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反映孩子不聽話,用了很多方法可還是不管用。但是媽媽有一招是教育孩子最靈的,我經常聽見有的媽媽說:「你別叫我媽,我不是你媽」,你一定也聽見過吧?
很多時候媽媽覺得孩子實在太調皮,不聽話,也沒有別的招,只有這一個辦法,就是嚇唬,媽媽通常會說:「我不要你了」,孩子聽完就會立刻變得乖巧聽話。
孩子唯一的安全感都來自父母,如果父母說不要他,孩子就會立刻認慫。然後過了一會,他就會過來跟媽媽撒嬌,就不斷的「媽媽媽媽」這樣的叫你,但這個時候,孩子是不愛你的。
你以為這個行為是孩子在乎你,是愛你的表現?其實這不叫愛,這叫討好。討好和愛是兩碼事。
在孩子十歲以前,你或許能夠鎮得住他,直接把他扔出門外,他立刻就害怕,十四歲之後,你再試試看!十歲之前你對他有多簡單粗暴,十四歲以後他的叛逆來得就有多兇猛。
所以每當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就會特別頭痛和抓狂,以至於現在的很多人都會去學習,怎麼養育男孩,怎麼養育女孩。
其實當孩子不聽話,出現叛逆,不要總在孩子身上找答案,應該從父母身上找根源,大多數情況,問題都出在家長那裡。教育需要時間、家長需要耐性、孩子需要空間。
分析原因: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既然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那就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原因無非就兩個,一個是覺得父母說的不對,另一個就是孩子有自己想法,不想聽話。
孩子有自己的主見,這並沒有錯,但是父母們卻不這麼認為,很多父母會覺得「我說的都是為了你好,你還不聽,你對得起我嗎?」
父母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思考,想法過於主觀。也沒有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意願。但孩子出現逆反情緒時,父母就會不開心,還把錯怪到孩子的身上。
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逆反情緒強烈的根源出現在父母身上,要改變就先改變自己。
不要總要求還強迫。
有些父母很喜歡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交流,喜歡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不願意做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出現逆反心理,學會了反抗父母。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個人的私有物品。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也要教育孩子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意見,遇到問題要耐心的分析利弊,而不是要求和強迫。
學會正確引導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學會指導和啟發,不能直截了當的指責和批評,這樣做不僅不能讓孩子明白到底錯哪了,還會引起他的「小任性」。
父母可以用比喻或者提問的方式去啟發孩子,那樣做的結果會更加明顯。所以,只有合適、正確的引導,才能夠給予孩子最大的啟發。
多聽,別輕易下判斷
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是因為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因為大部分家長都沒有認真聽孩子在說什麼,而是主觀的判斷就下了結論,這樣的結論不符合孩子的心意,孩子也不可能去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點,就是多聽、多問、多溝通,不溝通就不了解,又怎麼能正確地去管教孩子呢。有時候多聽要比多說強得多,不然以後連威信都沒有了!
教育孩子不是小事,越著急越沒有效果。家長心態放平穩了,多總結經驗,多一點忍耐,問題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