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北鬥技術的無人駕駛或在成都率先得到應用

2020-12-22 四川省人民政府


「未來,北鬥應用會嵌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場景,甚至像水和空氣一樣不可或缺……」11月23日,為期3天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如是說。

7月底,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作為這之後我國首場大型衛星導航交流盛會,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首度來到北鬥衛星的「母港」——四川。年會上,圍繞北鬥衛星的應用場景,專家學者勾勒出一幅從當下延伸至未來的畫卷;圍繞「北鬥」相關產業的發展。業內人士還分析了四川的機遇與挑戰。

應用越來越廣泛「北鬥」就在你我身邊

北鬥衛星遠在天外,應用卻近在身旁。

首先,「北鬥」的定位、導航功能廣泛應用在地圖導航、外賣點餐、網約車等領域。因此,一部智慧型手機,可能就包含不少基於北鬥的應用。正如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首席科學家曹衝提供的一組數據,「隨著蘋果發布iPhone12機型首次明確支持北鬥導航系統後,全球已有90%的手機支持北鬥。」

除了個人領域,「北鬥」更服務於社會。

如由成都振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地質災害形變監測平臺,目前,已經部署在涼山州的「懸崖村」,能夠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此外,作為國內最大的北鬥衛星導航終端供應商,該公司還與涼山州當地公安局、禁毒辦聯合展開「毒品原植物禁種剷除——無人機踏勘專項行動」,依託北鬥帶來的精準定位從源頭肅清社會毒瘤。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北鬥」也提供了包括無人機精準噴灑消毒液、物流精準配送、醫院數字施工等「硬核技術」支持。

此外,「北鬥」還有自己的獨特屬性。「最典型的就是短報文通信功能,可以支持1000字內容的短報文。」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李玉柏介紹,「『5·12』汶川特大地震時,當時震區的信息傳遞很多是依託北鬥終端的短報文通信功能實現的。」

作為我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目前北鬥相關產品已經出口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北鬥系統已提供的7種服務具體包括:面向全球範圍,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3種服務;在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和區域短報文通信4種服務。在交通運輸、電商物流、自動駕駛、精準農業、海洋漁業、減震救災、食品安全、智慧旅遊等領域逐步落地。

「北鬥+5G」將解決無人駕駛技術痛點

隨著北鬥衛星的全球組網,未來,乘著5G與人工智慧的東風,其應用場景會更加豐富。

「『北鬥+5G』可以改變世界和時代!」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劉經南看來,未來北鬥技術將與各行業滲透結合。「『北鬥+5G』作為一種融合基礎設施,可賦能自動駕駛與工業網際網路,並在新基建中發揮重要作用。」

鑑於目前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提供的更高精度位置與時間信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也指出了北鬥與5G的「天然融合性」。「北鬥和5G、人工智慧、新興技術等融合會催生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引發無人駕駛、自動駕駛、無人機等方面產生革命性變化。」

以追求「車路協同」的無人自動駕駛為例。智能網聯汽車內部設備需要高精度的時空同步,「而北鬥可全天時通過絕對定位獲取相對定位關係,解決無人駕駛中的時空感知問題。」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蔡蘭波介紹。無人駕駛汽車的感知是基於視覺的感知,這樣的安全性存在問題。「北鬥」即使在信號被遮擋的場景下,也能為汽車自動駕駛提供精準的實時定位定速。

在不久的未來,依託「北鬥」帶來的高精度導航,無人駕駛、無人配送會成為生活裡的常見景象——年會上,北鬥星通公司與美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基於對高精度定位應用在無人配送及自動駕駛領域未來市場發展空間的共識,將共同進行技術開發和市場推廣。

「作為世界一流導航系統,北鬥系統的應用只受人類想像力的限制。」楊長風介紹,2035年前,我國還將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作為北鬥衛星「母港」所在地有能力在衛星導航產業一馬當先

四川是「北鬥」追星夢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不僅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59顆北鬥衛星(含4顆試驗衛星)均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川內相關單位更是研製了北鬥三號30顆衛星中的10顆衛星載荷,提供了星間鏈路通信、星載原子鐘、航天外測、北鬥授時、北鬥晶片、北鬥終端等一系列配套產品。

年會上,相關專家也表示,衛星導航將成為繼移動通信、移動網際網路之後的新的經濟增長點。「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預計2020年產值有望超過4000億元。」

作為北鬥衛星「母港」所在地,同時也是我國五大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聚集區之一,對於「北鬥」帶來的機遇,四川完全可以在發展衛星導航產業上一馬當先。

楊長風建議,四川儘快制定北鬥應用發展規劃政策路線圖,加快推動地方北鬥應用的規模化、體系化、產業化,儘快實施應用示範項目。

目前在產業應用上,依託九洲集團、振芯科技、天奧電子、華力創通、盟升電子等一批北鬥骨幹企業,四川已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集群,產品涵蓋北鬥產業鏈上、中、下遊的各個領域。尤其是被譽為「全國北鬥產業發展佼佼者」的成都,起步早、發展快、應用模式與產業效率高。在清華大學教授、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組織委員會副秘書長陸明泉看來,依託當地人才資源、科研院所和產業基地,基於北鬥技術的無人駕駛「或許會在成都首先得到應用」。

對此,曹衝建議,四川不僅要依託應用場景發展特色北鬥產業,還要依託頭部企業帶動產業鏈進一步發展。

蔡蘭波則提醒,北鬥產業的競爭是與國際龍頭競爭,四川應學習國外先進產業政策,引導市場共同發力。

同步播報

看好衛星導航產業成都正制定發展規劃

11月23日,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記者獲悉,成都市正在抓緊研究制定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相關規劃,目前徵求意見稿已出爐。

根據《成都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0)(徵求意見稿)》,成都將加速融入國家PNT(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面向全球提供綜合信息服務。徵求意見稿明確,到2030年,成都將打造成為國家綜合PNT系統建設重要支撐,面向歐亞的應用技術創新中心,實現相關產業營收規模3000億元,並形成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其中,規模超百億元龍頭企業1至2家,規模超50億元的龍頭企業3至5家,規模超億元的企業上百家,孵化培養一批相關高科技上市公司。

在衛星導航產業集聚發展態勢上,作為國家首批北鬥應用示範城市之一的成都,目前已構建形成了以高新西區北鬥產品製造產業集聚區和金牛區西部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區為核心,成都芯谷產業園、天府新區盟升電子北鬥產業基地等為支撐的「雙核多點」北鬥產業園區布局體系。在推進核心技術產品示範應用上,成都正在地震預警、氣象監測、警力調配等多個領域展開推廣,正加快建設基於「北鬥」的智慧景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物流配送信息服務平臺。

相關焦點

  • 「四川日報」基於北鬥技術的無人駕駛或在成都率先得到應用
    「北鬥+5G」將解決無人駕駛技術痛點隨著北鬥衛星的全球組網,未來,乘著5G與人工智慧的東風,其應用場景會更加豐富。「『北鬥+5G』可以改變世界和時代!」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劉經南看來,未來北鬥技術將與各行業滲透結合。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首次來川,專家學者暢談「北鬥」應用
    「北鬥+5G」將解決無人駕駛技術痛點隨著北鬥衛星的全球組網,未來,乘著5G與人工智慧的東風,其應用場景會更加豐富。「『北鬥+5G』可以改變世界和時代!」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劉經南看來,未來北鬥技術將與各行業滲透結合。「『北鬥+5G』作為一種融合基礎設施,可賦能自動駕駛與工業網際網路,並在新基建中發揮重要作用。」
  • 海格通信發布國內首批北鬥三號雙模應用專用晶片
    在中國衛星導航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年度盛會上,作為國內主流北鬥廠商,海格通信集中發布了國內首批支持北鬥三號雙模的晶片解決方案、模塊及「北鬥+5G」的智慧應用方案等技術成果。 基於自北鬥系統建設初期以來積累的核心技術和應用經驗,海格通信為北鬥三號的規模應用,提供從晶片級的自主可控的保障。
  • 成都加快布局北鬥+5G產業集群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李迪 記者盛利)到2030年成都將實現衛星導航相關產業營收規模3000億元,形成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其中,上遊的火箭、衛星研製及發射180億元,中遊晶片、零部件及終端集成420億元,下遊應用服務600億元……這是記者從11月23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了解到的。 作為中國衛星導航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年度盛會,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後,我國首次舉辦的大型衛星導航交流盛會。
  • 北鬥三號 首次在運輸領域驗證應用
    南方日報成都電 (記者/劉倩)11月23—25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舉行。作為國內主流北鬥廠商,海格通信在會上集中發布了國內首批支持北鬥三號雙模的晶片解決方案、模塊及「北鬥+5G」的智慧應用方案等技術成果。
  • 航錦科技:攜最新成果亮相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布局自動駕駛擁抱北鬥...
    大會圍繞著導航技術、導航應用開展議程。武漢導航院作為北鬥三號系統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在導航晶片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航錦科技自今年年初以來通過逐步增持武漢導航院股份並最終控股的方式,開啟了北鬥板塊布局。在大會會展中心的中央位置,航錦科技將自己最新北鬥應用成果進行展示。其中,關於駕校使用的輔助設備尤為引人注意。
  • 從63式增程混動無人駕駛裝甲技術驗證車研判扁線電機應用方向
    2、基於加裝270度頂置雷射雷達的63式無人駕駛裝甲技術驗證車(第1種技術狀態):紅色箭頭:為這家大學基於北方包頭製造的四驅裝甲反恐安全車改裝的無人駕駛裝備綠色箭頭:為基於63式裝甲車改裝的無人駕駛技術驗證車藍色箭頭:位於這臺63式無人駕駛裝甲技術驗證車(第1種技術狀態)頂置2組SICK品牌LM2500系列270度機關雷達有意思的是,在截圖右側出現的1臺豐田陸巡越野車也是改裝成無人駕駛的參賽裝備。
  • 北京開發區無人駕駛測試_百度無人駕駛 北京 - CSDN
    對國內有志於無人駕駛的企業來說,這項通知與這兩份文件意義重大。通知明確指出,文件的出臺是「為支持我市高精尖技術產業發展,實現交通管理服務創新,鼓勵、支持、規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和推進應用」。而在文件中,明確規定了對測試車輛、測試駕駛員、測試主體的要求,以及測試管理和事故責任認定等事項。
  • 中國農大榮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為表彰我校在北鬥助力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和北鬥民用產業化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和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組委會為我校頒發了「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 助力北鬥三號在交通領域驗證應用
    會上,海格通信集中發布了支持北鬥三號RNSS/RDSS雙模的晶片解決方案、模塊及「北鬥+5G」的智慧應用方案等技術成果。同日,公司還與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簡稱「通信信息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配合通信信息中心實現北鬥三號在交通運輸領域的驗證應用。雙方將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並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 廣東:北鬥三號首次在運輸領域驗證應用
    廣東:北鬥三號首次在運輸領域驗證應用發布日期:2020-11-25 14:29瀏覽次數:1次11月23-25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舉行。作為國內主流北鬥廠商,海格通信在會上集中發布了國內首批支持北鬥三號雙模的晶片解決方案、模塊及「北鬥+5G」的智慧應用方案等技術成果。海格通信還與交通運輸部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率先配合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成功實現北鬥三號終端首次在交通運輸領域驗證應用,也為北鬥三號在交通領域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 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三分之二車隊配高精度定位服務
    來源:經濟日報11月25日,全球領先的精準時空服務平臺千尋位置宣布發起「北鬥研究猿」高校開發支持計劃,面向國內高校師生群體,開放北鬥精準時空能力,提供免費的服務和配套技術支持,鼓勵大學生藉助時空智能技術,創造和開發未來智能物聯網時代汽車、出行、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新應用、新場景。
  • 北京發布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建成無人駕駛物流線路
    據介紹,智能駕駛艙NPU計算平臺基於徵程二代晶片打造,應用視覺和定向語音識別等前沿科技,可全方位實現車內場景化感知,並基於感知結果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智能推薦以及智能車控等服務。UNI-T的全新智能車機系統便是由智能駕駛艙NPU計算平臺提供底層技術支持,能給用戶提供主動化、個性化、沉浸式的車內人機互動。
  • 綿陽加速打造北鬥衛星應用產業功能區
    「基於北鬥釐米級甚至是毫米級的高精度技術,併集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目前,九洲北鬥防災監測預警系統已開始在綿陽城區23座橋梁的實時在線監測上得到成功應用,率先在全省實現市級市政重點橋梁安全監測信息化管理全覆蓋。」
  • 海格通信:助力北鬥三號在交通領域驗證應用
    會上,海格通信集中發布了支持北鬥三號RNSS/RDSS雙模的晶片解決方案、模塊及「北鬥+5G」的智慧應用方案等技術成果。同日,公司還與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簡稱「通信信息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配合通信信息中心實現北鬥三號在交通運輸領域的驗證應用。雙方將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並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 2020自動駕駛:L4技術降維應用,自動駕駛由布道走向趕考
    在中央文件的指引下,各地方也紛紛頒布自動駕駛支持政策,如北京發放無人測試牌照,上海允許L3級自動駕駛上高架,諸多政策表明,在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的推動下,自動駕駛不再僅是支持技術研發,鼓勵示範試點,落地應用已勢在必行。
  • 北鬥全球星座布局將完成 海格通信拓展產業應用場景
    例如擁有六十多年歷史的海格通信,目前已經擁有北鬥「晶片、模塊、天線、終端、系統、運營」的全產業鏈研發與服務能力,正在拓展智慧交通、智慧應急、智慧民生、智慧政務和智慧園區等行業應用場景。這其中最典型的兩個例子便是北鬥導航在智能汽車和新基建領域的應用探索。
  • 這筆籤約成功實現北鬥三號終端首次在交通運輸領域驗證應用
    人民網成都11月24日電 (記者宋豪新)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開幕,海格通信憑藉在北鬥導航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與交通運輸部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率先配合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成功實現北鬥三號終端首次在交通運輸領域驗證應用,也為北鬥三號在交通領域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 雄安電網應用北鬥技術實現全覆蓋
    中國雄安官網12月10日電(李元闖 通訊員張明昊、王蒙)近日,記者從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獲悉,雄安新區18座變電站、354條配網線路及600餘組故障指示器已全部應用北鬥技術,實現了雄安電網北鬥技術應用全覆蓋。
  • 雄安電網完成北鬥技術應用全覆蓋
    雄安新區18座變電站、354條配網線路及600餘組故障指示器日前已全部應用北鬥技術,雄安電網完成北鬥技術應用全覆蓋。這不僅實現了電網導航授時領域區域性的自主可控,也是基於北鬥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的轉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