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網購食品安全加上三道責任「安全鎖」

2020-12-14 圳論

文︳圳論評論員趙強

日前,最高法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明確規定電商平臺應承擔責任,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黑作坊」食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都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近年來,網購興起,網購食品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消費習慣。但是,在網購食品火熱的另一面,因網購食品安全產生的糾紛也越來越多。近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特點和趨勢(2017.1—2020.6)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在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中,食品類糾紛佔比接近半數,為45.65%。

食品類網購之所以容易引起糾紛,表面上看,是因為網購食品不像在實體店裡購買食品,可以更加直觀,甚至還可以試吃,將糾紛因素「消滅」在了初始階段。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網購食品魚龍混雜,電商平臺、生產者和經營者責任不清,沒有盡到為食品安全把關盡責的基本義務。

理論上,網購食品其實應該比實體店更讓人放心。電商平臺、生產者和經營者如果都能在各自的環節主動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就相當於給網購食品加了三道「安全鎖」,相對於實體店裡消費者直面銷售者,「三道鎖」理應比「一道鎖」更安全才對。

然而,現實很骨感。由於「責任分散效應」的存在,網購食品的環節雖然多了,可是安全係數非但沒有增加,反而降低了很多,這才是網購食品更容易引發糾紛的根源所在。電商平臺只關心經營者給電商平臺帶來了多少回報;經營者則什麼吃播、帶貨直播各種促銷手段全上,只為了業績大增利潤大漲;而生產者則成天琢磨如何大幅降低成本,跟上網絡不斷低價促銷的步伐。

對食品安全原本各自守土有責的三方,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力自然就相應地弱化了。一些電商平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既不重視也不專業,為拓展平臺商家入駐數量,對一些證照不全的食品經營者也網開一面;而網購食品經營者為了拼銷量拼競爭力,誰價低就從誰家進貨,至於是不是「黑作坊」則無暇顧及。既然方便之門大開,為銷路發愁的「黑作坊」樂不可支,趁虛而入,趁機通過網絡將帶有食品安全問題的產品「洗白」。

而一旦因為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糾紛,電商平臺、經營者和生產者又各自推卸責任。最後苦了消費者,不知找誰維權,事情往往在相互推諉卸責之間不了了之,繼而導致網購食品安全問題愈加層出不窮,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加沒有保障。

顯然歪風邪氣不可任其肆無忌憚地瘋漲。當市場主體缺乏自律的自覺而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時,法律必須及時出場加以規制。《解釋》的出臺正是因應了網購食品安全監管的需要,對於網購食品安全問題,有針對性地給出了明白無誤的法律解釋,將責任的「安全鎖」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精準鎖在了電商平臺、經營者和生產者的肩膀上。法律責任明確了,電商平臺、經營者和生產者就沒有相互推諉卸責的餘地和空間,為將各自的經營風險降到最低,就必須打起精神守好各自環節的食品安全關口,如此一來,網購食品才可望真正加上三道「安全鎖」。

《解釋》還有一個亮點,懲罰性賠償不以造成人身損害為前提。這就是說,哪怕消費者購買不合格食品沒吃出毛病,經營者也要承擔懲罰性賠償。如此一來,不僅鼓勵了消費者積極維權,也加大了違法經營者的責任,使之不敢輕易犯險。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大過天。加強網購食品安全的法律保護,不是增加網購食品生意的難度,讓網購食品生意不好做,而是為了淨化網購食品經營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網購食品的生意健康發展,讓網購食品的生意做得更長久。當然,《解釋》關注的不僅是網購食品安全問題,還有包括火車、飛機上提供給乘客的食品等有關消費者健康利益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在此次《解釋》中明確了相關責任,目的是堵住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漏洞,為人民群眾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讓大家吃得更開心更安心。

相關焦點

  • 最高法:明確電商平臺責任承擔 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
    《解釋》第1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訴請食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賠償損失,被訴的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以賠償責任應由生產經營者中的另一方承擔為由主張免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該條規定目的在於落實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1款規定的首負責任制,避免生產經營者之間相互推諉,及時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外,《解釋》明確了公共運輸運輸中的食品安全責任承擔主體。
  • 網購食品安全出問題 電商承擔連帶責任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共14條,對涉網絡購物食品安全糾紛中電商平臺的責任承擔、「黑作坊」等現實問題都作出了規定,並明確不以人身受到損害為懲罰性賠償要件。《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網購食品權益受損,電商平臺要承擔連帶責任
    網購食品權益受損,電商平臺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10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5樓財經 外賣、網購、進口食品的安全誰來負責?最高法給出司法解釋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這一解釋明確了食品不合格生產者、經營者不得推諉責任;提供免費餐食,安全責任不能免;電商銷售食品安全問題,在平臺對商家未履行審查義務的情況下,也要承擔連帶責任;進口食品必須符合我國相關標準要求等。
  • 電商要當好食品安全「守夜人」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時下,網購已成主流消費模式,其中食品消費佔據很大比例,但網購食品問題較多,維權又很困難,電商平臺與商家往往「踢皮球」,不願承擔賠償責任,令廣大消費者不勝煩惱。此次最高人民法院發文,明確電商平臺要承擔其責任,司法部門將為消費者「撐腰」,是在以法律的名義釐清責任關係,督促電商平臺做好食品安全「守夜人」。
  • 淮北市財政支持電梯安全信息化建設,為全市電梯加上「安全鎖」
    近期,淮北市財政投入280萬元建設的全市電梯安全信息化項目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救援效果明顯,為全市電梯加上「安全鎖」。項目通過建設電梯物聯網+應急救援平臺,對電梯日常運行、故障以及維保等記錄進行實時跟蹤,可對發生的電梯困人故障進行報警並及時發送救援信息至電梯維保單位,實現提前預警、快速報警、精準定位、快速救援、責任追溯,有效解決電梯內受困人員不能及時呼叫應急救援電話、不能準確報告故障電梯位置等問題,極大降低廣大群眾尤其是老幼病殘孕等弱勢群體對電梯安全的質疑和恐慌,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消費友好型的食品安全司法解釋 有助於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司法解釋」)系統梳理了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的民事責任制度與訴訟程序規則,體現了消費者友好型的裁判理念,弘揚了公平與效率並重、法治與發展並舉、誠信與創新兼顧的法治理念,統一了食品安全糾紛案件的裁判尺度與裁判理念,有助於消除同案不同判現象,提高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可訴性、可裁性與可執行性,增強公眾投資者的幸福感
  • 陝西省市場監管局例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工作,小羊妙可羊奶粉...
    踏踏實實做好奶 兢兢業業為品質食品安全問題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食品安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它關係到嬰幼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未來國家之棟梁、國家之發展、民族之素養、民族之強大,國際競爭力、國際形象等等一系列的影響。
  • 香飄飄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獲評食品安全「誠信單位」和「社會責任...
    摘要:12月5日至6日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上,香飄飄公司被授予「2019~2020食品安全誠信單位」「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社會責任企業」兩項大獎。
  • 韶關: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將食品安全作為「一把手工程」
    《韶關市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實施意見》出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文/羊城派記者 張文 通訊員 邵軒  今年7月,韶關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韶關市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各級黨委政府食品安全領導責任和行政責任,以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水平
  • 農業食品安全專家張玉虹談食品安全專訪
    北京華世蘭科貿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兼董事長。以她從事的農業領域廣泛的為當地中小學校、社會團體做了很多社會公益性活動,食育、健康、安全、放心等理念拓展做了很多的傳播活動,深受當地人們的敬仰和各界人士關注。她是當代人們公認的農業安全專家,站在權威的前沿為大家講授安全食品的真正含義。
  • 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中國食品安全網
    金小桃在演講中指出,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安全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為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針對突出問題跟進開展專項治理,嚴打違法違規行為。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深化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推進追溯體系建設。加快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強化信用體系建設,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依法監管、齊抓共管的共治格局。 五是推進監管科技創新。加強高通量、高精度檢測技術和設備的研發,增強風險評估能力,實施科學精準監管。
  • 明確電商平臺責任、切斷黑作坊 最高法司法解釋聚焦食品安全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共14條,對涉網絡購物食品安全糾紛中電商平臺的責任承擔、「黑作坊」等現實問題都作出了規定,並明確不以人身受到損害為懲罰性賠償要件。《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高縣召開2020年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擴大會暨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
    5月26日,宜賓市高縣召開2020年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擴大會暨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工作會議。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縣食安委主任侯傑出席會議並講話,各鎮食安辦主任、縣食安委成員單位的分管領導和縣市場監管局中層以上幹部60餘人參會。
  • 日本的食品安全經
    2003年大幅修改的《食品衛生法》確定了日本政府和都道府縣各地方政府的管理責任,特別確定了食品事業者(主要是生產者)的責任和義務,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食品的規格標準、農業化學品的使用都作出了詳細規定,還對營業許可證申請、問題食品召回、營業禁令和進口禁令、食物中毒調查流程以及違法者名單公開等作了詳細規定。
  • 最高法司法解釋:消費者網購食品維權時,可向電商平臺索賠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官網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簡稱《解釋》),對網絡購物中食品安全糾紛的責任承擔主體進行了明確,以後消費者在網購食品維權時,即使找不到網店和店主,也可以依法要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
  • 食品安全問題誰來擔責?最高法發布新司法解釋
    1、食品不合格生產者、經營者不得推諉責任《解釋》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訴請食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賠償損失,被訴的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以賠償責任應由生產經營者中的另一方承擔為由主張免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買到問題食品如何維權——最高法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介紹,《解釋》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主要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方面作出規定,以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案例】某電子商務公司在第三方交易平臺開設網店。
  • 「食品安全」「食」刻準備,用心守護,我縣開展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
    食品安全,重於泰山,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歷來都是縣委、縣政府優先關注的頭等民生大事。特別是近兩年,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等文件精神,著力於五個方面,嚴格履職、嚴守底線、嚴肅追責,夯實了五大基礎,有效防範遏制了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 食以安為先,石景山區麻峪社區舉辦食品藥品安全知識講座
    為增強轄區居民食品藥品安全意識,11月13日上午,石景山區食藥聯盟、廣寧街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聯合廣寧街道麻峪社區,舉辦以「安全用藥,抗疫同行」為主題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講座。本次活動邀請了石景山中醫院主管中藥師高子淳、中糧書院國家註冊食品安全工程師高樺,分別就藥品安全與食品安全向居民進行講解。高子淳老師從審批、生產、流通、儲存等環節講解影響藥物安全的因素,結合具體案例說明擅自增減藥量、服用網購不明渠道藥物等對健康帶來的危害,提醒廣大居民要嚴格遵循醫囑,並指導居民如何正確閱讀藥品說明書,解決居民日常用藥問題。