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並肩王」是多大官,真能和皇帝比肩?跟現在一種稱號差不多

2020-12-17 有知社

要說古代皇帝的位置是至高無上的,但皇帝只能有一個,而王爺卻可以有很多個。王爺其實在古代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身份了,當然,這是除去被皇帝猜忌、想要奪嫡的那些人來說的。王爺有屬於皇室成員也有不是皇室成員的,而關於王爺之間其實也是有大小的,像清朝的攝政王就是權力比較大的一個爵位,有一些王爺,混得不好的就連丞相都比不上。但是在王爺之中還有一個聽起來就很大的位置,那就是一字並肩王。這個官到底有多大呢?其實,它放在現代也就跟一種稱號比較像。

在先秦時期的時候王並不是王爺的那個王,而是類似於皇帝的那種稱號。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還是沒有王爵的,後來的諸侯國就更不是王爵了。出現王爵應該是在魏晉時期,晉朝分為了親王還有郡王。親王要比郡王高一等,一般來說親王的地位在那個時期就是皇室貴族之中僅次於皇帝的高級爵位了。郡王則比親王低一等,常常是封給宗室的,也有一些臣下會被封郡王。

曹魏、司馬晉時期出現了兩級王爵,比較高的就是宗室的親王,而這個也就是一字王。一字王並不是前面說的一字並肩王,還是有區別的,一字王的意思也很明顯,就是封號是一個字的王爵。像是秦王之類的。也有兩字王,同樣比一字王要低,相當於郡王的地位,比如說長沙王還有渤海王等等。

在清朝之前,所有的王爵都是有封地有食邑的,還有一些甚至有著地方軍政全力。而清朝開始,王爵這些都權力都沒有了,不過他們可以參與中央決策了。清朝的王爵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和碩親王還有多羅郡王,還有一部分的世代都是一個爵位,比如說鐵帽子王,他們的爵位是不會降等承襲的。前面說過的攝政王也在清朝出現了,他的地位可相當於皇父,在皇帝年幼時行使皇帝的權力。

一字並肩王並不在上述這些王爵之中,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跟皇帝比肩地位的一字王。看起來是屬於王爵地位最高的一種,通常是在其王爵之前加上以前古代國家的名稱。比如說韓王還有齊王等等,這個王爵名稱是跟他本人在歷史上的功績和出身有關的。比如說韓信,他曾經消滅了齊,所以劉邦給他封了齊王。不過後來劉邦猜忌他,就給他改為了楚王。

而彭越也是,早年的時候他是在魏國起兵的,後來就被封了梁王。在古代的地名之中魏跟梁是一樣的,在歷史的記載之中,能夠稱得上有這個一字並肩王的只有韓信跟楊秀清兩個人。韓信是因為自身戰績,不過後來因猜忌慘死。另一個則是楊秀清,他沒有這個稱號,但是以天父代言人的身份凌駕在天王洪秀全的上邊,相當於是一字並肩王了。

還有傳說說薛仁貴曾經得到過這個封號,不過那是虛構的,實際上的薛仁貴連王都沒有得到。而根據種種來看,一字並肩王這個稱號雖然好聽,可也只是一個擺設。因為皇帝不會讓任何人凌駕在他之上的,就像驕傲如韓信,最終也落了個兵敗被殺的下場。所以歷史上並沒有這個稱號,有也只是相當於現在榮耀市民、榮耀教授這種看著好聽的名兒,只是一種表彰。

假如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全球僅2國能躲過?愛因斯坦早給出預言

她是民國才女,同時愛上2個男人,並提出3人同居,結局卻意外反轉

一顆咬過一口的「草莓」賣20萬,放大10倍後再看,才發現物超所值

丈夫在外另娶,她一氣之下把丈夫告上法庭,才知已和丈夫離婚10年

中國第一懶人,吃飯讓人喂,從未乾過活,父母死後他活活在家餓死

相關焦點

  • 「一字並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很簡單,跟現代一稱號差不多
    在古代,每個為國打拼的人都渴望能被「封爵拜相」,然後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這是古代一種普遍認可和追捧的社會價值所在,也就是成功的表現形式。封建社會等級森嚴,除了地位最高的皇帝,下面一次分為王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六等,王爵即我們俗稱的王爺,其地位僅次於皇帝。
  • 古代的一字並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
    在看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時,總會有這樣的疑惑,歷史上的一字並肩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沒錯,我們總是在說: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其實我們在回顧歷史的時候,就不難發現歷史上真的有一字並肩王這樣的一個稱號。
  • 愛王,聽王,扶王,戀王:太平天國王爺們的封號到底有多迷惑?
    我國古代封了許多王,這些封王的稱號大多都是有一定規則的,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採用東周時候的國名,這也是最常見的一類,比如秦王、晉王、楚王、齊王等等。這類稱號的封王是所有爵位中最高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一字王」。
  • 愛王,聽王,扶王,戀王:太平天國王爺的封號到底有多奇葩?
    我國古代封了許多王,這些封王的稱號大多都是有一定規則的,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採用東周時候的國名,這也是最常見的一類,比如秦王、晉王、楚王、齊王等等。這類稱號的封王是所有爵位中最高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一字王」。
  • 皇帝又稱「縣官」?各朝代稱呼皇帝五花八門,許多影視劇都叫錯
    之後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稱呼君主為「王」,如周文王、周武王。而大名鼎鼎的商紂王,其實在商朝時期一直被叫做帝辛,正是因為周朝習慣稱君主為王,所以才被叫成了紂王。此外,這一時期也有將「後」和「王」合併,稱君主為「後王「。另外,古籍中還多將君主直接稱為「天子」,如《禮記·曲禮下》中記載:「君天下曰天子。」
  • 同為封號,「一字王」與「兩字王」有何之差?解讀古代王爵等級和榮譽
    晉朝之後廢除了這種分封制度,可還是給了這些爵位擁有者官職和實權。而隋唐時期的王,基本上就等於賜予宗室成員的純榮譽稱號了。 隋唐之後,不止皇室和宗室成員,一些功臣也能夠得到王爵。在唐朝,還出現了一種三字王,不同的是,這種三字王的封號前面都有著一個"嗣"字,表示繼承的意思。在唐代,一般在老王爺死後,他的兒子會繼承他的爵位。
  • 中國古代爵位最高等級是王爵,而王爵中又以這四個封號最為最貴
    在王爵中,皇族宗室一般可以獲封為親王、郡王,而為朝廷立下特殊功勳的異姓功臣,也會被封郡王。像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功臣郭子儀,就被封為汾陽王,屬於兩字郡王。兩字郡王的等級是低於一字親王的,而在一字王中,最尊貴的則是冠以古代國家的名稱,如趙王、齊王。其中,王爵中最尊貴的四個封號是:晉王、秦王、齊王、楚王。因為這四個封號所代表的國家,是春秋戰國中最強的四個。
  • 古代的「一品大員」,官職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那麼古代時期的「一品大員」究竟是多大的官呢? 在古代的時候,正一品是相當於現在的正國級的領導,這個正一品也是有很多劃分的,首先就是分為文官和武官,文官是「三公」既:太師、太傅、太保,和殿閣大學士,屬於榮譽上的一種虛職,並沒有實際的權利
  • RPG編年史:SFC平臺史克威爾初露崢嶸,FF和DQ一字並肩王,FF456
    要知道在SFC時代的FF,整體呈現了起飛之勢,雖然與DQ還是不少差距,但也可以稱得上是JRPG界的一時翹楚,一字並肩王了。因此,這次的FF系列囧王者拖了整整一周才下筆來寫,抱歉大家將就著看吧。前文寫到,史克威爾公司孤注一擲的在FC平臺上推出了《最終幻想1》,大獲好評,將公司成功續命了一波。
  • 唐朝千牛衛是個多大官?為啥李元芳到處炫耀?與如今一種稱謂類似
    太平公主在唐朝,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因為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女兒,一身備受寵愛。這層特殊的「身份」,養成她驕橫的性格,唐睿宗時期,因為隨意幹涉朝政,惹來殺身之禍。在古代身份,可以說是一個「好東西」,否則不會有「宰相門人,三品官」說法。若是和皇帝扯上關係,哪怕是太監,宮女等卑微之人,大臣都會畏懼三分。
  • 一品大員到底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在古代的時候,正一品是相當於現在的正國級的領導,這個正一品也是有很多劃分的,首先就是分為文官和武官,文官是「三公」既:太師、太傅、太保,和殿閣大學士,屬於榮譽上的一種虛職,並沒有實際的權利,很多都是皇帝為了顯示恩寵而加封。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全國政協主席或者全國人大委員會委員長之類。
  • 民國時期牛哄哄的保長,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和一種稱謂相似
    八一製片廠曾經制過一部名為《抓壯丁》的方言喜劇片,主演和指導都是陳戈,要說這部劇是很早以前的,老一輩人的應當還有印象。它被譽為經典,現在很難拍出這麼好笑的喜劇片了,講述的是王保長跟一些人聯合抓壯丁,最後被農民揭竿造反,最後失敗的故事。故事中的這位王保長看起來權利可頗大,能夠找地主勒索,儼然是一個地頭蛇。
  • 古代皇帝後宮妃嬪等級、稱號、排名是如何劃分的?
    可事實上,在古代許多時期,皇帝後宮佳麗還遠不止三千人,因為後宮佳麗不僅僅包括了那些妃嬪,同時也包括了眾多宮女。不過在三千後宮佳麗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有幸得到皇帝垂青,並獲得某種名分。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後宮妃嬪等級、稱號、排名的劃分。
  • 古代的皇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怎麼形成的這個稱呼?
    皇和帝都被後世合併稱呼為三皇五帝,變成了一種先帝的尊稱,後世統治者,一般都被稱之為君和王,就好比秦莊襄王,秦孝文王,秦昭襄王等,都是用的王自稱,當然,還有著天子的說法,就好比周天子。那麼問題來了,皇帝這個稱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皇帝這個稱號就是秦朝時期開始。
  • 108位好漢,犧牲70多人,宋江用梁山兄弟們的命換來的官有多大?
    今天小李子就來跟大家聊聊,宋江千辛萬苦被詔安之後,得到的官爵有多大!按照《水滸傳》的背景介紹,當時的宋朝已經到了一種岌岌可危的地步。不但皇帝在高位揮毫潑墨,不管民間百姓的疾苦,還有金國在外面虎視眈眈。在內憂外患之下,宋朝分崩離析是遲早的事。
  • 代簡王朱桂:寵妾滅妻,拋子棄孫,令明初四代皇帝頭痛不已的刺頭
    看明初歷史,不能不忽視宗室諸王這一塊,他們和其餘人一道勾勒出明初的風華畫卷。代王朱桂便是這其中一位,然而他卻是以另類別樣的方式,讓四代皇帝都為他頭疼。出生高貴,甚有淵源朱桂的母親郭惠妃,這位郭惠妃可不是普通人,他的父親是元末群雄郭子興,也就是明太祖原來的頂頭上司。
  • 海賊王:五位海上皇帝的副手,誰才是最強的那個?
    在報紙上更是將路飛稱為「海上的第五位皇帝」,小編知道,很多小夥伴對這個稱呼嗤之以鼻,覺得路飛暫時還配不上海上皇帝的稱號。雖然剛開始小編也是這樣的想法,不過之後看法改變了。因為除了四皇海賊團之外,真的沒有其他海賊團比草帽海賊團要強了,所以路飛「海上的第五位皇帝」的稱號當之無愧。
  • 海賊王:五位海上皇帝的副手,誰才是最強的那個?
    在報紙上更是將路飛稱為「海上的第五位皇帝」,小編知道,很多小夥伴對這個稱呼嗤之以鼻,覺得路飛暫時還配不上海上皇帝的稱號。雖然剛開始小編也是這樣的想法,不過之後看法改變了。因為除了四皇海賊團之外,真的沒有其他海賊團比草帽海賊團要強了,所以路飛「海上的第五位皇帝」的稱號當之無愧。不過今天我們不聊路飛,也不聊四皇,而是聊一聊五位海上皇帝的副手,誰才是最強的哪個?
  •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不同?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這個時候,有一個手底下大臣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因為你可以效仿當年秦始皇,秦始皇當時稱帝之後就給自己的生父莊襄王追封為「太上皇」,而如今你也可以如此,劉邦一聽。然而事實上,現在還有一種說法是「太上皇帝」,本質上和「太上皇」差不多,指的都是前朝皇帝提前禪讓給自己兒子,為了表示尊敬所以就稱之為「太上皇」,可是為何有些人要叫「太上皇帝」呢?其實,可別小看這其中的含義,兩者就相差一個字,可是這其中的差別可就大了。
  • 世人只知道韋小寶老婆多,但是他的官到底做到了多大?我們今天一...
    《鹿鼎記》裡,有這麼一個橋段,相信很多人都還有記憶,康熙皇帝賜給韋小寶一個金飯碗,中間寫著公忠體國,外面是欽賜領內侍衛副大臣兼驍騎營正黃旗都統賜穿黃馬褂巴圖魯勇號一等子爵韋小寶。那時候看著這字數,就知道這人很牛,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