可觀,所作榜書曾讓宋高宗嘆為觀止,以為難以取代。

此件手札寫與宗正寺主簿明善,談及彼此工作情形,書法猶然晉人韻度,是知當蘇、黃、米書風盛行之際,傳統古風仍為時人取擇的方向。

粗略地說,南宋的書法水平低於北宋,而其審美取向又時見北宋的影響,所以在談到宋代書法時,人們常常主要著眼於北宋,似乎南宋是無關緊要的。然而,即便較北宋蕭條,南宋書法也是宋代書法乃至整個古代書法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更是理解書法統緒的重要線索,其固有的藝術地位和研究價值皆無可替代。

註:依古軒畫廊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曠世經典,上博首次公開歷代碑帖珍藏!《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
    第一二輯十種碑帖中多為聲名顯赫的名碑名帖,在書法史上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中不乏裡程碑式的經典作品,因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如《石鼓文》素來被推為學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有「書家第一法則」之譽。晚清吳昌碩更是得力於石鼓文而自成風格。又如《大觀帖》,歷來都認為在摹刻上比《淳化閣帖》更精細準確,並在編排上改正了閣帖的錯誤,甚有譽為「古代刻貼第一精品」。
  • 與書法聖賢對話的天中人——確山籍著名書法家馬健中跋臨經典碑帖...
    與書法聖賢對話的天中人——確山籍著名書法家馬健中跋臨經典碑帖賞析 2021-01-12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漢代書法碑帖:張芝《終年帖》釋文+高清
    簡介張芝生平及書法成就此處從略,詳見「契茶書舍」《書法碑帖大全》第一章第8節:漢代書法碑帖:張芝《冠軍帖》釋文+高清
  • 上博首次公開歷代碑帖珍藏!《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亮相
    上博首次公開歷代碑帖珍藏!這意味著上海博物館撩開館藏文物的神秘面紗,首次全面公開其歷代碑帖珍藏。上海博物館是收藏古代碑帖的重要館藏單位,其所珍藏的歷代碑帖在海內外享有盛譽。2003年,隨著《淳化閣帖最善本》的入藏,上海博物館的金石碑帖珍藏曾引起國內外的轟動。經過十多年的論證和準備,上海書畫出版社與上海博物館達成了《叢刊》的編輯出版共同意向,選題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 漢代書法碑帖:張芝《二月八日帖》釋文+高清
    簡介張芝生平及書法成就(此處從略)詳見「契茶書舍」《書法碑帖大全》第一章第8節:漢代書法碑帖:張芝《冠軍帖》釋文+高清。
  • 大部分書法字帖的筆法都是錯的,別被從碑帖臆造出的假筆法坑了
    我們現在學習書法,臨帖用的大多數都是碑版字帖。碑版字帖是在碑刻上拓制下來形成的文字形象,也叫做碑帖。碑帖是碑與帖的合稱,「碑」指的是前人為了記述他們的重要事件和重大慶典,找專人撰文,專人書丹,專人摹刻在石碑或崖壁上文字,經過後人墨拓複製形成近似於原貌的影像資料。比如,《石鼓文》、《石門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九成宮醴泉銘》等等。
  • 無錫市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徵稿啟事(2020年6月30日截稿)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展示我市書法作者對書法經典碑帖的學習和研究成果,鼓勵廣大書法作者「根植傳統,經典精臨,借鑑創新」,努力推出精品力作,推動我市書法事業的繁榮發展,無錫市書法家協會決定舉辦無錫市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
  • 《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亮相 「原汁原味」呈現碑帖全貌
    原標題:「原汁原味」呈現碑帖全貌 晨報記者 徐 穎 由上海博物館編、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以下簡稱《叢刊》)第一、二輯日前在滬首發亮相,這意味著上海博物館撩開館藏文物的面紗,首次全面公開其歷代碑帖珍藏。
  • 學了十多年書法被說「江湖體」或「老幹部體」,原因何在?
    《書道拍案驚奇》的觀點:其實不管「江湖體」還是「老幹部體」都是指入帖不深(或不臨帖),信筆為體,沒有筆法所謂「書法」。其實都是「自由體」,只是人群不同,所以稱呼有別。而且任何行業都有鄙視鏈,比如音樂領域也有「口水歌」一說。
  • 書法家胡秋萍寫的2聯立軸,估價4000元,碑帖相融返璞歸真
    一般人練書法是以帖學為本的,但是看過胡秋萍女士的書法作品之後,你會發現她的書法作品具有碑的骨氣,也有帖的氣韻,所以她的書法走的是一條碑帖雙修的路徑,以碑學立風骨,以帖學成氣韻,正是當代書法需要正確走過的一條書法修養大道。當代書法如果偏向於碑學或者偏向於帖學,都無法完成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塑造。從這個角度來講,胡秋萍女士書法碑帖雙修的價值就在於她用這種書法風格完成了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構想。
  • 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作品欣賞(高清)
    我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而流傳下來的歷代經典碑帖,不僅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清晰、系統地反映了書法藝術的發展脈絡。這些經典作品是當代書法藝術發展的根基,也是汲取營養的源泉,為推動當代書法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鑑和啟發作用。
  • 費啟明北京的家不僅有球鞋間,還有書法繪畫區,裝修像是少年宮
    費啟明可謂是現在的當紅小生,96年出生的他,不僅是快樂大本營的常客,同時還參演過許多青春向的電視劇,收穫了不少粉絲~而費啟明在生活中,不僅是個不折不扣的球鞋收藏愛好者,更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家裡專門設有音樂區、書法區、繪畫區……怪不得他的朋友徐老師去做客時,連連說他家就像個少年宮
  • 經典與命題——平涼書法臨米芾《清和帖》微展徵稿啟事
    經典與命題——平涼書法(第十期)臨米芾《清和帖》微展徵稿 為了強化對經典法帖的研習,提升臨創水平,平涼書法微信公眾平臺舉辦經典與命題
  • 米芾經典書法真跡:《濃墨秋山詩帖》、《道林詩帖》欣賞
    米芾的性格方面比較怪異,而且有潔癖,擅長書法,尤其是行書方面的造詣很高,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尚意」書法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當時有名的收藏家。米芾書法初學唐代的書法風格,以歐陽詢、顏真卿等人為主,後來聽從老師蘇軾的建議,學習魏晉書法,此時以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為主,在他存世的行書書法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二王」的影子。
  • 中書協副主席張改琴被譽為「當代衛夫人」,楷書碑帖結合方勁端莊
    在中國書法家協會這個大家庭中,女性書法家已經是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以一種異軍突起之勢,勢不可擋,不少女性書法家在中書協已經成為了領頭羊,諸如我們熟悉的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中書協理事胡秋萍,而且今天走進我們視野的也是這樣一位大咖,她擅長書法諸體,而且諸體皆精,被譽為「當代衛夫人」,其楷書最具特色
  • 初學書法從隸書入手,應該選《曹全碑》還是《張遷碑》呢?
    初學書法,可以從隸書開始學習,較容易入手,至於應該學習哪個經典範本,學習者首先要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你的性格特點是什麼,比較柔弱還是剛強?比較大方還是內向?最主要的是你的審美眼光,你喜歡《曹全碑》,還是《張遷碑》?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分享:歷代書法楹聯名品,大飽眼福
    它文辭精煉,對仗嚴謹,內容相連、音節和諧、平仄協調,讀來鏗鏘上口;而在視覺形態上和書法藝術緊密結合,其書諸體皆備,章法布局上下相通,左右呼應,歷史悠長久遠。朱耷 行書聯 收錄於:《中國楹聯書法經典(四) 行書百聯》《中國楹聯書法經典(四) 行書百聯》裡介紹現如今存世的楹聯書法作品最早上限僅到明代後期。
  • 最美的字最深的情,倚天屠龍記的書法
    師徒倆心神俱醉,沉浸在武功與書法相結合、物我兩忘的境界之中。王羲之,書聖。《喪亂帖》一共60多字:「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 雖即修復,未獲奔馳,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對該帖的評價(抄來的):用筆挺勁精妙,輕重緩疾極富變化,書寫時先行後草,時行時草,可見其感情由壓抑至激越的劇烈變化。
  • 零基礎孩童書法潛質衡量標準及受訓後變化
    書法就簡單的基本筆畫(如點、橫、豎),如何給出一個統一的標準呢?不同字體有不同寫法,同一種字體,比如楷書,顏、柳、歐、趙寫出來的筆畫形態也都各有特點,所以不太好評判。不過可以轉換一個思路,試試看孩子對毛筆的控制能做到如何呢?
  • 初學書法,如何選字帖,少走彎路
    以前我寫了一篇就是關於學習書法的建議,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看。這裡我們著重講講,字帖相關的事項。大家既然想寫書法,首先是選擇碑帖。 要有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大家可以買紙質的字貼,也可以選擇電子版的字帖,方便閱讀觀看。節約成本。喜歡哪個書法家的字帖,再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