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壞人,法律應「費厄潑賴」嗎?

2020-12-22 法眼睿評

一個社會是否是文明、法治的社會,從其對待壞人的態度上就可見一斑。

壞人幹了壞事,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如何實施法律制裁,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會有很大不同。

在非法治的社會,壞人除了會遭遇私刑懲罰外,在法律上,從輕到重罪,往往也很難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受社會情緒和民憤的影響,壞人往往會被當作落水狗遭到痛擊,更遑論保護其合法權利。

壞人做了壞事,難道就沒有他的合法權利了嗎?不能因為壞人之壞,就剝奪其合法權利,壞人也同樣享有受到法律保護權利。

有些人位高權重時,視法律如糞土,要麼明目張胆,執法犯法,把法律當成謀取私利的工具;要麼視法律如無物,肆意妄為,以權代法,以行政命令幹預司法。

在他們眼裡,法律只不過是隨意打扮的小姑娘,是隨心所欲取用的工具。

需要時就是利器,不需要時就是敝履。然而,一旦倒臺,他們就會格外珍視法律賦予的權益 。

這時候,法律是繼續踏上一萬隻腳,痛打落水狗,還是費厄潑賴,給他們公平公正的權利和審判結果,往往考驗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和法治文明程度。

我們經常發現,有些老人在地鐵裡,或者在公交車上,強迫別人讓著,如不讓,就破口大罵。

還有些老人霸佔公共休閒空間,跳廣場舞,我行我素,毫不顧忌他人感受。更有甚者,有些變態老人性侵幼女,或者強迫兒童乞討牟利。

網絡上說,是壞人變老了,這種說法一竿子打到所有老人,不公平,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有些少數老人真的很壞。

然而,對這些很壞的老人,我們能否剝奪其受保護的合法權益(我國制定了保護老年人權益法,明確老人享有的權益,並專門予以保護)嗎?

此外,我國刑法還規定,老年人犯罪,年滿七十五周歲,就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犯了死罪,除了極少數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案件以外,大多數案件不適用死刑,比如販賣毒品,強姦婦女等等。有些罪大惡極的老年人,以此逃脫了死刑制裁。

有些未成年人實施犯法,罪行極其嚴重惡劣,比如殺人、強姦、搶劫等,稱之為「人渣」,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我國還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未成年人進行全方位的保護。

刑法中還規定,對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十四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受刑事處罰。很多實施了嚴重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以此逃脫了法律處罰。

也許有人對如此立法的宗旨有疑問,但是,從整個群體看,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無疑是比較弱勢的群體,法律給予這兩類人適當保護,在處罰上打點折扣,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法律作出了明文規定,在司法和執法上就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法律保障,不能也不應該受情緒支配,因人而異,看人下菜碟。

因為相比較而言,保障壞人的法律權利,比讓壞人受到法律制裁更重要。壞人幹壞事,只是汙染了河流,而剝奪壞人的合法權利,致使司法和執法不公正,就是汙染了河流的源頭,危害性更大。

因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是一個好人,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壞人。如果因為痛恨,就隨意剝奪壞人的合法權益,法律就會喪失了公信力,好人的權利也就無法得到保障。

壞人也應享有合法的權益。法律的宗旨是,決不放過一個壞人,也不冤枉一個好人。決不放過一個壞人,不是痛打落水狗,而是讓壞人得到公平公正的處罰。壞人的也應沐浴法律的陽光。

壞人得到了公正,法律有了信譽,好人的權利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百家號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編輯林語堂的「費厄潑賴」
    私以為,這是林語堂向來信奉的「費厄潑賴」精神的傳承。所謂「費厄潑賴」一詞,最早由周作人在二十年代中期使用,是英語「fair play」的音譯,原來指在競賽中光明正大的比賽,不用不正當的手段,英國有人提倡將這種精神用於社會生活和黨派競爭中,並認為這是紳士風度的內涵。
  • 論「費厄潑賴」應該實行
    正能量」的文章;她寫了60篇,那你們就寫62篇,從數量上壓倒她;她的閱讀量十萬加,那你們的閱讀量就百萬加,千萬加;她的文章被翻譯成二國語言,那你們就把你們的文章翻譯成二十國語言,再次從數量上壓倒她;……「費厄潑賴
  • 京魯大戰裁判搶戲,費厄潑賴不靈了,魯能泰山全力去拼下一場吧
    這就是費厄潑賴麼? 這場比賽的比分雖然是平局,但對魯能泰山隊球員的心理打擊卻讓人覺得是泰山隊輸了,是被裁判打敗了。
  • 律師不是為壞人辯護,而是為壞人的人權辯護
    我們的民眾,主觀上有一種認識,涉嫌犯罪的人都是壞人,沒有幹壞事警察怎麼會抓你,而不是其他人如果律師為其辯護,那麼很容易被套上為壞人辯護的帽子,這種人怎麼值得同情呢?但是,我們應當破除一種觀念,涉嫌犯罪就一定是壞人嗎,答案是否定的。
  • 高中生踢傷猥褻男事件,應避免引發「遇到壞人管不管」的新輿情
    在這起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的傷人案中,高中生胡某某是否涉嫌故意傷害罪,在法律層面有兩種觀點。支持有罪的觀點認為,涉嫌猥褻者雷某某的不法侵害已經停止,胡某某腳踢致其輕傷,已超出了阻止行為的力度。持無罪者的觀點認為,正在實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公民都應立即將其扭送,即便事後證實不是犯罪的,公民也可以假想扭送。
  • 福斯特法官認為,聯邦法律不適用於此案,法律應注重精神而非文字
    《專欄F·博學》:帶你讀書03|男人幫·拜仁陳巖石 撰寫|和【PM10分男人】一起成長史上最偉大的法律虛構案之觀點二:「探究立法精神」福斯特法官認為:「如果聯邦法律宣布這些人有罪,那麼聯邦法律本身就是在犯罪。」福斯特法官提出兩個理由來駁斥觀點一。此案情況並不適用於聯邦法律管轄下首先是定法建立在人類可能共存的基礎上設立的,但此案四人身處極端環境,共存條件不復存在,失去支撐前提的法律秩序,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和作用。
  • 人臉識別應明晰法律邊界
    這起案件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應守住底線。而這條底線在哪裡?筆者認為,有關部門應該從多個方面綜合分析考量,譬如,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人臉識別技術是否可以在私人或公共場所適當使用?商業化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情形和限制是什麼?個人對於其數據所享有的權利是什麼?需要採取什麼保障措施以防止人臉識別技術的濫用?
  • 替「壞人」辯護的律師是不是好律師
    絕大部分公眾完全不理解為什麼律師要為「壞人」辯護。有些人自然而然的會覺得,肯定是為了賺錢啊!不然為什麼要為壞人做辯護。更有甚者稱律師為人渣作辯護,律師也是人渣,就是無良的律師。替強姦案李某辯護的、替馬蓉代理的、替北京新東方學校強姦殺死女生的王恆辯護的律師,都被網上罵得體無完膚,有的替「壞人」辯護的案件中,律師甚至收到死亡威脅。面對這種情況,小編只想說,存在這種想法和舉止的人,往往是因為自身有限的經歷和見識以及先入為主的潛意識外加社會環境造成的。只有當自己或身邊親人成為犯罪嫌疑人特別是被冤枉的那一刻才能明白律師到底有多重要。
  • 當事人所為的民事法律行為,應與其真實意志相符合
    當事人在從事民事法律行為時所作的意思表示,應當是他自己的真實意志。民事法律行為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行為人自主、自願、自由。在民事活動中,雙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必須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一方不能強迫另一方服從自己。
  • 企業人合性的法律因應:被動尊重而非主動強化
    在表徵人合性的投資份額轉讓、經營表決機制、組織成員人數限制等方面,法律強制介入表現出漸趨消減的趨勢。因此,相較於通過法律強制增強人合性而言,尊重組織成員基於商業邏輯而對人合性進行的契約設計應是理性選擇。立法過度強化人合性以及司法在處理此類問題的教條化傾向,不僅不當幹預了商事主體的交易自治,而且嚴重偏離了商事交易需求。
  • 「壞人」給的律師費更高,我該幫他打官司嗎
    且不說誰有資格定義一個人是不是壞人,也不談論一個壞人有沒有資格得到法律的保護,就說最起碼的:首先,一個壞人,他給的律師費不一定比好人少,甚至有可能更多。其次,憑藉個人好惡來預下結論,本身就是有違律師職業道德的。如果不能理解,可以想想為什麼計程車司機不應該拒載。
  • 【細嗅薔薇】殺好人救壞人,值得嗎?
    殺好人救壞人,值得嗎? 影院終於重啟了,之前撤檔的《妙先生》也排上了檔期,真是不容易啊。有機會提前觀影看了這部讓人不斷反思的動畫,後來又去補了《大護法》。從《大聖歸來》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彩條屋影業的國漫動畫融入越來越多哲思的成分。
  • 壞人的視角看海賊王
    壞人是不承認自己是壞人的,那麼就由受害者來說一下海賊王究竟是一部什麼動漫吧!首先,不要只在意過程或某個段落燃不燃。要看主線故事是什麼。草帽,在日本有一部非常有名的電影,叫做《人證》,中國也引進過,草帽歌是家喻戶曉的。
  • 當個壞人OK嗎?從《質量效應》的善惡系統看遊戲中的道德選擇
    在EA經典的RPG遊戲《質量效應》中有著一個非常有趣的設定——善惡系統,在這個奇妙的設定之下,玩家們可以在部分對話與遊戲決定時從楷模(好人)與叛亂(壞人)中做出選擇,並承擔這個結果對於角色的作用。難道在遊戲中當個壞人也不可以嗎?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遊戲中的道德選擇?當在遊戲中的道德困境玩家又該如何處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方面的內容。為什麼大多數玩家會選擇「善良」路線為什麼在遊戲中大多數人會選擇做一個好人?這個問題應該從遊戲內外兩部分來進行分析。遊戲之內:在公布了《質量效應》的善惡數據後John Ebenger自己也就這一問題和網友展開了討論。
  • 素媛案罪犯出獄羅生門:壞人高枕無憂,好人惶惶不可終日
    其實,素媛案等一系列惡性案件發生之後,在民眾的推動下,韓國製定、修訂了多項法律法規,包括公開重犯照片、提高刑期、對性侵犯實行化學閹割、性侵犯出獄後佩戴電子腳鏈等等。最後一項甚至被稱為「趙鬥順防治法」。然而,法律有一條基本原則:法不溯及既往。
  • 鬥羅大陸哪有什麼絕對的正義,換一個角度唐三也是壞人
    因為鬥羅大陸比比東站在主角唐三的對立面,所以很多人就將比比東定義為壞人。然而事實鬥羅大陸哪有什麼絕對正義,一切不過是弱肉強食罷了,在這個虛幻都世界中,實力才是一切,實力才是這個世界裡最硬的道理。當時有天鬥帝國、星羅帝國和武魂殿,他們制定法律和規則,讓這個魂師和普通人混合的世界有了秩序,只是這些秩序都是相對而言的。此時的鬥羅大陸還沒有魂導器出現,強大的魂師可以做到很多的事情,也這是為什麼武魂殿僅僅憑藉一座武魂城就可以發展出令兩大帝國都畏懼的力量,封號鬥羅對於沒有魂導器的軍隊來說威脅性太大了。
  • 如何識別壞人,壞人是天生的嗎?從心理學家的黑暗性格理論來分析
    我們喜歡把人簡單劃分為兩個陣營,好人和壞人。當好人做了壞事的時候,我們會憤怒自己被那個披著羊皮的狼給欺騙了。當壞人做了好事的時候,我們會用寬恕仁慈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好像變好了的「壞人」。其實,人性之複雜,並非單純的用「好人」和「壞人」就可把認分類貼標公示。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在《白夜行》裡寫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