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公益峰會召開在即,將近三千多公益組織共同參加的這次峰會。重點討論和復盤的,必然是全民戰疫的公益經驗總結。
從1月到現在,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走過了一段艱辛的歷程。根據國務院發布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顯示,。截至5月31日,累計接受社會捐贈資金約389.3億元、物資約9.9億件,這其中,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數字公益手段功不可沒。
疫情的出現,讓更多的傳統企業突破行業壁壘,開始擁抱更多線上手段,用網際網路的方式來嘗試數位化公益,即收穫了良好的效果,也讓數位化公益更多的吸引人的目光。這其中,騰訊的「15億」戰疫基金、央視公益直播為湖北帶貨超億元等新聞都收穫了網友一致點讚。
央視公益直播為湖北帶貨上億元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快速普及,網絡直播市場飛速發展。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網絡直播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網民觀看直播的人數達到4.3億,滲透率穩步上升至50.7%。
但是,這種全新的網際網路銷售模式,卻無心插柳地成為新冠疫情時期一種全新的數字公益模式。
2020年4月,為支援湖北抗疫,央視新聞發起了#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公益直播,為湖北帶貨,主持人朱廣權、歐陽夏丹、尼格買提、李思思等隔空連線李佳琦、王祖藍、鄭爽、蔡明等,#小朱配琦#、#誰都無法祖藍我夏丹#跨圈CP,先後登上熱搜,微博直播間共吸引1.8億人次圍觀,總計賣出總價值上億元的湖北商品。
央視直播帶貨,是傳統企業和機構擁抱網際網路最好的案例。證明數位化的網際網路手段,只要能被充分利用,就能發揮出巨大的爆發力,成為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的助推器。
數位化公益路徑探索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即將召開。如何將數位化公益納入公益事業發展體系,構建新的藍圖,應該成為參會各方重點關注的議題。
在這其中,網際網路企業依託數位化能力,已經逐漸成長為公益的中堅力量。
以騰訊為例,新冠疫情爆發期間,直接成立15億元「戰役基金」,投入在物資支援、技術支援、人員關懷、科研與醫療事業等領域,成為抗疫公益的突出力量。
除了資金和技術的投入,網際網路企業在公益的數位化形式創新上,同樣具備優勢。
騰訊首創的社交公益、行為公益模式,一經設立即引爆社交網絡,騰訊公益推出的「益行家」活動捐步的方式,至今都深入人心,成為許多跑步愛好者日常的堅持。
「熟人社交+公益」的平臺生態使得公益項目能夠迅速觸達更大群體,每一個用戶都可以成為公益活動的參與者和傳播者,公益事業由充滿權威色彩的「中心化」走向人人自發、人人主動的「弱中心化」,完全數位化的手段,讓公益近日進入全民參與的新階段。
央視直播帶貨,亦是同理。
將最接地氣、最火熱的數位化手段變成公益項目的工具,以高效、快速、人人參與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完成巨大的公益目標,成為數位化公益無可比擬的優勢。
數字公益毋庸置疑將成為公益發展未來趨勢。但是如何將傳統公益和數字公益相結合,共同為公益事業發展助力,仍然需要不斷的摸索和探討。
希望此次網際網路公益峰會,能夠更多將關注點放在數字公益,為我國公益事業未來的發展探討出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