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經開區崛起工業網際網路新軍

2021-01-09 央廣網

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支網際網路新軍,正快速崛起。

不同於阿里巴巴,這支新軍,瞄準的是機器、設備。它們「點石為金」,通過安裝智慧「大腦」,讓機器智能化,讓設備更聰明。

近年來,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新基建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位造業轉型升級,在工業網際網路、工業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獨樹一幟,表現搶眼。眼下,他們正在形成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新勢力,在數字經濟2.0大幕開啟的當下,後浪翻卷、蓄勢待發。

工業網際網路讓企業實現「更智能」

在巨能機器人生產車間裡,一輛無人駕駛的雷射牽引叉車正在搬運伺服器整機櫃,當它輕碰到正在車間裡行走的工作人員,便自動停下來調整方向後繼續完成它的搬運任務。

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樣的智能工廠、數位化車間越來越多。其後臺發揮「大腦」作用的,正是將各種機械設備與控制中心連接起來的工業網際網路。

在寧夏力成集團智能化車間內,一條長約40米的鈑金柔性生產線上,只有1名工人在電腦前監控著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工作。「這裡工人只有別的車間的一半,生產效率卻更高,」寧夏力成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製造總監胡小陽告訴記者。自2018年起,寧夏力成集團就開始打造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智能生產車間,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改造後效率可以提升好幾倍。我們目前已有52套工業機器人,今年計劃再增加18套。」

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呢?原來,在智能製造生產線中,當某個生產環節零件即將用盡,系統能夠自動發出指令,調配距離最近的無人搬運車及時送來零件。智能生產線還會自動記錄每個工序,通過5G信號傳輸並通過傳感器進行數據檢驗,因此能夠實現最大效率。

作為主持和參與起草了十餘項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力成電氣,今年以來,儘管疫情給企業發展帶來困難,但它始終堅持不減薪不裁員。胡小陽說,我們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對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充滿信心。「如果說消費網際網路是上半場,工業網際網路一定是下半場,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數字經濟大有可為。」胡小陽信心滿滿。

目前,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初步搭建了智能鑄造工廠標準體系、智能軸承製造工廠標準體系、工業機器人/數控工具機智能產品標準體系。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行業痛點

在「夢駝鈴」智能物流全場景服務平臺大屏幕前,記者看到,物流實時運行情況及車輛信息、地域及密度分布、市場分析等信息一目了然。「運用大數據核心算法及精準定位追蹤系統,使整個物流過程運價、線路、車輛、運力、結算、風險控制等要素可視。」夢駝鈴物流產業平臺負責人朱吉告訴記者,目前,平臺註冊在線車輛3.2萬臺,實名註冊司機超過3.7萬人。

「夢駝鈴智能物流平臺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在平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司車輛的運行軌跡,車輛處於全程監控中。」寧夏君臣行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少雲介紹,假設車輛出現意外或突發情況,也能通過平臺第一時間獲悉,並能及時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

「工業物流全場景一條龍服務」「大數據賦能製造業……」夢駝鈴物流產業平臺在大數據領域越來越具有實力,本著行業前瞻的戰略眼光,開發和儲備了一批涉及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的專有技術。

而在銀川華信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備值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共享平臺前,記者看到密密麻麻的數控工具機小紅點正在有序地閃動。在這裡,每一個紅點都是一臺數控工具機,一旦發生異常,大數據共享平臺將會報警。銀川華信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維斌介紹說,遠程診斷「醫生」根據大數據為數控工具機給出「治療」方案,未來就是要打造「黑燈工廠」,成為少人工或無人工廠。

「備值工業網際網路採用嵌入式多埠應用的工業級智能生產設備採集終端,專注工具機、機器人、自動生產線垂直領域工業協同互聯,完全達到了狀態監控,運動監控,數據採集以及自動化測試。」銀川華信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說,為第四方綜合服務雲平臺,提供設備建檔、保潔、保養、在線監測、遠程運維,以解決行業痛點。

目前,備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在27個省區市實現業務落地,接入智能設備上雲數近萬臺,服務製造業企業近百家。

隨著新一代大數據信息技術和製造業的深度融合,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智能製造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標準引領能力不斷提高。以高檔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智能儀器儀表為代表的關鍵技術裝備取得積極進展,部分企業主持和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智能製造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工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加裝『大數據』引擎,並以大數據推動不同區域產業融合,促進全產業鏈供應鏈提檔增效。」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開展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實施智能化、綠色化、網絡化、服務化、個性化改造升級項目,引導企業建設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以提升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寧夏日報記者 趙磊  實習生  方慶一)

相關焦點

  • 銀川經開區:啟動數字經濟新引擎
    如今,銀川經開區數字經濟產業規模已超過120億元,銀川經開區育成中心已涉及信息技術與軟體開發、大數據及應用、電子商務、物聯網、區塊鏈、數字文創等數字經濟核心業態,入駐企業達到479家,主營業務收入實現43億元,是2015年的1.2倍。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園區經濟創新發展和高質量增長的新動能。
  • 銀川經開區:傾力打造新材料產業高地
    同時,公司建議銀川經開區積極招商引進產業鏈應用端企業,為藍寶石生產企業建鏈補鏈、提質增效。今年11月7日,由藍思科技和晶盛機電投資的寧夏鑫晶盛工業藍寶石項目順利開工建設,為銀川經開區打造國內最大的工業藍寶石生產基地夯實基礎。
  • 銀川經開區 傾心優化營商環境 全力護航高質量發展
    銀川經開區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圍繞園區經濟建設發展,經開區公安分局以深化「護航衛士」項目為抓手,在園區35家重點企業開展「護航衛士」活動,並創造性地將警務觸角向2020年重大項目集中區前移,打造了「三級聯動」服務、「定製服務」模式,構建了「優質服務」體系,嚴格落實了「三項承諾」,建立了「四個制度」,推行了「三個一」的服務,全力為銀川經開區企業發展、產業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生產發展經營環境。
  • 銀川經開區軸承小鎮添新丁 計劃實施高端軸承套圈生產項目
    10月28日,記者從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銀川經開區」)了解到,專業從事軸承套圈研發、製造、銷售的知名軸承製造企業浙江金沃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與銀川經開區軸承小鎮達成入園意向,這將為寧夏軸承企業高端套圈配件實現本土化生產,為以軸承為代表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建鏈、補鏈、強鏈增添了新動力
  • 重慶經開區16家企業上榜重慶2020年 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服務商...
    本報訊 (記者 饒金蘭 通訊員 周芯羽)近日,市經濟信息委發布公示重慶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服務商資源池名單,重慶經開區16家企業入選。  市經濟信息委介紹,經企業申報、專家評審、綜合審核等流程,發布公示2020年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服務商資源池名單,重慶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等183家企業入選,將在參與我市智能製造、推動企業「上雲上平臺」等方面獲得重點支持。
  • 蕭山經開區:探索高質量發展「成長密碼」
    歷史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蕭山經開區以篤定實幹為經濟崛起標註新坐標。在2019年浙江省開發區綜合考評中,蕭山經開區在全省20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再提升2位至第4位。今朝風正帆滿,蕭山經開區正聚發展之力,行創新之舉,向著高質量發展目標載夢起航。
  • 長沙經開區工業規模升至2500億級 工程機械產業產值突破1600億元
    長沙晚報1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伍玲 實習生 周娜 通訊員 黃姿)12日至13日,長沙經開區召開經濟工作研究和務虛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園區在218家國家經開區的排名,從2016年的34位提升至2019年的17位;工業規模、財政總收入由2016年的2000億級、100億級,分別提升至2500億級、200億級。
  • 經開區滿幫集團上榜
    本報訊 近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研究報告(2020)》,揭曉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排名前100家的企業名單,貴陽經開區企業滿幫集團入選。  據了解,此次入選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前一百名的企業,是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浪潮中,將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典型場景。
  • 經開區全面啟動低效工業用地和「工業用地商業化」專項整治清查工作
    融媒體訊 12月21日,縣委常委、縣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謝長兵主持召開縣經開區低效工業用地和「工業用地商業化」專項整治清查工作動員會。
  • 2021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大會啟幕
    16日,2021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大會正式啟幕。大會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圍繞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機遇,探討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新方向。會上,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春曉發表了主題為《加快雙循環體系構建,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的精彩演講,暢談數字經濟的發展路徑和方向,為武漢經開區「高質量、現代化」發展獻智獻策。
  • 探尋IP時代新機遇——經開區企業新科動漫參展文創大會
    近日,銀川經開區企業新科動漫公司受邀參加由國家文化部、四川省文遊廳共同主辦的四川省首屆文創大會,這不僅為企業提供了發展平臺,而且還為企業品牌化發展暢通了道路。據悉,此次文創大會以「大文創·新文旅」為主題。
  • 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廣州經開區第一
    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北方經開區上榜增多,崑山經開區升至第二  從測算結果看,2020年營商環境指數最高的前十名,分別是廣州經開區、崑山經開區、蘇州工業園區、南京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大連經開區、江寧經開區、西安經開區、長沙經開區和青島經開區。
  • 郊區經開區以高質量招商促高質量發展
    近日,郊區經開區與深圳市宇思鴻實業公司、東莞市金舜數碼科技公司、深圳傑鑫特電子科技公司分別就「年產50000KK LED封裝顯示項目」「年產300萬臺智能液晶溫控器項目」「年產400萬片LED模組生產項目」籤訂招商引資協議,項目總投資約9億元,對增強郊區經開區光電智能終端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
  • 嶽陽經開區交通崛起 城市價值向東勢在必行
    「大城」時代的嶽陽,城市發展向東,一個與之匹配的大交通格局乘勢崛起,雙港聯運、高速驅動、「大道經濟」呼之欲出,交通路網全面提質升級。 與此同時,嶽陽向東,經開區熱力不斷飆升,一個城市級「大健康新板塊」 應運而生,搶先佔據嶽陽「東擴」大動脈要塞。「交通紅利爆發+健康風口站位」再掀熱潮,為這片生態宜居區域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更多期盼。
  • 渭南經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經開區區級標準化創業中心...
    根據渭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渭南市財政局《關於規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用於穩定就業資金管理使用的通知》(渭人社發〔2020〕12號)要求和經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經開區財政局《關於經開區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用於穩定就業資金管理使用實施方案》(渭經人社發〔2020
  • 經開區一企業入選
    本報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貴陽經開區企業貴州航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入選。據了解,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選主要圍繞企業經濟效益、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
  • 2020年西安經開區十項重點工作取得不凡成就
    2020年,經開區推進十項重點工作,助力脫貧攻堅,不斷做強工業、做優產業,當好全市工業發展的排頭兵。一年來,經開區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獲得諸多表彰和榮譽。綜合發展水平躋身全國第11位2020年1月17日,商務部公布2019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在219個國家級經開區中,西安經開區綜合排名位列第十一位,西部第一,外資單項排名位列第三。歷數近幾年國家級經開區排名情況,西安經開區一路高歌猛進、扶搖直上,綜合排名創歷史新高。
  • 重塑製造業新優勢推進新興產業大布局 合肥經開區:積極建設5G產業...
    圍繞 " 五高地一示範 " 發展目標,經開區正圍繞前沿科學研究方向,抓緊布局各類創新平臺,推動全區發展進入智能化數位化新時代。經濟復甦 4 月以來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 26.7%從 2000 年晉升為國家級經開區以來,合肥經開區步步為營,連年交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單。
  • 特色園區煉成記——探益陽長春經開區電子電路板產業園的先「踐...
    長春經開區電子電路板產業園一角。維勝科技的入駐,彌補了長春經開區柔性電子線路板的空白。(益陽長春經開區管委會供圖)明正宏電子生產車間裡,工人正操作設備給線路板打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長春經開區電子電路板產業園在差異化發展大潮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大產業強勢崛起大產業才有大前途。
  • 肥東經開區近8成規上工業企業備案復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肥東經濟開發區獲悉,截至2月20日,肥東經濟開發區已備案或正在備案的復工規上工業企業82家,佔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的78.8%。為助力園區企業復工復業,肥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全員上陣,按18個片區下沉一線,當好企業復工復業的「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