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國外軍事大片中,特種兵身著白色作戰服在雪地狙擊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生死狙擊》中,最後的狙擊手對決就是在冰天雪地中展開的,視覺效果非常好。
軍事大片僅僅是電影而已,而從影視走入現實,真正的特種兵們在雪地是如何偽裝自己並進行訓練的呢?
央視國防軍事頻道最新一期的《誰是終極英雄》帶我們走進了冰天雪地中的血狼特戰旅。
節目中一共有16名特戰精兵分4個類別的小組進行對決,本期節目進行的是雪地輕騎兵的比武。競賽項目有長距離滑雪後的步、手槍射擊;鑿開冰塊獲得密碼數字後,組合密碼打開彈藥箱並組裝手槍;使用狙擊槍在有限子彈情況下進行特種狙擊。
以往我們在看軍事報導的時候,雪地偽裝服是經常能看到的,不過很多時候作戰裝具並不是白色的。而迷彩色的裝具穿到了白色偽裝服的外面是比較普遍的,當然,這個偽裝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其實類似的情況在外國軍隊中也很常見,比如上面的美軍進行雪地訓練時也是這樣。
不過我們在這次的節目中卻看到,戰士們不光身著白色的偽裝服、手套和頭套,連作戰裝具也是白色的。
比起上面我們提到的那種穿法,這樣的作戰服顯然更符合實戰的需求。
當然了,也有朋友可能會指出,衣服上好像有些黑色的帶子會影響偽裝。其實那個黑色的帶子主要是固定攝像機的,因為要拍攝戰士們在運動過程中的第一視角。
另外一條黑色的槍帶是步槍的,當然我們看到這次競賽時使用的步槍上沒有偽裝。
有朋友可能會說了,人家外軍的槍上怎麼都是偽裝?
其實步槍上有偽裝的是少數,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有偽裝的。主要是大家影視劇看得多,看一些槍械展看得多些,會覺得外軍的槍械上偽裝的多。其實外軍中也只是特種部隊,在執行任務時會有選擇的進行塗裝,一般情況下也是槍的本體色。
當然了有些人比較崇拜外軍,他們一般都是選擇性評判。外軍中那些缺點視而不見,但我們的軍隊但凡有一點點差錯,這些人就開始沒修沒止了。
不過我們既然都注意到全身的偽裝了,對槍上的偽裝不會沒有注意到的。
前面中步槍沒有加偽裝,但是後面的節目中狙擊槍上卻有。雖然狙擊步槍並非是全白的,但也只有在特寫鏡頭下稍微明顯些而已。
我們看美軍的狙擊手雪地訓練,也不都是完全噴塗色的槍械,比如上面的這種。
其實這次我們之所以提到這方面,主要是因為比起以前進步了很多。進步是不斷向前的,隨著未來實戰化程度的提升,我們相信在這方面還會做的更好。
其實除了偽裝之外,這期的節目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家經常在影視劇中看些假特種兵如何如何,其實那裡面很多都是誇張和不切合實際的。本期的《誰是終極英雄》就給我們展示了真實的特種兵訓練、競技時的場景,是我們了解人民軍隊精銳力量的一個很好的窗口。
比如第一項比武的設置是,戰士們首先要在複雜的山林地域中滑雪,並在中途分別拿到步槍、手槍彈藥,這是對戰士們滑雪技能的考驗。
經過了山嶽叢林地滑雪後,接下來要進入2000米的平地蹬滑,這是對體力的很大考驗。慢騰騰得滑完自然沒有問題,但是比武是時間制的,因此想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這個項目考驗也不小。
經過了急劇的體能消耗後,接下來分別是步槍和手槍射擊,要完成10個靶標的射擊,才算完成比賽。
這種運動後進行射擊的情況在我軍現在的訓練中是很常見的,同時也符合實戰化的要求。因為實戰中,大多都是運動後的射擊,而不是自己處於身心最佳狀態下的射擊。近些年根據實戰情況出發,絕對快、相對準的射擊理念也逐漸在貫徹,這也是實戰化的體現。
從最後的成績來看,比武的幾名戰士大都在22分左右就完成了任務,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第二個科目的設置很有意思,戰士們要在巨大的冰塊中鑿出裝有4個數字的密碼,然後將這4個密碼進行排列組合,打開裝有密碼鎖的彈藥箱,再完成箱子中槍械的組裝。
在將近零下30度的環境中,鑿開冰塊找密碼既是對戰士們體力的考驗也是對智力的考驗。為什麼說還有智力呢?
老戰士楊斌鑿冰的方式是從中間開始的,這樣很多冰塊不用鑿碎就容易找到數字。因為找到數字是目的,鑿冰只是手段,結果楊斌率先完成了數字的尋找。
找到4個數字後,要排列組合後在密碼鎖上試才能打開鎖。要是不按照規律來,那就不容易打開,有一位戰士大意了,想蒙著來,結果就被後面一位戰士反超了。
這說明當一名特種兵,不光要靠蠻力,還得有智慧。節目中只是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小方面,隨著現在特種兵對高科技裝備的應用越來越多,沒有聰明的頭腦和一定的文化知識,那是不行的。所以有很多想當特種兵的小青年,可不要只注重於體能啊!
狙擊科目就更有意思了,一共有9發子彈,但要打擊7個目標。
其中第一組目標是3個氣球,氣球的體積雖然不小,可是在風力的作用下,它是隨意飄動的。這實際上也是實戰中狙擊人員時經常面對的情況,畢竟站著不動的活靶子可不太多。
第二組目標是兩支狙擊槍的瞄準鏡,當然了不可能是真狙擊槍的瞄準鏡,只是模型而已。這是模擬反狙擊作戰時的場景,可以說科目的設置還是很有趣的。
第三組目標最有意思,狙擊手首先要打掉一個直徑只有2釐米的瓶蓋,然後這個目標打掉後會有一個氣球迅速飛出,狙擊手要馬上換彈,把氣球靶也打掉。這考驗的是狙擊手快速射擊的能力。
節目中老戰士楊斌最終獲勝,而且令筆者感到很有趣的是,楊斌在狙擊射擊時的側臉竟然跟我軍歷史上的傳奇狙擊手張桃芳有些相像。
而看完節目後,還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我們戰士們的士氣是非常旺盛的。當年我們裝備不好的時候,有著鋼少氣多的說法,如今我們鋼越來越多了,氣也絕對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