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典丨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用 典 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關於治學的名句。句中的五個「之」字指的都是學習對象——各種知識。意思是,廣泛地學習各種知識,詳細地向別人詢問,縝密地進行思考,明確地分辨是非,踏踏實實地去踐行。 這段話把做學問分成緊密相連的五個環節,或者說是五個遞進的階段。
-
北大教授茶座·第84期回顧——孫玉文: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現場合影正如孫玉文所言「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嚴謹的治學方法和學術追求才能造就傳世的經典作品,勇攀學術高峰、延續中華文脈任重而道遠,需要同學們上下而求索。北大「教授茶座」作為學生工作部主辦的一項校園文化品牌,在這裡,同學們可以和名師大家一起品茶暢談,近距離聆聽師長經歷、感受學者風範、領悟人生智慧,進一步增強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體會青年成長與責任擔當。
-
慎思造句和解釋_慎思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慎思(shèn sī)。謹慎思考。慎思參考例句:1、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是做學問的四大要領。2、追求知識要能慎思明辨,才能明辨是非。3、交友時須慎思,先知其品性、家世和交遊。4、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5、人生自強的格言警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6、處事應慎思、慎言、慎行,做事當用心、用力、用情。7、其餘計算從略。慎思與謙和,凡事做好萬全準備。
-
審問造句和解釋_審問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審問(shěn wèn)。近義詞有:審訊,審問,訊問。審訊。[巴金《關於〈神·鬼·人〉》:「我在神田區警察署受到審問的時候,有人問我怎樣在普江認識他。」]審問參考例句:1、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2、法官拘提嫌犯到案審問。3、那名嫌犯在法官的審問下終於俯首認罪。
-
心想生:「篤行」就是良知光明的行動,就是知行合一的行動
」就是良知光明的行動,就是知行合一的行動03:19來自心想生聖人之學01什麼是「篤行」「篤行」是什麼意思——就是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這是《中庸》裡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很多人就會說「博學」就是要大量的學習,「博學」就是要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就是像朱熹那樣去研究萬事萬物的「理」,然後審問、明辨、慎思,就是去思考、去總結這些東西的規律嘛,然後研究出這些東西的規律,你要踏踏實實的照你這個學到的東西去做,就是「博學篤行」類似於你學到什麼就要做什麼,類似於你知道什麼就要做什麼,理論指導實踐。
-
博學篤行厚德重法 ——西南政法大學校訓
「博學篤行」取自優秀的傳統文化典籍。《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又《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
信息洪流時代做個慎思明辨的人
《學會提問》一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我知道做個慎思明辨的人挺好的,會問很多恰到好處的問題也挺不錯,可我就是不知道該問哪些問題,不知道怎麼個問法。」「慎思明辨」的意思是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清楚地辨別才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個社會。
-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已記得牢固,就與切身有關的問題提出疑問並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博學要篤志,有一個中心,意志堅定,建立人品,那麼知識淵博,有如一顆好的種子,意志的堅定是肥料,培養出花和果來.內在沒有一個中心,知識越淵博,思想越危險,覺得樣樣都有道理,容易動搖,應該是真理只有一個,要把它找出來,所以要篤志。
-
佛教有金剛,儒教有中庸,說人性的修養,審問,慎思,明辨
讀書人要具備三達德:智、仁、勇。踐行「五達道」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靠的是「至誠」。《中庸》的出現,標誌著儒學已經變成了儒教。《禮記.中庸》提出了做學問的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強調刻苦讀書的精神,「擇善而固執之。」後來,擇善固執成了儒家的處世原則。在後世,擇善固執飽受非議!被批判,「選擇自己所認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閉而自大的心態。
-
王維:組工幹部當「三舍二得」
組工幹部要牢記自身「服務員」和「公僕」的身份,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遇事要多想他人、少想自己,多做「梯子」、少做「講臺」,時刻保持謙遜之心,切不可以位置特殊、手有權力就驕傲自滿,甚至熱衷虛名。若為人自負,就會自認高明,繼而心存僥倖,再而漠視紀律、放任而為,「自負」成「自縛」。
-
跟班手記| 慎思明辨,務實篤行——徐莉莉跟班杜開林找差距活動手記
跟班手記| 慎思明辨,務實篤行——徐莉莉跟班杜開林找差距活動手記 2020-05-07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學造句和解釋_博學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博學(bó xué)。近義詞有:淵博。反義詞有:無知。學識淵博。[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博學參考例句:1、久聞您的博學才識,我內心思慕已久。2、寧靜致遠,厚積薄發;博學篤行,團結進取。3、博學宏詞世恆有,睪然叩闕上書人。
-
教研茶座:線上教學中的「跨界與融合」「明辨與審問」
正所謂線上教學中的「跨界與融合」「明辨與審問」,值得關注和研究。一曰:博學之線上教學,是一種基於網絡的教學方式,通過直播和點播的形式進行。教師和學生習慣了以往面對面的線下常態課堂教學,如何應對線上教學這個新生事物,他們多有不適。
-
【對話】施傳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下)
我的訪談對象中有人甚至情緒激烈地表示:「你要寫我們的文化就得稱我們為摩梭。要稱我們為納你就不要寫我們。」事實上,這是絕大多數有明確觀點的摩梭人的共識。聽到類似的觀點時我總要多問一句:「你們在自己的語言中不是稱自己為納嗎?」他們的回答大體是這樣的:那是我們自己的語言,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是誰,你們說的並不是我們的語言。你們把我們稱為納就好像我們和納西真的是同一個民族一樣。所以我們反對其他民族稱我們為納。
-
《論語》中的慎思篤行強化,與「時代新人」品格內涵,值得一讀
崇德向善、志存高遠、慎思篤行、高雅志趣等四特質是孔子在《論語》中構建的君子必需品格形象。如今我們已經步入新時代,成長在新時代的青年一代應該如何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求,新時代對青年一代又提出怎樣的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新時代要培養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網絡謠言粉碎機】 慎思明辨,粉碎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 慎思明辨,粉碎謠言 2020-04-27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