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囉嗦的人,到底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對於說話囉嗦的人,我們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可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去真正審視他們婆婆媽媽的原因。
其實,這類人群的心裡,往往藏著3個最為直接的性格弱點,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儘量遠離他們,免得被他們的負能量感染。
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在他200餘人的幕僚中,就很不喜歡使用說話囉嗦的人。因為,他覺得和這類人相處太過於麻煩,不值得交往。
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曾國藩被朝廷欽命為欽差大臣、湖南團練大臣後,做的第一件工作並不是招兵買馬,而是組建自己的幕府,並任命自己的好友、門生郭嵩燾為幕僚長,讓他尋找一些有理想、有謀略、有能力的人來當自己的幕僚,以輔助自己出謀劃策,迅速將湘軍組建起來。
曾國藩在任湖南團練大臣前,本就是朝廷的五部侍郎,威望非常高,加上他學富五車,是當時文人們心中的聖人,因此,前來投奔的人非常多。
其中有一位叫林長春的舉人,由於精於算術,被郭嵩燾招入曾國藩的幕府中,負責錢糧調度。
在曾國藩組建湘軍的初期階段,由於錢糧很少,林長春還能應付,可隨著湘軍兵馬不斷壯大,所需糧餉不斷增多,林長春的辦事效率也越來越低,導致前線的官兵怨聲載道,不斷到曾國藩面前來告狀。
糧餉是維繫湘軍發展的命脈,怎能拖拖拉拉?為此,曾國藩特意將林長春找來詢問。
由於郭嵩燾是幕僚長,曾國藩除了最為核心的幾個幕僚比較了解外,對一些負責軍事以外的幕僚並不太熟悉,而這之前,曾國藩並不了解林長春。
林長春見曾國藩召喚,不敢怠慢,甚至以為自己要升官發財了。可曾國藩見了他後,交談了一席話後,十分失望,並果斷地撤掉了他管理糧餉的職位,讓他去負責招募新兵。
為此,郭嵩燾十分不解,覺得林長春精通算術,管理糧餉,也是才盡其用,可為何讓他去招募新兵呢?
曾國藩笑了笑,說道:「我不懷疑他的算術能力,可就是說話太過於囉嗦,這很難和雷厲風行的前線將士們打交道。讓他去勸說年輕人來加入湘軍,也算是才盡其用了。」
按照郭嵩燾的建議,由於懂算術的人不多,即使不能留在軍營之中效力,但至少可以推薦其去某個縣任知縣,為湘軍源源不斷籌措糧餉。而曾國藩則認為,一個說話囉嗦的人,就更不能做一方主官了,因為此類人身上有3個性格缺點,充滿負能量,很難擔當大任。即使做朋友,也要十分謹慎,免得被其身上的負能量感染,從而失去了對人對事的正常判斷力。
那麼,此類人身上的3個性格缺點到底是什麼?會讓曾國藩如此忌諱?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