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這樣詮釋旅遊的意義:人們之所以出來旅遊是因為,沒有什麼比在火車,飛機,輪船上,更能傾聽到自己的內心。
文章分類|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993字,閱讀約2分鐘
放眼全國,10億元的私房少之又少,屈指可數。這座位於市中心的精品老別墅,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座豪宅如此值錢?
首先,嚴家花園位於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699號。始建於1920年,直到1940年被中國近代機械製造業著名企業家嚴慶祥收購,成為嚴家私宅。豪宅佔地面積5416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570平方米,花園面積4900平方米,幾乎是一個足球場的規格。是一座北歐風格的獨立花園住宅,山寨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外觀由河卵石貼牆而成,機制為平瓦陡坡屋頂,乾淨典雅,簡潔典雅。壁爐煙囪,深紅色的屋頂瓦片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配上院內兩棵已有百年歷史的參天香樟樹,讓人感覺碧波蕩漾。精美的假山,涼亭,苗圃散落在綠樹叢中,讓人賞心悅目。這不是山間花園嗎?。
南側陽臺,地面長窗,客廳高窗,外層木質百葉窗,內層玻璃窗,不失陽光直射,典雅精緻。東側和北側都有入口,汽車可以直接從東側進門。內飾的硬木地板和木質樓梯,以古雅簡約與豐富相結合的北歐風格,讓內飾不落俗套。
起初,這座豪宅是由一位名叫博羅的洋大夫建造的。據說,這位醫生在這裡十多年後突然自殺,從此成了人們眼中「鬧鬼的房子」,一度被遺忘和害怕,被一個徐姓人低價收購,後被上海著名企業家嚴慶祥,嚴氏父子取代。碰巧,這片土地恰好是嚴家的舊居,可謂機緣巧合。後來,嚴家花園逐漸被世人所接受,其居住價值以面積大,北歐風情濃鬱著稱。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嚴慶祥因病離休在家,與多位藝術家交往密切。顏氏花園成了故人聚會的地方。客廳裡,擺著黃炎培的筆墨和徐悲鴻的畫作,掛著孫中山先生的曾書的"博愛"與"後來居上"字跡及孫夫人與宋慶齡親筆籤名的照片也極具收藏價值。嚴慶祥去世後的幾十年裡,嚴家後人也移民海外。於是,嚴家花園無人看守,無人維護。最後,這堵牆變得腐朽,雜草叢生,年久失修。
嚴家花園歷經時代變遷。它被一位商業大亨以2.8億元買下,整修了整個巨大的花園洋房。它儘可能地保留了嚴家花園的原貌,又一次面對市民。已經是上海最好的豪宅之一。嚴家花園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厚度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它是花園洋房,別墅的收藏珍品,承載著城市的歷史文化。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走著瞧吧。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我們是《智者總令人多一份信任》,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下期再會。
很多人因為感情受挫,需要療傷,因為事業瓶頸,需要調整,甚至只是因為生活沉悶而無聊,感到抑鬱與焦慮,於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出門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