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信託
編者按: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信託行業積極伸手馳援,中國信託業協會第一時間發起「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61家信託公司參與其中。疫情帶來了磨礪和考驗,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變革、新的模式和新的機遇。多家信託公司推出了相應的慈善信託產品。信託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受到了社會各方認可。
慈善信託以其獨特優勢與基金會相輔相成,共同承擔起社會責任,逐步成為社會慈善事業的重要工具和渠道,為信託公司回歸本源提供了良好契機。
在此背景下,金融界傾力打造《信託突圍·慈善信託錄》高端訪談欄目,邀請信託行業精英展望未來,剖析後疫情時代信託業的機遇和挑戰。
本期嘉賓:普惠金融部總經理 石宇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作為武漢本土的國有信託公司,國通信託高度重視踐行社會責任,與中國信託業協會共同發起設立國內最大的抗疫慈善信託——「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募集資金達3090萬元,疫情後國通信託百名幹部職工無償下沉社區一線,承擔社區值守、物資運送等工作,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恢復。
慈善信託做為慈善事業的重要載體,具有獨立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等特徵,可以滿足委託人在風險隔離、信息保密、連續穩定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促使慈善信託自 2016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頒布後行業發展趨勢良好。產品數量得到持續增長。但伴隨著我國高淨值人群日益增加的慈善活動需求,慈善信託稅收優惠機制建設仍然懸而未決,處於缺位狀態。
石宇稱,「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面臨調控,傳統政信業務受政策影響較大,信託公司傳統業務面臨較大壓力。在新的監管形勢下,信託業亟須回歸本源,信託公司應結合自身稟賦,立足股東資源、業務特色、財富管理底蘊,打造獨特品牌。」
以下為訪談實錄:
慈善信託發展勢態良好 凸顯增值、安全等三大優勢
金融界網站:自 2016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頒布和 2017 年《慈善信託管理辦法》的實施,慈善信託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請您談談目前慈善信託現狀?優勢是什麼?
石宇:目前慈善信託發展趨勢良好。相關數據顯示,《慈善法》實施3年多以來,慈善信託數量持續增長。慈善信託誕生第一年,全國共備案42單慈善信託;第二年為59單,同比增長40%;第三年為108單,同比增長83%,增速顯著。
慈善信託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優勢:一是實現慈善財產保值增值。與傳統慈善基金相比,信託公司作為專業的金融機構,在資產配置、投資管理領域具有優勢,可以實現慈善信託財產保值增值。二是有效實現財產安全隔離。信託財產是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財產,確保慈善信託能長期穩定發揮優勢,實現慈善目的。三是管理運作規範、公開、透明。慈善信託成立前需要進行登記備案,每年需出具管理報告,接受社會公眾監督,還會引入監察人、外部審計機構等專業機構,保證慈善信託運行和支出符合慈善目的以及委託人的意願。
國通信託僅1周時間成立並完成首單投放 創造慈善信託 「火神山速度」
金融界網站:自新型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信託業攜手共進,共同抗擊疫情,國通信託作為立足武漢、紮根湖北的信託公司,做了哪些工作?採取了哪些積極措施?
石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作為武漢本土的國有信託公司,國通信託高度重視踐行社會責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第一時間與中國信託業協會共同發起設立國內最大的抗疫慈善信託——「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募集資金達3090萬元。該信託由中國信託業協會公開倡議、國通信託擔任受託人,61家會員公司出資共同設立,體現了信託人的團結與擔當。在信託業共同努力下,慈善信託僅用1周時間便正式成立並完成首單投放,創造了慈善信託的「火神山速度」。慈善信託秉持「點對點」原則將醫療物資直接送到醫院,參與雷神山、協和、同濟等重點醫院重症病房設備配備建設環節,有效緩解疫情初期醫院一線口罩、消毒液、測溫槍、呼吸機等急缺醫療物資與設備的燃眉之急,為湖北疫情防控作出貢獻。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後,慈善信託加強與防疫指揮部、慈善基金會、非營利社會團體等抗疫力量的合作,將財產運用方向逐步轉向撫恤因疫死亡或困難家庭、學校社區復工複課消殺、重點人群心理疏導等方面,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恢復。二是響應武漢市防疫指揮部號召成立幫扶抗疫突擊隊,百名幹部職工無償下沉社區一線,承擔社區值守、物資運送等工作,解決社區疫情防控面臨的實際問題。
慈善信託內在潛力未完全「激活」建議完善相關制度
金融界網站:您認為如何在慈善事業中「激活」慈善信託的優勢?
石宇:慈善信託優勢在於尊重出資人意願,出資人如果不滿足於「一捐了之」,可以不同程度參與到慈善信託運作過程中。例如在「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中,為實現委託人全權決策、財產獨立、用途透明三大意願,我們將一些條款寫入了信託合同,包括:為實現委託人全權決策,在交易結構中設置委託人管理委員會,全體委託人自主選舉出5家單位組成管委會,代表全體委託人對每筆慈善支出、閒置資金運用做出決策;為實現財產獨立,慈善信託單獨建帳核算,並聘請銀行保管慈善信託資金,銀行依照信託合同對每筆支出進行審核;為使慈善信託用途透明,將定期報告披露頻率寫入信託合同,遵照相關要求詳盡披露,委託人管委會還指定兩家知名律所擔任監察人進行全程監督。
作為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新型方式和重要載體,慈善信託具有獨立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等特徵,可以滿足委託人在風險隔離、信息保密、連續穩定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對於鼓勵社會力量長期持續地參與慈善事業具有重要意義。需要看到,當前慈善信託的制度優勢和內在潛力並未完全「激活」,如慈善法一定程度上明確了慈善信託可享受稅收優惠,但關於慈善信託享受稅收優惠還需滿足哪些條件,可以享受怎樣的稅收優惠以及具體如何操作,都未有詳細規定,建議慈善信託與慈善捐贈享有同等稅收優惠。我國高淨值人士以持有的股權等非貨幣財產開展慈善活動的需求日益增加,建議完善相關制度。
信託公司需嚴把準入關口 防控新增風險加大風險處置力度
金融界網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的天職,在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國通信託做了哪些工作?未來還會有什麼布局和措施?
石宇:公司2018年先後成立產業金融部和普惠金融部,通過股權和債權投資等形式對中小微企業提供支持。未來公司還會繼續以產業基金、消費金融等方式服務中小微企業,支持實體經濟長遠穩健發展。
金融界網站:據6月信託業協會披露的運行數據來看,一季度信託業規模持續下滑,原因是什麼?
石宇:首先是信託業積極響應監管號召,主動降低資產規模水平。再一個,隨著資管新規發布,大資管市場的制度基礎和市場環境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信託機構也在探索新時期下的發展方向,並進行適當調整,實現自身業務競爭力持續提升。
金融界網站:在今年的兩會上,金融風險防控依然是金融業的第一關鍵詞,針對信託行業的風險您認為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什麼?需如何防控?
石宇:信託業監管較為嚴格,「一體三翼」的監管和保障體系較為完備,行業風險總體可控。信託業風險防控,一方面要嚴把新增項目準入關口,做好新增風險防控,一方面要加大風險處置化解力度,創新風險處置方式,壓降存量風險水平。
信託公司傳統業務受困 需深耕本源持續轉型
金融界網站:您認為目前信託前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如何看待行業未來的發展?
石宇: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面臨調控,傳統政信業務受政策影響較大,信託公司傳統業務面臨較大壓力。同時,監管持續引導回歸本源,近期出臺的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稿),要求限制非標債權比例和客戶集中度,這也對信託公司經營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短期來看,信託公司面臨一定經營壓力,行業需要尋找新的突破點,但長遠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社會財富管理需求巨大,信託公司結合自身稟賦,立足股東資源、業務特色、財富管理底蘊,打造獨特品牌,仍有廣闊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