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之前看過兩次,第一次是在十幾歲的時候,一次是大學畢業剛踏入社會的時候,最近我又追了一次。每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十幾歲的時候是因為被唯美和繽紛多彩的畫面所吸引,小時候都會有一個美好的」神靈世界「幻想;第二次看,是覺得無聊,想回看以前看過經典的電影,其中就想到了《千與千尋》;然後到最近一次看,真正算是讀懂了宮崎駿隱藏在動畫世界裡的很多人生哲理。
在不同的年齡,看同一部電影,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這也許就是經典電影的魅力吧!
今天,我想從影片中的貪慾,親子,權勢,蛻變3個方面來解析《千與千尋》。
一、貪慾:讓你看不到別人甚至自己的孩子
貪婪的心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一切雨水,卻不滋生草木以方便他人。
前面兩次觀影,說時候就純粹是過了把眼癮才看的,也不會去過多地揣摩劇情,一直覺得說導演是為了吸引眼球把畫面弄得如此唯美,編劇是因為把劇情湊夠一集,還要讓人看得下去才會這麼編。
但是現在才知道會去思考千尋爸媽原來是為了抄近路走捷徑,最後才導致全家進入了迷失自己的」神靈世界「。其實千尋曾試圖勸爸媽,不停地大聲呼喊著」我不去「,但是千尋爸媽一意孤行,甚至從來不聽千尋的聲音,爸媽的堅持讓千尋不得不緊隨其後。
千尋的爸媽進入「神靈世界」後看到無人經營的飯店,肆意地享用原本是供給神靈的飯菜的,千尋讓他們不要吃,媽媽卻說:「等有人來了,再付錢就是了。」爸爸也對千尋說:「有爸爸在,怕什麼,信用卡現金隨他收!」他們盡情地享用著這些免費食物,還不斷慫恿千尋一起享受這些美食,千尋很害怕也,一直說:「我不要」,爸媽卻吃得津津有味。
白龍把千尋遣送回來後,千尋再去找爸媽,已經變成了兩隻大到嚇人的「豬」,還被飯店主人肆意鞭打。
一時的貪圖方便,一時的貪念無人看管的美食,讓千尋全家陷入了困境,甚至讓自己變成了豬,這實在是「報應來得太快了!」
二、親子: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用愛滋潤心靈
千尋和爸媽的關係,跟我家的還非常相似,似乎大人的想法和我們孩子的想法,總是有無形的一堵牆把我們彼此推得遠遠的。
千尋爸媽總是在意自己的想法,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顧千尋這麼小的孩子,讓她一個人呆在車裡,千尋害怕,但還是不理睬。後來還是跟上了爸媽,死死拉著媽媽的衣服,卻被媽媽說不要這麼拉著自己,媽媽會走不了,卻沒有撫慰千尋害怕的心靈。到了神靈世界後,千尋想馬上走,但是充滿好奇的爸媽依然還要繼續探索,把恐懼害怕的千尋一個人遠遠地落下。我覺得千尋的爸媽太不稱職了,每一個小孩子對陌生環境都會感到害怕,他們卻只想到了自己滿滿的好奇心,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那麼自私地把自己的孩子落在了後面。
如今,很多為人父母,總是仗著自己是大人,用大人的眼光看著一切,卻從來沒有去徵求孩子們的意見,沒有蹲下來用心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只知道他們覺得對的才是對的,覺得錯的就是錯的,也不懂得用愛去滋潤孩子們的心靈。父母專制的愛,其實已經慢慢在推開和孩子們的親密感,而自己卻渾然不知。真正事情發生後才去懊悔,甚至責怪孩子叛逆不聽話,卻從來不反思自己在孩子童年的時候,做了些什麼?
我反倒更覺得千尋比她爸媽更有愛,知道爸媽變成豬後,不顧前面的路有多險峻,為了救出爸媽,歷經各種考驗,適應油屋的生存法則,就是再害怕,再辛苦也不放棄。
三、權勢:一切世俗的權力都會使人成為無賴。
權力會奴化一切。——塔西佗
《千與千尋》影片中湯婆婆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財富的代表,而白龍是湯婆婆的手下,擁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
湯婆婆每次都是穿金戴地出現在我們面前,閃閃發光的鑽石無不彰顯著她的奢侈。
她剝奪了大家的姓名,讓大家心甘情願地為自己幹活。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在油屋裡是最有錢,最有權,最有地位的人,還是不知道滿足。
可以可以從她對河神洗澡之後留下了很多金子時,湯婆婆誇千尋讓她賺了一筆,從無臉男變成大把的金子的時候,湯婆婆可以對著無臉男降低自己的身份對他低聲下氣畢恭畢敬地說:「您再稍等一定會,千尋馬上就來了!」
在錢面前,湯婆婆可以忘掉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份。
在錢婆婆把她的巨嬰寶寶變成小白鼠後,眼前的巨嬰寶寶不是真的巨嬰寶寶,原本為了找自己的巨嬰寶寶搞得瘋瘋癲癲,蓬頭垢面大受刺激的時候,白龍對她說:「你還沒發現嗎?你的珍貴之物都已經被調包了。」這一刻,她的第一反應卻是檢查自己的金子,結果變成了一攤泥。
這樣的刻畫其實是非常諷刺的,將湯婆婆的這種偏執的追求權利錢財描繪的淋漓盡致,我卻感覺到這樣的人多可悲。
錢有了,人沒了,為了錢,迷失了自我,那麼,再有錢,有名,有權,又有何意義呢?為什麼要這麼不顧一切甚至去傷害別人去得到呢?
四、蛻變:每一次的經歷,都會讓我們勇敢成長
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 ——宮崎駿
千尋一開始是特別愛哭愛撒嬌還特別容易害怕的小女孩,但為了救出變成豬的爸爸媽媽,她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進了湯婆婆的油屋為湯婆婆幹活。
剛來油屋時,千尋還是個不懂禮貌的孩子,不會對幫助她的鍋爐爺爺說聲謝謝,也不會悉心照顧她的小玲說聲請多關照,更不知道進門的時候要先敲門,遇到事情就只會哭。
人生是一段充滿了各種各樣考驗的路程,在油屋的日子裡,千尋變得勇敢,禮貌,善良,覺得她一下子長大了很多很多。
除了千尋,裡面還有一個人物也是成長蛻變的代表,那就是巨嬰寶寶。巨嬰寶寶一直被湯婆婆關在溫室裡,只有這樣他才不會被打擾,被傷害,房間裡滿地都是他的玩具,但是湯婆婆卻不知道這樣過多的保護和溺愛讓巨嬰寶寶遇到事情就只會哭只會叫,象徵著現在很多家庭的教育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現狀。
巨嬰寶寶變成小白鼠後,跟著千尋一路上經歷磨難和考驗,最後回到湯婆婆身邊的時候,已經不再是那個只會哭只會叫的巨嬰寶寶了。
每一次的經歷,都會讓我們勇敢成長,巨嬰寶寶看到湯婆婆訓斥千尋的時候,他對湯婆婆說了句:「要是惹小千哭的話,我會討厭婆婆哦!」以前他只是活在湯婆婆的眼裡,但當他跟千尋一起救了白龍,他就已經不再是那個溫室裡的寶寶了,他真的長大了!
總結:
宮崎駿的魅力就在把很多現實意義隱喻在美好的童話故事裡,讓人看了覺得除了美之外,更看到了影片帶給我們的思考。《千與千尋》告訴我們,面對誘惑,要保持初心,這個世上有太多太多的誘惑了,一個人能不能走得長遠,要看他經不經得起誘惑。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一輩子這麼長,誰不想擁有榮華富貴,家產萬貫,有權有勢?但是我們因為這些物質需求不能忘了自己本該善良的一顆心,不要迷失自我,面對困境,我們不要畏懼,哪怕摔倒了,也要站起來,重新出發!
我是耐耐同學na,專注個人成長,原創不易,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和給我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