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北京車展上,地平線正式發布了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晶片徵程3,並推出了升級版「天工開物」AI開發平臺2.0,以及全新升級的Matrix智能駕駛環境感知解決方案。同時,在發布會上,地平線還與廣汽研究院、廣汽資本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聯合發布廣汽版徵程3。
業務方面,地平線副總裁兼智能駕駛產品線總經理張玉峰介紹稱,地平線與主機廠和一級供應商保持緊密合作,進行中的合作項目超過50歌,已籤下20餘個前裝定點項目,預計裝車輛可達數百萬臺,2020年內將有6款搭載地平線車載AI晶片的量產車型上市。
此外,廣汽資本總經理袁峰還在發布會上宣布,廣汽資本將通過旗下福沃德基金對地平線進行投資。據悉,廣汽資本是廣汽集團的資本運營和股權融資平臺,近年來圍繞汽車「新四化」,持續加大投資布局。
而隨著新四化的發展,車載AI晶片正在為智能汽車時代提供強勁驅動力。現場,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表示:「智能汽車時代加速到來,未來智能汽車就是一臺四個輪子上的超級計算機,其中最核心的器件就是車載AI晶片,是智能汽車的數字發動機。」
2019年8月,地平線正式推出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中,已經有包括長安汽車、奇瑞螞蟻等多款車型搭載該晶片,這使得徵程2也已成為首個上車量產的國產AI晶片。
一年後,地平線再次推出全新一代高效能AI晶片徵程3,該晶片採用16納米工藝,基於地平線自主研發的BPU2.0架構,AI算力達到5TOPS,典型功耗僅為2.5W,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拓展性強、安全可靠的特點,可支持高級別輔助駕駛、智能座艙、自動泊車輔助、高級別自動駕駛及眾包高精地圖定位等多種應用場景。
對於徵程3,餘凱介紹稱:「徵程3具有極高的AI算力有效性,能耗比超越多款行業主流晶片,而且具有出色的圖像接入和處理能力,不僅支持基於深度學習的圖像檢測、分類、像素級分割等功能,也支持對H.264盒H.265視頻格式的高效能編碼,是實現多通道AI計算盒多通道數字視頻錄像的理想平臺。」
地平線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做自動駕駛車規級晶片的企業,餘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地平線目前主要面臨來自Mobileye和英偉達的競爭。作為新來者,地平線大概花了4年時間推出徵程2,趕上了Mobileye EyeQ4的輔助駕駛晶片,同時,在性能以及針對中國路況所出的方案上,現在都優於EyeQ4。
餘凱還表示,針對徵程3,Mobileye並沒有相對應的產品,且徵程3與Mobileye的晶片相比,有2點差異,其一是徵程3能夠做環視的自動泊車,同時還可以做前視的ADAS,可在高速上實現自動駕駛。其二,徵程3還可以做Cortex,即前裝的行車記錄儀,這是一個來自中國本土的需求,歐美國家對這個需求不高。因此,餘凱表示,地平線主要做的,是針對中國市場的消費者需求去打造其技術和產品。
當然,Mobileye也即將推出更高算力的晶片,即EyeQ5。與之相對的,地平線也即將推出更強大的徵程5,該晶片面向高等級自動駕駛場景,單晶片達到96TOPS的AI算力,支持16路攝像頭,組成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具備192-384TOPS算力,可支持L3-L4級自動駕駛,現已斬獲車型定點。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
對此,餘凱表示:「地平線是首個通過國際權威的 TÜV 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認證的中國AI晶片公司,徵程5按照ASIL B(D)打造,應用滿足汽車行業最高安全級別ASIL D要求。未來,地平線還計劃推出性能更為強勁的車規級AI晶片徵程6,算力超過400TOPS,滿足ASILC級功能安全。」
事實上,相比於國際大廠,地平線作為國產晶片企業獨角獸,雖然要立足本土,成為一個國際級車規級產品,但真正讓地平線產生價值,創在價值的,就是去賦能主機廠,讓主機廠去做其想要的有特色的、差異化的開發。
因此,近期我們能夠看到,地平線接連與車企宣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對此,餘凱表示:「我們跟車企成立聯合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這種戰略級的合作,不是類似『我有什麼就給你什麼』的交付模式,而是聯合開發的模式。真正的聯合開發是大家在一起,在產品定義階段就共同探討,而不是說我們有一個標準化的東西,你就接受。」
基於此理念,在發布會現場,廣汽研究院、廣汽資本分別與地平線籤署合作協議,並聯合發布了廣汽版徵程3,該晶片根據廣汽集團採用的深度學習網絡進行深度的軟硬體聯合優化,同時,針對廣汽量產車型的功能開發需求進行功能模塊化挑優,使徵程3的性能實現最大化的同時,達到系統成本最優化,計劃將在未來的車型中量產搭載。
袁峰表示,相信廣汽研究院與地平線能夠在未來充分發揮各自的核心研發能力,共同構建全鏈條自動駕駛AI核心技術,「以高級輔助駕駛、高等級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感知為重點,著力推進在前裝量產方向的深度合作,聯合開發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產品。」
作為智能駕駛時代的底層賦能者,地平線通過產品、平臺已經逐漸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生態閉環。
業內皆知,地平線基於自研AI晶片打造的「天工開物」AI開發平臺,是由模型倉庫、AI晶片工具鏈及AI應用開發中間件三大功能模塊構成,包含面向實際場景進行AI算法和應用開發的全套工具,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戶進行個性化的應用開發,並可依據合作夥伴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層次的產品交付和服務,全面支持客戶快速構建場景應用。
此次發布會上,地平線重磅推出升級版的「天工開物」AI開發平臺2.0,新加入完整的數據閉環系統方案。餘凱表示:「地平線數據閉環系統賦能合作夥伴實現從數據採集標註、模型訓練優化、仿真評測,到模型OTA部署,端到端的數據迭代閉環,打造具備覆蓋整車整個生命周期的持續進化能力。」
面向智能駕駛應用場景,地平線還推出了全新升級的Matrix智能駕駛環境感知解決方案(Horizon Matrix™️),覆蓋ADAS、自動駕駛、高精地圖等駕駛場景。
其中面向ADAS的地平線Matrix™️智能駕駛前視感知解決方案具備強大的感知能力,可在低於100毫秒的延遲下,有效感知包括車輛、行人、車道線、紅綠燈、交通標識、可行駛區域以及周邊場景,能夠高效靈活地實現多類AI任務處理並對多類目標進行實時檢測和精準識別。
目前,該方案賦能的多款車型已在測試驗證階段,即將量產面世。而面向未來的地平線Matrix™️自動駕駛360°感知解決方案、地平線NaviNet™ 動態高精地圖解決方案等也正全面加速商業落地進程。
業內皆知,高精度定位與建圖能夠顯著提升車輛環境感知系統的穩定性與準確性,是ADAS輔助駕駛系統向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演變的核心。因此,地平線NaviNet™️視覺定位與建圖解決方案可支持在邊緣對場景進行實時建模,輸出重建的局部三維語義地圖,同時也可支持在邊緣進行語義感知與全局地圖的匹配,輸出亞米級高精度定位。
2020年4月,地平線NaviNet™️已在韓國數千輛公交車上完成部署,SK電訊通過車端環境感知算法完成道路特徵採集和地圖信息的實時動態更新。今年上半年,地平線與中海庭在武漢完成了專包自動採集成圖和更新方案在近百輛車次上的技術驗證,服務武漢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助力武漢智能交通產業發展。
而面向高級別自動駕駛,地平線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搭載地平線AI加速晶片、算法IP和開發工具鏈,具備極致性能與高可靠性,為自動駕駛客戶提供感知層的深度賦能。地平線與無人車領軍企業新石器聯合打造了一款適用於無人車的自動駕駛智能防碰撞系統,可穩定輸出高精度,高準確率,低延時的感知結果。
實測結果表明,在50km/h以內的運營場景下,搭載地平線徵程晶片和感知算法的新石器無人車均能穩定實現避撞,極大提升無人車運營安全性。近期,地平線與美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COAST Autonomous達成戰略合作,搭載地平線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COAST無人車將在美國城市中心、社區和校園等低速自動駕駛場景中部署。
此外,在智能座艙領域,地平線還融合視覺感知和語音交互算法,打造了地平線智能座艙人機互動計算平臺(Horizon Halo™️),並已在長安主力車型UNI-T上實現量產,可實現視線追蹤、分級疲勞檢測、多模唇語識別、駕駛員行為識別、智能情緒抓拍和手勢識別等創新性主動式交互功能。
地平線副總裁兼智能駕駛產品線總經理張玉峰
會上,張玉峰表示:「經與行業夥伴通力合作,地平線依託車規級AI晶片、開放易用的工具鏈、算法模型樣例、專業化服務和開發者社區五大支柱,現已圍繞環境綜合感知和車內人機互動兩大方向,實現完整的智能駕駛產品布局。」
目前,地平線在智能駕駛領域已同奧迪、一汽紅旗、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比亞迪、理想汽車、長城汽車等車廠達成深度合作,初步建成覆蓋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智能汽車芯生態。
在接受採訪時,餘凱表示,現在絕大部分自主品牌地平線都已經覆蓋,下一步主要是JV,合資品牌,他們在中國的量比較大。
未來,面對智能駕駛的時代浪潮,地平線將始終定位為 Tier2 供應商, 堅持以「晶片+算法+工具鏈」為基礎平臺,更結合整套數據閉環的能力進行底層技術開放賦能,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推動智能駕駛的研發與應用落地。
來源:車雲網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28164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